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蠹蟲誘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森林、果樹害蟲的防治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防治危害森林、果樹生長的小蠹蟲時,常常采用誘捕器,通常將高效引誘劑放在誘捕器中,引誘小蠹蟲進入誘捕器中后,使其無法再出來,達到滅蟲的目的。目前使用的誘捕器因其頂蓋為平形盤狀,集蟲杯過濾篩孔少等,使得誘捕器存在防風、防雨能力差,安裝過程復雜,集蟲杯濾水量小、排水不平衡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蠹蟲誘捕器,以解決誘捕器存在防風、防雨能力差,安裝過程復雜,集蟲杯濾水量小、排水不平衡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微凸的光滑頂蓋1通過短連接桿2與漏斗3連接,7~11節該漏斗3通過長連接桿4分別依次連接,最下一層該漏斗通過長連接桿與底部漏斗5連接,該底部漏斗下部與集蟲杯6卡接,該集蟲杯上部有兩個篩孔7。使用時,將漏斗中掛放引誘劑,與底部漏斗連接好,掛在樹上既可。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新穎,誘捕器的防風、防雨能力好,安裝過程簡單,集蟲杯濾水量大、排水平衡,不會使杯中的小蠹蟲被雨水沖出。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頂蓋結構示意圖圖3、圖2的俯視圖圖4、本實用新型短連接桿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長連接桿結構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漏斗結構示意圖圖7、圖6的俯視圖圖8、本實用新型底部漏斗結構示意圖圖9、圖8的俯視圖圖10、本實用新型集蟲杯的結構示意圖圖11、圖10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微凸的光滑頂蓋1通過短連接桿2與漏斗3連接,7節該漏斗3通過長連接桿4分別依次連接,最下一層該漏斗通過長連接桿與底部漏斗5連接,該底部漏斗下部與集蟲杯6卡接,該集蟲杯上部有兩個篩孔7。
實施例2微凸的光滑頂蓋1通過短連接桿2與漏斗3連接,9節該漏斗3通過長連接桿4分別依次連接,最下一層該漏斗通過長連接桿與底部漏斗5連接,該底部漏斗下部與集蟲杯6卡接,該集蟲杯上部有兩個篩孔7。
實施例3微凸的光滑頂蓋1通過短連接桿2與漏斗3連接,11節該漏斗3通過長連接桿4分別依次連接,最下一層該漏斗通過長連接桿與底部漏斗5連接,該底部漏斗下部與集蟲杯6卡接,該集蟲杯上部有兩個篩孔7。
權利要求1.一種小蠹蟲誘捕器,其特征在于微凸的光滑頂蓋(1)通過短連接桿(2)與漏斗(3)連接,7~11節該漏斗(3)通過長連接桿(4)分別依次連接,最下一層該漏斗通過長連接桿與底部漏斗(5)連接,該底部漏斗下部與集蟲杯(6)卡接,該集蟲杯上部有兩個篩孔(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蠹蟲誘捕器,屬于森林、果樹害蟲的防治工具。微凸的光滑頂蓋1通過短連接桿2與漏斗3連接,7~11節該漏斗3通過長連接桿4分別依次連接,最下一層該漏斗通過長連接桿與底部漏斗5連接,該底部漏斗下部與集蟲杯6卡接,該集蟲杯上部有兩個篩孔7。優點在于結構新穎,誘捕器的防風、防雨能力好,安裝過程簡單,集蟲杯濾水量大、排水平衡,不會使杯中的小蠹蟲被雨水沖出。
文檔編號A01M23/00GK2735775SQ200420012
公開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8日
發明者高長啟, 孫守慧, 宋麗文, 張曉軍 申請人:高長啟, 孫守慧, 宋麗文, 張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