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沖程發動機和裝備有二沖程發動機的動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沖程發動機,特別是涉及適合與諸如剪草機、鏈鋸或鼓風機等手持 式動力工具使用的二沖程發動機。
背景技術:
安裝在動力工具上的發動機需要質量輕且結構緊湊,以便于操作人員在操作時便 于攜帶該動力工具。因此,結構上小而質量輕的簡單二沖程發動機,尤其是在日本未審查專 利申請(KOKAI)No. H11-315722所披露的二沖程逆流式發動機通常被用作動力工具的發動 機。但是,近年來,要求發動機具有氣體排放量低的特點。具有低排放特點的逆流式二 沖程發動機是適當控制從掃氣口到燃燒室的掃氣流動的結果。為了控制掃氣流動,在內部 成形掃氣道的方式是理想的。當掃氣道伸到汽缸的外部時,會加大發動機的尺寸。當在鑄 造缸體內形成掃氣道時,由于掃氣道的形狀復雜,也會增加發動機的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小型化且設有復雜形狀掃氣道的 二沖程發動機。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第一方面的二沖程發動機包括缸體;排氣口,其形成在 所述缸體的內壁上;進氣口,其與所述排氣口相對地形成于所述內壁上;曲軸,其是可旋轉 的;飛輪,其設置在所述曲軸上;至少一對掃氣口,其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形成 于所述內壁上;一對掃氣道蓋,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用于提供將所述掃氣口與曲軸室連接 的一對掃氣道,其中,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一對掃氣道蓋中最靠近所述飛輪的 掃氣道蓋相對于所述曲軸位于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中之一所在的側。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掃氣口相對于穿過排氣口的中心和所述汽 缸的軸線的平面基本對稱地布置,并且朝向所述汽缸的與排氣口相對側的壁面。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進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 接近所述飛輪的方向偏移,所述排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遠離所述飛輪的 方向偏移。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位于所述曲軸的軸線和與所述排氣口連接的排氣 道之間。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排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 接近所述飛輪的方向偏移,所述進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遠離所述飛輪的 方向偏移。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位于所述曲軸的軸線和與所述進氣口連接的進氣 道之間。優選的是,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排氣道和所述進氣道垂直于所 述曲軸的軸線延伸。優選的是,所述掃氣道蓋利用多個安裝構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并且當沿著所述曲軸的軸線方向看時,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安裝構件位于所述 飛輪的邊緣之外。優選的是,當沿著所述曲軸的軸線方向看時,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位于 沿著所述飛輪的轉動方向比所述曲軸的軸線更靠近所述汽缸側的區域內。依據本發明第二方面的二沖程發動機包括缸體;排氣口,其形成在所述缸體的 內壁上;進氣口,其與所述排氣口相對地形成于所述內壁上;曲軸,其是可旋轉的;飛輪,其 設置在所述曲軸上;至少一對掃氣口,其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形成于所述內壁 上;一對掃氣道蓋,其利用緊固構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用于提供將所述掃氣口與曲軸室連 接的一對掃氣道,其中,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缸體和所述掃氣道蓋的安裝表面 相對于所述曲軸的軸線傾斜,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且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的平面到所述 飛輪的面向所述缸體的平面的距離短于與所述安裝表面平行且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的平 面到最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或所述緊固構件的最大距離。依據本發明第三方面的二沖程發動機包括缸體;排氣口,其形成在所述缸體的 內壁上;進氣口,其與所述排氣口相對地形成于所述內壁上;曲軸,其是可旋轉的;飛輪,其 設置在所述曲軸上;至少一對掃氣口,其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形成于所述內壁 上;一對掃氣道蓋,其利用緊固構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用于提供將所述掃氣口與曲軸室連 接的一對掃氣道,其中,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最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或所 述緊固構件的離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并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最遠的一部分位于 比所述飛輪的面向所述缸體的平面更遠離所述缸體的一側,并且,當沿著所述曲軸的軸線 方向看時,最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或所述緊固構件的離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并與 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最遠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飛輪的邊緣之外。依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的動力工具裝備有所述二沖程發動機。優選的是,所述動力工具為鏈鋸,所述二沖程發動機設置為使所述曲軸和導桿的 突出方向垂直。根據本發明,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靠近飛輪的掃氣道蓋位于曲軸的軸線 和與排氣口連接的排氣道或與進氣口連接的進氣道之間。因此可以縮短汽缸到飛輪之間的 距離,減小發動機的曲軸軸線方向的尺寸,使發動機小型化。
結合附圖參考下面的詳細描述可以對本發明有更全面的了解。在附圖中圖1為裝備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二沖程發動機的鏈鋸的部分剖視側視圖;圖2為圖1所示鏈鋸的平面剖視圖,為顯示汽缸及其周圍部件,選取汽缸軸線方向 上不同高度的剖視圖,以顯示排氣口和排氣道的剖面以及進氣口和進氣道的剖面;圖3為圖1所示鏈鋸的發動機缸體部分的飛輪側的側視圖;圖4為沿圖3的VI-VI截取的剖視圖;圖5為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發動機的缸體部分的飛輪側的側視圖;以及圖6為沿圖5的VI-VI截取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描述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優選地安裝有Schnurle 型逆流式二沖程發動機2 (下面簡稱為“發動機”)的鏈鋸1優選地具有用于驅動受板狀導 桿4導向的鋸鏈5的發動機2。發動機2優選地位于導桿4和后手柄10之間。在圖1中, 汽缸軸線31 (發動機2的缸體3內的汽缸23的圓形端部的圓中心線)相對于與導桿4和 鋸鏈5的突出方向垂直的豎直軸線略微傾斜地延伸,從而沿順時針方向與該豎直軸線形成 小的角度。發動機2的曲軸6的軸線方向優選地垂直于導桿4和鋸鏈5的突出方向。消音 器7優選地布置在鋸鏈5側,化油器8優選地布置在后手柄10側,缸體3位于消音器7與 化油器8之間。化油器8優選地經由進氣管14連接到發動機2。消音器7優選地經由排氣 管(未顯示)連接到發動機2。化油器8優選地與空氣過濾器15、油箱(未顯示)和油門 桿17連接,所述油箱供應燃料,所述油門桿設置在后手柄10處用于調節油門的開度,從而 控制發動機的轉速。飛輪9優選地經由曲軸6安裝在發動機2上。飛輪9面向發動機2的表面優選是 平坦的。優選地,在飛輪9的與發動機2相反一側的表面上形成有多個鰭片11。當飛輪9 轉動時,鰭片11優選地用作使冷卻空氣流通的扇葉。發動機2優選地使飛輪9和發動機罩 21封閉起來。當飛輪9如圖1所示朝逆時針方向轉動時,鰭片11產生的風優選地沿發動機 罩21向缸體3的方向流動,如圖中箭頭所示。于是,向缸體3的方向流動的風流經在缸體 3上形成的冷卻鰭片,從而冷卻發動機2。優選地,在飛輪9上設置有一塊磁鐵(未顯示), 并且優選地在飛輪9上方在缸體3的一側安裝點火線圈12。火花塞13優選地安裝在缸體 3的頂部。飛輪9轉動產生的高壓電流優選地使點火線圈12和磁鐵相互吸引和排斥。優選 地從點火線圈12向火花塞13提供高壓電流。于是,火花塞13優選地點燃混合物。如圖2所示,優選地與缸體3的排氣口 24連接的排氣道25和與進氣口 26連接的 進氣道27優選地與導桿4、鋸鏈5和后手柄10的突出方向平行。排氣道25優選地經由排 氣管(未顯示)連接到消音器7。進氣道27優選地經由進氣管14連接到化油器8。構成 兩對掃氣道的一部分的掃氣道蓋28、29相對于缸體3的汽缸23的圓周安裝在進氣道27和 排氣道25之間。如圖3所示,優選的是,優選地利用螺栓30(固定構件)將較靠近飛輪9的掃氣道 蓋28固定在缸體3上。與掃氣道蓋28 —樣,離飛輪較遠的掃氣道蓋29 (未顯示)也優選 地利用螺栓30固定。參見圖3,當沿著曲軸軸線33的方向看螺栓30a時,螺栓30a比螺栓 30b、30c更靠近飛輪9 (更靠近汽缸軸線31),從而使掃氣道蓋28更靠近飛輪9,優選地使螺 栓30a的位置靠近飛輪9的邊緣32。如圖4所示,能通過活塞(未顯示)打開和關閉的排氣口 24、進氣口 26(未顯示) 和一對掃氣口(即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氣口 36)優選地形成在汽缸23的內壁(側壁) 上,汽缸23位于該對掃氣口之間。優選的是,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沿著曲軸6 的軸線33的方向,優選地將排氣口 24的圓周的一部分對稱平分的中心點40 (圖4的上部) 比汽缸軸線31更遠離飛輪9。優選的是,優選地與排氣口 24的圓周的中心對稱地對準的中 心點40的位置偏離汽缸23的水平軸線,從而使得中心點40和汽缸軸線31的連線相對于 與曲軸軸線33垂直的水平線沿順時針方向偏轉,從而形成例如40度的a角。于是,排氣 道25優選地與垂直于曲軸軸線33的水平面平行地延伸。
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進氣口 26優選地以如下方式面向排氣口 24形 成進氣口 26的中心點將汽缸23的圓周的一部分對稱地平分。此外,進氣口 26的對稱地 平分的中心點和中心點40優選地位于汽缸軸線31兩側,中心點40將汽缸23的圓周的一 部分對稱地平分。排氣口 24和進氣口 26的位置優選地距汽缸軸線31的距離不同。進氣 道27優選地從進氣口 26朝著與排氣道25相反的方向延伸。進氣道27也與垂直于曲軸軸 線33的水平面平行。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排氣口 24的中心點40的位置和進氣口 26的中 心點的位置相對于曲軸軸線33的方向是不同的,排氣口 24的中心點40為在汽缸23的圓 周上對稱平分排氣口 24的中點,進氣口 26的中心點為在汽缸23的圓周上對稱平分進氣口 26的中點。當沿著曲軸軸線33的方向看時,排氣口 24的中心點40優選地比汽缸軸線31 更遠離飛輪9。當沿著曲軸軸線33的方向看時,進氣口 26的中心點優選地比汽缸軸線31 更靠近飛輪9。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排氣道25和進氣道27優選地相互平行,并且 彼此朝向不同的方向。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氣口 36優選地經由第一掃氣道37和第二掃氣道38穿過 曲軸箱(未顯示)內的曲軸室,第一掃氣道37和第二掃氣道38與汽缸軸線31的方向平行 地延伸。第一掃氣道37和第二掃氣道38為形成在缸體3中的向外開口的溝槽通道,具有 隔板44、排氣側壁45和進氣側壁46,大致平坦的掃氣道蓋28和29優選地具有嵌入開口路 徑處的隔板48。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排氣側壁45的邊緣47和進氣側壁46的 邊緣49優選地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內,并且與掃氣道蓋28和29的平坦部分基本上平行。 排氣側壁45的邊緣47和進氣側壁46的邊緣49適于用作掃氣道蓋28和29的安裝表面, 所述安裝表面相對于曲軸軸線33為傾斜的。兩個第一掃氣口 35優選地距穿過中心點40的平面大致等距地布置。當沿著汽缸 軸線31的方向看時,兩個第一掃氣口 35優選地布置在排氣口 24和汽缸軸線31的兩側,位 于汽缸23的圓形端部的圓周附近。同樣,兩個第二掃氣口 36優選地距穿過中心點40的平 面大致等距地布置。當從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兩個第二掃氣口 36優選地布置在排氣 口 24和汽缸軸線31的兩側,位于汽缸23的圓周附近。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氣口 36各 自的開口方向優選地在汽缸軸線31兩側基本上朝向排氣口 24的相對兩側向外開口。如圖 4所示,缸體3的溝槽通路優選地形成為,使得位于飛輪9側的掃氣道蓋28位于排氣道25 和曲軸軸線33之間,并且缸體3優選布置成使得位于飛輪9相對側的掃氣道蓋29位于進 氣道27和曲軸軸線33之間。用于將掃氣道蓋28固定在飛輪9側的螺栓30都優選地布置 為不影響飛輪9的運行。這就是說,在圖4中,最靠近飛輪9的螺栓30a突出得比飛輪9的 面向缸體3的水平面50更遠離缸體3。但是,如圖3所示,螺栓30a優選地設置在靠近飛輪 9的外邊緣32的區域內。換句話說,螺栓30a不影響飛輪的運轉。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 方向看時,與曲軸軸線33垂直且穿過汽缸軸線31的水平面到飛輪9的面向缸體3的水平 面50的距離短于與掃氣道蓋28的平坦部分(或掃氣道蓋28的安裝表面)平行并且穿過 汽缸軸線31的平面到掃氣道蓋28的平坦部分(或螺栓30a的端頭)的最大距離。采用上述構造的發動機2,從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氣口 36流入汽缸23內的混 合物沿著與排氣口 24相反的方向噴射,在汽缸23內轉向,燃燒氣體從排氣口 24流出。為 了改善發動機2的低排放特性,重要的是防止從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氣口 36流入的混合物從排氣口 24流出,而更多地排出燃燒氣體。因此需要適當地構造第一掃氣口 35和第 二掃氣口 36以及第一掃氣道37和第二掃氣道38的內部。在上述發動機2中,第一掃氣道37和第二掃氣道38優選地由在缸體3中形成的 槽型通路和掃氣道蓋28、29構成。缸體3中形成的槽型通路向缸體3的外部開口。因此, 通過低成本鑄造缸體3并在鑄造后進行機械加工,可以容易地實現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 氣口 36的形狀,以及第一掃氣道37和第二掃氣道38的內部形狀,以適合汽缸23內的混合 物和廢氣的流動。此外,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以如下方式設置排氣口 24 卩,與汽缸23 的圓周的一部分周向對稱的中心點40設置在氣缸23的沿曲軸軸線33的方向比汽缸軸線 31更遠離飛輪9的一部分上。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進氣口 26以及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氣口 36的位置距排氣口 24有一定距離,即沿著汽缸23的圓周方向偏移。因 為使各個口偏離地布置,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排氣道25和進氣道27沿著與曲 軸軸線33垂直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飛輪9側的掃氣道蓋28優選地位于排氣道25和 曲軸軸線33之間因為使排氣道25沿遠離飛輪9的方向偏移而產生的空間內。最遠離飛輪 9側的掃氣道蓋29位于進氣道27和曲軸軸線33之間因為使進氣道27沿靠近飛輪9的方 向偏移而產生的區域。用于固定掃氣道蓋28的全部螺栓30位于不影響飛輪9的位置。穿 過汽缸軸線31且垂直于曲軸軸線33的水平面到飛輪9的面向缸體3的水平面50的距離 優選地短于與掃氣道蓋28的平坦部分平行且穿過汽缸軸線31的平面到螺栓30a的最大距 離。因此,通過在汽缸23和飛輪9之間避開在曲軸軸線33上布置諸如掃氣道蓋28等構件, 能夠縮短汽缸23和飛輪9之間的距離。因此能夠縮短發動機2在曲軸軸線33的方向的尺 寸,使發動機小型化。由于能縮小鏈鋸1的寬度(沿著垂直于導桿方向的寬度),因此可以 提高鏈鋸的便攜性和易操作性。如圖1、圖2所示,更靠近飛輪9的掃氣道蓋28優選地在 飛輪9產生的氣流到達的區域內進一步沿飛輪9的轉動方向(圖1中的左側)設置(優選 比比曲軸6的軸線33更靠近汽缸23)。換句話說,優選更靠近飛輪9的掃氣道蓋28位于 比汽缸軸線31進一步沿飛輪9的轉動方向的一側,即飛輪9與缸體3重疊的一側。在缸體 23的沿飛輪9的轉動方向的前側(轉動方向的前側,圖中的右側),掃氣道蓋28不會阻擋 冷卻風到達飛輪9的鰭片11。因此,冷卻風有效地流過缸體3和周圍的構件,并且能夠保持 缸體3等良好的冷卻性能。此外,用于將掃氣道蓋28固定在飛輪9側的全部螺栓30 (30a、 30b,30c)不會影響飛輪9。因此可以容易地裝拆螺栓30,便于發動機2的維護保養。下面結合圖5、圖6描述第二實施例的發動機202。在前面披露的實施例的發動機 2中,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排氣口 24、第一掃氣口 35和第二掃氣口 36以及進氣 口 26按預定的角度a順時針轉動地布置。對于第二實施例的發動機202,各個口按預定的 角度3逆時針轉動地布置。圖5、圖6為分別與圖3、圖4相對應的視圖,與圖1至圖4中 類似的一些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但未作解釋。如圖5、圖6所示,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沿曲軸軸線33的方向,排氣口 224的圓周部分上的中心點240優選地朝著比汽缸軸線31更靠近飛輪9的方向偏移。排氣 口 224優選地以如下方式形成汽缸23的圓周部分上的中心點240和汽缸軸線31的連線 相對于與曲軸軸線33垂直的水平面沿圓周方向朝飛輪9逆時針偏轉,從而形成例如40度 的3角。
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進氣口(未顯示)優選地位于排氣口 224的對面, 使進氣口的圓周部分的中心與排氣口 224的圓周部分的中心240對稱,對稱軸為汽缸軸線 31。排氣口 224相對于汽缸軸線31的位置與進氣口相對于汽缸軸線31的位置不同。當沿 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排氣道225和進氣道227沿著與曲軸軸線33垂直的方向相互 平行地延伸。第一掃氣口 235和第二掃氣口 236經由第一掃氣道237和第二掃氣道238與曲軸 箱(未顯示)內的曲軸室連接,第一掃氣道237和第二掃氣道238優選地與汽缸軸線31平 行地延伸。第一掃氣道237和第二掃氣道238優選地由在缸體3中形成的向外開口的溝槽 通道構成,所述溝槽通道包括隔板244、排氣側壁245和進氣側壁246。大致平坦的掃氣道 蓋228、229優選地具有嵌在開口槽處的隔板248。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排氣側 壁245的邊緣247和進氣側壁246的邊緣249與掃氣道蓋228、229的平坦部分大致平行, 并且與掃氣道蓋228和229的平坦部分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內。排氣側壁245的邊緣247 和進氣側壁246的邊緣249優選地是用于安裝掃氣道蓋228、229的安裝表面,并且相對于 曲軸軸線33傾斜。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兩個第一掃氣口 235距穿過排氣口 224的圓周部 分的中心點240和汽缸軸線31的平面等距離地布置。同樣,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 時,兩個第二掃氣口 236距穿過排氣口 224的圓周部分的中心點240和汽缸軸線31的平面 等距離地布置。第一掃氣口 235和第二掃氣口 236各自的開口方向優選地在汽缸軸線31兩 側大致面向排氣口 224的相對兩側。如圖6所示,缸體3的溝槽通路優選地形成為,使位于 更靠近飛輪9側的掃氣道蓋228優選地位于進氣道227和曲軸軸線33之間。位于離飛輪9 較遠側的掃氣道蓋位229優選地位于排氣道225和曲軸軸線33之間。掃氣道蓋228和位 于飛輪9側的固定掃氣道蓋228的螺栓30都優選地布置為避免影響飛輪9。也就是說,在 圖6中,掃氣道蓋228的邊沿和離飛輪最近的螺栓30a都不影響飛輪9,這是因為它們安裝 在飛輪9的邊緣32之外,如圖5所示。當沿著汽缸軸線31的方向看時,與曲軸軸線33垂直且穿過汽缸軸線31的水平面 到飛輪9的面向缸體3的水平面50的距離短于與掃氣道蓋228的平坦部分(或掃氣道蓋 228的安裝表面)平行并且穿過汽缸軸線31的平面到掃氣道蓋228的平坦部分(或螺栓 30a的端頭)的最大距離。使用本實施例的發動機202,如前面描述的實施例那樣,因為在汽缸23和飛輪9 之間避開在曲軸軸線33上布置諸如掃氣道蓋28等構件,因此能夠縮短汽缸23和飛輪9之 間的距離。因此,通過縮短發動機202在曲軸軸線33的方向的尺寸,使發動機202小型化。 由于能縮小鏈鋸1的寬度,因此可以提高鏈鋸1的便攜性和易操作性。此外,用于將掃氣道 蓋228固定在飛輪9側的全部螺栓30(30a、30b、30c)不會影響飛輪9。因此可以容易地裝 拆螺栓30,便于發動機2的維護保養。此外,第一掃氣道237、第二掃氣道238優選地限定 在缸體3外部開口的溝槽通路和掃氣道蓋228、229。因此,容易實現第一掃氣口 235和第二 掃氣口 236的形狀,以及第一掃氣道237和第二掃氣道238的內部形狀,以優化汽缸23的 混合物和廢氣的流動。無論如何,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兩個實施例。例如,無論如何,掃氣口和掃氣道的數 目不限于每側兩個,可以每側3個,總共6個掃氣口和掃氣道,或可以設置更多的掃氣口和掃氣道。此外,排氣道和進氣道不必偏移為朝相反的方向平行設置,只要維持排氣道和進氣 道之間的角度,當沿著汽缸軸線的方向看時,排氣道和進氣道可以同軸地平行延伸。無論如 何,本發明的發動機不限于安裝在鏈鋸上,而是可安裝于剪草機或綠籬修剪機等。在該情況 下也可以使設備整體小型化。已經參照一個或多個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進行了介紹和說明,應該明白, 在不違背本發明披露的原理的基礎上可以改變優選實施例的構造和細節,因此本發明包括 在本發明披露的精神和范圍內的所有修改和變更。本發明要求2009年3月17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9-064756的優先權,該 日本專利申請披露的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權利要求
一種二沖程發動機,包括缸體,排氣口,其形成在所述缸體的內壁上,進氣口,其與所述排氣口相對地形成于所述內壁上,曲軸,其是可旋轉的,飛輪,其設置在所述曲軸上,至少一對掃氣口,其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形成于所述內壁上,一對掃氣道蓋,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用于提供將所述掃氣口與曲軸室連接的一對掃氣道,其中,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一對掃氣道蓋中最靠近所述飛輪的掃氣道蓋相對于所述曲軸位于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中之一所在的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其中,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掃氣口相對于穿過排氣口的中心和所述汽缸的 軸線的平面基本對稱地布置,并且朝向所述汽缸的與排氣口相對側的壁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其中,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進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接近 所述飛輪的方向偏移,所述排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遠離所述飛輪的方向 偏移,并且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位于所述曲軸的軸線和與所述排氣口連接的排氣道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其中,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排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接近 所述飛輪的方向偏移,所述進氣口從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朝遠離所述飛輪的方向 偏移,并且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位于所述曲軸的軸線和與所述進氣口連接的進氣道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其中,當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排氣道和所述進氣道垂直于所述曲軸的軸線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其中,所述掃氣道蓋利用多個安裝構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并且當沿著所述曲軸的軸線方向看時,沿著所述汽缸的軸線方向看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安 裝構件位于所述飛輪的邊緣之外。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其中,當沿著所述曲軸的軸線方向看時,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位于沿著所述飛輪的 轉動方向比所述曲軸的軸線更靠近所述汽缸側的區域內。
8.一種二沖程發動機,包括 缸體,排氣口,其形成在所述缸體的內壁上,進氣口,其與所述排氣口相對地形成于所述內壁上, 曲軸,其是可旋轉的, 飛輪,其設置在所述曲軸上,至少一對掃氣口,其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形成于所述內壁上, 一對掃氣道蓋,其利用緊固構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用于提供將所述掃氣口與曲軸室 連接的一對掃氣道,其中,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缸體和所述掃氣道蓋的安裝表面相對于所述曲軸的軸線傾斜,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且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的平面到所述飛輪的面向 所述缸體的平面的距離短于與所述安裝表面平行且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的平面到最靠近 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或所述緊固構件的最大距離。
9.一種二沖程發動機,包括 缸體,排氣口,其形成在所述缸體的內壁上, 進氣口,其與所述排氣口相對地形成于所述內壁上, 曲軸,其是可旋轉的, 飛輪,其設置在所述曲軸上,至少一對掃氣口,其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形成于所述內壁上, 一對掃氣道蓋,其利用緊固構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用于提供將所述掃氣口與曲軸室 連接的一對掃氣道,其中,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靠近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或所述緊固構件的 離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并與所述曲軸的軸線垂直的平面最遠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飛輪的 面向所述缸體的平面更遠離所述缸體的一側,并且,當沿著所述曲軸的軸線方向看時,靠近 所述飛輪的所述掃氣道蓋或所述緊固構件的離穿過所述汽缸的軸線并與所述曲軸的軸線 垂直的平面最遠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飛輪的邊緣之外。
10.一種動力工具,其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動力工具,其中,所述動力工具為鏈鋸,所述二沖程發動機設置為使所述曲軸和導桿的突出方向垂直。
12.一種動力工具,其包括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中,所述動力工具為鏈鋸,所述二沖程發動機設置為使所述曲軸和導桿的突出方向垂直。
14.一種動力工具,其包括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二沖程發動機。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動力工具,其中,所述動力工具為鏈鋸,所述二沖程發動機設置為使所述曲軸和導桿的突出方向垂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二沖程發動機,包括缸體;排氣口,其形成在所述缸體的內壁上;進氣口,其與所述排氣口相對地形成于所述內壁;曲軸,其是可旋轉的;飛輪,其設置在所述曲軸上;至少一對掃氣口,其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形成于所述內壁上;一對掃氣道蓋,其安裝在所述缸體上,用于提供將所述掃氣口與曲軸室連接的一對掃氣道,其中,當沿著汽缸的軸線方向看時,所述一對掃氣道蓋中最靠近所述飛輪的掃氣道蓋相對于所述曲軸位于所述排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中之一所在的側。
文檔編號A01G3/00GK101839167SQ201010138580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7日
發明者金谷健太郎, 長沼賢二 申請人:日立工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