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產品副產物的加工設備,具體是涉及一種大豆經提取豆油后得 到的豆粕發酵后進行干燥的設備。
背景技術:
豆粕是大豆經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產品,營養十分豐富,一直是飼料工業和養殖 業的大宗蛋白原料,但由于豆類植物中廣泛存在抗營養因子,尤其是過敏原,不僅使得動物 對豆粕中的蛋白質吸收轉化率較低,而且引起動物特別是高檔水產動物免疫系統、消化系 統的嚴重破壞,影響了豆粕營養使用價值,造成了豆粕蛋白飼料的浪費。利用生物發酵技術 對豆粕進行變性,消除抗營養因子,增加了有益成分和小肽,提高了豆粕的利用率,已成為 豆粕飼料深加工的趨勢,目前已大量用于優質乳豬飼料、水產飼料,替代價格日益昂貴的魚 粉前景相當廣闊。豆粕經生物發酵變性處理后,含水率在35-45 %,還帶有一定黏性,進行干燥是必 要條件,現有技術的一大難題是難以取得較好的干燥效果,作為現有技術沒有專門針對發 酵變性后豆粕使用的干燥設備,只是借用其它通用處理物料的干燥機,主要工作部件為傾 斜的轉動長筒,物料自高端加入,經導料板進入滾筒,滾筒由電動機驅動緩慢轉動,滾筒內 壁裝有抄板,使物料隨滾筒的轉動從上面拋灑并向前移動到低端,同時在風機的作用下冷 空氣經過換熱被吸入滾筒,物料在拋灑和移動過程中與熱空氣接觸,水分被帶走達到干燥 目的,最后由出料端排出。轉筒干燥的主要特點是處理速度較快,但是其缺點更加明顯,通 常的干燥機只能處理沒有黏性的物料,而發酵變性后的豆粕黏性大,容易粘附在滾筒壁和 抄料板上,干燥時物料易滾球成團,熱風與物料接觸不均勻,影響品質,且熱空氣容易“短 路”干燥效率較低。總之以往采用的干燥方法和設備沒有專門針對發酵豆粕特性的干燥設 備,物料干燥時溫度高,受熱不均勻,成團焦結糊化造成干燥過程中品質參差不齊和營養損 失,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經相關檢索,目前本領域僅在發酵的技術上作各種研究改進,尚 無克服上述缺點,合適的發酵豆粕烘干設置出現,這一問題嚴重制約了發酵豆粕產業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本發明為專門針對發酵豆粕高水分、高黏性、物料易結塊、要求干 燥溫度低等特性而發明的一種新型干燥設備,物料在干燥時始終處于翻動狀態,合理的攪 拌轉速、可調的槳葉角度和轉向,及合理的透風孔板結構及風速,使物料在干燥時受熱均勻 溫度低,干燥速度快能耗低,外觀色澤自然營養保持良好。本發明的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在呈矩形的干燥箱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一層水平的、開設通風孔的透風孔板,在透 風孔板的上方,平行配置一對由電機驅動包括固定在翻料軸上的翻料漿葉;在干燥箱體長度方向的兩側,在透風孔板的上方,一側設置輸入絞龍另一側開設出料閘門,接通出料倉;在進料裝置一側,透風孔板的下部開設熱風進風入口 ;在干燥箱體的上方,在長度方向設置并列兩個倒斗形的出風集風罩,兩集風罩向 上,經管路分別接入兩個并聯旋風分離器的進氣口 ;兩個旋風分離器下部接漏斗型集粉器,經接管、閉風器與干燥箱體的上頂板相連 接,旋風分離器由抽風機抽出機體外。
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需要干燥加工的發酵豆粕由輸入絞龍推行的進料裝置送 入干燥箱體的透風孔板的進料端,啟動一對電機對翻料軸,包括固定在翻料軸上的翻料漿 葉進行旋轉,由于翻料漿葉帶有一定角度,在旋轉中既將發酵豆粕揚起,又向前輸送;開啟 下方熱風進風入口和上方旋風分離器的抽風機,熱風自然從透風孔板的下方,通過通風孔 向上流出,加速、加劇了透風孔板上的發酵豆粕翻騰力度,電機對翻料軸按規定和要求,反 復正、反方向轉動,發酵豆粕在透風孔板上往復、來回既揚起又前后移動,得到充分的疏松、 膨松和打散。一小部分極細小粉沫狀的物料隨氣流被抽吸到烘干箱體上方,經管路進入旋 風分離器,潔凈的水蒸汽和熱空氣從旋風分離器的出氣口排出,固體狀,具有一定重量的發 酵豆粕粉沫、經漏斗型集粉器、閉風器下落至透風孔板上,就此反復操作、運行,既干燥了發 酵豆粕的水份,又很膨松,沒有焦結糊化現象,當達到干燥的水分要求后,一個方向轉動電 機,使得處理畢的發酵豆粕從透風孔板上移動,最終從另一側出料間門進入出料倉,完成作 業。進一步,所述翻料漿葉在5-45度范圍內可旋轉角度地固定在翻料軸上。再進一步,所述翻料漿葉呈矩形板狀,由圓桿插入翻料軸的圓孔中,外露端由螺母 固定,翻料漿葉的寬度為10-60毫米。進一步,在所述翻料軸的周向每隔90度固定設置翻料漿葉。進一步,所述翻料漿葉的旋轉外端部與透風孔板的距離為5至30毫米。進一步,所述平行配置一對翻料軸上翻料漿葉旋轉外徑之和與透風孔板的寬度及 干燥箱體內壁寬度匹配、間隙5至30毫米。進一步,所述一對由電機可分別正、反旋轉,轉速為30-80轉/分。進一步,所述透風孔板上開設通風孔的開孔率為8-12%,通風孔的孔徑為2-3毫 米,通風孔在長度方向的間距為4-5毫米,在寬度方向的間距為3. 5-4. 5毫米,通風孔與抽 風機匹配風速為1. 2-2米/秒。進一步,所述干燥箱體的長度為4-9米,高度為3-5米,寬為0. 5至2米。在進料裝置一側,透風孔板的下部開設熱風進風入口 ;在干燥箱體的上方,在長度方向設置并列兩個倒斗形的出風集風罩,兩集風罩向 上,經管路分別接入兩個并聯旋風分離器;氣流經旋風分離器由抽風機抽出機體外,兩個旋風分離器下部的接漏斗型集粉 器,經接管、閉風器與干燥箱體的上頂板相連接。本發明的優越性和有益效果①豆粕中營養十分豐富,由于其中抗營養因子的存在而大大影響了豆粕的效用, 發酵豆粕的誕生無疑改變了豆粕的價值,但干燥成為了一大難題。本發明提供的烘干裝置, 克服了以往技術的缺點,很大程度提高了發酵豆粕的干燥狀況,且沒有焦結糊化現象,滿足了技術要求,極大提高了豆粕利用價值和效率,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②本發明改變了現有 技術單純從發酵豆粕表面熱風吹拂進行烘干的方式,突破了在該領域、該技術上人們的習 慣使用模式思維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技術效果。現有技術的烘干裝置只能應用于普通的豆 粕加工,而本發明是針對發酵后的豆粕,解決了具有粘性狀態物料進行烘干的特殊要求。③ 本發明首創從發酵豆粕底板下部穿出熱風與機械翻料相結合的技術方案,既從表面吹拂, 又使發酵豆粕本身飛揚在“空中”,徹底、全方位吸熱,干燥和膨松效果好。④本發明的發酵 豆粕粉沫、顆粒基本是在揚起狀態干燥的,因此,不可能出現焦結糊化現象,干燥后的成品 質量特別好。⑤本發明裝置的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僅翻料軸部件旋轉運行,便于維護維修, 運行成本低。
圖1是本發明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一種實施方式,水平方向觀察的結構示意 圖;圖2是本發明干燥箱體部件的一種實施方式,從水平側面方向觀察的結構示意 圖;圖3是本發明透風孔板部件的一種實施方式,從上往下觀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透風孔板部件的一種實施方式,水平方向觀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翻料軸部件的一種實施方式,水平方向觀察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現有技術,滾筒式干燥機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局部滾筒部件的剖面圖。圖中,1是進料裝置、2是電機、3是干燥箱體、4.熱風進風入口、5是透風孔板、6是 翻料軸、6a是翻料漿葉、7是旋風分離器、7a是出風集風罩、7b是管路、7c是抽風機、7d是漏 斗型集粉器、8是閉風器、9出料閘門、10是出料倉。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一種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在呈矩形的干燥箱體3的長度方向設置一層水平 的、開設通風孔的透風孔板5,在透風孔板5的上方,平行配置一對由電機2驅動的翻料軸 6,翻料軸6上垂直固定多枚與翻料軸6軸線成角度的翻料漿葉6a ;在干燥箱體3長度方向 的兩側,在透風孔板5的上方,一側設置由輸入絞龍推行的進料裝置1,另一側開設出料閘 門9,接通出料倉10 ;在進料裝置1 一側,透風孔板5的下部開設熱風進風入口 4 ;在干燥箱 體3的上方,在長度方向設置并列兩個倒斗形的出風集風罩7a,兩集風罩向上,經管路7b分 別接入兩個并聯旋風分離器7 ;氣流經旋風分離器7由抽風機7c抽出機體外,兩個旋風分 離器7下部接漏斗型集粉器,經閉風器8與干燥箱體3的上頂板相連接。所述翻料漿葉6a在5-45度范圍內可旋轉角度地固定在翻料軸6上。在此范圍內, 可取得既揚起待干燥的發酵豆粕,又能前后、往復移動發酵豆粕的目的。所述翻料漿葉6a呈矩形板狀,由圓桿插入翻料軸6的圓孔中,外露端由螺母固定, 翻料漿葉6a的寬度為10-60毫米。此結構便于制作、固定、使用、調整。所述翻料軸6的周向每隔90度固定設置翻料漿葉6a。在翻料軸6的軸上,沿軸向 90度交替周向固定設置翻料漿葉6a,經試驗,可以取得較好的揚起和移動效果。
所述翻料漿葉6a的旋轉外端部與透風孔板5的距離為5至30毫米,可以較好地 揚起發酵豆粕進行飛揚干燥。所述平行配置一對翻料軸6上翻料漿葉6a旋轉外徑之和與透風孔板5的寬度及 干燥箱體3內壁寬度匹配、間隙5至30毫米。。如圖2所示,相互匹配作業,提高干燥作業 效率。所述一對由電機2可分別正、反旋轉,轉速為30-80轉/分。根據需要進行正、反 旋轉,達到對發酵豆粕飛揚和移動的目的。 所述透風孔板5上開設通風孔的開孔率為8-12 %,通風孔的孔徑為2-3毫米,通風 孔在長度方向的間距為4-5毫米,在寬度方向的間距為3. 5-4. 5毫米,通風孔與抽風機匹配 風速為1.2-2米/秒。合適的透風孔板的孔徑及開孔率對增強發酵豆粕物料在透風孔板流 化床上的流動性有較大的作用。在所述范圍內的揚起和干燥的效果較好。所述干燥箱體3的長度為4-9米,高度為3-5米,寬為0. 5至2米,此為常用規格, 便于設計制作,取得本發明要求的目的。翻料式干燥機其工作原理是物料通輸送絞龍進料裝置1進入流化床干燥箱體3并 均勻分布在透風孔板5上面,在抽風機7c的作用下,熱風以一定風速穿過透風孔板5與物 料接觸,在正常狀況下物料顆粒在氣流的作用下脫離原來位置隨氣流上下浮動。由于發酵 豆粕的含水率高且又有黏性,不利物料的運動。在本發明干燥機內設計了能正反方向旋轉 電機2,翻料槳葉6a不斷將物料翻松,通過翻料使黏團的發酵豆粕在干燥過程中表面水分 蒸發即被碰撞碎裂,增大與干燥介質的接觸面積,使團狀物料隨干燥時間增加而消失,物料 在氣流與翻料槳葉6a雙重作用下水分被快速蒸發,加快了烘干進程,保證了物料在干燥過 程中料層的均勻性,解決了物料結塊的狀況,采用這種方法,有利于物料與熱空氣充分的接 觸提高了熱效率,在實際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烘干機設有內部氣流循環系統,一小部 分極細小較輕的粉沫在水分還沒達到要求時經旋風分離器7閉風器8回流至烘干機內繼續 干燥,同時濕氣夾帶的物料粉沫經過旋風分離器7與濕空氣分離,通過閉風器8重新進入流 化干燥機,潔凈濕氣排出烘干機。翻料槳葉6的轉動不但使物料增加與熱空氣接觸的機會, 而且推動物料緩慢向前運動。當物料被烘干時,經出料間門9被推出流化床進入出料倉10 暫存,最后由底部的閉風排料口排出。
權利要求
一種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在呈矩形的干燥箱體(3)的長度方向設置一層水平的、開設通風孔的透風孔板(5),在透風孔板(5)的上方,平行配置一對由電機(2)驅動的翻料軸(6),翻料軸(6)上垂直固定多枚與翻料軸(6)軸線成角度的翻料漿葉(6a);在干燥箱體(3)長度方向的兩側,在透風孔板(5)的上方,一側設置由輸入絞龍推行的進料裝置(1),另一側開設出料閘門(9),接通出料倉(10);在進料裝置(1)一側,透風孔板(5)的下部開設熱風進風入口(4);在干燥箱體(3)的上方,在長度方向設置并列兩個倒斗形的出風集風罩(7a),兩集風罩向上,經管路(7b)分別接入兩個并聯旋風分離器(7)的進氣口;兩個旋風分離器(7)下部接漏斗型集粉器(7d),經接管、閉風器(8)與干燥箱體(3)的上頂板相連接,旋風分離器(7)由抽風機(7c)抽出機體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漿葉(6a)可旋轉 角度地固定在翻料軸(6)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漿葉(6a)呈矩形 板狀,由圓桿插入翻料軸(6)的圓孔中,外露端由螺母固定,翻料漿葉(6a)的寬度為10-60 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料軸(6)的周向 每隔90度固定設置翻料漿葉(6a)。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漿葉(6a)的旋轉 外端部與透風孔板(5)的距離為5至30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配置一對翻料軸 (6)上翻料漿葉(6a)旋轉外徑之和與透風孔板(5)的寬度及干燥箱體(3)內壁寬度匹配、 間隙5至30毫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由電機(2)可分 別正、反旋轉,轉速為30-80轉/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風孔板(5)上開設 通風孔的開孔率為8-12%,通風孔的孔徑為2-3毫米,通風孔在長度方向的間距為4-5毫 米,在寬度方向的間距為3. 5-4. 5毫米,通風孔與抽風機匹配風速為1. 2-2米/秒。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體(3)的長度 為4-9米,高度為3-5米,寬為0. 5至2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大豆經提取豆油后得到的豆粕發酵后進行干燥的設備。一種翻料式發酵豆粕烘干機,在干燥箱體(3)設置透風孔板(5),在透風孔板(5)的上方,配置一對由電機(2)驅動的翻料軸(6),翻料軸(6)上固定多枚翻料漿葉(6a);在干燥箱體(3)的兩側,在透風孔板(5)的上方,一側設置進料裝置(1),另一側開設出料閘門(9)接通出料倉(10);在進料裝置(1)一側,透風孔板(5)的下部開設熱風進風入口(4);在干燥箱體(3)的上方,設置出風集風罩(7a),氣流經管路(7b)兩個并聯旋風分離器(7),由抽風機(7c)抽出機體外,旋風分離器(7)下部接漏斗型集粉器(7d)、閉風器(8)與干燥箱體(3)的上頂板相連接。本發明很大程度提高了發酵豆粕的干燥狀況,且沒有焦結糊化現象,提高了豆粕利用價值、效率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23N17/00GK101828757SQ20101018683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8日
發明者周榮, 蔡淑君, 虞宗敢, 高翔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