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開閉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開閉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反擊式破碎機在使用過程中當機體襯板,反擊襯板,板錘等易 損件磨損后需更換時,或機器發生故障需要消除時,需開啟后箱蓋,使機 體內的所有部件暴露出來,進行更換和檢修。現有的后箱蓋開閉機構一般 采用手搖式的渦輪蝸桿傳動機構,這樣的開閉機構操作不方便,勞動強度 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強力型 反擊式破碎機后箱蓋開閉機構,它為更換機體內部的易損件和檢修的需要 提供了方便。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 開閉機構,包括由一底座、 一前箱架及一后箱蓋構成的主機機體,所述前 箱架固定在底座的前部,所述后箱蓋的后下端通過一鉸軸鉸接在底座的后 上端,所述后箱蓋的兩側板和底座的兩側板之間設有一對開閉機構,所述 開閉機構為一液壓裝置,該液壓裝置的液壓缸體的下端鉸接在底座的側板 上,而液壓機構的活塞桿的上端鉸接在后箱蓋的側板上,所述活塞桿插入 在缸體內腔時,后箱蓋的底端和前端分別與底座的上端和前箱架的后端完 全合縫,所述活塞桿伸出缸體內腔時,支撐后箱蓋能以其后端的鉸軸為轉 軸翻轉而打開。
由于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開閉機
構的技術方案,即設有液壓裝置以開啟后箱蓋,它為更換機體內部的易損 件(如板錘、反擊板等)和檢修的需要提供了方便。該機構便于作業, 從而減輕了勞動強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開閉機構的使 用狀態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 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 開閉機構,反擊式破碎機包括主機機體l、轉子體2、第一反擊板3、第二 反擊板4、均整板5及驅動電機6,其中,機體ll由一底座13、 一前箱架 14及一后箱蓋15構成,前箱架14固定在底座13的前部,后箱蓋15的后 下端通過一鉸軸7鉸接在底座13的后上端,在前箱架14的上側設有進料 口ll,在底座13下部設有排料口 12;轉子體2設在機體內,它的外表面 上均布設有若干板錘20;第一反擊板3、第二反擊板4、均整板5從進料 口 11到排料口 12依次設在機體1內并位于轉子體2的外圍;驅動電機6 通過傳動帶驅動轉子體2。
后箱蓋15的兩側板和底座13的兩側板之間設有一對開閉機構,該開 閉機構為一液壓裝置8,該液壓裝置8的液壓缸體81的下端鉸接在底座 13的側板上,而液壓機構8的活塞桿82的上端鉸接在后箱蓋15的側板上。 當活塞桿82插入缸體81內腔時,后箱蓋15的底端和前端分別與底座13 的上端和前箱架14的后端完全合縫,在活塞桿82伸出缸體81內腔時, 支撐后箱蓋15能以其后端的鉸軸7為轉軸翻轉而打開后箱蓋,這樣機體1 內所有的易磨部件可以全部暴露出來,維修和更換零部件十分方便。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箱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 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
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箱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 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開閉機構,包括由一底座、一前箱架及一后箱蓋構成的主機機體,所述前箱架固定在底座的前部,所述后箱蓋的后下端通過一鉸軸鉸接在底座的后上端,所述后箱蓋的兩側板和底座的兩側板之間設有一對開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閉機構為一液壓裝置,該液壓裝置的液壓缸體的下端鉸接在底座的側板上,而液壓機構的活塞桿的上端鉸接在后箱蓋的側板上,所述活塞桿插入在缸體內腔時,后箱蓋的底端和前端分別與底座的上端和前箱架的后端完全合縫,所述活塞桿伸出缸體內腔時,支撐后箱蓋能以其后端的鉸軸為轉軸翻轉而打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強力型反擊式破碎機的后箱蓋開閉機構,包括由一底座、一前箱架及一后箱蓋構成的主機機體,所述前箱架固定在底座的前部,所述后箱蓋的后下端通過一鉸軸鉸接在底座的后上端,所述后箱蓋的兩側板和底座的兩側板之間設有一對開閉機構,所述開閉機構為一液壓機構,該液壓機構的液壓缸體的下端鉸接在底座的側板上,而液壓機構的活塞桿的上端鉸接在后箱蓋的側板上,所述活塞桿插入在缸體內腔時,后箱蓋的底端和前端分別與底座的上端和前箱架的后端完全合縫,所述活塞桿伸出缸體內腔時,后箱蓋能以其后端的鉸軸為轉軸翻轉而打開后箱蓋。該開閉機構為更換機體內的易損件和檢修的需要,便于作業,減輕了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B02C13/00GK201189475SQ2008200574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7日
發明者奚佐泳, 杜松壽 申請人:上海建設路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