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6053閱讀:37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稻播種機,尤其是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的結構改進,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可以提高播種效率和質量,減輕勞動強度,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然而,現有此類設備排種器均采用導槽結構,因此播種的均勻性不夠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通過結構改進,提出一種播種均勻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退回不播種等功能,從而使其性能更完善,操作更方便。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包括兩側固定導軌支架,所述支架上安放底部裝有滾輪的種子箱,其改進之處在于,種子箱的前下方的出種部位裝有排種輪,所述排種輪上分布有球窩狀的窩眼,所述排種輪的前上方裝有限位毛刷。
當本實用新型的播種機工作時,排種輪在滾動過程中,帶動種子箱內的種子向前運動,限位毛刷阻擋排種輪表面的種子,只允許窩眼中的種子播出。由于排種輪的窩眼具有所需的分布規律,因此可以保證播種十分均勻。
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是,種子箱的后下方裝有前低后高的兩組滾輪,種子箱的后上方固定有把手。這樣,當種子箱后行回退時,可以下壓手把,利用兩組后輪支撐滾動,使排種輪翹起懸空,從而不播種。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的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如
圖1所示,支架10的兩側固定有導軌,端頭固定有扶手7。支架10兩端下方固定接種盤11,其作用是承接排種輪4啟動和停步時,速度較慢釋出的種子,以確保播出種子的均勻度。接種盤11下面固定定位條,其用途是做出播種地段標記,以免漏播或重播。支架10上面安放種子箱2。該種子箱的底部前面裝有排種輪4,后面裝有前低后高的前尾輪9和后尾輪8。種子箱2后上方固定把手1,當后行回退時,可以下壓手把,使排種輪翹起懸空,從而不播種。
由圖2可以看出,前下方出種部位的排種輪4上分布有球窩狀的窩眼,排種輪4的后上方裝有與種子箱底板鉸接的傾斜抖動板3,該抖動板的前端制有可以落入窩眼的球凸。當排種輪4滾動時,抖動板3在窩眼的作用下將產生振動,從而利于窩眼充種與下落,易于排種。
排種輪4的前上方裝有限位毛刷5,其刷頭貼在排種輪4表面,因此可以在排種輪4向前滾動時,將多余的種子刷回種子箱。為了更好了借助限位毛刷5控制播種量,該毛刷固定于一端鉸接的毛刷杠桿5-1上,該杠桿的另一端與調節桿5-2的下端軸向固定,調節桿5-2的中部螺桿與螺母5-3配合,該螺母鉸支在支撐桿5-4的端頭,調節桿的上端與調節手輪6連接。轉動調節手輪6可以通過螺桿螺母機構,改變調節桿的高低位置,從而帶動限位毛刷5,調節其與排種輪4的間隙,控制播種量。
實驗證明,本實施例的播種機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播種均勻,可以自如雙向運動,回退不播種,尤其是成本十分經濟,因此便于推廣應用。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包括兩側固定導軌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放底部裝有滾輪的種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子箱的前下方的出種部位裝有排種輪,所述排種輪上分布有球窩狀的窩眼,所述排種輪的前上方裝有限位毛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種子箱的后下方裝有前低后高的兩組滾輪,種子箱的后上方固定有把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兩端下方固定接種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種盤下面固定定位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輪的后上方裝有與種子箱底板鉸接的傾斜抖動板,所述抖動板的前端制有可以落入窩眼的球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毛刷固定于一端鉸接的毛刷杠桿上,所述杠桿的另一端與調節桿的下端軸向固定,所述調節桿的中部螺桿與螺母配合,所述螺母鉸支在支撐桿的端頭,調節桿的上端與調節手輪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的結構改進,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該水稻田間育秧播種機包括兩側固定導軌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放底部裝有滾輪的種子箱,其改進之處在于,種子箱的前下方的出種部位裝有排種輪,所述排種輪上分布有球窩狀的窩眼,所述排種輪的前上方裝有限位毛刷。工作時,排種輪在滾動過程中,帶動種子箱內的種子向前運動,限位毛刷阻擋排種輪表面的種子,只允許窩眼中的種子播出。由于排種輪的窩眼具有所需的分布規律,因此可以保證播種十分均勻。
文檔編號A01C7/20GK2764119SQ200520068
公開日2006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1日
發明者程三六, 朱德文 申請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