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吡·草合劑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5416閱讀:3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吡·草合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地說涉及草甘膦酸或其鹽與吡嘧磺隆組合物。是應用在水稻田一種除草劑。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由除草劑草甘膦和吡嘧磺隆復配的農藥除草劑組合物。本組合物可擴大除草劑的防治譜,提高它們的防治效果,一次用藥,既可防除上茬稻茬和已出土的雜草,又可防除下茬稻田未出土的雜草,達到免耕、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用藥次數及用藥量,降低成本,減少環境污染。
背景技術
由于與農作物爭光、爭肥、爭水,農田雜草每年給農作物生產造成很大損失,目前防治農田雜草的方法主要是噴灑農藥除草劑,單一類的除草劑殺草譜小,而多元復配的除草劑組合物可擴大殺草譜。
申請號為96118213的發明專利所公開的草甘膦與甲磺隆或芐磺隆或苯磺隆中的任意一種進行復配,其目的是既可以殺死已出土的雜草又可以控制雜草種子萌發。但它是用于旱地除草,而不是用于水稻田雜草防除。
申請號為97116899.7發明專利公開了草甘膦與嘧黃隆、甲黃隆、綠黃隆、芐黃隆、醚苯黃隆中一種或多種的復配制劑,但其是用于果園、桑園、茶園、林地、苗圃中雜草的防除,不涉及水稻田雜草的防治。
申請號為99810861的發明專利所公開的一種適于控制耐性或抗性突變體型或轉基因油菜作物中的有害植物的除草組合物,其方案之一是草甘膦(鹽)與胺苯磺隆的復配,其所公開的技術方案中未涉及防治水稻田雜草。
申請號為03104097.7的發明專利所公開了草甘膦與磺酰脲類除草劑復配制成一種專用于防除水域雜草生葫蘆的除草組合物,其所公開的技術方案中也未涉及防治水稻田雜草。
草甘膦除草劑是內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無殘留苗后除草劑,通過葉和莖吸收,傳導至植物體各部,對深根多年生和一年生及二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闊葉雜草非常有效,不能用于土壤處理,主要用于免耕田播種前除草。
吡嘧磺隆除草劑是高內吸選擇性ASL除草劑,藥劑主要被植物的幼芽、根部及莖葉吸收并在植物體內迅速進行傳導。抑制植物體內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使雜草的芽和根很快停止發育,隨后整株枯死,有時施藥后雜草雖仍呈現綠色,但生長發育已受到抑制,失去與水稻的競爭能力。主要用于水稻田除草。
草甘膦除草劑和吡嘧磺隆除草劑的混配制劑可以有效防治大部分水稻田一年生或多年生闊葉雜草、莎草科及部分禾本科雜草。本公司據此開發了草甘膦和吡嘧磺隆復配的不同劑型的產品,通過藥效試驗,效果顯著,深受用戶的歡迎。農藥的增效復配是擴大農藥防治譜和提高藥效的有效方法。
吡·草合劑是一種能有效防治水稻田雜草的化學除草組合物。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由草甘膦和吡嘧磺隆復配的農藥除草劑組合物在水稻田應用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可以有效防除水稻田雜草的除草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作為有效成分的(a)草甘膦酸或其鹽(b)吡嘧磺隆或其鹽。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由草甘膦和吡嘧磺隆復配的農藥除草劑組合物。本發明是一種二元復配的除草劑,其中的草甘膦除草劑是一種觸殺型的滅生性除草劑,能殺滅所有已出土的的雜草。吡嘧磺隆除草劑是能通過土壤封閉作用防除尚未出苗的雜草。本發明是一種二元復配的除草劑,在草甘膦除草劑中加入吡嘧磺隆而制成的混合制劑既能封閉未出苗雜草,同時又能觸殺已出苗雜草(包括較大葉齡雜草),而且對一年生、兩年生和多年生雜草均有很好的殺滅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復配制劑具有下述特點免耕;殺草活性高,殺草譜廣,有草殺草,無草封閉;持效期長,一次用藥能保證水稻整個生育期不受雜草危害;見效快,用藥后雜草立即停止生長,2-3天雜草開始枯死。但是除草劑中加入草甘膦的加入量過大,會對作物產生藥害作用。本發明者進行了廣泛地研究,選擇了三種復配除草劑的比例,并對其適用的農作物進行了選擇。將二種不同類型的除草劑進行復配,不容易形成穩定的組合物。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人詳細地研究了本除草劑組合物的各種制劑形式,終于獲得了本發明除草劑組合物的穩定的制劑。
下面將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詳述如下一種除草劑組合物,主要含有由草甘膦和吡嘧磺隆除草劑。
上述吡·草合劑除草劑中所述的草甘膦除草劑可以是草甘膦酸、草甘膦異丙胺鹽、草甘膦銨鹽、草甘膦鈉鹽、草甘膦鉀鹽及其它草甘膦鹽類除草劑;吡嘧磺隆可以是吡嘧磺隆、吡嘧磺隆鈉鹽、吡嘧磺隆鉀鹽以及其它吡嘧磺隆鹽類除草劑。本發明優選的吡·草合劑是由草甘膦和吡嘧磺隆復配的農藥除草劑組合物。本發明最優選的吡·草合劑是由草甘膦異丙胺鹽和吡嘧磺隆復配的農藥除草劑組合物。
上述除草劑中各有效成分的重量比例可以在較寬的范圍內變動,劑型中吡嘧磺隆∶草甘膦重量比為1∶10-150,優選重量比為1∶20-100,最優選的重量比為1∶40-90,在下述除草劑的制劑中,本除草劑的有效成分的重量含量范圍為1-90%,優選為10-70%,最優選為20-60%。
利用上述混配的除草劑有效成分,本發明人進行了深入研究,配制了下述穩定的制劑。其中包括A、水劑(SL);B、水乳劑;C、可濕性粉劑(WP);D、可溶性粉劑(SP);E、油懸浮劑(OF);F、干懸浮劑;G、水分散粒劑(WG);H、粒劑(GR);I、片劑(TA)。本發明優選的制劑形式是水劑(SL)和可濕性粉劑(WP)。因此本發明進一步地涉及上述除草劑活性成分的各種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現將本發明的制劑和其中的各種成分詳述如下A、水劑(SL)是農藥原藥的水溶性制劑。本發明是將水溶性原藥中加入表面活性劑、穩定劑和水。表面活性劑包括離子型和非離子型兩種類型如烷基苯磺酸鈣、烷基酚聚氧乙基醚、苯基酚聚氧乙基醚、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氧丙基醚等。穩定劑包括有機酸、有機堿、酯類、醇類、抗氧劑妥爾油等。在制劑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為2050%,穩定劑的含量為10%,余量為水補足。
B、水乳劑(EW)是不溶于水的原藥液體或原藥溶于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所得的液體分散于水中形成的一種農藥制劑。本發明將不溶于水的原藥溶于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二甲苯、二氯甲烷、苯等,再加入離子型或非離子型乳化劑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鈣、聚氧乙烯基烷基醚、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其它穩定劑包括共乳化劑十八烷醇-1、異丁醇。抗凍劑NaCI、CaCI2等。在制劑中活性成分為20-80%重量,乳化劑為2-10%重量,共乳化劑為3-5%重量,抗凍劑為3-5%重量,余量為水。
C、可濕性粉劑(WP)是在水中均勻分散的制劑。本發明可濕性粉劑除了向原藥中加入了如白碳黑、輕質碳酸鈣、陶土、硅藻土等稀釋劑或惰性物質以外,它還有離子型或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潤濕劑或分散劑,例如,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鹽、脂肪酰胺N-甲基牛黃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等;分散劑有木質素磺酸鈉、NNO等,潤濕劑有十二烷基硫酸鈉、JFC等;必要時還可以加入助溶劑,助溶劑可以是二甲苯、甲苯、丙酮、氯仿。在制劑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為1-80%重量,潤濕劑的含量為1-30%重量,分散劑的含量為1-20%重量,助溶劑0-15%,余量的稀釋劑。
D、可溶性粉劑(SP)是指在使用濃度下,有效成分能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種劑型,由原藥、填料、和適當的助劑組成。本發明的可溶性粉劑中填料可以是硫酸鈉、硫酸銨、粘土、白炭黑、輕質碳酸鈣等,助劑可以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
E、油懸浮劑(OF)是一種或一種以上農藥有效成分(其中至少有一種為固體原藥)在非水系分散介質中形成的高分散、穩定的懸浮體系。本發明的油懸浮劑由原藥、植物油類溶劑、乳化劑、潤濕劑、分散劑、穩定劑等組成。油懸浮劑中的各種助劑成分如上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為0.1-80%重量,乳化劑的含量為1-20%重量,濕潤劑和/或分散劑的含量為0.1-15%重量,穩定劑的含量為1-5%重量,余量的油。
F、干懸浮劑(DF)是將原藥的有效成分、潤濕劑、分散劑及粘合劑,通過與水的混合造粒形成的。用于本發明的潤濕劑可以是烷基硫酸鈉、烷基苯磺酸鈉等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之中的一種或多種,其用量為0.1-20%;用于本發明的崩解劑可以是淀粉及其衍生物、海藻酸及鹽類和粘土等之中的一種或幾種,用量為0.1-20%;用于本發明的分散劑和粘和劑是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苯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的甲醛縮合物和聚羧酸類表面活性劑之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通常用量5-30%。
G、水分散粒劑(WG)是在可濕性粉劑和水懸浮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劑型,它外觀呈顆粒狀,在水中能較快地崩解、分散,形成高懸浮的分散體系。本發明的水分散粒劑由原藥、潤濕劑、分散劑、粘結劑、乳化劑和載體組成。
H、粒劑(GR)為松散的顆粒狀產品,由原藥、載體和助劑制成。本發明的粒劑中,助劑有潤濕劑、分散劑、乳化劑、粘結劑、潤滑劑、助崩解劑、吸附劑等。
I、片劑(TA)為片狀制劑,本發明的片劑除原藥外,還有填充劑、潤濕劑、分散劑、乳化劑、粘結劑、潤滑劑、助崩解劑、吸附劑等。
本發明的除草劑組合物吡·草合劑可以優選在水稻田中防治雜草。本發明除草劑組合物可以用來防除多種一年生和多年生雜草。例如稗草、稻李氏禾、水莎草、異型莎草、浮生水馬齒等。
本發明進一步地涉及使用本發明的除草劑組合物防治多種作物中的雜草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本發明組合物在農田中防治雜草時,可根據不同的土壤、氣候和雜草種群等條件,將本發明組合物用水稀釋成一定的濃度,采用噴灑農藥的常規方法使用到雜草上去。優選將本發明除草劑組合物使用于水稻田。在上茬稻收割后的稻茬和已出土的雜草進行噴霧于土壤表面。嚴禁噴到作物上,以免作物受害。施藥后,盡可能避免破壞地表藥層,但可進行施肥或間苗等農事活動。


吡·草水劑(SL)的加工工藝圖(見說明書附圖)吡·草水劑(SL)將草甘膦異丙胺鹽、吡嘧磺隆鈉(鉀)鹽、表面活性劑、穩定劑和水混合、勻質、檢驗獲得合格產品后包裝。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在此應提出的是下述實施例是以例示本發明為目的的,它們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除非另外指明,各種成分的含量以重量計。
制劑實施例制劑實施例1吡·草水劑(百分比以重量計)

注1.表中數據為百分含量。
2.表面活性劑是農乳500#與非離子乳化劑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的復配助劑。其中苯基酚聚氧乙基醚∶農乳500#=4∶1。
3.穩定劑是乙二醇或丙三醇、甲醛水溶液、尿素等。
如上述實施例1所示稱取各物質的量,按照草·吡水劑(SL)工藝圖所示特定的方法,制成本發明的不同含量的水劑。
制劑實施例2吡·草水乳劑(百分比以重量計)

注1.表中數據為百分含量。
2.乳化劑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鈣=7∶1共乳化劑為異丁醇,抗凍劑為NaCI。
如上述實施例2所示稱取各物質的量,按照水乳劑的加工工藝及方法,制成本發明的不同含量的水乳劑。
制劑實施例3吡·草可濕性粉劑(百分比以重量計)

注1.表中數據為百分含量。
2.乳化劑是脫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鈣=4∶1,分散劑是NNO,稀釋劑是輕鈣。
如上述實施例所示稱取各物質的量,按照配可濕性粉劑的加工方法,制成本發明的不同含量的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4吡·草可溶性粉劑(百分比以重量計)

注1.表中數據為百分含量。
2.分散劑是NNO,稀釋劑是無水硫酸鈉。
如上述實施例所示稱取各物質的量,按照配制可溶性粉劑的方法,制成本發明的不同含量的可溶性粉劑。
藥效實施例41.5%吡·草水劑防治水稻田間雜草試驗本試驗采用41.5%吡·草水劑,其中含有0.5%吡嘧磺隆和41%草甘磷有效成分。
1、供試作物水稻。
2、試驗地及主要雜草選取常年雜草種類多、密度大的地塊為試驗區。雜草主要有稗草、稻李氏禾、水莎草、異型莎草、浮生水馬齒等雜草。
3、試驗劑量處理①、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150克/畝②、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200克/畝③、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300克/畝④、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400克/畝⑤、10%吡嘧磺隆可濕性水劑10克/畝⑥、41%草甘磷水劑200克/畝。
⑦、噴等量清水空白對照。
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由河北宣化農藥有限公司提供,對照藥劑均是市售農藥制劑。試驗共6個藥劑處理和1個空白對照。每個處理均4次重復。
4、用藥時間及方法在前茬水稻收割后,后茬水稻移栽前5-7天用藥,用藥前排干田中水2-3天后,每畝兌水10公斤噴霧,然后保水3-5天后移栽水稻。試驗方法為一小區一小區進行均勻施藥。空白對照不施藥,不除草。施藥后對移栽水稻進行常規栽培處理。
5、試驗調查方法用藥后2、5天目測雜草的生長狀況,移栽水稻后15天觀察各處理的雜草種類和數量。處理后30天調查雜草株數和鮮重。最后分小區收獲水稻,單打實收。
藥效的計算分析方法如下株防效=(對照區雜草株數-處理區雜草株數)/對照區雜草株數×100%鮮重防效=(對照區雜草鮮重-處理區雜草鮮重)/對照區雜草鮮重×100%增產率=(處理區畝產-對照區畝產)/對照區畝產×100%分別計算各處理小區的除草效果。
表1是藥劑處理后15天的株防效表。
表2是藥劑處理后30天的株防效表。
表3是藥劑處理后30天的鮮重防效表。
6、結果與分析①、從表中可以看出本發明中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的除草劑在各劑量處理對大多數雜草有好的防除效果。
②、草甘磷在土壤中無殘留,對環境安全;對移栽后的水稻生長安全,對水稻的株高、分蘗等生育性狀均無不良影響。
③、除草速度快,在施藥2-3天后雜草就開始死亡;使用復合制劑,還具有增效作用,提高了除草效果。
表1 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15天株防效

表2 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30天株防效

表3 41.5%吡嘧磺隆·草甘磷水劑30天鮮重防效

權利要求
1.吡·草合劑是一種除草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草甘膦類和吡嘧磺隆類除草劑。其中草甘膦類除草劑可以是草甘膦酸、草甘膦異丙胺鹽、草甘膦銨鹽、草甘膦鈉鹽、草甘膦鉀鹽及其它草甘膦鹽類除草劑;吡嘧磺隆可以是吡嘧磺隆、吡嘧磺隆鈉鹽、吡嘧磺隆鉀鹽以及其它吡嘧磺隆鹽類除草劑。吡嘧磺隆∶草甘膦重量比為1∶10-150。
2.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的除草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含量為10-90%重量。
3.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和2的除草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草甘膦與吡嘧磺隆。
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3的除草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嘧磺隆與草甘膦的重量比為1∶40-90。
5.根據上述任一權利要求的除草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以配制成水劑、水乳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油懸浮劑、干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粒劑、片劑。
6.根據權利要求1-5的除草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水劑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為1-90%重量,表面活性劑的含量為1-30%重量,穩定劑的含量為1-20%重量,余量的水。
7.根據權利要求6的制劑,其中的離子型或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是農乳5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穩定劑是乙二醇或丙三醇、甲醛水溶液、尿素等。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的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草水劑中各成分重量含量為草甘膦異丙胺鹽41%,吡嘧磺隆0.5%,表面活性劑10%,穩定劑8%,余量的水。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的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草水劑中表面活性劑是農乳500#與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的復配助劑。其中苯基酚聚氧乙基醚∶農乳500#=4∶1。穩定劑是乙二醇∶甲醛水溶液=1∶2。
10.一種除草劑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9的組合物使用到水稻田中防治雜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吡·草合劑除草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草甘膦類和吡嘧磺隆類除草劑,其中吡嘧磺隆類除草劑可以是吡嘧磺隆、吡嘧磺隆鈉鹽、吡嘧磺隆鉀鹽等,草甘膦類除草劑可以是草甘膦酸、草甘膦異丙胺鹽、草甘膦銨鹽、草甘膦鈉鹽、草甘膦鉀鹽等,吡嘧磺隆類除草劑∶草甘膦類除草劑為1∶10-150。本除草劑組合物可以配制成水劑、水乳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油懸浮劑、干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粒劑、片劑。本吡·草合劑是應用在水稻田一種除草劑,一次用藥,既可防除上茬稻茬和已出土的雜草,又可防除下茬稻田未出土的雜草,達到免耕、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用藥次數及用藥量、降低成本和減少環境污染。
文檔編號A01N57/00GK1781375SQ20051005972
公開日2006年6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31日
發明者李正先, 王菊林, 王志淼, 宋新娥, 劉建, 鄭建國 申請人:河北宣化農藥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