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碎紙機增厚的刀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碎紙機刀片結構,尤指一種可防止二刀片因熱漲冷縮而產生間隙,形成卡紙或上、下刀片卡在一起現象產生的碎紙機增厚的刀片。
背景技術:
傳統式的碎紙機刀具如圖1所示,由二組圓筒形滾刀100、100’組成,每一組滾刀100、100’由數個切刀101、數個墊圈102及一軸桿103所組成,其中相鄰的切刀101之間套接一墊圈102,軸桿103貫穿切刀101與墊圈102組裝成滾刀100、100’;而每一切刀101由二刀片1011、1012靠接而成,二刀片1011、1012周緣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刀尖1013,而墊圈102周邊套置一C形的導紙片;由于刀片1011、1012及刀片1013的厚度較薄,在碎紙過程中易產生無法碎紙而致卡紙的現象;再者墊圈102大都為塑膠材質,碎紙機在碎紙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墊圈102易產生疲乏,熱漲冷縮結果墊圈102會縮小,相鄰二切刀101間的空隙則會加大,除了易卡紙外,上、下刀片也易卡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人有鑒于此,累積從事此行業多年的經驗,乃精心研究并再三測試改良,如今終于創作出一種新型的碎紙機增厚的刀片,可以摒除習用產品缺點,以增進功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碎紙機增厚的刀片,通過凸環取代傳統式刀具的塑膠墊圈,以減少材料、降低成本,且由于金屬的墊圈不會因碎紙所產生的熱量而縮小,以防止卡紙或上、下刀片卡在一起的現象發生。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一種碎紙機增厚的刀片,所述碎紙機刀具由兩組圓筒形滾刀組成,每一組滾刀由數個切刀及一軸桿組成,每一切刀由二刀片靠接構成,二刀片周緣上分別具有一或多個刀尖,其特征在于二切刀及刀尖為雙面積的單層刀片,其包括凹折成單片并壓鑄成雙層厚度的片體;切刀的其中一刀片的中心孔孔緣邊凸出有一圈可供導紙片套置的凸環。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通過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碎紙機增厚的刀片,為雙層厚度的刀片與刀尖,在切割紙張時較有力強勁,而不易卡紙;再者,于切刀的至少一刀片上凸設一圈凸環,取代傳統式塑膠制的墊圈,與刀片一體成型的金屬制凸環除了可提供導紙片套置外,在碎紙過程中熱漲冷縮也不會變形,以避免二刀片的間隙變大,故可防止卡紙現象與上、下刀片卡在一起現象發生。
為了讓審查員對本實用新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茲佐以圖式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下。
圖1是習用碎紙機刀具的外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碎紙機刀具的外觀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碎紙機切刀二刀片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碎紙機刀具由兩組圓筒形滾刀10、10’組成,每一組滾刀10、10’由數個切刀11及一軸桿12所組成,每一切刀11由二刀片111、112靠接而成,二刀片111、112周緣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刀尖113,其主要特征在于如圖3所示,二刀片111、112先向外延伸成為雙面積的刀片,然后凹折(對折)成單片并壓鑄成雙層厚度的片體;切刀11的其中一刀片111的多邊形中心孔110孔緣邊凸設一圈凸環114,該凸環114與刀片111一體成型,在制作上可用機器沖壓的方式成型,切刀11另一片刀片112的多邊形中心孔110孔緣邊亦凸設一圈與刀片112一體成型的凸環114’,每一切刀11以二刀片111、112靠置的方式并接而成,其中一刀片111的大凸環114靠接在另一刀片112的小凸環114’另一側緣;由于一切刀111凸設的凸環114可供導紙片套置,該凸環114取代了傳統式的塑膠墊圈,金屬制的凸環114在碎紙過程中熱漲冷縮也不會變形,故可避免二刀片111、112的間空隙變大,以防止卡紙現象或上、下切刀的刀片111、112卡在一起。
權利要求1.一種碎紙機增厚的刀片,所述碎紙機刀具由兩組圓筒形滾刀組成,每一組滾刀由數個切刀及一軸桿組成,每一切刀由二刀片靠接構成,二刀片周緣上分別具有一或多個刀尖,其特征在于二切刀及刀尖為雙面積的單層刀片,其包括凹折成單片并壓鑄成雙層厚度的片體;切刀的其中一刀片的中心孔孔緣邊凸出有一圈可供導紙片套置的凸環。
專利摘要一種碎紙機增厚的刀片,該碎紙機刀具的刀片及刀尖先成型為雙層面積的結構,再凹折成單片結構并壓鑄成型,形成雙層厚度的刀片;其中二滾刀的每一組切刀之中,設有至少一片與刀片一體成型的凸環,該刀片中心孔孔緣邊凸設的凸環與另一刀片的凸環或刀片本體靠接時,該凸環除了可供導紙片套置外,碎紙過程中熱脹冷縮時,凸環也不會變形,從而,二刀片間并不會產生間隙,以防止卡紙或上、下切刀卡在一起現象產生。
文檔編號B02C18/18GK2933573SQ20062012300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8日
發明者羅賢俐 申請人:羅賢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