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林蛙自動飼喂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56781閱讀:41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林蛙自動飼喂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林蛙自動飼喂機。
背景技術
林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農民個人飼養林蛙是一個致富的好項目。林蛙因無植 物蛋白消化酶,且對靜物無視覺,只能飼喂活蟲。目前飼喂的方法是,人進入飼養場將活蟲 拋灑在飼養場的地面上。由于林蛙屬于野生動物,易受驚嚇,當人進入飼養場拋灑活蟲時, 林蛙受驚四散,不能馬上進食,這時活蟲比如蠅咀會鉆入地下,成蛹,再變成成蟲飛走,采食 率極低,采食率一般只有30%,增加了飼養的成本,也不利林蛙快速生長。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林蛙自動飼喂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皮帶傳動系統的傳輸帶架設在飼養場采食臺的 上方,皮帶傳動系統的皮帶輪設在飼養場外,它還有若干個采食籠,每個采食籠的上方設掛 鉤,掛在皮帶傳動系統下側的皮帶上。使用方法是將活蟲裝入采食籠里,同時打開皮帶傳 動系統,傳輸帶移動,將若干個采食籠從一側的皮帶輪處按相同的時間間隔依次掛在下側 傳輸帶上,將每個采食籠依次帶進飼養場采食臺的上方,籠里的活蟲必然向籠外爬,掉在采 食臺上,供林蛙采食;當一個采食籠進入另一側的皮帶輪處,此時傳輸帶上已掛滿了采食 籠,采食完畢,令電機反轉,所有的采食籠回到始端,收回空的采食籠,準備進入下一個飼喂 循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飼喂過程中,人不進入飼養場,完 全模仿野生環境,林蛙不受驚嚇,大大提高了采食率,接近100%。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示意圖。圖2是
圖1的俯視圖。圖3是
圖1中A部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皮帶傳動系統的傳輸帶2架設在飼養場采食臺的上方,皮帶傳動系統的 皮帶輪1設在飼養場外,它還有若干個圓臺形采食籠3,每個采食籠的上口均勻設置兩個連 接鐵絲14,鐵絲上端設掛鉤4,掛在皮帶傳動系統下側的傳輸帶2上。使用方法是將蠅蛆活 蟲裝入采食籠里,同時打開皮帶傳動系統,傳輸帶移動,將若干個采食籠從左側的皮帶輪處 按相同的時間間隔依次掛在下側傳輸帶上,將每個采食籠依次帶進飼養場采食臺的上方, 籠里的蠅蛆必然向籠外爬,掉在采食臺上,供林蛙采食;當一個采食籠行進到右側的皮帶輪處,此時傳輸帶上已掛滿了采食籠,采食完畢,令電機反轉,所有的采食籠回到始端,收回空 的采食籠,準備進入下一個飼喂循環。它適合較小的飼養場。對于較大飼養場,增加以下兩個措施首先,在每個采食籠的外面增加一個可移動的圓臺形外罩13,參見圖3,外罩上系 三個吊架12,三個吊架的上端系在一個總吊架11的下端,總吊架依次穿過掛鉤上的孔、筒 狀彈簧座10上的孔和彈簧15內腔,其上端系銜鐵9,筒狀彈簧座固定在掛鉤的下部;在下 側傳輸帶的上方設置塑料管5,塑料管下壁開有若干個磁鐵繩孔16,該孔在塑料管內腔有 一個可軸向移動的移動繩6,磁鐵繩7的下端系磁鐵8,上端系在移動繩上。使用方法是將 蠅蛆活蟲裝入采食籠里,再落下外罩,將蠅蛆關在籠里,掛在下側的傳輸帶,這時銜鐵位于 掛鉤的上方,傳輸帶上已掛滿了采食籠后,控制移動繩向個磁鐵繩孔的方向移動,磁鐵繩及 磁鐵向下移動,接近銜鐵,銜鐵被吸上行,帶動總吊架及外罩上行,采食籠打開,蠅蛆見光后 爬向籠外,余下的過程與上相同。其次,本實用新型共設若干個,共用一個驅動軸,參見圖2。
權利要求一種林蛙自動飼喂機,其特征是皮帶傳動系統的傳輸帶架設在飼養場采食臺的上方,皮帶傳動系統的皮帶輪設在飼養場外,它還有若干個采食籠,每個采食籠的上方設掛鉤,掛在皮帶傳動系統下側的傳輸帶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蛙自動飼喂機,其特征是在每個采食籠的外面設置一個 可移動的圓臺形外罩,外罩上系三個吊架,三個吊架的上端系在一個總吊架的下端,總吊架 依次穿過掛鉤上的孔、筒狀彈簧座上的孔和彈簧內腔,其上端系銜鐵,筒狀彈簧座固定在掛 鉤的下部;在下側傳輸帶的上方設置塑料管,塑料管下壁開有若干個磁鐵繩孔,該孔在塑料 管內腔有一個可軸向移動的移動繩,磁鐵繩的下端系磁鐵,上端系在移動繩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林蛙自動飼喂機,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當人進入飼養場拋灑活蟲時,林蛙受驚四散,不能馬上進食,這時活蟲比如蠅咀會鉆入地下,采食率極低。本實用新型的要點是皮帶傳動系統的傳輸帶架設在飼養場采食臺的上方,皮帶傳動系統的皮帶輪設在飼養場外,它還有若干個采食籠,每個采食籠的上方設掛鉤,掛在皮帶傳動系統下側的傳輸帶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飼喂過程中,人不進入飼養場,完全模仿野生環境,林蛙不受驚嚇,大大提高了采食率,接近100%。
文檔編號A01K67/02GK201630135SQ201020131358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6日
發明者王洪飛 申請人:王洪飛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