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飼料的微粉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飼料的加工裝置,具體屬于特種飼料的微粉碎機。
背景技術:
用于飼養蝦、甲魚、鰻魚、金魚、寵物等的飼料屬于特種飼料,要求飼料的粉碎粒度較細,例如要求飼料顆料達到95%通過80目的細度。一般做法是將30-40目的粗飼料再進行微粉碎,使細度達到上述要求。現有技術對上述特種飼料的微粉碎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直使用錘式粉碎機來進行,利用錘頭大的質量和高的線速度,對飼料顆粒進行撞擊粉碎。這種錘式粉碎機存在如下缺點第一,由于飼料顆粒度小,為了增加撞擊動量,就必須加大錘頭質量及其線速度,因此增加了動力消耗,錘式粉碎噸料電耗高達50度左右。其二,經錘式粉碎的粒度采用氣流來分級,并在氣流分級室設有阻流圈,以便于控制粉碎粒度。高速氣流使飼料與錘頭及阻流圈高速磨擦,錘頭和阻流圈很容易被磨損,一般三個月需更換一次,錘式粉碎噸料耗材費高達50元左右。其三,上述氣流分級的飼料粒度受氣流不穩定性的影響,粉碎的飼料粒度均勻性差,影響后道工序的飼料加工質量。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錘式飼料微粉碎機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結構的飼料微粉碎機,其能大幅度降低飼料微粉碎的耗電及耗材費用。并明顯改善微粉碎飼料粒度的均勻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其包括微粉碎裝置,微粉碎裝置與卸料器連接,卸料器與脈塵除塵器連接,所述各組成部分分別與動力及控制部件連接,其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至少由齒輥對及光輥對連接構成;其進一步的結構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由齒輥對、光輥對以及盤式撞擊粉碎機連接構成;或者,其進一步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由齒輥對、光輥對、盤式撞擊粉碎機、分級篩以及爪式粉碎機連接構成。
本專利申請人摒棄長期以來對特種飼料采用錘式粉碎機進行微粉碎的思路,采用輥式微粉碎裝置,或者其與盤式撞擊粉碎機、或再連接爪式粉碎機相結合的微粉碎裝置。微粉碎的粒度可以由調節雙輥之間輥軋距來控制,粉碎后的物料細度優于錘式微粉碎的細度。輥式微粉碎裝置不受氣流等周邊條件的影響,因此微粉碎的粒度較均勻。經測定,本發明微粉碎的粒度可以95%通過80目,其中100目以上細度的顆粒占80%以上,粒度細膩、均勻。本發明的粉碎工作不用大質量和高線速度的錘頭,噸料微粉碎電耗僅為錘式微粉碎裝置的50-60%。本發明的輥子工作時的線速度僅為原有錘頭上作時線速度的1/4-1/5,物料對輥子的磨損大大降低,而且輥子表面磨損后可以修復,噸料微粉碎設備耗材費大幅度降低。申請人發現,本發明對特種飼料進行微粉碎,還得到未曾預想到的效果特種飼料通常由魚粉為主原料配制,其中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錘式粉碎機的大質量及高線速度錘頭對特種飼料進行微粉碎的過程中,反復的錘打使其中魚粉等一部分蛋白質成份產生物理化學的變性作用,會形成一種稱為“魚絨”的絮狀物,成為一種廢棄物,在生產過程中不但要不斷清除這種廢棄物,而且由此造成原料的浪費。本發明采用輥式微粉碎裝置,對上述特種飼料進行微粉碎,魚粉等飼料在極短時間內迅速通過軋輥粉碎,粉碎的飼料升溫量極小,同時避免大質量錘頭的高速錘打,完全消除錘式粉碎產生“魚絨”絮狀物的現象,避免了原料的浪費。本發明結構及工藝流程簡單,粉碎粒度控制方便、精確。
圖1本發明實施例1的構成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構成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構成圖;實施例1見圖1,本發明由齒輥對1、光輥對3串聯連接構成微粉碎裝置,其中齒輥對1與光輥對3之間裝置卸料器2。上述微粉碎裝置的輸出端與卸料器4連接。卸料器2、4用于卸料,分別與脈沖除塵器5連接,脈沖除塵器5與風機6連接。上述齒輥對、光輥對、卸料器、脈沖除塵器以及風機分別按現有技術與動力及控制部件連接。齒輥對1由快速齒輥及慢速齒輥組成,兩齒輥的轉速分別為550-850轉/分及350-750轉/分,兩齒輥最佳轉速分別為750轉/分及460轉/分,兩者速比為1∶1.63;兩齒輥的軋距為0.04-0.08毫米,在此范圍內,軋距的點值按特種飼料的種類及原料配方選取。兩齒輥輥面的齒密度分別為10-14齒/厘米,最佳為12齒/厘米;齒的斜度為8-12%,最佳為10%;兩齒輥的配合方式按常規配合方式鋒對鈍或鋒對鋒。光輥對3也由快速輥及慢速輥組成,兩光輥的轉速范圍及最佳轉速與齒輥對1的兩齒輥相同;兩光輥的軋距為0.02-0.04毫米。上述齒輥及光輥的輥長為1000毫米,輥徑為250毫米。經過永磁筒去除鐵雜質以及預先粗粉碎至30-40目,進入料倉,料倉中的飼料經圖1L端進入齒輥對1粉碎,經卸料器2,進入光輥對3粉碎,經卸料器4的S端出料,完成微粉碎工序。如日產量規模大,可以用多組串聯連接的齒輥對及光輥對加以并聯連接,同時進行微粉碎。
對于以魚粉量 為主、配有少量豆粕及小麥粉等的動物蛋白及植物蛋白成份較多、含纖維成分少(例如豆粕含量低于8.5%,豆粕中含有較多片狀粗纖維成分)的特種飼料配方,適宜采用圖1所示的本發明裝置進行微粉碎,其產量為1.2-1.5噸/時。經用分級篩篩分檢測,特種飼料的粉碎細度可達到95%通過80目,其中100目細度的顆粒占80%以上,噸料微粉碎耗電為25度左右,僅為錘式粉碎耗電(50度/噸)的50%,無“魚絨”絮狀物產生。圖1中的卸料器、脈沖去塵器用市售商品。
實施例2相對于實施例1而言,特種飼料配方中含粗纖維成分量較高時,例如豆粕含量占8.5%-12%,本發明可用圖2所示實施例。圖2實施例的結構是在圖1的基礎上,在輥式微粉碎裝置中的光輥對3的輸出端再串接一臺盤式撞擊粉碎機7,以對原料中的粗纖維類成份強化粉碎效果。盤式撞擊機7可以用市售商品。圖2中,S1為卸料器4的出料口。經圖2所示裝置微粉碎之后,確保特種飼料中的粗纖維類成份達到實施例1所述細度,微粉碎過程中無“魚絨”絮狀物產生。盤式撞擊粉碎機的動力消耗很小,實施例2總的噸料電耗比現有的錘式微粉碎裝置的噸料電耗可節省45%左右。
實施例3含量相對于實施例1、例2而言,特種飼料配方中粗纖維成份較高時,例如豆粕含量占12%以上,本發明可用圖3所示實施例結構。即在圖2實施例所述基礎上,在卸料器4的輸出端依順序再串聯連接分級篩8、小型爪式粉碎機9以及分級篩10,以對原料中的粗纖維類成份進一步強化粉碎效果。其中的分級篩8、10及爪式粉碎機9可采用市售商品。圖3中S1、S2、S3分別為微粉碎飼料的出料端,其可按微粉碎飼料的不同細度要求進行選擇,其中從S3端出來的微粉碎飼料中的粗纖維類成份可達到實施例1所述的細度,整個微粉碎過程中無“魚絨”絮狀物產生。圖3中S4端為分級篩10的不合格料出口端,可以輸入爪式粉碎機9重新粉碎。圖3中的爪式粉碎機9也可用小型錘式粉碎機代替,爪式粉碎機或小型錘式粉碎機的動力消耗不大。圖3所示裝置總的噸料電耗比傳統的錘式微粉碎裝置的噸料電耗可節約40%左右。
圖1、圖2、圖3中各部件之間分別用管道密封連接,飼料分別由氣流輸送。圖2、圖3中由齒輥對1及光輥對3組成的輥式微粉碎裝置,對特種飼料中淀粉、粗纖維類成份的微粉碎,仍起主要的粉碎作用,盤式撞擊粉碎機7以及爪式粉碎機9起輔助或強化粉碎作用。
圖1至圖3中,各市售商品部件的型號可以是江蘇保龍公司制造的SSJQ51型盤式撞擊粉碎機,江蘇保龍公司制造的SWGT35型小型爪式粉碎機,江蘇保龍公司制造的SFJ1×10型分級篩。其中的小型爪式粉碎機如果用小型錘式粉碎機代替,可以用江蘇保龍公司制造的FS60×36型小型錘式粉碎機。
權利要求
1.飼料的微粉碎機,其包括微粉碎裝置,微粉碎裝置與卸料器連接,卸料器與脈塵除塵器連接,所述各組成部分分別與動力及控制部件連接,其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至少由齒輥對及光輥對連接構成。
2.按權利要求1所述飼料的微粉碎機,其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由齒輥對、光輥對以及盤式撞擊粉碎機連接構成。
3.按權利要求1所述飼料的微粉碎機,其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由齒輥對、光輥對、盤式撞擊粉碎機、分級篩以及爪式粉碎機連接構成。
4.按權利要求1所述飼料的微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輥對由快速齒輥及慢速齒輥組成,快速齒輥及慢速齒輥的轉速分別為550~850轉/分及350~750轉/分,兩齒輥軋距為0.04~0.08毫米,兩齒輥齒密度為10~14齒/厘米,齒斜度為8%~12%;所述光輥對由快速光輥及慢速光輥組成,快速光輥及慢速光輥的轉速分別為550~850轉/分及350~750轉/分,兩光輥軋距為0.02~0.04毫米。
5.按權利要求1或4所述飼料的微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碎裝置由一對齒輥對以及一對光輥對連接構成。
6.按權利要求2或4所述飼料的微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碎裝置由一對齒輥對、一對光輥對以及盤式撞擊粉碎機連接構成。
7.按權利要求3或4所述飼料的微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碎裝置由一對齒輥對、一對光輥對、盤式撞擊粉碎機、分級篩以及爪式粉碎機連接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特種飼料的微粉碎機,針對現有微粉碎機耗電高、耗材高及粒度不均勻等缺點而設計。其由微粉碎裝置、卸料器以及脈沖除塵器等連接構成,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至少由齒輥對及光輥對連接構成輥式微粉碎裝置。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微粉碎裝置由上述輥式微粉碎裝置串接盤式撞擊機、或者再串接小型爪式粉碎機以及分級篩構成。本發明微粉碎飼料的粒度細而均勻,具有低耗電、低耗材、低料溫、粉碎粒度控制方便精確等優點,并且無“魚絨”絮狀物產生,避免原料浪費。
文檔編號B02C4/00GK1680041SQ20041001474
公開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8日
發明者王永昌, 孔云生, 王瑞林, 蔣蘊珍 申請人:王永昌, 孔云生, 朱培良, 王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