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農用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小塊田地和丘陵山區梯田的多 功能農用犁。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基本種植面積大約是19億畝,各種現代化的農具也逐 漸用到了中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犁是農業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農業用具,目前,田地的 耕作作業除了牛拉外,最多的是拖拉機帶的機耕犁,但這些機器體積較大,相對比較笨重, 較適宜在平原地區對大面積的農田作業,但對于山區和丘陵地區的耕作很不適用,田地的 很多邊角無法耕作,對于地勢非常不好的地方,這些機器甚至無法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設計一種使用方便、靈活的人力田地耕作的多功能農用犁, 以適應山區和丘陵地區的耕作要求。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犁鏵與下料桿焊接,下料桿的下料口處位于犁鏵背部,種肥混合倉與水平面垂直 并于下料桿入口處連接,種肥混合倉以機架為支撐;料倉與下料桿入口連接處設有一個下 料閥,下料閥由安裝在機架上的閥門開關控制開度;機架的下方安裝地輪。所述料倉與下料桿間的角度范圍為120° < θ < 150°。所述農用犁的下料量為IOkg/畝-20kg/畝。所述農用犁料倉的最大載荷為30kg。多功能農用犁的下料桿、機架、閥門開關和地輪均為廢舊自行車的零部件,下料桿 取自于廢舊自行車的車架,犁耙取自于自行車的前把,閥門開關取自于自行車的車閘,地輪 取自于自行車的車輪。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解決了大型農耕犁無法在山區和丘陵地區耕作的難題,更適合在小塊天地和 丘陵山區梯田作業。(2)實現了犁地、播種、施肥一體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的工作效率。(3)充分利用了廢舊自行車,實現了廢舊自行車的回收利用,節約了社會資源,同 時也降低了犁的成本。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左視圖。圖中標號
1-犁鏵;2-下料桿;3-種肥混合倉;4-下料閥;5-機架;6_閥門開關;7_地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功能農用犁,下面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一步 說明。如附圖1、2和3所示,該多功能農用犁的結構為犁鏵1與下料桿2焊接,下料桿 2下料口處位于犁鏵背部,種肥混合倉3與水平面垂直并于下料桿入口連接,料倉3以機架 5為支撐,料倉3與下料桿入口連接處設有一個下料閥4,下料閥4通過閥門開關6控制閥 門開度,整個結構依靠地輪7運動。實施例1 以M自行車為例,以廢舊自行車的車輪作為地輪,車把作為機架,車架中的空心 管作為下料桿。下料桿與機架之間的角度140° < θ <150°,下料桿長度1000mm < L
<1500mm,種肥混合倉尺寸200 < L < 300mm、150mm < W < 200mm、100mm < H < 150mm。 下料量10kg/畝< G < 15kg/畝。實施例2 以沈自行車為例,以廢舊自行車的車輪作為地輪,車把作為機架,車架中的空心 管作為下料桿。下料桿與機架之間的角度130° < θ <150°,下料桿長度1200mm < L
<1800mm,種肥混合倉尺寸200 < L < 350mm、180mm < W < 250mm、150mm < H < 250mm。 下料量10kg/畝< G < 18kg/畝。實施例3 以28自行車為例,以廢舊自行車的車輪作為地輪,車把作為機架,車架中的空心 管作為下料桿。下料桿與機架之間的角度120° < θ <150°,下料桿長度1500mm < L
<2000mm,種肥混合倉尺寸200 < L < 350mm、180mm < W < 250mm、150mm < H < 300mm。 下料量10kg/畝< G < 20kg/畝。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農用犁,其特征在于犁鏵⑴與下料桿⑵焊接,下料桿⑵的下料口 處位于犁鏵(1)背部,種肥混合倉C3)與水平面垂直并于下料桿( 入口處連接,種肥混合 倉(3)以機架( 為支撐;料倉C3)與下料桿( 入口連接處設有一個下料閥G),下料閥 ⑷由安裝在機架(5)上的閥門開關(6)控制開度;機架(5)的下方安裝地輪(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農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倉(3)與下料桿O)間的 角度范圍為120° < θ < 1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農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述農用犁的下料量為IOkg/ 畝-20kg/ 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農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述農用犁料倉(3)的最大載荷 為 30kg。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小塊田地和丘陵山區梯田的多功能農用犁。犁鏵與下料桿焊接,下料桿的下料口處位于犁鏵背部,種肥混合倉與水平面垂直并于下料桿入口處連接,種肥混合倉以機架為支撐;料倉與下料桿入口連接處設有一個下料閥,下料閥由安裝在機架上的閥門開關控制開度;機架的下方安裝地輪。本發明的創新之處在于實現了犁地,播種和施肥一體化操作;設備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小塊田地和丘陵梯田;對廢舊自行車進行重復利用,降低了犁的成本,節約了社會資源。
文檔編號A01B49/06GK102067751SQ201010608718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7日
發明者張俊姣, 張旭明, 楊勇平, 董長青, 陸強 申請人: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