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多功能微型耕作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2834閱讀:125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多功能微型耕作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中耕、開攏、深耕、翻地、耙田、收割及運輸等用途的多功能微型耕作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農用微型耕作機,通常都是由動力機構、操作機構和行走耕作機構組成。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名稱為“斯克郎微型耕作機”的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為92108298.3,其動力機構包括動力機、減速箱和離合器,臥置安裝在耕作行走履帶盤后半部上方,犁鏵設在履帶盤前面,并在操作機構的下方左右兩側設置安裝有滾耕刀,形成三腳行走機構。其主要缺點是功能單一,除了中耕田地外,無法滿足農民旱地深耕、耙田、收割、運輸等用途需要。雖然該機的滾耕刀也可以輔助用于旱地的耕作,但其主要是作為穩定裝置,是無法作為水田耙田作業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農用微耕機功能單一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微型耕作機,該機不僅可以耙田作業,而且還可以翻耕田地和運輸。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多功能微型耕作機,由動力機構、操縱機構和行走耕作機構構成,動力機構包括發動機、主變速箱和離合器,操縱機構包括扶手架和換檔桿,發動機安裝在機座上,主變速箱向后傾斜安裝在發動機的后部,發動機、主變速箱及連接發動機飛輪和主變速箱上的離合器傳動皮帶輪之間的皮帶呈臥式設置,主變速箱底部嚙合連接有一控制微型耕作機轉向的副變速箱,副變速箱的驅動軸的外端連接有驅動輪轂。當需要作為耙田用途使用時,在副變速箱的驅動軸外端的驅動輪轂上安裝上耙田滾輪,即可進行耙田使用;當需要作為收割、運輸用途使用時,將車輪換下耙田滾輪,再連接上收割器或車箱,即可作為收割機或運輸車使用;而當需要中耕培土或耙地用途使用時,拆下副變速箱,并裝上傳統的履帶犁耕機構,即成傳統的微耕機,進行中耕及耙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體積小,生產制造容易。
2、操作使用、轉向靈活方便,解決了傳統微耕機掉頭轉向困難的不足。
3、一機多用。既可旱地中耕培土,又可耙田,還可以作為運輸工具,加配機還可抽水、脫粒等。
4、該機完全代替耕牛作業,實現農業機械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耙田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副變速箱嚙合連接狀態的結構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深耕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收割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耕培土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
圖1、圖2,該機是一種耙田機,由動力機構、操縱機構和行走耙田機構構成,動力機構包括柴油機(3)、主變速箱(4)、副變速箱(9)和離合器,操縱機構包括扶手架(7)和換檔桿(6),行走耙田機構包括安裝在該機兩側的耙田滾輪(10),柴油機(3)安裝在機座(1)上,主變速箱(4)向后傾斜安裝在柴油機(3)的后部,柴油機(3)、主、副變速箱(4)、(9)及連接柴油機飛輪(2)和主變速箱上的離合器傳動皮帶輪(5)之間的皮帶呈臥式設置,離合器傳動皮帶輪。副變速箱(9)由傳動輸入軸(15)、傳動輸入齒輪(16)、左轉向齒輪(14)、右轉向齒輪(19)、左驅動軸(12)、左驅動齒輪(24)、右驅動軸(20)、右驅動齒輪(22)構成,傳動輸入齒輪(16)套接在傳動輸入軸(15)的中央,與主變速箱的末級輸出齒輪(17)嚙合連接,左、右轉向齒輪(14)、(19)分別套接在傳動輸入軸上于傳動輸入齒輪(16)的兩側,并由左、右轉向撥叉(13)、(21)控制微耕機的轉向,左驅動齒輪(24)套接在左驅動軸(12)的內端,并與左轉向齒輪(14)嚙合連接,右驅動齒輪(22)套接在右驅動軸(20)的內端,并與右轉向齒輪(19)嚙合連接,左、右驅動軸(12)、(20)由驅動隔套(23)聯接。當需向左轉向,撥動左轉向撥叉(13),使左轉向齒輪(14)與左驅動齒輪(24)分離,由于右轉向齒輪(19)繼續推動右驅動齒輪(22)轉動,從而使耙田機向左轉向;而當需向右轉向,則撥動右轉向撥叉(21),使右轉向齒輪(19)與右驅動齒輪(22)分離,由于左轉向齒輪(14)繼續推動左驅動齒輪(24)轉動,從而使耙田機向右轉向。為了使該耙田機可以作為運輸工具使用,在副變速箱(9)的殼體后部設置有一用于連接運輸車箱的牽引架(8)。
實施例2參見圖3,該機是一種深耕鏵犁機,其主要結構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當作為深耕鏵犁機使用時,拆下兩側的耙田滾輪(10),安裝上防滑輪(25),在牽引架(8)上安裝連接單鏵犁(26),即可深耕翻地。
實施例3參見圖4,該機是一種收割機,其主要結構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當作收割機使用時,拆下兩側的耙田滾輪(10),安裝上防滑輪(25)或膠輪,拆下主變速箱的末級傳動軸伸出機體外的傳動鏈輪(18),裝上萬向輪(27),在機前安裝收割器(28)即可收割小麥和水稻。
實施例4參見圖5,該機是一種中耕培土機,其主要結構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當作為中耕培土機使用時,拆下副變速箱(9)和耙田滾輪(10),將由履帶盤(29)和位于履帶盤前面的犁頭(30)構成中耕機構安裝在中耕機的前下部,中耕機構驅動軸外掛的傳動鏈輪,通過鏈條與主變速箱(4)的末級傳動軸上機殼外的傳動鏈輪(18)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微型耕作機,由動力機構、操縱機構和行走耕作機構構成,動力機構包括發動機(3)、主變速箱(4)和離合器,操縱機構包括扶手架(7)和換檔桿(6),發動機(3)安裝在機座(1)上,主變速箱(4)向后傾斜安裝在發動機(3)的后部,發動機(3)、主變速箱(4)及連接發動機飛輪(2)和主變速箱上的離合器傳動皮帶輪(5)之間的皮帶呈臥式設置,其特征在于主變速箱(4)底部嚙合連接有一控制微耕機轉向的副變速箱(9),副變速箱的驅動軸的外端連接有驅動輪轂(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微型耕作機,其特征在于副變速箱(9)由傳動輸入軸(15)、傳動輸入齒輪(16)、左轉向齒輪(14)、右轉向齒輪(19)、左驅動軸(12)、左驅動齒輪(24)、右驅動軸(20)、右驅動齒輪(22)構成,傳動輸入齒輪(16)套接在傳動輸入軸(15)的中央,與主變速箱的末級輸出齒輪(17)嚙合連接,左、右轉向齒輪(14)、(19)分別套接在傳動輸入軸上于傳動輸入齒輪(16)的兩側,并由左、右轉向撥叉(13)、(21)控制,左驅動齒輪(24)套接在左驅動軸(12)的內端,并與左轉向齒輪(14)嚙合連接,右驅動齒輪(22)套接在右驅動軸(20)的內端,并與右轉向齒輪(19)嚙合連接,左、右驅動軸(12)、(20)由驅動隔套(23)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微型耕作機,其特征在于副變速箱(9)的殼體后部設置有一用于連接運輸車箱的牽引架(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微型耕作機,由動力機構、操縱機構和行走耕作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動力機構的主變速箱底部嚙合連接有一控制微耕機轉向的副變速箱,副變速箱的驅動軸的外端連接有驅動輪轂。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拆裝容易,操作使用、轉向靈活方便的特點。可以與不同機件配套使用,實現中耕、培土、收割、犁耕、耙田、運輸、抽水、脫粒等功能。
文檔編號A01B49/00GK2698034SQ200420048
公開日2005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日
發明者麥兆木 申請人:麥兆木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