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氣缸作用聯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穴苗移植機夾持器的雙作用氣缸聯動機構,可用于 各種苗種移植機夾持器的氣缸作用聯動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穴盤苗種移植設備的夾持器夾取苗種一般采用夾指抱攏苗種根部 的方式來實現。夾持器由皮帶帶動向下移動,從而將夾指插入到土壤中,然 后,再由電機帶動,夾指端部向內收攏,將苗種根部夾緊,再由皮帶帶動向 上移動,從而將苗種夾取出穴盤。這種結構采用電機與皮帶帶動,由于電機 與皮帶的運行精度無法嚴格保證,容易造成夾指碰傷穴盤,或夾持力太大, 將苗種根部土壤夾碎而無法完成夾取工作。
目前還有一種穴盤苗種移植設備的夾持器的聯動機構,夾持器的上下運 動采用電機帶動皮帶來實現,而夾取苗種則采用氣缸來實現。皮帶帶動夾持 器上下運動。當皮帶帶動夾持器到達指定高度時,氣缸活塞桿伸出,推動指 針插入土壤中,再由皮帶帶動夾持器向上移動,從而將苗種取出。這種結構 精度與前一種相比稍高,但在整個夾持機構中仍有電機與皮帶,所以,精度 仍無法嚴格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完全由氣動結構實現的穴盤苗種移 植設備夾持器聯動機構,該機構不僅結構簡單可靠,且易于控制,且具有較 高的運動精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該機構包括大氣缸固定 架、大氣缸、氣缸連板、小氣缸滑道、小氣缸固定塊、小氣缸和夾持器。其 中大氣缸固定在大氣缸固定架上,大氣缸活塞桿與氣缸連板固連;小氣缸
與小氣缸固定塊固定在一起,小氣缸固定塊能夠沿著小氣缸滑道上下移動, 小氣缸滑道相對于大氣缸固定架靜止。小氣缸的下部穿過氣缸連板通過法蘭 與夾持器固連,從而將氣缸連板、小氣缸、夾持器三者固定在一起。夾指架 置于夾持器內,并與小氣缸活塞桿固連,夾指的上端固定于夾指架上,下端穿過夾持器底部的孔,夾持器底部的孔距小于夾指間距,以使夾指穿過底部 的孔后,形成一定的斜度。
氣缸的固定形式可根據具體的結構設定,氣缸的尺寸可根據夾持器的具 體行程來選定,氣缸之間的間距,即氣缸連板的長度可根據整體結構的尺寸 來設置。
夾指的個數可以根據結構尺寸的要求來選定,其選取范圍為2 4個;相 應的,夾持器底部的孔也可根據夾指的數量來設置,但相鄰孔之間的間距需 小于夾指之間的間距。
本發明采用同一的氣源作為動力源,采用兩個氣缸聯動來完成夾持器的 升降以及夾指的伸縮,故結構簡單可靠,采用單一動力源,不需要電機等動 力設備,極大地降低了控制成本,且具有較高的運動精度。
圖1是本發明未工作時的結構裝配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大氣缸2工作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大氣缸2與小氣缸6均工作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氣缸連板3結構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氣缸連板3結構的俯視圖
圖中1、大氣缸固定架;2、大氣缸;3、氣缸連板;4、小氣缸滑道;5、 小氣缸固定塊;6、小氣缸;7、夾持器;8、大氣缸氣閥插口; 9、大氣缸活 塞桿;10、第一法蘭;11、小氣缸氣閥插口; 12、第二法蘭;13、夾持器夾 指架;14、第三法蘭;15、小氣缸活塞桿;16、夾持器夾指;17、氣缸連板 一端的沉頭螺紋孔;18、氣缸連板另一端的六角形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 圖3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大氣缸固定架1、大氣缸2、氣缸連板
3、小氣缸滑道4、小氣缸固定塊5、小氣缸6和夾持器7。大氣缸2通過螺釘 固定在大氣缸固定架1上,大氣缸活塞桿9穿過氣缸連板3的沉頭螺紋孔17 通過第一法蘭10與氣缸連板3固定在一起。小氣缸6通過螺釘與小氣缸固定 塊5固定在一起,小氣缸固定塊5可沿著小氣缸滑道4上下移動,小氣缸滑道4相對于大氣缸固定架1靜止。小氣缸6的下部穿過氣缸連板3的六角形 孔18通過第二法蘭12與夾持器7固定在一起,從而將氣缸連板3、小氣缸6、 夾持器7三者固定在一起。夾指架13置于夾持器7內,小氣缸活塞桿15通 過第三法蘭14與夾指架13固定在一起。夾指16的上端固定于夾指架13上, 下端穿過夾持器7底部的孔從而完成夾取工作。夾持器底部的孔距小于夾指 間距,以使夾指穿過底部的孔后,形成一定的斜度,以保證夾指插入到土壤 中后具有一定的夾緊力而又不至于將土壤夾碎。
本實施例中的大氣缸2與小氣缸6均采用雙作用氣缸。
如圖1所示,大氣缸2固定在大氣缸固定架1上,大氣缸2處于未工作 狀態,大氣缸活塞桿9完全在大氣缸2內。氣缸連板3與大氣缸活塞桿9固 定在一起。小氣缸6與小氣缸固定塊5固定在一起,小氣缸固定塊5可沿著 小氣缸滑道4上下移動。小氣缸6處于未工作狀態,小氣缸活塞桿15完全在 小氣缸6內。氣缸連板3、夾持器7與小氣缸6通過第二法蘭12固定在一起, 夾持器夾指大部分置于夾持器7內,處于未伸出狀態。
如圖2所示,大氣缸2開始工作,大氣缸活塞桿9伸出,推動氣缸連板3 向下運動,氣缸連板3帶動小氣缸6和小氣缸固定塊5沿著小氣缸滑道4向 下運動,并推動夾持器7向下運動,運動停止后,將夾持器保持在一定的高 度。
如圖3所示,大氣缸活塞桿9運動停止,小氣缸6開始工作,小氣缸活 塞桿15伸出小氣缸6夕卜,并推動夾持器7之內的夾指架13向下運動,夾指 架13推動夾指16穿過夾持器7底部的孔向下運動,由于夾持器7底部的孔 距小于夾指間距,因此,在夾指16向下運動時,伸出到夾持器7之外的夾指 形成一定的角度,插入到土壤中時,具有一定的夾緊力,而又不至于將土壤 夾碎,從而很好地完成取苗工作。
如圖4所示,氣缸連板3的一端有沉頭螺紋孔17,通過第一法蘭10與大 氣缸活塞桿9固定在一起;另一端有六角形孔18,小氣缸6下部穿過六角形 孔18并與夾持器7通過第二法蘭12固定在一起,使氣缸連板3、小氣缸6、 夾持器7三者同時運動。
由于上述機構的運動基于氣力傳動來實現,各零件運行精度較高,且根
5據具體工作的要求,也可較為方便地調整結構,并在工作時只需對兩個氣缸 進行控制即可滿足精準的工作要求,因此,控制起來極為簡單,由于兩個氣 缸可采用同一氣源,故可極大降低成本。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零件形狀、數量或結構上作任何 變化和調整,凡是利用兩個氣缸聯動來實現夾持器工作的,均落入本發明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雙氣缸作用聯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氣缸固定架(1)、大氣缸(2)、氣缸連板(3)、小氣缸滑道(4)、小氣缸固定塊(5)、小氣缸(6)和夾持器(7);其中大氣缸(2)固定在大氣缸固定架(1)上,大氣缸活塞桿(9)與氣缸連板(3)固連;小氣缸(6)與小氣缸固定塊(5)固定在一起,小氣缸固定塊(5)能夠沿著小氣缸滑道(4)上下移動,小氣缸滑道(4)相對于大氣缸固定架(1)靜止;小氣缸(6)的下部穿過氣缸連板(3)通過法蘭與夾持器(7)固連,從而將氣缸連板(3)、小氣缸(6)、夾持器(7)三者固定在一起;夾指架(13)置于夾持器(7)內,并與小氣缸活塞桿(15)固連,夾指(16)的上端固定于夾指架(13)上,下端穿過夾持器(7)底部的孔,夾持器底部的孔距小于夾指間距。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氣缸作用聯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氣缸(2) 和小氣缸(6)均采用雙作用氣缸。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雙氣缸作用聯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指(16) 的個數為2 4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用于驅動穴苗移植機夾持器的聯動機構,可作用于各種作物移植設備夾持器的聯動機構。包括大氣缸固定架、大氣缸、氣缸連板、小氣缸滑道、小氣缸固定塊、小氣缸和夾持器。大氣缸固定于大氣缸架上,氣缸連板一端固定于大氣缸活塞桿上,另一端固定于小氣缸的下端。小氣缸固定于小氣缸固定塊上,小氣缸滑道相對于大氣缸固定架靜止,夾持器固定于小氣缸的活塞桿上。大氣缸活塞桿伸出時,帶動氣缸連板、小氣缸、小氣缸固定塊和夾持器一起向下運動。當大氣缸活塞桿伸出到達指定高度后,小氣缸活塞桿伸出,推動夾持器夾指向下運動,從而實現指定高度的苗種夾取工作。本發明動作全由機構實現,采用氣動源,控制起來極為方便,也較精確。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1558704SQ20091008427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5日
發明者卜云龍, 周增產, 威 昝, 楊仁全, 王虎成, 高國華 申請人: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