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鯢助產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術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幫助大鯢排卵的手術器 械。
背景技術: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現存兩棲動物中比較原始的種類之一,為我國二級 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大鯢對生存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僅僅依靠自然 保護、自然增殖的方法很難恢復大鯢的種群數量,更難滿足市場的需求;為此,必須走人工 馴養繁殖的路子。目前,人工馴養繁殖大鯢技術雖然取得了進展,但真正規模化繁殖成功的卻很少; 而人工排卵技術滯后是造成繁殖率低的原因之一。當前,主要是采取擠壓雌鯢腹部的方式 進行人工排卵,不但力度難以掌握、操作麻煩、效率較低,而且還存在容易使大鯢受驚、排卵 率不高、卵帶易糾纏打結等諸多缺陷。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夠降低 雌鯢受驚程度、排卵率高、可避免卵帶糾纏打結、操作方便的大鯢助產鉗。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由直桿狀的鉗身、彎曲成問 號狀并與該鉗身一端固定連為一體的鉤體構成。鉗身的另一端設有鉗柄。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因此能夠將卵帶鉤出,既 能避免卵帶糾纏打結,又提高了排卵率,同時還降低雌鯢受驚和受傷害的程度;具有操作方 便、效率高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鉤體1鉗身2鉗柄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直桿狀的鉗身2、彎曲成問號狀并與該鉗身一端固定連 為一體的鉤體1構成。為了便于操作,在鉗身2的另一端設有鉗柄3。
權利要求一種大鯢助產鉗,其特征在于由直桿狀的鉗身(2)、彎曲成問號狀并與該鉗身一端固定連為一體的鉤體(1)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鯢助產鉗,其特征在于鉗身(2)的另一端設有鉗柄(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鯢助產鉗,屬于手術器械;旨在提供一種能夠降低雌鯢受驚程度、排卵率高、可避免卵帶糾纏打結、操作方便的排卵手術器械。它由直桿狀的鉗身(2)、彎曲成問號狀并與該鉗身一端固定連為一體的鉤體(1)構成;鉗身(2)的另一端設有鉗柄(3)。本實用新型既可避免卵帶糾纏打結,又提高了排卵率,同時還降低雌鯢受驚和受傷害的程度;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等優點;是幫助大鯢排卵的理想器械。
文檔編號A01K67/02GK201612088SQ200920125909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0日
發明者蘭洪明, 李 燦, 黃曉欣 申請人:貴定錦江娃娃魚開發有限公司;貴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