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獲谷物的機械裝置,尤其是能收割倒伏狀態水稻、小麥的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
目前,公知的谷物聯合收割機,其收割裝置大都是偏心撥禾輪臥式收割臺的全喂入聯合收割機,如新疆聯合收割機廠生產的新疆-2號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桂林聯合收割機廠生產的桂林-2號全喂入聯合收割機;但是這種偏心撥禾輪臥式收割臺,不適應于收割嚴重倒伏狀態的水稻、小麥。而日本久保田、洋馬、井關等廠家生產的聯合收割機,其收割裝置是大傾角斜平面型扶禾器立式收割臺,雖然它有較強的收割倒伏狀態水稻、小麥的能力,但因它扶禾指梳刷超過穗頭,引起掉粒損失,特別是在我國南方收割秈稻,掉粒損失更大。又由于該扶禾器是采用斜平面型扶禾器,它在分禾時,對禾稈側向推斜程度較厲害,不利于后續的切割與輸送。福建省漳州市生產的龍江120型和江蘇省鎮江市生產的江南120型的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其收割裝置是大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立式收割臺,雖然它在分禾時,對禾稈側向推斜程度沒有前者厲害,但由于它是大傾角扶禾器,扶禾指梳刷超過穗頭,引起掉粒損失,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它既能使扶禾器扶起倒伏禾穗,又能使扶禾指在到達穗頭前縮回,不梳刷到穗頭,避免掉粒損失,即謂“半梳”式;又它能使穗頭進滾筒脫粒,而不使禾稈進滾筒,避免滾筒徒然消耗動力,且能保留完整禾稈,即謂“半喂入”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自走底盤或拖拉機前方,懸掛著收割和脫粒裝置,在自走底盤或拖拉機上方一側,安裝著清選裝置。切割器、下輸送鏈、上輸送鏈三者自下而上相互平行且面對收割作業方向橫置;在切割器和下輸送鏈前方安置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在切割器、下輸送鏈、上輸送鏈后方安置主滾筒、副滾筒、水平攪龍、垂直攪龍,且主滾筒、副滾筒、水平攪龍、三者的軸線相平行又和下輸送鏈平行。亦即以上輸送鏈和下輸送鏈為紐帶,把收割和脫離裝置連接成一體在下輸送鏈的下方平行安置切割器,在下輸送鏈的前方,安置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且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中的撥禾星輪與下輸送鏈的異型鏈片相嚙合;在下輸送鏈的上方平行地安置著上輸送鏈,主滾筒緊挨在上輸送鏈的后方,其主滾筒軸線與上輸送鏈相平行,副滾筒置于主滾筒之后與主滾筒平行;水平攪龍在主滾筒和副滾筒之下,其軸線與主滾筒、副滾筒的軸線平行。在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中的撥禾星輪由下輸送鏈的異形鏈片帶動,撥禾星輪通過一對錐齒輪、主動鏈輪、被動鏈輪帶動扶禾鏈條回轉,其回轉面是與收割作業方向平行且垂直于水平面,且扶禾鏈條上的主動鏈輪與被動鏈輪二者輪心連線與水平面構成向后的一個小傾角;扶禾鏈上的扶禾指,受導軌的控制,時而張開時而縮回。當扶禾指的頭部觸及導軌前端蛇頭部位,扶禾指張開,扶禾指自前下方向后上方扶起倒伏的禾穗,扶至臨近穗頭,當扶禾指脫離導軌約束,扶禾指縮回,避免了扶禾指梳刷穗頭,接著撥禾星輪將禾穗撥向切割器和上、下輸送鏈,切割器從禾穗根部切斷,上、下輸送鏈,則把切斷的禾穗向一側輸送。當禾穗向后輸送時,禾穗的穗頭進入滾筒脫粒,大部分禾稈不進入滾筒。禾稈繼續輸送直至排出機體,整齊鋪放在地面。而被滾筒脫下的谷粒和雜余落下到水平攪龍,并由垂直攪龍輸送到清選裝置,最后谷粒進入糧箱或糧袋,雜余被排出機外。至此本實用新型完成收割、脫粒、清選的收獲聯合作業。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顯而易見的優點一,本實用新型采用小傾角扶禾器,扶禾指扶起倒伏的禾稈時,扶禾指并沒有梳過穗頭,而是在臨近穗頭扶禾指就已縮回去,穗頭沒有受到扶禾指的擾動而掉粒;日本收割裝置是大傾角的扶禾器,扶禾指扶起倒伏的禾稈時,扶禾指梳過穗頭,穗頭受到扶禾指的擾動容易引起掉粒損失。二,本實用新型采用垂直面型扶禾器,其扶禾鏈的回轉面是平行于前進方向且垂直于地面的,它在分禾時,對禾稈推斜程度較小,有利于后續的切割和輸送;而日本收割裝置是斜面型扶禾器,其扶禾鏈的回轉面是朝著前進方向而向后傾斜的,它在分禾時,對禾稈推斜程度較大,不利于后續的切割和輸送。三,本實用新型采用半喂入脫粒裝置,它使穗頭進滾筒脫粒,而不使禾稈進滾筒,避免滾筒徒然消耗動力,且能保留完整禾稈,而上述的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整個穗頭和禾稈全部進入滾筒,消耗功率較大。這種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尤其適用于我國南方大量種植易掉粒粙稻的水稻作業區。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基本結構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基本結構的俯視圖。
圖3是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結構圖。
圖4是扶禾鏈條組成圖。
圖5是第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自走式半喂入聯合收割機)。
圖6是第二個實施例的側視圖(配掛式半喂入聯合收割機)。
圖7是第三個實施例的側視圖(條鋪式收割機)。
圖中1.切割器2.下輸送鏈3.上輸送鏈4.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5.下鏈片6.撥禾星輪7.錐齒輪8.主動鏈輪9.扶禾鏈條10.被動鏈輪11.扶禾指12.銷13.鏈座14.導軌15.扶禾器框架16.主滾筒17.副滾筒18.水平攪龍19.垂直攪龍20.清選裝置21.自走底盤22.拖拉機在
圖1中,切割器(1)、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三者自下而上前相互平行且面對收割作業方向橫置;在圖2中,在切割器(1)、下輸送鏈(2)前方安置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在圖3中,下輸送鏈(2)上的下鏈片(5)帶動撥禾星輪(6),撥禾星輪(6)通過一對錐齒輪(7)和主動鏈輪(8)帶動扶禾鏈條(9)和被動鏈輪(10)回轉,被動鏈輪(10)位于作業方向的前下方,主動鏈輪(8)在其后上方,主動鏈輪(8)與被動鏈輪(10)二者輪心連線與水平面構成向后小傾角20°~40°,扶禾鏈條(9)的回轉面是與收割作業方向平行且垂直于水平面,;在圖4中,扶禾指(11)通過銷(12)連接在鏈座(13)上,扶禾指(11)可以繞著銷(12)擺動,扶禾指(11)可張開至垂直于扶禾鏈條(9)的A處,扶禾指(11)可收回至貼近扶禾鏈條(9)的B處。
在圖3中,當扶禾指(11)在運動至被動鏈輪(10)前上方時,其頭部觸及導軌(1 4)前端蛇頭部位M處(如圖2中所示),扶禾指(11)張開并沿著導軌(14)自下向上移動,此時扶禾指(11)扶起倒伏的禾稈;當扶禾指(11)在運動至主動鏈輪(8)后上方時,扶禾指(11)頭部脫離導軌(14)末端N處,扶禾指(11收回至貼近扶禾鏈條(9)藏入扶禾器框架(15)內,此時扶禾指(11)不對禾稈起作用;扶禾指(11)如此往前周而復始。而當扶禾指(11)完成對禾稈扶起的任務時,即由撥禾星輪(6)將禾稈撥向切割器(1)和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切割器(1)從禾稈根部切斷,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則把切斷的禾稈向一側輸送,至此本實用新型完成了扶禾——撥禾——切割一—側向輸送的收割過程。
在圖5所示第一個實施例中,切割器(1)、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三者自下而上前相互平行且面對收割作業方向橫置,在切割器(1)、下輸送鏈(2)前方安置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在上輸送鏈(3)的后方,安排主滾筒(16)、副滾筒(17)和水平攪龍(18),且這三者的軸線相平行并與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平行,垂直攪龍(19)下端連接在水平攪龍(18)的出口端,垂直攪龍(19)上端連接著清選裝置(20)的進口處,而整個清選裝置(20)座落在自走底盤(21)上方一側,自走底盤(21)前方掛接著由主滾筒(16)、副滾筒(17)、水平攪龍(18)、垂直攪龍(19)、切割器(1)、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所構成的收割脫粒裝置。如前所述,當自走底盤(21)向前行進時,倒伏的水稻或小麥,經由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扶起梳直,并被切割器(1)從根部切斷,禾穗在下輸送鏈(2)和上輸送鏈(3)帶動下作側向輸送,至側端繞過鏈輪再向另一側作側向輸送,穗頭進入主滾筒(16)脫粒,禾稈繼續作側向輸送,直至排出機體,整齊鋪放在地面上;從主滾筒(16)和副滾筒(17)脫下的谷粒和雜余由水平攪龍(18)和垂直攪龍(19)送到清選裝置(20)清除雜余,而谷粒裝入糧袋或糧箱,完成整個收獲過程。
在圖6所示第二個實施例中,切割器(1)、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三者自下而上前相互平行且面對收割作業方向橫置,在切割器(1)、下輸送鏈(2)前方安置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在上輸送鏈(3)的后方,安排主滾筒(16)、副滾筒(17)和水平攪龍(18),且這三者的軸線相平行并與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平行,垂直攪龍(19)下端連接在水平攪龍(18)的出口端,垂直攪龍(19)上端連接著清選裝置(20)的進口處。在拖拉機(22)的前方懸掛著由主滾筒(16)、副滾筒(17)、水平攪龍(18)、垂直攪龍(19)、切割器(1)、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所構成的收割脫粒裝置。在拖拉機(22)的上方一側,連接著清選裝置(20)。當拖拉機(22)前進時,整個收獲過程如同上一實施例所述。
在圖7所示第三個實施例中,在拖拉機(22)或專用底盤(21)的前方,懸掛著切割器(1)、下輸送鏈(2)、上輸送鏈(3)、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當手扶拖拉機(23)前進時,倒伏的水稻或小麥,經由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4)扶起梳直,并被切割器(1)從根部切斷,禾穗在下輸送鏈(2)和上輸送鏈(3)帶動下作側向輸送,直至排出機體,整齊鋪放在地面上,完成整個收割成條鋪放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在自走底盤或拖拉機前方,懸掛著收割和脫粒裝置,在自走底盤或拖拉機上方一側,安裝著清選裝置,其特征是切割器、下輸送鏈、上輸送鏈三者自下而上相互平行且面對收割作業方向橫置;在切割器和下輸送鏈前方安置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在切割器、下輸送鏈、上輸送鏈后方安置主滾筒、副滾筒、水平攪龍、垂直攪龍,且主滾筒、副滾筒、水平攪龍、三者的軸線相平行又和上輸送鏈、下輸送鏈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其特征是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中的撥禾星輪由下輸送鏈的異形鏈片帶動,撥禾星輪通過一對錐齒輪、主動鏈輪、被動鏈輪帶動扶禾鏈條回轉,其回轉面是與收割作業方向平行且垂直于水平面,又扶禾鏈條上的主動鏈輪與被動鏈輪二者輪心連線與水平面構成向后的一個小傾角;扶禾鏈上的扶禾指受導軌的控制,時而張開時而縮回,當扶禾指的頭部觸及導軌前端蛇頭部位,扶禾指張開,當扶禾指脫離導軌約束,扶禾指縮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其特征是以上輸送鏈和下輸送鏈為紐帶,把收割和脫離裝置連接成一體,亦即在下輸送鏈的下方平行安置切割器,在下輸送鏈的前方,安置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且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中的撥禾星輪與下輸送鏈的異型鏈片相嚙合;在下輸送鏈的上方平行地安置著上輸送鏈,而主滾筒緊挨在上輸送鏈的后方,其主滾筒軸線與上輸送鏈相平行,副滾筒又置于主滾筒之后與主滾筒平行;水平攪龍在主滾筒和副滾筒之下,其軸線與主滾筒、副滾筒的軸線平行。
專利摘要一種能收割倒伏水稻和小麥的半梳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它是通過下輸送鏈的異型鏈片帶動若干個小傾角垂直面型扶禾器把倒伏的稻、麥禾稈梳理扶直,但扶禾指不梳過穗頭,即“半梳”式;又主滾筒緊挨在上、下輸送鏈的后方,禾稈被切割和作側向輸送后,穗頭立即進入主滾筒脫粒,而禾稈則繼續作側向輸送,直至整齊鋪放在地,即“半喂入”式。它尤其適用于我國南方大量種植易掉粒秈稻的水稻作業區。
文檔編號A01D57/00GK2471078SQ01237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4日
發明者藍文鋒, 邱先鈞, 施競雄, 林國展, 程德明, 薛天茂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