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魚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缸,尤其涉及一種魚缸過濾系統的過濾方式,適合于小型
或迷你型魚缸過濾。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如對生活環境的裝飾 及觀賞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所使用的魚缸主要由盛水容器、過濾清潔系統、水循環裝 置、電器控制、水生植物、等部分組成。該類魚缸配置通常是隨意配備且各組成部分比較分 散,體積較大,成本高,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中使用,不符合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生活品質的需 要。 因此,需要一種集成的、小型、低成本、并且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美化作用的魚缸 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傳統魚缸的組成部分比較分散,體積較大,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
供了一種集成的、小型、低成本、并且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美化作用的魚缸。此集成化的魚
缸解決方案,提供了最佳的觀賞視角及擺放位置,使之能更好的融入家居生活。 本實用新型的思路是利用空氣氣泡和水交換產生壓力差,產生的壓力差迫使氣管
內的水向上運動,氣管里運動的水推動盛水容器內的水穿過過濾裝置進行循環過濾。 為了解決本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盛水容器外接空氣泵,空氣泵吸入空氣,
依次通過導氣管、進氣道穿過過濾裝置進入容器里面的水中,并推動容器內的水進行循環過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魚缸,包括盛水容器、過濾裝置和水循環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水循環裝置還包括空氣泵、導氣管、單向閥、氣泡石以及氣管,所述過濾裝置位于所 述盛水容器的底部,所述過濾裝置一端通過所述導氣管與所述空氣泵連接,所述過濾裝置 的另一端與所述氣管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盛水容器的頂部設置有控制組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控制組件外接電源,內部設置有電源控制
系統及燈光控制系統。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過濾裝置包括濾筒上蓋、濾筒下蓋、濾芯和 過濾介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濾芯設置為海綿和/或尼龍網。濾芯的作 用是濾除水循環中的粗顆粒,因此除海綿或尼龍網外,只要能夠濾除水循環中的粗顆粒,即 可作為濾芯。海綿和/或尼龍網的第一次過濾效果較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過濾介質設置為活性碳和/或陶瓷石。過 濾介質主要是對經過第一次過濾的水吸附過濾,因此除活性碳或陶瓷石外,只要能夠進行生物過濾的材料,即可作為過濾介質。活性碳和/或陶瓷石的效果較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魚缸還設置有水草植物、彩石和陶瓷環。
魚缸可以裝入水、水草植物、觀賞的魚、彩石以及培育有益菌的陶瓷環等,以此形成一個水
族生存環境及供觀賞的布景。 采用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盛水容器頂部設置有控制組件可以方便自動地控制整個系統。如果有需要, 可以增加一些模式,比如空氣泵以及燈光工作時間等。 所述的新型魚缸過濾系統,由底部外接的泵吸入空氣通過進氣道穿過過濾裝置進 入盛水容器,并推動容器內的水進行循環,以提供一個完整的、自給自足的具有過濾和流通 體系的水族生存環境。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魚缸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 實施例之一如圖1所示, 1.盛水容器,2.過濾裝置,3.底座; 11.控制組件;21.進氣道,22.單向閥,23.濾芯,24.濾筒組件,25.氣管,26.過 濾介質,27.氣泡石,28.濾筒上蓋,29.濾筒下蓋,30.單向閥支架,31.空氣泵,32.導氣管。 所述魚缸的過濾裝置和水循環裝置的連接關系如下所述進氣道(21)位于導氣 管(32)和容器(1)相接處的末端,所述單向閥(22)位于所述進氣道(21)正上方并相互連 接,所述氣泡石(27)位于所述單向閥(22)正上方并相互連接,所述氣泡石(27)的高度超 過過濾介質(26),但是不超過濾筒組件(24)的高度;所述氣泡石(27)穿過過濾介質(26) 的頂部,所述氣泡石(27)的直徑不大于過濾介質(26)的直徑,所述濾筒下蓋(29)與單向 閥支架(30)套接;所述濾芯(23)以環狀柱體套在過濾介質(26)外壁,所述濾芯(23)的外 壁與濾筒下蓋(29)套接,所述濾筒上蓋(28)與所述濾筒下蓋(29)卡合連接,氣管(25)位 于濾筒上蓋(28)之上并相接。 基于上述連接關系,本實用新型產品的工作原理如下 盛水容器外接空氣泵(31),空氣泵(31)吸入空氣,依次通過導氣管(32)、進氣道 (21)進入氣泡石(27),空氣經過氣泡石(27)形成氣泡,形成的氣泡與水進行氣液交換產生 壓力差,產生的壓力差迫使氣管(25)內的水向上運動,氣管(25)內形成的流動的水推動盛 水容器(1)里面的水,流動水推動周圍的水繼續流動,穿過過濾裝置(2)的濾芯(23)、過濾 介質(26)并又一次進入氣泡石(27),這樣形成一個氣泡推動水流動的循環。 依據本實用新型產品的工作原理,其工作過程如下啟動控制組件(ll),空氣泵 (31)開始工作,抽取空氣并送入過濾裝置的氣泡石(27),由此形成的氣泡推動了氣管內的水向上方向流動,同時形成水流的循環流動,如圖1虛線所示。流動的水首先通過單向閥支 架(30)和濾筒下蓋(29)的通孔進入濾芯(23),經過初步過濾的水翻過濾筒下蓋(29)與 濾筒上蓋(28)之間的通道進入過濾介質(26)進行生物過濾,再次過濾的水穿過濾筒下蓋 (29)內側的通孔被送入氣泡石(27)和氣管(25)予以補充,如此形成流動水的循環過濾。 盛水容器(1)內任何一種水族生物所產生的廢物質,通過水的流動方向,穿過放 置在容器底部的陶瓷材料或鵝卵石或彩石等裝飾及有益菌培育的材料,之后進入過濾裝置 進行吸附和分解。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魚缸過濾系統通過底部外接的泵(31)吸入空
氣,吸入的空氣通過進氣道(21)穿過過濾裝置(2)進入容器(l),并推動容器內的水進行循
環,這樣形成一個完整的、自給自足的具有過濾和流通體系的水族生存環境。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
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保護
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魚缸,包括盛水容器、過濾裝置和水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環裝置還包括空氣泵、導氣管、單向閥、氣泡石以及氣管,所述過濾裝置位于所述盛水容器的底部,所述過濾裝置一端通過所述導氣管與所述空氣泵連接,所述過濾裝置的另一端與所述氣管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容器的頂部設置有控制組件。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組件外接電源,內部設置有電源控 制系統及燈光控制系統。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包括濾筒上蓋、濾筒下蓋、濾 芯和過濾介質。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芯設置為海綿和/或尼龍。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介質設置為活性碳和/或陶瓷石。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魚缸還設置有水草植物、彩石和陶瓷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魚缸,包括盛水容器、過濾裝置和水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環裝置還包括空氣泵、導氣管、單向閥、氣泡石以及氣管,所述過濾裝置位于所述盛水容器的底部,所述過濾裝置一端通過所述導氣管與所述空氣泵連接,所述過濾裝置的另一端與所述氣管連接。空氣泵吸入空氣進入氣泡石,氣泡石產生的氣泡與水進行氣液交換產生壓力差,產生的壓力差迫使氣管內的水向上運動,氣管里運動的水推動盛水容器內的水穿過過濾裝置進行循環過濾。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小型或迷你型魚缸過濾,同時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美化作用。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1536559SQ2009202386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6日
發明者呂蓉 申請人: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