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蚧殼蟲的化學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植物蚧殼蟲所用的化學殺蟲劑組合物領域。
背景技術:
蚧殼蟲是一類為害范圍極大,而又難于防治的重要林木害蟲。訖今,盡管殺蟲劑品種已愈千種。但用于防治蚧殼蟲的藥卻甚少。目前真正能用于所有蚧殼蟲防治的殺蚧藥只有速撲殺一種。由于速撲殺沒有其它競爭產品,故奇貨可居,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蚧殼蟲的防治效果不亞于速撲殺,而比速撲殺價格便宜40%-50%的經濟、實惠的復配化學殺蟲劑組合物。
本發明采用的殺蟲劑組合物為毒死蜱(chlorpyrifos)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結構式為 噻嗪酮(buprofezin)2-特-丁基亞氨基-3-異丙基-5-苯基-1,3,5-噻二嗪-4-酮,結構式為 上述二種化合物成分在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是毒死蜱30%~70%,噻嗪酮70%~30%。
除上述二種活性成份外,本發明組合物中還可加入濕潤劑、填充劑、顯色劑、粘著劑、展布劑、穩定劑中的一種或數種做成可濕性粉劑、乳油、水乳劑等劑型。
所述的濕潤劑為烷基苯磺酸鹽、肥皂、無患子果浸泡液、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所述的填充劑為高嶺土、白炭黑、二甲苯、粗苯、水;所述的顯色劑為氧化鐵紅或氧化鐵黃及相應的相溶性良好的有警戒作用的顏料;所述的粘著劑為淀粉或聚乙烯醇;所述的展布劑為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苯磺酸鈣鹽等;所述的穩定劑為一切可以防結晶,抗絮凝、沉降,抗硬水和抗結塊,抗分解、氧化的化合物,如單酯、雙酯、醇EO及烷基酚EO加成物磷酸酯及其衍生物;
所述的乳化劑包括OP-13、OP-10、2201、0204、農乳、寧乳。
本發明殺蟲劑組合物經試驗可廣泛用于防冶各種植物上的不同種類蚧殼蟲,如盾蚧、蠟蚧、粉蚧、矢尖蚧等,其效果相當于速仆殺,而價格比速仆殺便宜40%~50%,特別是可濕性粉劑具有使用安全、污染小、運輸方便等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取200克毒死蜱原藥,加入200克白炭黑,60克烷基苯磺酸鈉、380克高嶺土、160克噻嗪酮,攪拌均勻后,用氣流粉碎機將藥劑粉碎至44μm(325目)。即制成有效含量為36%的可濕性粉劑。
以下是本發明36%有效成份時不同劑量對蚧殼蟲的防除效果36%毒、噻WP對幾種蚧殼蟲的防治效果(%)
上述實施例藥劑防效對比實驗表明,采用800~1200倍劑量防治各類蚧殼蟲具有與速仆殺同樣的效果。
實施例2取250克毒死蜱原藥、110克噻嗪酮、60克烷基苯磺酸鈉、200克白炭黑、380克高嶺土,攪拌均勻后,用氣流粉碎機將混合物粉碎至325目,即制成有效含量為36%的可濕性粉劑。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蚧殼蟲的化學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合物組分混合而成毒死蜱30%~70%,噻嗪酮70%~30%,其中毒死蜱的化學名稱是O,O-二乙基0-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結構式為 噻嗪酮的化學名稱是2-特-丁基亞氨基-3-異丙基-5-苯基-1,3,5-噻二嗪-4-酮,結構式為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蚧殼蟲的化學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中還加入濕潤劑、填充劑、顯色劑、粘著劑、展布劑、穩定劑中的一種或數種做成可濕性粉劑、乳油、水乳劑。
3.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防治蚧殼蟲的化學組合物,其特征是將毒死蜱、噻嗪酮、白炭黑、烷基苯磺酸鈉、高嶺土按比例配成有效成份為36%的可濕性粉劑殺蟲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化學組合物殺蟲劑領域。所提供的組合物是用毒死蜱與噻嗪酮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制組成一種高效、廣譜、經濟、安全的新型蚧殼蟲專用殺蟲劑毒死蜱30%~70%,噻嗪酮70%~30%。本發明組合物可用于所有植物上防治各種蚧殼蟲,其效果相當于速仆殺,但使用成本比速仆殺便宜40%。
文檔編號A01N57/16GK1543793SQ200310111389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2日
發明者廖世純, 曾濤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