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浮桶式水耙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浮桶式水耙輪,采用浮桶式結構、適合水田耙地作 業,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北方水田作業面積不斷擴大,水田耙地農機具要求量不斷增 加。但是多年來沿用下來的老式水耙輪結構笨重,耙地速度低,易軋地,消耗 拖拉機能源大,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浮桶式水耙輪,由于采 用浮桶式結構,水田作業時具有一定的浮力,從而使耙地速度提高,不易軋 地,減少拖拉機功率消耗,提高水田作業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浮桶式水耙輪,它是由 輪轂、輪輻、輪輞、浮桶、耙地角鋼組成,為碗形輪狀結構。輪轂是采用單層 環形片狀鋼板制成,外邊緣設有連接口,在輪轂上均勻分布焊有鋼板輪輻和鋼 管輪輻,鋼板輪輻和鋼管輪輻分別與兩個用鋼管制成的圓形輪輞焊接。兩個輪 輞之間均勻分布焊有浮桶連接,浮桶用鋼板制成,為半圓形條狀空心密封結 構,浮桶內圓側焊在輪輞上,外圓側分別焊有耙地角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耙輪周圍均勻分布焊有浮桶、在水田作業時 具有一定的浮力,不易軋地,可提高耙地速度,減少拖拉機能源消耗,提高水 田作業生產效率,適合農業機械配套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浮桶式水耙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在拖拉機后輪安裝的示意圖。 圖中標號
1、輪轂 2、連接口 3、鋼板輪輻
4、鋼管輪輻 5、輪輞 6、浮桶
7、耙地角鋼 8、浮桶式水耙輪 9、拖拉機后輪
10、輪輻連接口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
請參閱圖1、圖2,浮桶式水耙輪(8),它由輪轂、輪輻、輪輞、浮桶、 耙地角鋼組成,為碗形輪狀結構。輪轂(1)是采用單層環形片狀鋼板.制成, 外邊緣設有連接口 (2),在輪轂(1)上均勻的分布焊有鋼板輪輻(3)和鋼管 輪輻(4),鋼板輪輻(3)和鋼管輪輻(4)分別與兩個鋼管制成的圓形輪輞 (5)焊接,兩個輪輞(5)之間均勻分布焊有浮桶(6)連接,浮桶(6)用鋼 板制成,為半圓形條狀空心密封結構,浮桶(6)內圓側焊接在輪輞(5)上,, 外圓側分別焊有耙地角鋼(7)。
工作過程是將兩只浮桶式水耙輪(8)分別裝在農用四輪拖拉機兩只后 輪(9)的輪幅上,通過浮桶式水耙輪(8)上的6個連接口 (2)與拖拉機后 輪(9)上的6個輪輻連接口 (10)對應螺栓連接。連接堅固后即可將拖拉機 開進水田中進行水田耙地作業。
權利要求1、一種浮桶式水耙輪,它由輪轂、輪輻、輪輞、浮桶、耙地角鋼組成,為碗形輪狀結構;其特征在于輪轂(1)是采用單層環形片狀鋼板制成,外邊緣設有連接口(2),在輪轂(1)上均勻的分布焊有鋼板輪輻(3)和鋼管輪輻(4),鋼板輪輻(3)和鋼管輪輻(4)分別與兩個鋼管制成的圓形輪輞(5)焊接,兩個輪輞(5)之間均勻分布焊有浮桶(6)連接,浮桶(6)用鋼板制成,為半圓形條狀空心密封結構,浮桶(6)內圓側焊接在輪輞(5)上,外圓側分別焊有耙地角鋼(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浮桶式水耙輪,它由輪轂、輪輻、輪輞、浮桶、耙地角鋼組成,為碗形輪狀結構;輪轂是采用單層環形片狀鋼板制成,外邊緣設有連接口,在輪轂上均勻分布焊有鋼板輪輻和鋼管輪輻,鋼板輪輻和鋼管輪輻分別與兩個用鋼管制成的圓形輪輞焊接;兩個輪輞之間均勻分布焊有浮桶連接,浮桶用鋼板制成,為半圓形條狀空心密封結構,浮桶內圓側焊在輪輞上,外圓側分別焊有耙地角鋼;由于水耙輪周圍均勻分布焊有浮桶、在水田作業時具有一定的浮力,不易軋地,可提高耙地速度,減少拖拉機能源消耗,提高水田作業生產效率,適合農業機械配套使用。
文檔編號A01B33/00GK201230448SQ200820090520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4日
發明者衣常林 申請人:衣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