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含異羥肟酸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型含異羥肟酸的氨基酸衍生物。
背景技術:
本發明涉及用于治療免疫疾病或炎癥的組合物,特別是用于治療由細胞因子介導的疾病。免疫系統的主要成員為巨噬細胞或抗原呈遞細胞,T細胞和B細胞。巨噬細胞為重要的炎癥介質,并為T細胞/刺激和增殖提供必要的“幫助”作用。例如,巨噬細胞產生細胞因子IL-1、IL-6、IL-12和TNF-α,這些都是潛在的促炎癥分子。
TNF-α是由各種細胞產生的促炎癥因子,其作為233-氨基酸26kDa膜結合的前體蛋白形式表達在細胞表面。TNF-α轉換酶(TACE)蛋白水解性地斷裂膜結合的TNF-α,產生成熟的、可溶的17kDa細胞因子,該因子以非共價結合三聚體形式存在。TNF-α的生物作用由兩個膜結合受體介導,分別命名為p55和p75。如果TNF-α生成失調則會導致許多病癥包括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牛皮癬、頸椎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心力衰竭和其它可能的疾病。因此,TNF-α抑制劑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
細胞因子IL-1β也參與炎癥反應。該因子可刺激胸腺細胞增生、刺激纖維原細胞生長因子活性和刺激前列腺素從滑膜細胞中釋放出來。細胞因子IL-1β含量升高或水平失調將導致多種炎癥疾病和其它疾病,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阿爾茨海默爾病、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過敏、哮喘、厭食癥、動脈粥狀硬化和由損傷、扭傷、創傷、外科手術、感染或其它疾病引起的疼痛及炎癥。既然IL-1β的過量產生與多種疾病有關,因此人們希望能開發出一種能抑制IL-1β產生或抑制其活性的化合物。
IL-6參與免疫響應、造血和發炎過程。其為肝急性相反應的有效誘導物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強大刺激物,該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受糖皮質激素的負控制。IL-6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但會抑制促甲狀腺激素的釋放。在一些炎癥疾病中發現IL-6水平升高,且人們已經設計了通過抑制IL-6細胞因子亞族來提高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效果的方案(Carroll等,Inflamm Res,471-7,1998)。此外,IL-6還在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進一步發展中起到一定作用(Yudkin等,Atherosclerosis,148209-14,1999)。鑒于IL-6在某些疾病中的角色,人們希望能開發出抑制IL-6分泌的化合物。
IL-12為雜二聚體細胞因子,其由p40和p35亞基組成,具有蛋白免疫調節特性,主要由負責應答細菌產物和免疫信號的抗原提呈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釋放。該因子可提高自然殺傷(NK)-介導的細胞毒性和誘導經由NK細胞和T淋巴細胞產生的干擾素-γ(IFN-γ)。IL-12在促進Th1免疫應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這一點在體內和體外實驗中都得到證實。已經發現,IL-12的抗體針對由Th1導致的免疫疾病的實驗模型具有有益效果,這樣的模型如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AE)模型和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誘導的小鼠結腸炎模型和人炎癥性腸病。
小鼠膠原誘導的關節炎(CIA)為針對風濕性關節炎(RA)的實驗模型,其可通過在DBA/1小鼠中通過用乳化在弗氏完全佐劑(FCA)中的異源II型膠原(CII)進行免疫而誘導。最近已經證明,當用CII免疫DBA/1小鼠時,IL-12可代替結核菌,會導致嚴重的關節炎,該疾病與經由體外CII刺激的脾細胞產生的IFN-γ量增大和膠原特異性IgG2a抗體應答的增加有關(Stern,A.S.,等,Proc.Natl.Acad.Sc.i,1990,87,6808)。通過給藥抗IL-12MoAb來阻斷IL-12是不能阻止CIA的發生的,但可明顯地降低關節炎的嚴重性(Malfait,A.M.等.,Clin.Exp.Immunol.,1998,111,377-383)。
克羅恩病的特征為位于腸組織中的抗原提呈細胞產生的IL-12的增加和由腸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的干擾素-γ和TNF-α的增加(Fuss,I.J.等,J.Immunol.,1996,157,1261;Parronchi,P.,等,Am.J.Pathol.,1997,150,823;Plevy,S.E.等,J.Immunol.,1997,159,627)。這些炎癥因子反之會誘導肉芽腫性發炎和導致腸壁增厚并使這些癥狀持續發展,這些癥狀也是克羅恩病的特征。在小鼠中,給藥IL-12的單克隆抗體可使已經形成的結腸炎得到緩解,并且如果在結腸炎誘導時給藥則可能防止炎癥發生(Neurath,M.F.等,J.Exp.Med.,1995,182,1281)。抗IL-12也可預防和治療在Th1介導的炎癥模型中發生的繼發性結腸炎,Th1介導的炎癥模型如過表達人CD3ε基因的小鼠模型和白細胞介素-10缺乏的小鼠模型(Simpson,S.J.等,J.Exp.Med.,1998,187,1225)。
與IL-12相似,相關的異二聚體蛋白IL-23由p19和p40亞基組成。因此,直接對抗p40的人抗體可有效地阻斷IL-12和IL-23的作用。IL-12和IL-23都是由活化的(成熟的)樹突狀細胞產生,而且它們對于促進1型細胞因子產生的原態和記憶T細胞的分化和增生是重要的。皮膚病變中表現出如下物質的過表達(1)活化的樹突狀細胞;(2)IL-23和IL-12;和(3)1型細胞因子產生的CD4+和CD8+記憶T細胞。因此,I1-23/I1-12的p40亞基在皮膚病治療中是很有前景的治療靶點。Walter及其同事(J.Exp.Med.,2001,193,339)已經證明了IL-12和IL-12p40的細胞源可經病毒性感染誘導,并且證明體內具有新的IL-12p40生成功能序列,該序列不依賴于IL-12p70或IFN-γ的作用,這些發現證明了表皮IL-12p40表達程序在哮喘中是異常的。
多發性硬化癥(MS)為中樞神經系統(CNS)炎癥性脫髓鞘疾病,全世界有約100萬人感染該疾病。目前還沒有治療MS的方法。EAE/MS的發病機理復雜,其涉及巨噬細胞/小膠質細胞的活化,致腦炎Th1細胞的分化和CNS中炎癥因子的分泌。白細胞介素-12主要是由巨噬細胞/小膠質細胞產生的,其在致腦炎Th1細胞的分化以及EAE和MS發病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Nararajan,C.和Bright,J.J.,Genes andImmunity.,2000,3,59-70)。這說明IL-12在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癥、哮喘、克羅恩病、炎癥性腸病、皮膚病和相關自免疫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過上述描述可知,盡管人們已經投入大量精力開發能抑制例如TNF-α、IL-1β、IL-6,IL-12,或其它與炎癥或炎癥疾病(如關節炎)有關的試劑的化合物,但目前仍需要開發出能有效治療獲抑制上述疾病的化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具有如下通式(I)的新型氨基酸衍生物
本發明也涉及制備上述新型化合物、它們的衍生物、立體異構體、它們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含有它們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中A為5-18元芳基或雜芳基,包括但不限于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吲哚基和咪唑基;B代表環系,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5-18元芳基或5-6元飽和或不飽和的、含有1-4個雜原子的雜環,所述雜原子選自N、O和S;R1代表-OR10,其中R10代表氫、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該基團選自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雜芳基,或反離子;NR11R12,其中R11和R12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H、取代或未取代基團,該基團選自烷基、烯基、芳基或R11和R12與N一起可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單或雙環飽和或未飽和環系,該環系可以含有一個或多個選自O、S或N的雜原子;R2和R3可以相同或不同,并各自代表H、COR13,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該基團選自烷基、烯基、芳基、雜芳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亞磺酰基、芳基磺酰基、芳基亞磺酰基、烷基硫代、芳基硫代或雜環基;其中R13代表H、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該基團選自烷基、芳基、鏈烯氧基、芳氧基、烷氧基或芳烷氧基;或R2和R3可以結合在一起形成雜環,如哌啶、嗎啉等;Z代表O、S或NR14,R14代表氫或烷基;當Z代表O或S時,R6代表氫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該基團選自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環烷基、雜芳基、雜芳烷基、雜環基;當Z代表NR14時,R6代表H、羥基、經保護的羥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該基團選自烷基、鹵代烷基、烯基、單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芳烷基、環烷基、雜芳基、雜芳烷基、雜環基;Y代表O、S或NR14;n為0-4的整數;R4,R5和R7可以相同或不同,代表氫、硝基、羥基、甲酰基、疊氮基、鹵素、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該基團選自烷基、烷氧基、酰基、環烷基、鹵代烷基、氨基、肼、單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酰氨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亞磺酰基、芳基磺酰基、芳基亞磺酰基、烷基硫代、芳基硫代、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烷氧基烷基、氨磺酰、羧酸或其衍生物;X代表鍵接(bond)、O、S、SO或SO2。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療諸如炎癥、炎性和免疫性疾病,特別是那些由前炎性因子如腫瘤壞死性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2介導的疾病。本發明化合物也可用于降低血糖、血清胰島素、游離氨基酸、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水平和用于治療和/或預防代謝疾病。
圖1為三組曲線圖,這些圖說明本發明三個化合物對膠原誘導的小鼠關節炎模型的效果。
圖2為兩組曲線圖,這些圖說明本發明三個化合物對小鼠經誘導的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的效果。
圖3為柱狀圖,該圖顯示了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炎癥情況的緩解。
圖4為三組圖,這些圖顯示了小鼠巨噬細胞中IL-2的抑制。
圖5為柱狀圖,該圖顯示了本發明化合物對CD40配體介導的IL-12合成的抑制。
圖6為柱狀圖,該圖顯示了本發明化合物對髓鞘堿性蛋白誘導的IFN-γ的抑制。
圖7的圖顯示了本發明化合物對大鼠助劑誘導的關節炎的緩解。
圖8為柱狀圖,該圖顯示了本發明化合物對LPS誘導的pyresis小鼠模型的TNF-α水平的抑制。
圖9為兩組圖,這些圖說明本發明化合物對炎癥性腸病的效果。
發明詳述 對于本發明中使用的詞語和短語,除非特別指出,它們的含義如下所述。
“烷基”包括直鏈、支鏈或環烴結構和它們的組合。低級烷基指具有1-6個碳原子的烷基。低級烷基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仲和叔丁基等。優選的烷基為C20或以下的那些烷基。更優選的烷基為C13或以下的那些烷基。更優選的烷基為C6或以下的那些烷基。環烷基為烷基的下位概念,其包括具有3-13個碳原子的環烴基團。環烷基的例子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降冰片基、金剛烷基等。在本發明中,烷基是指飽和烷基、烯基和炔基;其包括環己基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異戊二烯基等。
“亞烷基”是烷基的另一個下位概念,其是指與烷基相同的基團,但是其上有兩個連接位點。亞烷基的例子包括亞乙基(-CH2CH2-)、亞丙基(-CH2CH2CH2-)、二甲基亞丙基(-CH2C(CH3)2CH2-)和環己基亞丙基(-CH2CH2CH(C6H13)-)。當給具有特定碳原子數的烷基命名后,所有具有相同碳原子數的幾何異構體都包括在內;因此,例如,“丁基”包括正丁基、仲丁基、異丁基和叔丁基;“丙基”包括正丙基和異丙基。
術語“烷氧基”或“烷基氧基”是指-O-烷基,優選具有1-6個碳原子的直鏈、支鏈、環狀構型和它們的組合,它們通過氧原子與母體結構相聯。這樣的實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環丙氧基、環己氧基等。低級烷氧基是指含有1至4個碳原子的基團。
術語“氨基”指-NH2。術語“經取代的氨基”是指單或二-取代的基團-NHR或-NRR,其中每一個R獨立地選自任選經取代的烷基、任選經取代的烷氧基、任選經取代的氨基、任選經取代的芳基、任選經取代的雜芳基、任選經取代的雜環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硫烷基、亞磺酰基和磺酰基,例如二乙基氨基、甲基磺酰氨基、呋喃基-氧-磺酰氨基。
“芳基”和“雜芳基”是指5-18元環。這樣的實例包括5-、6-或7-元芳基或含有0-4個雜原子的雜芳環,所述雜原子選自O、N或S;雙環9-或10-元芳環或雜芳環系統,其含有0-4(或更多個)雜原子,該雜原子選自O、N或S;或三環,12-14元芳環或雜芳環系統,其含有0-4個(或更多個)雜原子,該雜原子選自O、N或S。芳香碳環包括如苯基、萘、二氫化茚、四氫萘和芴和芳香雜環包括如咪唑、唑、異唑、二唑、吡啶、吲哚、噻吩、苯并吡喃酮、噻唑、呋喃、苯并咪唑、喹啉、異喹啉、喹啉、嘧啶、吡嗪、四唑和吡唑。
“鹵素”或“鹵素基團”是指氟、氯、溴或碘。氟、氯、溴是優選的。二鹵代芳基、二鹵代烷基、三鹵代芳基等是指經多個鹵素基團取代的芳基和烷基,但不一定是多個相同的鹵素基團;因此,4-氯-3-氟苯基落在二鹵代芳基的范圍內。
“雜環”是指具有5-14個碳原子的環烷基,其中一個至四個碳原子經雜原子如氧、氮或硫取代。本發明范圍內的雜環的例子包括咪唑啉、吡咯烷、吡唑、吡咯、吲哚、喹啉、異喹啉、四氫異喹啉、苯并呋喃、苯并二烷、苯并間二氧雜環戊烯(當作為取代基時,通常是指亞甲基二氧基苯基)、四唑、嗎啉、噻唑、吡啶、噠嗪、嘧啶、噻吩、呋喃、唑、唑啉、異唑、二唑、二烷、四氫呋喃等。
“取代的-”烷基、芳基、雜芳基和雜環分別是指烷基、芳基、雜芳基和雜環基,其中一個或多個(最多5個,優選至多約3個)氫原子經取代基取代,該取代基獨立地選自任選經取代的烷基(如,氟代烷基)、任選經取代的烷氧基、亞烷基二氧基(如,亞甲基二氧基)、任選經取代的氨基(如,烷基氨基和二烷基氨基)、任選經取代的脒基、任選經取代的芳基(如,苯基)、任選經取代的芳烷基(如,芐基)、任選經取代的芳氧基(如,苯氧基)、任選經取代的芳烷氧基(如,芐氧基)、羧基(-COOH)、羰基烷氧基(即,酰氧基或-OOCR)、羧基烷基(即,酯或-COOR)、甲酰氨基、氨基羰基、芐氧羰基氨基(CBZ-氨基)、氰基、羰基、鹵素、羥基、任選經取代的雜芳基、任選經取代的雜芳烷基、任選經取代的雜芳氧基、任選經取代的雜芳烷氧基、硝基、硫烷基、亞磺酰基、磺酰基和硫基。
術語“任選的”或“任選地”是指后續描述的情況或條件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而且說明書包括所述情況或條件發生的例子和所述情況或條件沒有發生的例子。例如,“任選經取代的烷基”是指“烷基”或“經取代的烷基”,如下所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會明白當談到含有一個或多個取代基的任何基團時,這樣的基團不是指引入立體不相容、合成不可實施和/或本身不穩定的任何取代基或取代部分。
“異構體”為具有相同分子式的不同化合物。“立體異構體”是指僅原子空間排列不同的異構體。“對映體”為一對立體異構體,它們彼此之間為非重疊鏡像關系。一對對映體的1∶1混合物為“外消旋”混合物。術語“(±)”在合適的情況下用于定義外消旋混合物。“非對映異構體”為具有至少兩個非對稱原子的立體異構體,但彼此之間并不是鏡像關系。絕對的立體化學是根據凱恩-英格爾德-潑萊勞格(Cahn-Ingold-Prelog)R-S體系指定的。當化合物為純的對映體時,每一個手性碳的立體化學可以指定為R或S。絕對構型未知的消旋化合物可定義為(+)或(-),其可根據以鈉D線(sodium D line)的波長旋轉平面偏振光的方向(右旋或左旋)確定。本發明描述的某些化合物含有一個或多個非對稱中心,從而就會產生對映體、非對映體和其它立體異構體,這些異構體根據絕對立體化學可以定義為(R)-或(S)-。本發明意欲包括所有可能的異構體,包括外消旋混合物,光學純形式和中間體混合物。光學活性(R)-和(S)-異構體可利用手性合成子或手性試劑制備,或采用常規技術進行制備。當本發明的化合物含有烯烴類雙鍵或其它幾何非對稱中心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這些化合物即包括E又包括Z幾何異構體。同樣,本發明也包括所有互變異構體形式。
術語“藥學可接受的載體”或“藥學可接受的賦型劑”包括任何一種或所有溶劑、分散介質、包衣物、抗菌和抗真菌劑、等滲和吸收延遲劑等。針對藥學活性物質采用的介質和制劑是本領域已知的。只要某種介質或制劑與活性藥物相容,則就可以考慮將其用于本發明的組合物中。也可在組合物中加入補充活性成分。
如下所述,術語“治療有效量”或“有效量”是指將所述化合物給藥至需要治療的哺乳動物(包括人)的量足以實現有效治療。治療有效量會根據進行治療的病人和病情、病人的體重和年齡、病情的嚴重程度、所選擇的具體化合物、采用的給藥方案、給藥時間、給藥方式等進行改變,所有這些都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地決定。
術語“治療”是指治療哺乳動物患有的疾病,包括 a)防治疾病,即,使疾病的臨床癥狀不會進一步發展; b)抑制疾病,即,使臨床癥狀惡化減慢或停止;和/或 c)緩解疾病,即,使臨床癥狀消失。
術語“類似物”是指一系列化合物,僅通過用不同的雜原子替換一個或多個雜原子(如O、S或N)就可以使這些化合物彼此不同。
術語“互變異構體形式”是指快速平衡中的結構異構體,如乙酰基丙酮的酮和烯醇形式。互變異構體形式可以根據任何一種形式進行反應。
術語“多形體”是指多形化合物的形式。多形化合物是指可以以兩種或更多種形式存在的化合物,如兩種或更多種結晶形式。
術語“衍生物”是指通過簡單的化學方法從另一個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如醋酸為乙醇經氧化得到的衍生物;N-乙酰基乙胺為乙胺經乙酰化的衍生物。
在通式(I)中,A代表的合適基團包括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吲哚基、二吖嗪基或咪唑基。
B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5-18元芳基如苯基、萘基等,它們可進一步經取代或未取代的5-6元飽和或不飽和雜環取代,所述雜環選自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唑基、噻唑基、咪唑基、異唑基、二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嘧啶基、吡嗪基、噠嗪基等。特別合適的化合物包括其中B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吡啶基或噻唑基。
R1代表的合適的基團包括氨基、二烷基氨基、異丙氧基、羥基、芐氧基、N-乙酰基-全氫-1,4-二噻茚基(dithiaindinyl)和全氫-1,4-氧氮雜-茚基(indinyl)。
R2和R3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H、COR13、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1-C2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己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2-C20鏈烯基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等;芳基如苯基、萘基等,該芳基可經取代;烷基磺酰基如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正丙基磺酰基、異丙基磺酰基等,該烷基磺酰基可經取代;芳基磺酰基如苯基磺酰基、甲苯基磺酰基或萘基磺酰基,所述芳基磺酰基可經取代;烷基亞磺酰基如甲基亞磺酰基、乙基亞磺酰基、正丙基亞磺酰基、異丙基亞磺酰基等,該烷基亞磺酰基可經取代;芳基亞磺酰基如苯基亞磺酰基或萘基亞磺酰基,該芳基亞磺酰基可經取代;烷基硫代如甲基硫代、乙基硫代、正丙基硫代等,該烷基硫代可經取代;芳基硫代如苯基硫代或萘基硫代,該芳基硫代可經取代;雜芳基如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唑基、噻唑基、咪唑基、異唑基、二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嘧啶基、吡嗪基、噠嗪基、喹啉基、二氫喹啉基、四氫喹啉基、異喹啉基、二氫異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雜環基如吡咯烷基、嗎啉基、硫代嗎啉基、哌啶基、哌嗪基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R2和R3基團可以結合在一起形成雜環。其中R2和R3各自為氫或對甲苯磺酰基的化合物是特別合適的。
R6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H、羥基、經保護的羥基,其可以是醚、酯、經取代的芐基乙基醚等;氨基,經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1-C2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己基等;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2-C20鏈烯基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等;鹵代烷基如氯代烷基如氯代甲基、氯代乙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二氯甲基、二氯乙基、三氯甲基、二氟甲基等,它們可經取代;單烷基氨基如-NHCH3、-NHC2H5、-NHC3H7、-NHC6H13,等等,它們可經取代;二烷基氨基如-N(CH3)2、-NCH3(C2H5)、-N(C2H5)2,等等,它們可經取代;芳基如苯基、萘基等,該芳基可經取代;芳烷基如芐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等,它們可經取代;環(C3-C6)烷基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等,該環烷基可經取代;雜芳基如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唑基、噻唑基、咪唑基、異唑基、二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嘧啶基、吡嗪基、噠嗪基、喹啉基、二氫喹啉基、四氫喹啉基、異喹啉基、二氫異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等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雜環基如吡咯烷基、嗎啉基、硫代嗎啉基、哌啶基、哌嗪基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雜芳烷基,其中雜芳基如上所述。其中R6為羥基、氫或二烷基氨基的化合物是特別合適的。
R4、R5和R7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氫、硝基、羥基、甲酰基、疊氮、鹵素原子如氟、氯、溴或碘;取代的或未經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1-C2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己基,等等;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等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酰基如C(=O)CH3、-C(=O)C2H5、-C(=O)C3H7、-C(=O)C6H13、苯甲酰基、-C(=S)CH3、-C(=S)C2H5、C(=S)C3H7、-C(=S)C6H13等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環(C3-C6)烷基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等,該環烷基可經取代;鹵代烷基如氯代甲基、氯代乙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二氯甲基、二氯乙基、三氯甲基、二氟甲基,等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氨基,其可經取代;肼,單烷基氨基如NHCH3、-NHC2H5、-NHC3H7、-NHC6H13,等等,它們可經取代;二烷基氨基如-N(CH3)2、-NCH3(C2H5)、-N(C2H5)2,等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酰基氨基如-NHC(=O)CH3、-NHC(=O)C2H5、-NHC(=O)C3H7、-NHC(=O)C6H13,等等,它們可經取代;烷基磺酰基如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正丙基磺酰基、異丙基磺酰基等等,該烷基磺酰基可經取代;芳基磺酰基如苯基磺酰基或萘基磺酰基,該芳基磺酰基可經取代;烷基亞磺酰基如甲基亞磺酰基、乙基亞磺酰基、正丙基亞磺酰基、異丙基亞磺酰基等等,該烷基亞磺酰基可經取代;芳基亞磺酰基如苯基亞磺酰基或萘基亞磺酰基,該芳基亞磺酰基可經取代;烷基硫代如甲基硫代、乙基硫代、正丙基硫代、異丙基硫代,等等,該烷基硫代可經取代;芳基硫代如苯基硫代或萘基硫代,該芳基硫代可經取代;烷氧羰基如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等等,該烷氧基羰基可經取代;芳氧基羰基如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該芳氧基羰基可經取代;烷氧基烷基如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等等,該烷氧基烷基可經取代;氨磺酰、羧酸或其衍生物。其中R4、R5和R7為氫的化合物是特別適合的。
由R10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1-C2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己基,等等;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2-C20鏈烯基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等等;芳基如苯基、萘基等等,該芳基可經取代;芳烷基如芐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等等,該芳烷基可經取代;雜芳基如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唑基、噻唑基、咪唑基、異唑基、二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嘧啶基、吡嗪基、噠嗪基、苯并吡喃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吡咯基、苯并二唑基、苯并噻二唑基、苯并二唑基、喹啉基、二氫喹啉基、四氫喹啉基、異喹啉基、二氫異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等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反離子,選自堿金屬如Li,Na和K;堿土堿金屬如Ca和Mg;堿鹽如銨或取代的銨鹽,二乙醇胺,α-苯基乙基胺、芐胺、哌啶、嗎啉、吡啶、羥乙基吡咯烷、羥乙基哌啶、膽堿、氨丁三醇,等等。
R11和R12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鏈或直鏈C1-C2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己基,等等;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2-C20鏈烯基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等等;芳基如苯基、萘基等等,該芳基可經取代;或R11和R12與氮一起代表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單或雙環飽和或不飽和環系,該環系選自吡啶基、吡咯基、唑基、噻唑基、咪唑基、異唑基、二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嘧啶基、吡嗪基、噠嗪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吡咯基、苯并二唑基、苯并噻二唑基、苯并二唑基、喹啉基、二氫喹啉基、四氫喹啉基、異喹啉基、二氫異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吡咯烷基、嗎啉基、硫代嗎啉基、哌啶基、哌嗪基,等等,這些基團可經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硝基、羥基、鹵素、甲酰基、疊氮、烷基、烷氧基、酰基、環烷基、鹵代烷基、氨基、肼、單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乙酰氨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亞磺酰基、芳基磺酰基、芳基亞磺酰基、烷基硫代、芳基硫代、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烷氧基烷基、氨磺酰、羧酸或其衍生物,其中R13代表H、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鏈烯基氧基、芳氧基、烷氧基或芳烷氧基;如直鏈或支鏈C1-C2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己基,等等;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2-C20鏈烯氧基如乙烯氧基、丙烯氧基、丁烯氧基,等等;芳基如苯基、萘基等等;直鏈或支鏈C2-C20烷氧基如正丁基氧基、異丁基氧基、叔丁基氧基,等等;芳氧基如苯氧基等等;芳烷氧基如芐氧基等。
R14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H、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1-C20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己基等。
X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鍵接、O、S、SO、SO2。其中X代表鍵接或O的化合物是特別合適的。
Y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O、S或NR14。其中Y為O的化合物是特別合適的。
合適的n為0-4的整數。其中n為0、1或2的化合物是特別合適的。
Z代表的合適基團選自O、S或NR14。其中Z為NH或O的化合物是特別合適的。
由R1、R2、R3、R4、R5、R6、R7、R10、R11、R12、R13、R14代表的基團上合適的取代基選自硝基、羥基、鹵素、甲酰基、疊氮、烷基、烷氧基、酰基、環烷基、鹵代烷基、氨基、肼、單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酰胺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亞磺酰基、芳基磺酰基、芳基亞磺酰基、烷基硫代、芳基硫代、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烷氧基烷基、氨磺酰、羧酸和它們的衍生物。
本發明藥學可接受的鹽包括與堿金屬的反離子形成的鹽,如Li、Na和K,堿土金屬如Ca何Mg,有機堿的鹽如二乙醇胺、α-苯基乙基胺、芐胺、哌啶、嗎啉、吡啶、羥乙基吡咯啶、羥乙基哌啶、膽堿等,銨或取代的銨鹽和鋁鹽。鹽還包括那些帶有反離子氨基酸的鹽,如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賴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胍等。鹽還包括合適的酸加成鹽,如硫酸鹽、硝酸鹽、磷酸鹽、高氯酸鹽、硼酸鹽、氫鹵化物、乙酸鹽、酒石酸鹽、馬來酸鹽、檸檬酸鹽、琥珀酸鹽、棕櫚酸鹽(palmoate)、甲烷磺酸鹽、甲苯磺酸鹽、苯甲酸鹽、水楊酸鹽、羥萘酸鹽、苯磺酸鹽、抗壞血酸鹽、甘油磷酸鹽、酮戊二酸鹽,等等。藥學可接受的溶劑化物可以為水合物或包括其它結晶化的溶劑如乙醇。
下述化合物為通式(I)化合物的優選化合物的代表
制備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如下述方案I所示 方案I
通式(I)化合物是通過如下步驟制備的 步驟-(I) 將通式(Ia)化合物的氨基酸衍生物(其中P代表保護基團)與經取代的鹵素-芳基醛(W=鹵素)在溶劑和堿的存在下進行縮合以得到通式(2a)化合物,其中所述溶劑選自甲苯、DMF、四氫呋喃、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乙酯、鄰二氯苯或它們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堿為如三乙胺、二乙胺、吡啶、DMAP、堿金屬氫氧化物、堿土金屬氫氧化物、堿金屬碳酸鹽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鉀等。該反應在溫度范圍為室溫至0-100℃的回流溫度下進行。
步驟-(II)通式(2a)化合物上的游離醛在溶劑THF和水的存在下用氧化劑如高錳酸鉀等氧化得到通式(3a)化合物。
步驟-(III)為了制備酰胺(Z=N),通式(3a)化合物與H2N-R6在試劑、堿和溶劑存在下反應產生通式(4a)化合物,其中R6如上所定義,所述試劑選自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氨基)六氟磷酸鹽(BOP)、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亞胺(EDAC)、1-羥基苯并三唑水合物(HOBt),所述的堿如三乙胺、吡啶、DMAP等,所述的溶劑如甲苯、甲醇、乙醇、四氫呋喃、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乙酯、鄰二氯苯或它們的混合物。為了制備酯(Z=O)或硫代酯(Z=S),采用通式(3a)化合物的合適活化酸形式,如經活化的酯或酰基鹵與Z-R6反應。
步驟-(IVa)通式(4a)化合物的脫保護可利用Pd/C或HCl在溶劑存在下進行。或者,該脫保護也可在溶劑存在下通過HCl氣進行,所述溶劑選自乙腈、二氯甲烷、甲醇、二甲基亞砜、二甲基甲酰胺、四氫呋喃、三氟乙酸、1-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等,或它們的混合物。
步驟-(IVb)經脫保護的酰胺氮通過常規方法用R2和/或R3衍生化。
應當理解的是,在上述任一反應中,底物分子上的任何反應基團可根據常規化學方法進行保護。在上述任一反應中的合適保護基團都是本領域使用的。所述保護基團的形成和去除方法都是適合要進行保護的分子的方法。本發明中采用的保護基團P為如叔丁氧基羰基(t-Boc)、三苯甲基、三氟乙酰基、芐氧基、芐氧羰基(Cbz)等。
本發明所述的藥學可接受的鹽可通過使通式(I)化合物與1-4當量的堿在溶劑存在下反應進行制備,其中所述的堿為如氫氧化鈉、甲醇鈉、氫化鈉、叔丁醇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所述溶劑如醚、THF、甲醇、叔丁醇、二烷、異丙醇、乙醇等。也可使用溶劑混合物。也可使用有機堿如賴氨酸、精氨酸、二乙醇胺、膽堿、胍和它們的衍生物。或者,可以用酸如鹽酸、溴酸、硝酸、硫酸、磷酸、對甲苯磺酸、甲烷磺酸、乙酸、檸檬酸、馬來酸、水楊酸、羥基萘酸、抗壞血酸、棕櫚酸、琥珀酸、苯甲酸、苯磺酸、酒石酸等在溶劑存在下處理而制備酸加成鹽,所述的溶劑如乙酸乙酯、醚、醇、丙酮、THF、二烷等。也可使用溶劑混合物。
本發明也提供藥物組合物,該組合物含有一種或多種上述通式(I)所述的化合物,它們的互變異構體形式、它們的衍生物、它們的類似物、它們的立體異構體、它們的多形物、它們藥學可接受的鹽、它們藥學可接受的溶劑,和含有藥物可接受的載體、稀釋劑等。
所述藥物組合物可采用常用的劑型如片劑、膠囊、粉末、糖漿、溶液、懸浮液等。該組合物也可含有香料、甜味劑等,在合適的固體或液體載體或稀釋劑,或在合適的無菌介質中形成可注射的溶液或懸浮液。這樣的組合物通常含有1-25wt%,優選1-15wt%的活性化合物,組合物的其余部分為藥學可接受的載體、稀釋劑、賦型劑或溶劑。
合適的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包括固體填充劑或稀釋劑和無菌含水或有機溶液。所述活性化合物在所述藥物組合物中的量為足以提供上述所述的所需劑量范圍。因此,為了口服給藥,所述化合物可與合適的固體或液體載體或稀釋劑結合形成膠囊、片劑、粉末、糖漿、溶液、懸浮液等。如果需要,所述藥學組合物可以含有其它組分如香料、甜味劑、賦型劑等。為了實現非腸道給藥,所述化合物可與無菌含水或有機介質混合形成可注射溶液或懸浮液。例如,可使用芝麻油或花生油溶液,丙二醇水溶液等,以及所述化合物的水溶性藥學可接受的酸加成鹽或堿金屬或堿土金屬鹽。采用該方法制備的可注射溶液然后可經靜脈、腹腔、皮下或肌肉注射給藥,其中肌肉給藥對于人類是優選的。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用于治療炎癥和免疫性疾病,特別是那些經細胞因子如TNF-α、IL-1、IL-6、IL-12和環氧化酶如COX-2介導的疾病,并用于治療與胰島素耐受有關的疾病,如多囊性卵巢癥,及高血脂癥、冠狀動脈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及相關疾病。
這些化合物也可以用于治療或抑制炎癥或炎癥性疾病如炎性膠原血管疾病和關節炎,這些疾病是由細胞因子或可誘導酶如TNF-α、IL-1、IL-6導致的。所述化合物也可用于IL-12介導的免疫調節效果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炎癥性腸病、銀屑病、多發性硬化癥和其它疾病。
本發明通過如下實施例進行說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而不應當理解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芐酯鹽酸鹽(6)的制備
步驟-I 2-叔丁氧羰基氨基-3-[4-(4-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2)
將碳酸鉀(14.74g,107mmol)和4-氟苯甲醛(18.6mL,180mmol)加入到無水DMF(35mL)的氨基酸(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10.0g,36mmol)溶液中。所得懸浮液在氬氣保護下在75±5℃回流。48小時后,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用水稀釋(200mL)并用EtOAc(2×100mL)萃取。合并含水層,用5.0M HCl酸化至pH~2.0,并用EtOAc(2×150mL)萃取。所得EtOAc層用水(1×150mL)和鹽水(1×150mL)萃取,經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減壓濃縮得到作為低熔點固體的所需醛(13.7g,~99%)。
1H NMR(300MHz,DMSO-d6)9.89(s,1H),7.82(d,J=8.4Hz,2H),7.23(d,J=8.4Hz,2H),7.00(重疊d,J=9.0Hz,4H),4.63(m,1H),3.2(m,1H),3.06(m,1H),1.40(s,9H). 步驟II 2-叔丁氧羰基氨基-3-[4-(4-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芐基酯(3)的制備
將2-N-叔丁氧羰基-3-[4-(4-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2(4.3g,11.16mmol)溶解在二氯甲烷(30mL)中,冷卻到0-5℃。加入N,N′-二環己基氨甲酰(3.0g,14.5mmol)、無水芐醇(1.2mL,11.16mmol)和4-二甲氨基吡啶(0.27g,2.23mmol),所得混合物在氬氣氣氛下在上述溫度下攪拌。30分鐘后,將反應混合物升溫到室溫并繼續攪拌。2小時后,用冰浴將反應混合物冷卻使副反應產物N,N′-二環己基脲沉淀出來,過濾除去該副產物,得到的透明濾液真空濃縮。將所得油狀物溶解于乙酸乙酯中(2×100mL),用10%檸檬酸(1×100mL)、水(1×100mL)和鹽水(1×100mL)洗滌,經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濃縮得到粗產物。該粗產物用甲苯-乙酸乙酯(93∶7)混合物經硅膠快速色譜純化得到芐基酯3(4.7g,88.6%)。
1HNMR(DMSO-d6)9.91(s,1H),7.89(d,J=8.0Hz,2H),7.42(d,J=8.4Hz,2H),7.31-7.43(m,7H),7.06(d,J=8.8Hz,2H),7.05(d,J=8.4Hz,2H),5.12(s,2H),4.23-4.29(m,1H),3.05(dd,J=13.6和5.2Hz,1H),2.91(dd,J=14.0和10.2Hz,1H),1.33(s,9H). 步驟III 4-[4-(2-芐氧羰基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苯氧]-苯甲酸(4)的制備
將芐酯3(4.6g,9.7mmol)溶解在THF(100mL)中,所得溶液在70℃攪拌。將溶解在水中(125mL)的高錳酸鉀(7.7g,48.5mmol)通過滴液漏斗在2小時內緩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加完后,將反應混合物在70℃攪拌30分鐘,冷卻到室溫。通過Celite床將棕色沉淀物過濾除去,將濾液減壓濃縮。殘余的油放在EtOAc(100mL)中,用2.0M HCl酸化。分離有機層,用水(1×100mL)和鹽水(1×100mL)洗滌,干燥,減壓濃縮得到所需酸化合物4(4.5g,94%)。
1H NMR(DMSO-d6)12.7(br,1H),7.91(d,J=8.8Hz,2H),7.42(d,J=8.4Hz),7.30-7.37(m,7H),7.03(d,J=8.8Hz,2H),6.97(d,J =8.8Hz,2H),5.12(s,2H),4.24-4.28(m,1H),3.04(dd,J =13.6和5.2Hz,1H),2.91(dd,J=13.6和9.6Hz,1H),1.33(s,9H). 步驟IV 2-叔丁氧羰基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芐酯(5)的制備
將酸化合物4(1.1g,2.24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10mL)中,氬氣氣氛下攪拌。加入N-甲基嗎啉(1.0mL,8.96mmol),反應混合物冷卻到0℃,加入BOP試劑(1.09g,2.46mmol)。20分鐘后,加入鹽酸羥胺(0.31g,4.48mmol),將反應混合物升溫到室溫,攪拌過夜。減壓除去溶劑,殘留物在EtOAc(50mL)和飽和NH4Cl溶液(1×30mL)溶液間分配。有機層經干燥、濃縮得粗產物。利用含有1%乙酸的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物經SiO2硅膠快速色譜得所需異羥肟酸5(0.5g,44%)。
1H NMR(DMSO-d6)11.20(br,1H),9.00(br,1H),7.76(d,J=8.8Hz,2H),7.42(d,J=8.0Hz,2H),7.28-7.38(m,7H),6.98(重疊d,J=8.4Hz,4H),5.12(s,2H),4.21-4.27(m,1H),3.03(dd,J=13.6和5.6Hz,1H),2.89(dd,J=10.0和14.0Hz,1H),1.33(s,9H). 步驟V 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芐酯鹽酸鹽(6)的制備
將異羥肟酸酯(hydroxamate)5(0.4g)溶解在CH2Cl2中,冷卻到0-5℃。用氯化氫氣鼓泡通過該溶液20分鐘。停止鼓泡,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攪拌1小時。將過量HCl脫氣并除去CH2Cl2。殘留的固體用EtOAc(2×50mL)溶解,倒出,干燥得白色無定形固體狀的所需化合物6(0.25g,71.4%)。
1H NMR(DMSO-d6)11.18(s,1H),7.78(d,J=8.8Hz,2H),731-7.39(m,5H),7.24(d,J=8.4Hz,2H),6.99(d,J=8.4Hz,2H),6.98(d,J=8.8Hz,2H),5.19(s,2H),4.40(m,1H),3.07-3.18(m,2H)LCMS(m/e)Obsd,407.0;Calcd,406.43. 實施例2 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基-苯氧基)-苯基]-丙酸鹽酸鹽(9)的制備
步驟I 3-[4-(4-芐氧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2-叔丁氧羰基氨基-丙酸芐酯(7)的制備
將酸化合物4(0.6g,1.22mmol)溶解在干燥DMF(15mL)中,冷卻到0-5℃。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1-羥基苯并三唑(0.18g,1.34mmol)、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0.23g,1.22mmol)和三乙胺(0.6mL,3.66mmol),然后攪拌15分鐘。將鹽酸鄰芐基羥胺(0.22g,1.34mmol)加入其中,所得混合物恢復到室溫,攪拌18小時。減壓蒸發溶劑,殘留的油用EtOAc(50mL)提取。有機層用2.0M HCl(1×10mL)、飽和NaHCO3(1×10mL)、水(1×25mL)和鹽水(1×25mL)萃取。所得EtOAc層干燥并濃縮得到粗產物。利用己烷-乙酸乙酯(1∶1)經快速色譜得到所需的芐基異羥肟酯7(0.4g,56%)。
1H NMR(DMSO-d6)11.73(s.1H),7.75(d,J=8.4Hz,2H),7.29-7.47(m,13H),6.99(d,J=8.8Hz,2H),6.99(5.12(s,2H),4.92(s,2H),4.23-4.28(m,1H),3.03(dd,J=13.6和5.2Hz,1H),2.90(dd,J =13.6和10.0Hz,1H),1.33(s,9H). 步驟II 2-叔丁氧羰基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8)的制備
將鈀炭(5%,0.3g)加入到經脫氣的MeOH(25mL)芐基異羥肟酸酯7(0.4g)溶液中,所得懸浮液常壓下用氫氣處理4小時。用Celite床過濾所述懸浮液,濃縮得所需的異羥肟酸酯8(0.2g,72%)。
1H NMR(DMSO-d6)11.20(s,1H),9.02(br,1H),7.75(d,J=8.8Hz,2H),7.30(d,J=8.8Hz,2H),7.11(d,J=8.8Hz,1H),6.99(d,J=8.8Hz,2H),6.96(d,J=8.8Hz,2H),4.10(ddd,J=12.810.0,和4.4Hz,1H),3.03(dd,J=13.6和4.4Hz,1H),2.82(dd,J=13.6和10.4Hz,1H),1.33(s,9H). 步驟III 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基-苯氧基)-苯基]-丙酸鹽酸鹽(9)的制備
將異羥肟酸酯8(0.2g)溶解在CH2Cl2中,冷卻到0-5℃。用氯化氫氣鼓泡通過該溶液20分鐘。停止鼓泡,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攪拌1小時。將過量HCl脫氣并除去CH2Cl2。殘留的固體用EtOAc(2×25mL)研磨,倒出,干燥得白色無定形固體狀的所需化合物9(0.17g,定量收率)。
1H NMR(360MHz,DMSO-d6)11.15(s,1H),8.96(br,1H),7.77(d,J=9.0Hz,2H),7.32(d,J=7.9Hz,2H),7.04(d,J=9.0Hz,2H),6.99(d,J =8.6Hz,2H),4.16(m,1H),3.09-3.14(m,2H).LCMS(m/e)Obsd.317.0,Calcd.316.31. 實施例3 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鹽酸鹽(13)的制備
步驟I {1-二甲基氨甲酰基-2-[4-(4-甲酰苯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0)
將醛化合物2(2.0g,5.2mmol)溶解在CH2Cl2(30mL)中,氬氣氣氛下室溫攪拌。加入三乙胺(0.87mL,6.23mmol)和BOP試劑(2.53g,5.7mmol),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5分鐘。加入二甲胺(2.0M THF溶液,13.0mL,26.0mmol),將所得溶液室溫攪拌約2-3小時。將溶劑減壓除去,所得的油溶解(take up)在EtOAc(100mL)中。有機層用0.5NNaOH(1×10mL)、水(2×50mL)和鹽水(1×50mL)萃取。干燥濃縮有機層得到所需酰胺10(2.1g,~98%)。
1H NMR(400MHz,DMSO-d6)9.91(s,1H),7.90(d,J=8.8Hz,2H),7.35(d,J=8.4Hz,2H),7.15(d,J=8.4Hz,1H),7.06(d,J=8.8Hz,2H),7.05(d,J=8.4Hz,2H),4.57(m,1H),2.94(s,3H),2.75-2.91(m,5H),1.31(s,9H). 步驟II 4-[4-(2-叔丁氧羰基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基-乙基)-苯氧基]-苯甲酸(11)的制備
將酰胺化合物10(2.0g,4.85mmol)溶解在THF(50mL)中,所得溶液在70℃攪拌。將溶解在水(50mL)中的高錳酸鉀(3.06g,19.4mmol)通過滴液漏斗(5mL/分鐘)在2小時內緩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加完后,將反應混合物在70℃攪拌30分鐘,冷卻到室溫。通過Celite床將棕色沉淀物過濾除去,濾液加壓濃縮。所得的油溶解在EtOAc(100mL)中,用2.0M HCl酸化。分離有機層,用水(1×50mL)和鹽水(1×50mL)洗滌,干燥,減壓濃縮得到所需酸化合物11(1.9g,91%)。
1H NMR(DMSO-d6)12.7(br,1H),7.91(d,J=8.8Hz,2H),7.33(d,J=8.4Hz,2H),7.13(d,J=8.8Hz,1H),7.04(d,J=8.4Hz,2H),6.96(d,J=8.8Hz,2H),4.56(ddd,J=13.6,9.2,和6.0Hz,1H),2.93(s,3H),2.74-2.91(m,5H),1.31(s,9H). 步驟III {1-二甲基氨甲酰基-2-[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2)的制備
將酸化合物11(1.9g,4.43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20mL)中,氬氣氣氛下攪拌。加入N-甲基嗎啉(1.95mL,18.0mmol),反應混合物冷卻到0℃,加入BOP試劑(2.16g,4.88mmol)。20分鐘后,加入鹽酸羥胺(0.62g,8.87mmol),將反應混合物升溫到室溫,攪拌過夜。減壓除去溶劑,殘留物在EtOAc(50mL)和飽和NH4Cl溶液(1×30mL)溶液之間分配。有機層經干燥、濃縮得粗產物。利用氯仿-甲醇(19∶1)混合物經硅膠快速色譜得所需異羥肟酸化合物12(0.9g,46%)。
1H NMR(DMSO-d6)8.95(br,1H),7.73(d,J=9.2Hz,2H),7.28(d,J=8.4Hz,2H),7.18(d,J=8.4Hz,1H),7.00(d,J=8.8Hz,2H),6.95(d,J=8.8Hz,2H),4.55(m,1H),2.91(s,3H),2.70-2.90(m,5H),1.30(s,9H). 步驟IV 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鹽酸鹽(13)的制備
將異羥肟酸酯12(0.8g)溶解在CH2Cl2(25mL)中,冷卻到0-5℃。用氯化氫氣鼓泡通過該溶液20分鐘。停止鼓泡,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攪拌1小時。將過量HCl脫氣并除去CH2Cl2。殘留的固體用EtOAc(2×25mL)研磨,倒出,干燥得作為白色無定形固體的所需化合物13(0.34g)。
1H NMR(DMSO-d6)11.20(s,1H),7.76(d,J=8.8Hz,2H),7.24(d,J=8.8Hz,2H),7.02(d,J=8.4Hz,2H),6.95(d,J=8.8Hz,2H),4.52(m,1H),2.92-3.05(m,1H),2.76(s,3H),2.71(s,3H).LCMSObsd 344.0,calcd 343.48. 實施例4 4-{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基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14)
題述化合物為低熔點固體。
1H NMR(DMSO-d6)11.90(br,1H),11.14(br,1H),8.98(s,1H),7.76(d,J=9.2Hz,2H),7.55(d,J =8.0Hz,2H),7.30(d,J=8.0Hz,2H),7.17(d,J=8.4Hz,2H),6.95(d,J=7.2Hz,2H),6.93(d,J =7.2Hz,2H),4.32(m,1H),2.81(dd,J=13.2和7.2Hz,1H),2.71(s,3H),2.64(dd,J=13.2和8.0Hz,1H),2.53(s,3H),2.35(s,3H). 實施例5 4-[4-(2-氨基-2-異丙氧基羰基乙基)-苯氧基]-苯甲酸(15)
分離所得到的題述化合物15為白色固體。
1H NMR(DMSO-d6)7.93(d,J=8.8Hz,2H),7.33(d,J=8.8Hz,2H),7.09(d,J=8.4Hz,2H),7.05(d,J=8.4Hz,2H),4.92(m,1H),4.22(m,1H),3.19(dd,J=14.0和6.0Hz,1H),3.06(dd,J=14.0和8.0Hz,1H),1.18(d,J=6.4Hz,3H),1.09(d,J=6.4Hz,3H). 實施例6 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基苯氧基)-苯基]-丙酸異丙基酯(16)
分離得到題述白色固體化合物16。
1H NMR(DMSO-d6)11.16(br,1H),7.78(d,J=8.8Hz,2H),7.31(d,J =8.4Hz,2H),7.06(d,J =8.8Hz,2H),6.98(d,J=8.8Hz,2H),4.92(m,1H),4.22(m,1H),3.18(dd,J=14.0和6.0Hz,1H),3.06(dd,J=14.0和8.0Hz,1H),1.18(d,J=6.4Hz,3H),1.08(d,J=6.4Hz,3H). 實施例7 L-6-[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煙酰胺鹽酸(21)的合成
步驟I 6-[4-(2-叔丁氧羰基氨基-2-羧基-乙基)-苯氧基]-煙酸甲酯(17)的制備
將碳酸鉀(1.23g,8.9mmol)和甲基6-氯煙酸酯(1.8g,10.66mmol)加入到Boc-酪氨酸(1.0g,3.55mmol)的無水DMF(15mL)溶液中。所得懸浮液在氬氣氣氛下在70℃回流。72小時后,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用水(100mL)稀釋,并用EtOAc(2×100mL)萃取。收集含水層,用5.0M HCl酸化至pH~2.5,并用EtOAc(2×100mL)萃取。所得EtOAc層用水(1×150mL)和鹽水(1×150mL)萃取,經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濃縮并經快速色譜分離(含30-40%乙酸乙酯和1%乙酸的己烷)得到作為固體的所需酯17(1.4g)。
1HNMR(400MHz,DMSO-d6)12.45(s,1H),8.68(br,1H),8.29(dd,J=8.4和2.4Hz,1H),7.31(d,J=8.4Hz,2H),7.14(d,J=8.8Hz,1H),7.08(m,3H),4.12(m,1H),3.85(s,3H),3.05(dd,J=14.0和4.0Hz,1H),2.84(dd,J=14.0和10.8Hz,1H)1.33(s,9H) 步驟II 6-[4-(2-叔丁氧羰基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煙酸甲酯(18)的制備
將化合物17(2.2g,5.28mmol)溶解在CH2Cl2中,氬氣氣氛下室溫攪拌。加入三乙胺(0.883mL,6.33mmol)和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氨基)六氟磷酸鹽(BOP試劑,2.5g,5.80mmol),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5分鐘。加入二甲胺(2.0M THF溶液,13.2mL,26.4mmol),將所得溶液室溫攪拌約2-3小時。將溶劑減壓除去,所得的油溶解在EtOAc(200mL)中。有機層用0.5N NaOH(1×30mL)、水(2×100mL)和鹽水(1×100mL)萃取。干燥濃縮有機層得到所需酰胺18(1.3g,~98%)。
1H NMR(400MHz,DMSO-d6)8.67(br,1H),8.29(dd,J=8.8和2.4Hz,1H)7.31(d,J =8.4Hz,2H),7.11(d,J=8.8Hz,1H),7.08(m,3H),4.57(m,1H),3.85(s,3H),2.93(s,3H),2.85-2.75(m,2H),2.80(s,3H),1.32(s,9H). 步驟III 6-[4-(2-叔丁氧羰基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煙酸(19)的制備
將酰胺18(1.0g,2.25mmol)溶解在THF(10mL)中并用水(10mL)稀釋。加入氫氧化鋰(0.107g,4.5mmol),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攪拌約2小時。將THF蒸發除去,所得水層用2.0M HCl酸化并用EtOAc(2×100mL)萃取。有機層用水(1×100mL)和鹽水(1×100mL)洗滌,干燥濃縮得到所需酸化合物19(1.0g,97%)。
1HNMR(400MHz,DMSO-d6)13.1(s,1H),8.64(br,1H),8.27(dd,J=8.4和2.0Hz,1H),7.30(d,J =8.4Hz,2H),7.11(d,J=8.8Hz,1H),7.08(m,3H),4.56(m,1H),2.94(s,3H),2.85-2.75(m,2H),2.81(s,3H),1.18(s,9H). 步驟IV {1-二甲基氨甲酰基-2-[4-(5-羥基氨甲酰基-吡啶-2-基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0)的制備
將酸化合物19(1.0g,2.328mmol)溶解在DMF中,氬氣氣氛下攪拌。加入N-甲基嗎啉(1.02mL,9.32mmol)。20分鐘后,加入鹽酸羥胺(0.323g,4.66mmol),并將該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攪拌過夜。減壓除去溶劑,殘留物在EtOAc(50mL)和飽和NH4Cl溶液(1×30mL)溶液間分配。有機層經干燥、濃縮得粗產物。利用含有1%乙酸的己烷-乙酸乙酯(70-60%)混合物經SiO2凝膠快速色譜得所需異羥肟酸化合物20(0.5g,98%)。
1H NMR(400MHz,DMS0-d6)8.47(br,IH)8.14(dd,J=8.8和2.4Hz,IH),7.29(d,J=8.4Hz,2H),7.11(d,J=8.8Hz,IH),7.05(m,3H),4.56(m,IH),2.93(s,3H)2.85-2.75(m,2H),2.79(s,3H),1.32(s,9H) 步驟V L-6-[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煙酰胺鹽酸鹽(21)的制備
將異異羥肟酸酯20(0.5g)溶解在CH2Cl2中,冷卻到0-5℃。用氯化氫氣鼓泡通過該溶液20分鐘。停止鼓泡,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攪拌1小時。將過量HCl脫氣并除去CH2Cl2。殘留的固體用EtOAc(2×50mL)溶解,倒出,干燥得作為白色無定形固體的所需化合物21(0.4g,98%)。
1H NMR(DMSO-d6)8.49(d,J=2.4Hz,1H),8.31(br,2H),8.17(dd,J=8.8和2.4Hz,1H),7.40(br,1H),7.27(d,J=8.4Hz,2H),7.13(d,J=8.4Hz,2H),7.07(d,J=8.8Hz,1H),4.58(br,1H),3.08(dd,J=13.6和6Hz,1H),2.98(dd,J=14.0和7.6Hz,1H),2.81(s,3H),2.73(s,3H). 實施例8 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基-苯氧基)-苯基]-丙酸鈉鹽(22)的制備
將化合物35(0.3g,0.85mmol)溶解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1M,1.7mL)。在30℃在CentriVap中減壓除去水得到作為白色無定形固體的化合物85(0.33g,定量)。
1H NMR(400MHz,DMSO-d6+DCl)7.88(d,J=8.8Hz,2H),7.31(d,J=8.4Hz,2H),7.01(d,J=8.4Hz,2H),6.96(d,J =8.8Hz,2H),4.13(t,J=6.4Hz,1H),3.13(d,J=6.4Hz,2H).LCMSObsd.339,Calcd.338.3 Obsd-觀測值,calcd-計算值 生物實驗方案 用本發明化合物在不同模型中針對它們的生物活性對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化學誘導的炎癥、免疫調節和血糖進行了測試。所附圖1-9說明了本發明代表化合物的活性。
表I對THP-1細胞中主要前炎性因子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以不同化合物濃度培養和培育人THP-1單核細胞。然后用濃度為1μg/mL的脂多糖(LPS)激發細胞24小時。通過從R&D System,Minneapolis,USA購得的抗體指向的酶連接的免疫檢測技術分析細胞上清液中TNF-α因子的存在。如表I所示,代表性化合物可以以劑量依賴方式抑制三種主要前炎性因子的產生。對于用化合物最高濃度培養的細胞,沒有觀察到明顯的細胞活性的變化。
表II對人外周單核(hPBMC)細胞中前炎性因子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以不同化合物濃度培養和培育人PBMC單核細胞。然后用濃度為1μg/mL的脂多糖(LPS)激發細胞24小時。通過抗體指向的酶連接的免疫檢測技術分析細胞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β細胞因子的存在。實驗中,地塞米松用作陽性對照。如表II所示,化合物可以以劑量依賴方式抑制三種主要前炎性因子的產生。對于用化合物最高濃度培養的細胞,沒有觀察到明顯的細胞活性的變化。
表III對小鼠LPS誘導的膿毒癥中的TNF-α和IL-6的抑制 在LPS注射(10μg/小鼠,腹腔注射(ip))1小時之前,以50mg/kg體重口服賦形劑、地塞米松(5mg/kg)和化合物來治療SW小鼠,90分鐘后采集血液,通過ELISA檢測血清TNF-α和IL-6水平。所述化合物可明顯降低該模型中TNF-α和IL-6水平。
表IV化合物對TACE、MMP-1、MMP-9、PDE-3和PDE-4的效果 基質金屬蛋白酶(MMP)家族具有明顯的序列同源性和共同的多域結構。根據它們優選的底物可以將它們分為四類膠原酶、明膠酶、基質溶素(stromelysin)和膜-型MMP。這些酶在正常組織中具有非常低的活性,但在應答特定刺激物包括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和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的炎癥中和物理重塑過程中表現出上調和/或活化。所述抑制劑可用于治療癌癥、風濕性關節炎、自身免疫疾病、牙周病、組織潰瘍、動脈硬化、動脈瘤和心衰。
MMP-1 使用酶MMP-1(間質膠原酶;EC 3.4.24.7,人類風濕性滑模成纖維細胞,Calbiochem Cat,444208)。MMP-1首先用APMA在37℃活化60分鐘。然后用活性酶(8nM)在含有50mM MOPS(pH7.2)、10mMCaCl2和10μM ZnCl2的反應混合物中在37℃預培養實驗化合物和/或賦型劑60分鐘。加入Mca-Pro-Leu-Gly-Leu-Dpa-Ala-Arg-NH2(SEQ.IDNO.1)(4μM)引發反應,并在37℃培養120分鐘。N-終端的保護基團Mca為7-甲氧基香豆素-4-基乙酰基。氨基酸Dpa為N3-(2,4-二硝基苯基)-L-二氨基丙酰基。酶活性是通過檢測熒光Mca-Pro-Leu-Gly(SEQ.ID No.2)的形成經分光熒光計測定的。化合物的篩選濃度為10μM。
MMP-9 采用酶MMP-9(明膠B;EC3.4.24.35,人重組,CalbiochemCat.PF024-5UG)。MMP-9首先用APMA在37℃活化60分鐘。然后用活化酶(11nM)在含有50mM MOPS(pH7.2)、10mM CaCl2和10μMZnCl2的反應混合物中在37℃預培養實驗化合物和/或賦型劑60分鐘。加入4μM Mca-Pro-Leu-Gly-Leu-Dpa-Ala-Arg-NH2(SEQ.IO NO.1)引發反應,在37℃培養120分鐘。酶活性是通過檢測熒光Mca-Pro-Leu-Gly(SEQ.ID NO.2)的形成經分光熒光計測定的。化合物的篩選濃度為10μM。
TACE 腫瘤壞死因子-α轉化酶(TACE/ADAM-17)負責TNF-α的釋放,TNF-α為與許多慢性衰竭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和多發性硬化病有關的有力前炎性細胞因子。TNF-α還能誘導血管生成、促進成纖維細胞增生,并能與特定腫瘤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以誘導細胞溶解。一般認為TACE也參與淀粉樣前體蛋白的分泌。本實驗使用的是表達在Sf21細胞(R&D system,930-ADB)上的人重組TACE。實驗化合物和/或賦型劑與酶(25ng/ml)和10μM Mca-P-L-A-Q-A-V-Dpa-R-S-S-S-R-NH2(SEQ.ID NO.3)在25℃在改性的Tris-緩沖液pH9.0中培養30分鐘。酶活性是通過檢測熒光Mca-P-L-A-Q-A-NH2(SEQ.ID NO.4)的形成經分光熒光計測定的。化合物的篩選濃度為10μM。
PDE-3 本實驗采用的是專門從人血小板中純化得到的磷酸二酯酶-3(PDE3)。實驗化合物和/或賦型劑與1μg酶和1μM cAMP在25℃在Tris-緩沖液pH7.5中培養20分鐘,其中1μM cAMP含有0.01μM[3H]cAMP。通過沸騰2分鐘來終止反應。加入10mg/ml蛇毒核苷酸酶將所得AMP轉化為腺苷酸,并進一步在37℃培養10分鐘。未水解的cAMP與AG 1-X2樹脂結合,保留在水相中的[3H]腺苷酸通過閃爍計數進行定量。化合物的篩選濃度為10μM。
PDE-4 磷酸二酯酶4型(PDE4)催化cAMP或cGMP轉化為它們各自的單磷酸酯形式。PDE4對Ca2+/鈣調蛋白或cGMP調解敏感,表現出cAMP底物依賴性,并能被特定抑制劑Ro-20-1724抑制。既然環核苷酸為許多組織和器官細胞中的重要第二信使,因此人們認為開發選擇性靶向特定PDE異構體的治療劑會是非常重要的。PDE4被認為是在支氣管舒張、過敏和炎癥中最重要的PDE異構體。因此選擇性抑制PDE4的抑制劑可用于治療哮喘、過敏和炎癥疾病。本實驗采用的是從人U-937慢性髓系白血病部分純化得到的PDE4。實驗化合物和/或賦型劑由0.2μg酶與1μM cAMP在25℃在Tris-緩沖液pH7.5中培養20分鐘,其中1μM cAMP含有0.01μM[3H]cAMP。通過沸騰2分鐘來終止反應,并加入10mg/ml蛇毒核苷酸酶將所得AMP轉化為腺苷酸,并進一步在37℃培養10分鐘。未水解的cAMP與AG1-X2樹脂結合,保留在水相中的[3H]腺苷酸通過閃爍計數進行定量。化合物的篩選濃度為10μM。
表V小鼠脾巨噬細胞中IL-12的分泌 本發明化合物6抑制小鼠脾巨噬細胞由LPS刺激導致的IL-12的生成72小時。表V中的化合物抑制這些細胞中IL-12的生成。該實驗中將選擇性環氧化酶-2(COX-2)抑制劑羅非考昔并列進行對比,沒有觀察到該化合物的效果。
表VI 在完全弗氏佐劑(CFA)中用鑰孔蟲戚血藍蛋白(KLH)免疫SJL小鼠。12天后,分離局部淋巴結,觀察到在存在或不存在藥物的情況下針對KLH的增值應答(在3H胸腺嘧啶存在的情況下)。結果表達為刺激指數(CPM+抗原/CPM無抗原)。相似地,表VI中顯示了在化合物存在的情況下檢測到了有絲分裂原誘導的刀豆球蛋白A(CON-A)、IL-4、IL-2誘導的T細胞增殖。COX-2抑制劑,羅非考昔用于該實驗中,其對T細胞沒有任何效果。
表I濃度為10μM時對THP-1單核細胞中LPS誘導的TNF-α的抑制 表II濃度為10μM時對hPBMC中LPS誘導的細胞因子的抑制 *兩次實驗的平均值;ND=沒有完成的實驗 表III化合物對小鼠中LPS誘導的膿毒癥的效果(50mg/kg體重) 表IV化合物6對TACE、MMP-1、MMP-9、PDE-3和PDE-4酶的抑制效果 表V以濃度為10μM的LPS刺激小鼠脾巨噬細胞后一氧化氮和TNF-α的分泌 表-VI濃度為10μM時對T細胞增殖的抑制 抑制+=0-20%,++=21-60%,+++=61-80%,++++=<80%;所有結果對應的藥物濃度都是10μM 圖1化合物對膠原誘導的關節炎模型的效果 用骨膠原(100μg/小鼠)誘導雄性DBZ/1Lac小鼠患有關節炎。第21天時開始給予加強劑量,當臨床分數(clinical score)為約2時開始進行治療。化合物6、9和22(口服50mg/kg每天)能明顯改善這些動物的關節炎分數。地塞米松作為陽性對照。每一個足爪的分數被定義為0-4,其中0=沒有紅斑,4=嚴重關節炎,對于腫脹的足爪,最大可能分數為16,因為每只動物有四只足爪(4×4)。
圖2化合物對小鼠EAE模型的效果 多發性硬化癥(MS)為自免疫疾病,其由細胞因子水平調節。為了測試本發明化合物對多發性硬化癥(MS)模型的作用效果,在SJL/J小鼠身上誘導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AE)。EAE為中樞神經系統(CNS)的自免疫炎癥疾病。該疾病與人MS具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被用于測試可用于治療MS的新藥的作用效果。通過注射脊椎骨勻漿誘導EAE,其中該動物用實驗化合物進行治療。EAE的嚴重性通過麻痹的臨床分數進行評估。如圖2所示,本新化合物治療的組表現出對EAE的完全防治。這些結果說明了實驗化合物對MS和其它神經疾病治療具有一致性。
圖3卡拉膠誘導的小鼠炎癥的緩解 平均體重為250g(6-7周大)的Sprague-Dowley大鼠隨機分成三個組,口服給藥實施例6化合物,劑量為50mg/kg。30分鐘后,在右后足爪的下足跖(sub-planter)處給予卡拉膠。對照組給予了同樣體積的不含化合物的水。2和3小時后測量足爪體積。本實驗中,采用濃度為5mg/kg的地塞米松作為陽性對照。所述化合物表現出實質性降低由卡拉膠誘導的炎癥。
圖4對小鼠巨噬細胞中IL-2的抑制 在96孔板上培養小鼠腹膜巨噬細胞,密度為105細胞/mL。在用LPS(1μg/mL)、干擾素-γ(20μg/mL或抗CD40抗體(2μg/mL)對它們分別激發之前,用化合物22預處理30分鐘。繼續培養24小時,最后通過ELISA檢測IL-12(p40)。
圖5對CD40配體介導的IL-12(p40)合成的抑制 為了進一步證實對由CD40介導的IL-12分泌的抑制,通過可溶性CD40配體、CD 154活化巨噬細胞后,來檢查IL-12(p40)的誘導。在化合物22存在的情況下,用2μg/mL可溶CD145(Immunex)刺激小鼠腹膜巨噬細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對IL-12的抑制作用。
圖6對髓鞘堿性蛋白(MBP)誘導的干擾素-γ的抑制 在第0天和第7天用在CFA中的400μg髓鞘堿性蛋白(MBP)免疫SJL小鼠,第14天開始收集局部淋巴結,并在化合物22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下用MBP培養72小時。通過胸腺嘧啶核苷摻入法測定淋巴細胞增生。對來自MBP刺激的和化合物22處理的細胞的細胞培養上清液利用ELISA對它們的γ干擾素進行分析。盡管在化合物22處理的細胞培養物中觀察到正常的T細胞增生性應答,但也注意到γ干擾素水平的降低。
圖7小鼠中助劑誘導的關節炎的緩解 用在弗氏不完全佐劑中的乳酪分支桿菌(1mg)免疫雄性Lewis大鼠(~150g)。在第12-14天之間觀察到關節炎的臨床癥狀。將所述大鼠隨機分組,每天用賦型劑或藥物處理。關機炎的臨床分數一周記錄兩次。
圖8對小鼠中LPS誘導的pyresis中TNF-α水平的抑制 向SW小鼠口服給予地塞米松(5mg/kg體重),將化合物22以不同劑量溶解在水中。給藥1小時后,給予LPS(400μg/kg,IP),90分鐘后采集血液。通過ELISA檢測血清中TNF-α水平。
圖9化合物22對炎癥性腸病(IBD)的效果 組A顯示了雄性SW小鼠由硫酸葡聚糖鈉(DSS)誘導的炎癥性腸病(IBD)的疾病活性指數(DAI)的降低。DAI是由諸如體重、排便質量和隱血含量之類的因素組成。DSS的4%溶液作為飲用水,針對疾病誘導,每周兩次檢測DAI。之后,所述動物用每日劑量50mg/kg體重的化合物22(在PEG400制劑中)處理,每周2次監測活性指數。
組B顯示了在大鼠中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誘導的IBD中對體重的改善,該體重的改善為IBD改善的參數。將TNBS(30mg)溶解在50%乙醇(0.25mL)中,并將其直腸灌藥到雌性大鼠(~250-300g)。治療化合物針對所述動物的給藥劑量為100mg/kg PO,給藥15天。體重變化表示為它們開始時體重值的百分比。
權利要求
1.一種通式(I)的化合物、其衍生物、立體異構體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
A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5-18元芳基或雜環體系;
B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5-18元芳基或5-6元雜環;
R1代表-OR10;NR11R12;
R2和R3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代表H、COR13,選自如下群組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烷基、烯基、芳基、雜芳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亞磺酰基、芳基磺酰基、芳基亞磺酰基、烷基硫代、芳基硫代和雜環基;或R2和R3可以一起形成雜環;
Z代表O、S或NR14;當Z代表O或S時,R6代表氫或選自如下群組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環烷基、雜芳基、雜芳烷基和雜環基;當Z代表NR14時,R6代表H、羥基、經保護的羥基、氨基、選自如下群組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烷基、鹵代烷基、烯基、單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芳基、芳烷基、環烷基、雜芳基、雜芳烷基和雜環基;
Y代表O、S或NR14;
n為0-4的整數;
R4、R5和R7可以相同或不同,代表氫、硝基、羥基、甲酰基、疊氮、鹵素或選自如下群組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烷基、烷氧基、酰基、環烷基、鹵代烷基、氨基、肼、單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酰基氨基、烷基磺酰基、烷基亞磺酰基、芳基磺酰基、芳基亞磺酰基、烷基硫代、芳基硫代、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烷氧基烷基、氨磺酰和羧酸及其衍生物;
R10代表氫、選自如下群組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雜芳基和反離子;
R11和R12可以相同或不同,并各自獨立地代表H、選自如下群組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烷基、烯基和芳基,或R11和R12與N一起可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單或二環飽和或不飽和環系,該環系可以含有一個或多個選自O、S或N的雜原子;
R13代表H、選自如下群組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團烷基、芳基、烯氧基、芳氧基、烷氧基和芳烷氧基;
R14代表氫或烷基;
X代表鍵接、O、S、SO、SO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B代表的環系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和進一步經5-6元飽和或不飽和雜環取代的苯基和萘基,該雜環選自取代和未取代的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唑基、噻唑基、咪唑基、異唑基、二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嘧啶基、吡嗪基和噠嗪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B選自取代和未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和噻唑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選自苯基、吡啶基、吲哚基和二嗪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選自氨基、二烷基氨基、異丙氧基、羥基、芐氧基、N-乙酰基-全氫-1,4-二噻茚基和全氫-1,4-唑-茚基。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和R3獨立地選自氫和對甲苯磺酰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6選自羥基、氫和二烷基氨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選自鍵接或O。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Y為O。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Z選自NH或O。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為0、1或2。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R5和R7為氫。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該化合物選自
i)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芐酯鹽酸鹽,
ii)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鹽酸鹽,
iii)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鹽酸鹽,
iv)4-{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v)4-[4-(2-氨基-2-異丙氧羰基乙基)-苯氧基]-苯甲酸,
vi)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異丙酯,
vii)6-[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煙酰胺鹽酸鹽,
viii)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鈉鹽,
ix)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
x)2-氨基-3-[4-(3-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
xi)2-氨基-3-[3-(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
xii)3-[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iii)4-[3-(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iv)3-[4-(2-氨基-3-氧代-3-哌啶-1-基-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v)4-{3-[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vi)3-[4-(2-氨基-3-氧代-3-哌嗪-1-基-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vii)4-{3-[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viii)3-[4-(2-氨基-3-嗎啉-4-基-3-氧代-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ix)3-[4-(3-羥基氨甲酰基-苯氧基)-苯基]-2-(甲苯-4-磺酰氨基)-丙酸甲酯,
xx)3-{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xi)4-[4-(2-氨基-3-氧代-3-哌啶-1-基-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xii)2-氨基-3-[4-(4-羥基氨甲酰苯氧基)-苯基]-丙酸,
xxiii)4-[4-(2-氨基-3-嗎啉-4-基-3-氧代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xiv)4-[4-(2-氨基-2-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xv)4-{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xvi)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芐基]-N-羥基苯甲酰胺,
xxvii)4-{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xxviii)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聯苯-4-羧酸羥基酰胺,
xxix)2-氨基-3-(4′-羥基氨甲酰聯苯-4-基)-丙酸甲酯,
xxx)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聯苯-4-羧酸羥基酰胺,
xxxi)4-{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2-甲基苯甲酰胺,
xxxii)4-{4-[2-二甲基氨甲酰基-2-(甲苯-4-磺酰氨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3-甲基苯甲酰胺,
xxxiii)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2-甲基-苯甲酰胺,
xxxiv)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
xxxv)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2-三氟甲氧基苯甲酰胺,
xxxvi)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N-羥基-2-甲氧基苯甲酰胺,
xxxvii)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2-氟-N-羥基苯甲酰胺,
xxxviii)4-[4-(2-氨基-2-二甲基氨甲酰乙基)-苯氧基]-3-氟-N-羥基苯甲酰胺,
xxxix)4-[4-(氨基-二甲基氨甲酰甲基)-苯氧基]-N-羥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和
xxxx)4-[4-(1-氨基-2-氧代-2-哌啶-1-基乙基)-苯氧基]-N-羥基苯甲酰胺。
14.一種藥物組合物,其含有藥學有效量的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和藥學可接受的載體、稀釋劑、賦型劑或溶劑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采用片劑、膠囊、粉末、糖漿、溶液、氣霧劑或懸浮液形式。
16.一種降低血漿中血糖、游離脂肪酸、膽固醇或三甘油酯含量或降低它們中任何一種含量的方法,該方法為給藥宿主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17.一種治療炎癥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需要的患者給藥有效量的權利要求1所定義的通式(I)化合物。
18.一種治療免疫疾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需要的患者給藥有效量的權利要求1所定義的通式(I)化合物。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免疫疾病為由細胞因子介導的疾病。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細胞因子為TNF-α或IL-12。
2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藥學可接受的鹽選自鹽酸鹽、溴酸鹽、鉀或鎂鹽。
22.一種制備如下通式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A、B、X、Y、Z、R1至R3、R6至R9和n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p為保護基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使通式化合物
與通式化合物
反應形成通式為
的化合物,其中W為鹵素;
(b)氧化步驟(a)的產物以形成如下通式化合物
(c)使步驟(b)的產物與Z-R6反應。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d),該步驟從步驟(c)得到的產物脫去保護基團P。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e),該步驟使步驟(d)的產物與W’R2和/或W’R3反應以形成如下通式化合物,其中W’為鹵素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新型含異羥肟酸的氨基酸衍生物,該衍生物用于治療發炎、炎癥和免疫疾病;用于降低血糖;血清胰島素、游離脂肪酸、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和用于治療或預防代謝性疾病。
文檔編號A01N37/28GK101252838SQ200680031982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30日
發明者P·內奧吉, D·迪, A·納格, S·內奧吉, B·納格 申請人:貝克塞爾藥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