專利名稱:新型便攜式鐵鍬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便攜式鐵锨。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人類生活需要部,農業分部,農業;林業;畜牧業;狩獵;誘捕;捕魚大類,農業或林業的整地;一般農業機械或農具的部件,零件或附件小類,手動工具大組。鍬;鏟小組技術領域。分類號為AO1B1/O2。
目前,現有和曾有的關于鍬;鏟的技術對新型便攜式鐵鍬的需求都做過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設計過許多優秀的技術方案。如1996年中國專利局公告的由楊賜銀申報的,授權公告號為CN2234341,中國專利號(ZL)為95236776.9號的實用新型名稱是《一種園藝用工具握把套》的實用新型專利,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在锨;鏟技術方面是一例很有價值的發明,它有效地解決了圓藝用握把套的問題。但尚有不足,它還很難解決現有鐵鍬攜帶不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便攜式鐵鍬。以解決現有鐵鍬攜帶不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實用新型的新型便攜式鐵鍬。主要由鍬桿、鍬頭主體、鍬頭側體、折葉、鍬頭前體構成。它的折葉由市場上選用。它的鍬桿是伸縮式圓柱形狀,用超硬塑料材料,經過熱成型加工制造。它的鍬頭主體、鍬頭側體、鍬頭前體是長方板形狀,用鋼板材料,經過沖壓加工制造。鍬頭側體采用折葉方法連接在鍬頭主體的兩側位置,構成長方板形狀鍬頭結構,功能是起折疊立起可作撮子作用。鍬頭前體采用折葉方法連接在鍬頭主體的前端位置,構成長方板形狀推板結構,功能是起折疊立起可作推板作用。鍬桿采用嵌入方法安裝在鍬頭主體的后端位置,構成圓柱形狀鍬桿結構,功能是起手持施力桿作用。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和原始的鍬;鏟技術相比有二個優點和改進;第一,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中設計了折葉,所以可將鍬頭側體、前體折疊;第二,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中設計了伸縮式鍬桿,所以可將鍬桿伸縮;從而就能更有效地解決了現有鐵鍬攜帶不便的問題。
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便攜式鐵鍬的主體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零部件的編號說明1鍬桿2鍬頭主體3锨頭側體4折葉5鍬頭前體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便攜式鐵鍬的最佳實施方案中,它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它的靜態結構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便攜式鐵鍬。主要由鍬桿1、鍬頭主體2、鍬頭側體3、折葉4、鍬頭前體5構成。鍬頭側體3采用折葉方法連接在鍬頭主體2的兩側位置,構成長方板形狀鍬頭結構,功能是起折疊立起可作撮子作用。鍬頭前體5采用折葉方法連接在鍬頭主體2的前端位置,構成長方板形狀推板結構,功能是起折疊立起可作推板作用。鍬桿1采用嵌入方法安裝在鍬頭主體2的后端位置,構成圓柱形狀鍬桿結構,功能是起手持施力桿作用。
它的動態結構在實施中它的鍬桿1通過鍬頭主體2作用于鍬頭側體3、鍬頭前體5,從而完成增大鍬頭面積、快速清雪的任務。它的鍬桿1通過鍬頭主體2作用于鍬頭側體3立起,從而完成可用作撮子的任務。它的鍬桿1通過鍬頭主體2作用于鍬頭側體3和鍬頭前體5立起,從而完成可作推板用來推雪的任務。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從而就能解決了現有鐵鍬攜帶不便的問題。
下面通過使用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更詳細的描述該實用新型的新型便攜式鐵鍬是這樣工作的在使用中,當鍬頭側體、鍬頭前體、鍬頭面積增大可更快速地清雪,鍬頭側體3立起可作撮子用,鍬頭側體3、鍬頭前體5同時立起時可作推板用來推雪。
在使用中,當不需用的時候,收縮回鍬桿,將鍬頭側體3、鍬頭前體5折疊在鍬頭主體上,便于攜帶。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鐵板為材料,利用鐵鍬制品工廠的基本設備,采取沖壓成批生產,以供應鐵鍬界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便攜式鐵鍬,它是由鍬桿(1)、鍬頭主體(2)、鍬頭側體(3)、折葉(4)、鍬頭前體(5)構成,其特征在于鍬頭側體(3)連接在鍬頭主體(2)的兩側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攜式鐵鍬,其特征在于鍬頭前體(5)連接在鍬頭主體(2)的前端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攜式鐵鍬,其特征在于鍬桿(1)安裝在鍬頭主體(2)的后端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便攜式鐵鍬。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人類生活需要部,農業分部,農業;林業;畜牧業;狩獵;誘捕;捕魚大類,農業或林業的整地;一般農業機械或農具的部件,零件或附件小類,手動工具大組。鍬;鏟小組技術領域。分類號為A01B1/02。它是由鍬桿、鍬頭主體、鍬頭側體、折葉、鍬頭前體構成。其特征在于鍬頭側體連接在鍬頭主體的兩側位置。是一種很具有實用價值的新型便攜式鐵鍬。
文檔編號A01B1/02GK2456446SQ01200210
公開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8日
發明者張旭, 龍海亭, 徐虹, 李麗娟 申請人: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