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園藝工具中的護板固定件的防脫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用于剪割雜草等作業的切割機、用于修剪樹籬的樹籬修整機、鏈鋸、 或者除草機或割草機等所謂園藝工具中,用來防止主要是保護使用者側免受旋轉刀具傷害 的護板的固定件脫落的機構。
背景技術:
例如,用于室外割草作業等的切割機(割草機),在適于使用者站立使用的長度的 支柱的前端設置有旋轉的刀具,且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被設置成從支柱的中途向左右側 方延伸的狀態。另外,在支柱的后部配置有用于使刀具旋轉的驅動源。作為驅動源,存在發 動機式驅動源或電動式驅動源。此外,作為旋轉刀具可以采用樹脂繩來取代在周圍具有刀 片的盤式刀具。旋轉刀具經由齒輪頭部被支承在支柱的前端。該旋轉刀具的后側(使用者側)安 裝有用于防止切割下的草或地面上的小石頭等向使用者側飛濺的護板。該護板為了不妨礙 旋轉刀具的作業區域通常占據整周的三分之一左右的范圍,被設定為主要保護使用者側的 大小。為了對齒輪頭部等進行維修和修理,該護板有時會被修理者等暫時取下。通過固定 件例如固定螺絲的鎖緊,將該護板固定在通常支柱上。這種情況下,只要旋松固定螺絲就能 夠將護板從支柱上取下。專利文獻1 日本實開平7-7330號公報然而,若旋松固定螺絲并將其從護板取下,則在維修結束后再次安裝護板時,需要 花費裝配固定螺絲的時間,操作性較差,而且有時還會丟失螺絲。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對所謂的園藝工具提高護板安裝時的作業性,并且防止用于固 定護板的固定件的丟失等。本發明的技術方案1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用于使用固定件將 覆蓋刀具周圍的護板安裝到工具主體側的園藝工具,該固定件防脫構造的特征在于,在護 板上設置有固定件防脫部,該固定件防脫部限制在由固定件進行結合的結合狀態被解除的 狀態下該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的變位。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防脫構造,利用固定件將護板安裝到工具主體側。在為了 取下護板而旋松固定件時,通過固定件防脫部限制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變位從而防止了固 定件從護板上脫落。因此,在刀具維護等作業結束后再次安裝護板的階段,能夠迅速地進行 固定件的配置,從而能夠提高護板安裝的的操作性(組裝性)。另外,由于防止了固定件從 護板脫落,因此,不會出現固定件丟失的情況,這一點也能夠提高該護板的組裝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2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1的基 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護板構成為具有護板罩和護板主體,并且在該護板罩和該護板主體 之間夾入上述工具主體后利用上述固定件將該護板罩和該護板主體相互結合起來,并安裝到上述工具主體側;在護板上,在收容固定件的頭部的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設置有固定件 防脫部。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防脫構造,通過旋松固定件將護板罩和護板主體的結合狀 態解除,從而能夠將護板從支柱上取下。在將護板從支柱上取下了的狀態下,被旋下的固定 件的頭部與固定件防脫部干涉,從而限制該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變位,并防止了固定件從 該護板上脫落。因此,與上述技術方案一樣,能夠提高護板安裝的操作性(組裝性),而且不 會丟失固定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3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1的基 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作為固定件使用固定螺絲,作為固定件防脫部使用橡膠圈。根據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防脫構造,護板罩與護板主體通過固定螺絲相互結合在 一起,從而將護板安裝到支柱上。在收容固定螺絲的頭部的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作為固 定件防脫部而設置有橡膠圈,通過使頭部與該橡膠圈干涉來限制固定螺絲向反結合方向 (旋松方向)變位,因此防止了該固定螺絲從護板脫落。作為固定螺絲和橡膠圈使用容易獲 得的成品,從而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來實現該防脫構造。本發明的技術方案4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3的基 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在護板罩上設置有頭部收容孔,在該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設置有用 于安裝橡膠圈的安裝孔,在該安裝孔的孔口邊以向內周側伸出的方式設置有用于保持橡膠 圈的安裝狀態的爪部,在頭部收容孔中與該爪部對應地設置有拔模用的閃避槽部。根據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防脫構造,與爪部對應地設置有拔模用閃避槽,因此能 夠在護板罩成形時一體地成形爪部,從而能夠降低該防脫構造的成本。就這方面而言,如果 在橡膠圈安裝用安裝孔的孔口邊設置二字型橡膠圈安裝用的槽部,那么由于在該成形工序 之外還需要在后另加工該槽部,因此將會導致成本提高。本發明的技術方案5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3的基 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在固定螺絲的頭部設置有大徑部件,該大徑部件的直徑大于橡膠圈 的內徑。根據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防脫構造,能夠極大地減小頭部收容孔的深度而充分確 保固定螺絲的最大過盈量。本發明的技術方案6 8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2 的基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作為固定件使用固定螺絲,作為固定件防脫部使用外螺母。根據技術方案6 8所記載的防脫構造,通過設置在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的外螺 母、限制圈或蓋來限制固定螺絲向反結合方向變位,從而能夠防止該固定螺絲從頭部收容 孔進而從護板脫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9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2的基 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在護板罩上通過插入成形設置有限制套筒,該限制套筒用于供作為 固定件的固定螺絲插通,在護板主體上通過插入成形設置有供固定螺絲旋入的固定螺母, 在該限制套筒上設置有固定件防脫部。根據技術方案9所記載的防脫構造,在在護板罩側插入成形的限制套筒上設置有 固定件防脫部,利用該固定件防脫部來限制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變位,從而防止其從護板 脫落。這時,不需要收容固定件的頭部的頭部收容孔。[0021]本發明的技術方案10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2的 基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在護板罩上設置有收容作為固定件的固定螺絲的頭部的頭部收容 孔,在該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上以向內周側伸出的狀態一體成形有作為固定件防脫部的凸 緣部。根據技術方案10所記載的防脫構造,在成形護板罩時,能夠一體地成形固定件防 脫部件,這方面上,能夠降低該防脫構造的成本。這時,由于拔模方向與固定件的結合方向 一致,因此,在成型后,通過在頭部收容孔的反孔口邊側開口部另外安裝外螺母或限制套 筒,能夠在頭部收容孔的反孔口邊側進行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11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1的基 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將作為固定件防脫部的具有彈性的夾頭安裝于固定件。根據技術方案11所記載的防脫構造,若作為固定件防脫部的夾頭因其彈力而向 擴徑方向變位,則該夾頭進行干涉從而限制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變位,由此,能夠防止固定 件從護板脫落。若夾頭克服其彈力而向縮徑方向變位,則容許其在結合方向的變位,利用該 固定件將護板罩和護板主體結合在一起。這樣,通過利用夾頭的彈力,能夠以簡單的構成來 可靠地防止固定件的脫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12涉及固定件防脫構造,該固定件防脫構造在技術方案2 8、 10的基礎上還具有如下特征將固定件的最大過盈量A尺寸和固定件的頭部與固定件防脫 部之間的最大間隔B尺寸的關系設定為A尺寸< B尺寸。根據技術方案12所記載的防脫構造,在頭部收容孔內,到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的 變位被限制為止的期間,能夠完全解除該固定件對護板罩和護板主體進行結合的結合狀 態。由此,例如在左右設置有一對固定件的情況下,可以在完全解除一方固定件的結合后, 解除另一方的固定件的結合,并將護板罩和護板主體相互分離。因此,不必進行將左右的固 定件左右交替地一點一點旋松,并一邊使護板罩相對護板主體浮起一邊旋下該固定件的復 雜操作,便能夠迅速地將該護板取下,由此,能夠提高旋轉刀具的維護等時的操作性。由此, 由于在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設置固定件防脫部來限制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的變位,因此不 會出現取下護板時操作性降低這樣的新的問題。
圖1是具有本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的割草機的整體立體圖。圖2是割草機的前端部的、旋轉刀具及其周邊的俯視圖。圖3是割草機的前端部的、旋轉刀具及其周邊的側視圖。在本圖中,以在圖2的 (III)-(III)線處剖開的剖視圖來表示護板的安裝部。圖4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5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本圖是沿圖6的(V)-(V)線的剖 視圖。圖6是從圖5中箭頭(VI)方向看第二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俯視圖。圖7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本圖是沿圖6的(VII)-(VII)線 的剖視圖。圖8是第三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0035]圖9是從圖8中箭頭(IX)方向看第三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俯視圖。圖10是第四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11是第五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12是從圖11中箭頭(XII)方向看第五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俯視圖。圖13是第六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14是第七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15是第八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16是第九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17是第十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第18是從圖17中箭頭(XVIII)方向看第十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俯視圖。圖19是第十一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20是第十二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圖21是第十二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的縱向剖視圖。本圖表示固定螺絲被旋松了 的狀態。符號說明如下Fl F12...第1 第12實施方式;1...割草機;2...支柱;2a...安裝凸緣 部;2b. · ·插通孔;3. · ·齒輪頭部;3a. · ·齒輪頭殼;4. · ·旋轉刀具;5. · ·驅動部;5a. · ·電 池組;6...把手部;6a...把手支柱;6b...緊握部;6c...開關;7...護板;8...護板罩; 8a. · ·凸臺部;9. · ·護板主體;9a. · ·凸臺部;10. · ·固定螺絲;IOa. · ·頭部;IOb. · ·螺絲軸 部;10c...墊圈;11...套筒;12...固定螺母;13...橡膠圈(固定件防脫部);20...頭 部收容孔;21...橡膠圈安裝槽;22...安裝孔;23...爪部;24...拔模用槽部;25...外螺 母(固定件防脫部);25a... 一字改錐用槽部;26...螺紋孔部;27...壓入孔;28...限制 套筒;30...蓋(固定件防脫部);30a. · ·作業孔;30b. · ·卡合爪;30c. · ·臂部;31. · ·限 制套筒(固定件防脫部);31a...螺紋孔;31b...閃避孔;31c...限制凸緣部;32...埋 頭孔;33...橡膠圈(固定件防脫部);34...固定螺絲;34b...螺絲軸部;35...固定螺 絲;3 ...頭部;3 ...螺絲軸部;35c...延長軸部;40...凸臺部;41...頭部收容孔; 42...限制套筒;42a...插通孔;43...固定螺釘;44...作業孔;45...固定螺釘;46...輔 助凸臺部;50...凸臺部;50a...埋頭孔;51...固定螺絲;51a...頭部;51b...螺絲軸 部;52...套筒;52a...插通孔;55...夾頭(固定件防脫部)。
具體實施方式
接著,結合圖1 圖21對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下述說明的各實施 方式中,作為所謂的園藝工具的一個例子例示了割草機(除草機)。圖1 圖3示出了按 順序說明的第一 第十二實施方式中的、具備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2 的割草機1的整體。各實施方式在用于固定旋轉刀具4的護板7的固定件(以下的實施方 式中舉例表示了固定螺絲)的防脫構造F方面具有特點,而對于該割草機1的基本構成而 言,沒有特別改變,因此,省略了詳細的說明。首先對割草機1的整體構成進行簡單說明。該割草機1具有細長的金屬支柱2、設置于該支柱2的前端的齒輪頭部3、安裝于 該齒輪頭部3的輸出軸的圓形旋轉刀具4、設置在支柱2的后端的驅動部5、以及設置于支柱2的中途位置的把手部6。在后面將對齒輪頭部3及旋轉刀具4進行說明。驅動部5內安裝有將充電式電池組fe作為電源來進行驅動的電動馬達。該電動 馬達的輸出經由沿支柱2的內側內裝的延長桿向齒輪頭部3輸出。把手部6具有從支柱2 的中途位置向左右延伸的把手支柱6a、設置在該把手支柱6a的兩端部的緊握部6b、6b。在 右側的緊握部6b上配置有開關6c。若使用者用兩手把持緊握部6b、6b并用右手指尖來對 開關6c進行打開操作,則驅動部5就會起動從而使旋轉刀具4旋轉。以上的構成是現在已 知的構成,在本實施方式中并沒有特別的變更。圖2及圖3中,表示了支柱2的前端部,并詳細表示了齒輪頭部3和旋轉刀具4。 齒輪頭部3將延長桿側(驅動側)的傘齒輪和轉軸側(從動側)的傘齒輪內裝在齒輪頭殼 內,且齒輪頭殼3a固定在支柱2的前端部。轉軸(圖中看不到)從齒輪頭殼3a的下面側 向斜前方突出,在其突出前端部上安裝有旋轉刀具4。在齒輪頭部3的后側安裝有護板7。該護板7主要具有覆蓋齒輪頭部3的上方 的護板罩8、覆蓋旋轉刀具4的后側的護板主體9。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分別以合成樹 脂為原材料制作而成。利用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來從上下夾緊支柱2的前端部,從而將 該護板7安裝于支柱2的前端。因此,通過使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上下分離,能夠將該護 板7從支柱2取下。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由兩根固定螺絲10、10相互結合在一起。在支柱2的前端 側以向左右側方伸出的狀態設置有安裝凸緣部h、2a。在將該安裝凸緣部加、加夾在護板 罩8的凸臺部8a和護板主體9的凸臺部9a之間的狀態下,將固定螺絲10、10旋入,這樣該 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就相對支柱2固定。以下,例舉各種實施方式,來表示由該兩根固定螺絲10、10將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 9結合的結合構造中的、用于防止旋松了的固定螺絲10、10從護板7脫落的構造(固定件防 脫構造F)。圖4以下示出了第一 第十二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l F12。通過適 用上述固定件防脫構造Fl F12的任意一種方式,能夠在將該護板7從支柱2取下時,防 止固定螺絲10、10從護板罩8的凸臺部8a脫落。[第一實施方式]圖4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1。該第一實施方式與權利要求1 3、5及12所述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相當。固定螺絲10使用了內六角螺栓(所謂的有頭 螺栓cap screw)。該固定螺絲10具有頭部IOa和螺紋軸部10b。在頭部IOa的下端部以 不能脫落的方式組合(SEMS ;注冊商標)設置有直徑比頭部IOa大的墊圈10c。該墊圈IOc 與大徑部件(比頭部IOa直徑還大的部件、部位)的一個例子相當。對此,在護板罩8側的 凸臺部8a上形成有收容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的頭部收容孔20。在該頭部收容孔20的 孔口邊內周,作為固定件防脫部而安裝著橡膠圈13。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該頭部收容孔 20的孔口邊內周的整周上,通過單獨地切削加工形成有橡膠圈安裝槽21,沿著該橡膠圈安 裝槽21安裝有橡膠圈13。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能夠通過該橡膠圈13的內周側,但墊圈IOc不能通過該 橡膠圈13的內周側。利用該孔口邊側的橡膠圈13來防止固定螺絲10從頭部收容孔20內 脫離(脫落)。作為橡膠圈13使用容易獲得的成品0型圈。在頭部收容孔20的底部,通 過插入成型一體地安裝有金屬制的套筒11,該套筒11可供固定螺絲10的螺紋軸部IOb插通。另一方面,在護板主體9側的凸臺部9a上,通過插入成型一體地安裝有固定螺母12。 若將固定螺絲10的螺紋軸部IOb旋入固定螺母12,則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就會相互結合 并將支柱2的前端部夾緊,從而,該護板7就被安裝到支柱2的前端。固定螺絲10插通于 安裝凸緣部加的插通孔2b中。因此,該護板7被固定為不能相對支柱2旋轉,且不能在其 長度方向上移動。根據這種構成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1,即便螺紋軸部IOb從固定螺 母12脫離,由于墊圈IOc無法通過橡膠圈13的內軸側,因此該螺紋軸部IOb仍被保持在插 通于套筒11的插通孔Ila中的狀態,因此,能夠防止該固定螺絲10從凸臺部8a不經意的 脫離(脫落)。這里,關于螺紋軸部IOb相對于固定螺母12的最大過盈量(A尺寸)和墊圈 IOc與橡膠圈13之間的最大間隔(B尺寸),兩者尺寸被設定為A尺寸SB尺寸。因此,可 以僅將左右固定螺絲10、10的一個先于另一個從固定螺母12完全旋下。由此,不必進行將 左右的固定螺絲10、10左右交替地一點一點旋松并使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相互一點一點 分離,同時來旋松該固定螺絲10、10的復雜的操作,即可將護板7從支柱取下,從而使維修 變得方便。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防止固定螺絲10從凸臺8a脫落的構造,因 此不會導致操作不良(維護操作性降低)的產生。另外,假設將頭部收容孔20的深度尺寸縮小(變淺),即、設定成A尺寸> B尺寸 時,由于利用橡膠圈13來防止頭部IOa(墊圈IOc)從頭部收容孔20脫離,因此,為了將螺 紋軸部IOb完全從固定螺母12取下,需要一邊旋松固定螺絲10,一邊使護板罩8從護板主 體9浮起,從而避免墊圈IOc與橡膠圈13抵接的狀態。根據本實施方式,可以避免這種復 雜的操作,而能夠一側一側地將固定螺絲10旋松。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情況下,使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從橡膠圈13的內周側 通過并使墊圈IOc與橡膠圈13干涉,以此來防止脫落,因此,不必使凸臺部8a過度增厚便 能夠確保足夠的B尺寸。[第二實施方式]接著,圖5 圖7中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2。該第二實施方式 相當于權利要求1 5及12中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該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 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橡膠圈13相對于頭部收容孔20的安裝結構。其他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 一樣,之后將用同樣的符號來表示一樣的部件及構成,并且省略了對它們的說明。第二實施 方式是對第一實施方式進一步施加了改良的實施方式。在第二實施方式的情況中,在頭部收容孔20的孔口邊,代替第一實施方式的橡膠 圈安裝槽21而形成有安裝孔22。該安裝孔22形成為其直徑比頭部收容孔20的直徑還大。 沿著安裝孔22的底部,作為固定件防脫部而安裝有橡膠圈13。在安裝孔22的孔口邊,以向 內周側伸出的狀態一體地設置有爪部23。如圖6所示,爪部23設置在安裝孔22的周向三 等分位置上。利用該三個爪部23 23來限制橡膠圈13從安裝孔22脫離。利用該第二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2,由于螺紋軸部IOb相對于固定螺母12 的過盈量A尺寸和橡膠圈13的安裝位置B尺寸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被設定成適當的關系, 因此即便在將固定螺絲10從固定螺母12完全取下的狀態下,其墊圈IOc也無法通過橡膠 圈13的內周側,因此,其螺紋軸部IOb被保持在插通于套筒11的插通孔Ila中的狀態,從 而防止了該固定螺絲10從凸臺部8a也就是從護板罩8的脫落。[0067]另外,第二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在頭部收容孔20的內周沿著其軸線方向與各爪部 23對應地形成有拔模用槽部M。因此,在成形護板罩8時,可以利用成形模一體成形橡膠 圈13的安裝孔22及爪部23 23,因此,無需另外切削加工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橡膠圈安裝 槽21,在這方面能夠降低該護板7的成本。[第三實施方式]圖8及圖9示出了第三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3。該第三實施方式與權利 要求1、2、6及12中所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一樣。該第三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部 與第一或第二實施方式不同。針對與第一或第二實施方式一樣的部件及構造將使用同一符 號并省略了其說明。第三實施方式中,使用在外周具有螺紋齒的外螺母25作為固定件防脫 部以代替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橡膠圈13。該外螺母25與在頭部收容孔20的孔口邊上 形成的螺紋孔部26旋合在一起。在該外螺母25上設置有一字改錐用的槽部25a。因此,可 以在對該齒輪頭部3進行維護時將該外螺母25取下。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能夠通過外螺母25的內軸側,但其墊圈IOc無法通過。因 此,固定螺絲10被保持為其頭部IOa位于頭部收容孔20內并且其螺紋軸部IOb插通于套筒 11的插通孔Ila中的狀態,由此可防止該固定螺絲10從凸臺8a也就是護板罩8脫落。另 外,螺紋軸部IOb相對于固定螺母12的過盈量A尺寸和外螺母25的安裝位置B尺寸(從 頭部收容孔20的底部到外螺母25的下表面的B尺寸)與第一、第二實施方式一樣被設定 成適當的關系。因此,即便在旋松固定螺絲10將其螺紋軸部IOb從固定螺母12完全取下 的狀態下,螺紋軸部IOb仍被保持為插通于套筒11的插通孔Ila的狀態,因此能夠防止該 固定螺絲10的脫落。[第四實施方式]圖10示出了第四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4。該第四實施方式與權利要求1、 2、7及12所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相當,該第四實施方式通過使用限制套筒觀作為固 定件防脫部以代替第三實施方式的外螺母25,從而形成更為簡單的構成。針對同樣的部件 及構成將使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了其說明。該限制套筒觀被壓入固定在設置于頭部收容孔20的孔口邊側的壓入孔27。作為 該限制套筒觀可以使用金屬制套筒或樹脂制套筒。由于省略了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外螺母 25的外周螺紋部及螺紋孔部沈,因此,第四實施方式的螺紋防脫構造F4比第三實施方式的 螺紋防脫構造F3的成本更低。根據該第四實施方式,即便在旋松固定螺絲10并將其螺紋軸部IOb從固定螺母12 完全取下的狀態下,其頭部IOa仍然保持在頭部收容孔20內,其螺紋軸部IOb仍被保持為 插通于套筒11的插通孔Ila的狀態,因此能夠防止該固定螺絲10從凸臺部8a進而從護板
罩8脫落。[第五實施方式]圖11及圖12示出第五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5。該第五實施方式相當于權 利要求8中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在該第五實施方式中,作為固定件防脫部而采用 了堵住頭部收容孔20的孔口邊的蓋30,以代替上述橡膠圈13、外螺母25或限制套筒觀。 針對同樣的部件及構成將使用同樣的符號并省略了其說明。該蓋30由合成樹脂一體成形。在該蓋30的中央設置有作業孔30a。能夠將六角扳手(未圖示)經該作業孔30插入頭部收容孔20內,并放置到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上。 該操作孔30a被設定為可供固定螺絲10的頭部可通過但使墊圈IOc無法通過的直徑。該 蓋30具有向左右兩側伸出的臂部30c、30c。在兩臂部30c、30c上,分別以向下方突出的狀 態設置有卡合爪30b。在凸臺部8a的上表面且在頭部收容孔20的孔口兩側,與該兩卡合 爪30b、30b對應地設置有卡合孔8b、8b。通過使卡合爪30b分別從上方插入兩卡合孔8b、 8b并與之卡合,該蓋30被安裝成堵住頭部保持孔20的孔口的狀態。另外,與上述各實施方式Fl F4 —樣,螺紋軸部IOb的過盈量A尺寸和蓋30的 安裝位置B尺寸被設定為A尺寸< B尺寸。在如此構成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5中,即便在旋松固定螺絲10并 將其螺紋軸部IOb從護板主體9的固定螺母12完全取下的狀態下,墊圈IOc也無法通過作 業孔30a,因此能夠防止其頭部IOa從頭部收容孔20內脫離,使其螺紋軸部IOb保持為插 通于套筒11的插通孔Ila內的狀態,因此,防止了該固定螺絲10從凸臺8a進而從護板罩 8脫落。在該第五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針對蓋30的固定機構而言,可以使用各種方式。例 如替代將爪部30b卡合于卡合孔8b的構成,可以利用固定螺釘來安裝蓋。另外,在第五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關于螺紋軸部IOb相對于固定螺母12的最大過 盈量A尺寸、以及墊圈IOc與作業孔30a之間的最大間隔B尺寸,將兩者尺寸設定為A尺寸 SB尺寸。因此,可以僅將左右固定螺絲10、10的一個先于另一個完全從固定螺母12旋 下。[第六實施方式]圖13示出第六實施方式的固定件防脫構造F6。該第六實施方式相當于權利要求 1及9所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在該第六實施方式中,作為固定件防脫部,在護板罩 8側具有限制套筒31。該限制套筒31通過該護板罩8的插入成形而被安裝在凸臺部8a上。 該限制套筒31的螺紋孔31a僅設置在軸線方向上端部側的一部分的范圍,在其他的范圍上 形成有可供螺紋軸部34b插通的閃避孔31b。螺紋孔31a的螺紋直徑被設定成與護板主體 9側的固定螺母12相同的螺紋直徑。在將固定螺絲34旋入而將護板罩8與護板主體9結合,從而將護板7安裝于支柱 2的狀態下,成為如下的狀態,即螺紋軸部34b的前端側旋入固定螺母12,并且螺紋軸部 34b的上部(根部)旋入限制套筒31的螺紋孔31a中。若旋松該固定螺絲34,則螺紋軸部 34b相對于固定螺母12的螺紋孔和限制套筒31的螺紋孔31a這兩者被旋松。即便將固定 螺絲34充分旋松以處于螺紋軸部34b從固定螺母12脫離的狀態,該螺紋軸部34b仍處于 相對限制套筒31的螺紋孔31a旋入的狀態。因此,即便在不經意間將固定螺絲34過度旋 松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固定螺絲34從限制套筒31脫落進而從凸臺部8a脫落。在該第六實施方式的情況下,使用了整個長度是第一 第五實施方式中的固定螺 絲10的大約兩倍的固定螺絲34。另外,在第六實施方式中,并沒有設置上述第一 第五實 施方式中那樣深的頭部收容孔20。在第六實施方式中,只要是如下的這樣的通常深度的埋 頭孔32即可,該埋頭孔32是可在將固定螺絲34完全緊固的狀態下將其頭部3 收容的 孔。另外,在該埋頭孔32的孔口邊,省略了相當于第一 第四實施方式的各防脫構造Fl F4中的橡膠圈13、外螺母25或限制套筒28。[0086][第七實施方式]可以對上述第六實施方式進一步加以改進。圖14示出了第七實施方式的固定螺 絲防脫構造F7。該第七實施方式相當于權利要求1及9所述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該第 七實施方式代替第六實施方式的螺紋孔31a而具有如下構成在限制套筒31的上孔口邊 以朝內周側伸出的狀態設置限制凸緣部31c,并且在螺紋軸部IOb上追加了橡膠圈33。橡膠 圈33被安裝在螺紋軸部34b。作為該橡膠圈33使用容易獲得的成品0型圈。另外,作為該 橡膠圈33,其尺寸無法通過限制凸緣部31c的內周側以及插通孔2b,但可在閃避孔31b內 沿軸線方向變位的尺寸。因此,在旋緊或旋松固定螺絲34時,該橡膠圈33與螺紋軸部34b 一體地在閃避孔31b內移動。但當將螺絲旋入時,該橡膠圈33與插通孔加的孔口邊抵接, 當將螺絲旋松時,該橡膠圈33與限制凸緣部31c抵接,都無法通過,因此,該橡膠圈33相對 于螺紋軸部34b相對地變位。該第七實施方式與第六實施方式一樣,都是使用了固定螺絲34的全長為上述固 定螺絲10的大約兩倍的長度的固定螺絲,且埋頭孔32也形成為比頭部收容孔20要淺。根據以上構成的第七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7,與第六實施方式一樣,即 便是在將固定螺絲34旋松并將其螺紋軸部34b從固定螺母12完全取下的狀態下,該螺紋 軸部34b依然與限制套筒31的限制凸緣部31c干涉,從而能夠防止固定螺絲從凸臺部8a 不經意的脫落。由此,在第七實施方式中,限制套筒31的限制凸緣部31c和橡膠圈33作為 固定件防脫部發揮作用。[第八實施方式]圖15示出第八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8,其對第六實施方式進行不同的 改變。該第八實施方式相當于權利要求1及9所述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在該第八實施 方式中,對固定螺絲;34的螺紋軸部34b進行了改變。在第八實施方式中,直接使用與第六 或第七實施方式一樣的限制套筒31。在第一 第七實施方式的各防脫構造Fl F7中,是采用了在螺紋軸部34b的整 個長度上形成有螺紋齒的全螺紋式的固定螺絲34的構成。而該第八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 35如圖所示,在其頭部3 側的一定范圍(螺絲頭以下部分)成為沒有螺紋齒的延長軸部 35c。該固定螺絲35具有僅在延長軸部35c的前端側的局部范圍形成有螺紋齒的螺紋軸部 35b。延長軸部35c可插通限制套筒31的螺紋孔31a而不與其嚙合。螺紋軸部3 與限 制套筒31的螺紋孔31a嚙合。該第八實施方式也與第六及第七實施方式一樣,固定螺絲35的全長為上述固定 螺絲10的約兩倍左右長度,另外,埋頭孔32也形成為比頭部收容孔20淺。根據第八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8,即便是在將固定螺絲35旋松并將其 螺紋軸部3 從固定螺母12完全取下的狀態下,只要不使該固定螺絲35在嚙合狀態下進 一步向旋松方向旋轉,就不會導致螺紋軸部3 通過限制套筒31的螺紋孔31a,因此,能夠 防止固定螺絲35從凸臺部8a不經意的脫落。在此,第一 第五實施方式的各防脫構造Fl F5構成為,通過固定螺絲10的頭 部IOa與其他部位(橡膠圈13、外螺母25、限制圈觀、蓋30)干涉,來防止該固定螺絲10從 凸臺部8a脫離。相對于此,在上述第六 第八實施方式的各防脫構造F6 F8構成為,主 要通過針對螺紋軸部34b、3^進行設計來防止固定螺絲34、35從凸臺部8a脫離。因此,只要采用通常的比頭部收容孔20淺的埋頭孔32即可,不需要設定第一 第五實施方式那樣 的關系即、A尺寸彡B尺寸。[第九實施方式]圖16示出第九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9。該第九實施方式相當于權利要 求10所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對于第九實施方式而言,針對與上述第一 第八實施 方式一樣的部件及構成將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了其說明。另外,在該第九實施方式中,使 用了與第一 第五實施方式一樣的全長較短的全螺紋式的固定螺絲10。此外,護板主體9 側的凸臺部9a及固定螺母12構成為與上述第一 第八實施方式一樣。根據第九實施方式, 可以使制作護板罩8時(成形工序)的拔模方向與第一 第八實施方式的情況相反。在護板罩8的凸臺部40上設置有收容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的頭部收容孔41。 在該頭部收容孔41的下側孔口邊安裝有直徑更大的限制套筒42。固定螺絲10的螺紋軸部 IOb插通于該限制套筒42的插通孔42a。支柱2的安裝凸緣部加與凸臺部40的下表面抵接,從而來防止限制套筒42從頭 部收容孔41的下側孔口邊脫落。利用固定螺釘43將支柱2的安裝凸緣部加固定于凸臺 部40的下表面。因此,在第九實施方式的情況下,護板罩8通過左右固定螺釘43、43被固 定在支柱2的左右安裝凸緣部2aja上。凸臺部40的上部形成有直徑比頭部收容孔41小的作業孔44。經由該作業孔44 將六角扳手方置于固定螺絲10的頭部10a。該作業孔44以可使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 通過但無法使墊圈IOc通過的直徑來形成。因此,即便在將固定螺絲10旋松并將起螺紋軸 部IOb從護板主體9側的固定螺母12完全取下的狀態下,該固定螺絲10也會保持在其頭 部IOa被保持在頭部收容孔41內,而其螺紋軸部IOb插通于限制套筒42的插通孔42a的 狀態。因此,即便是將護板主體9和護板罩8的結合解除的狀態下,只要不旋松固定螺釘43 將護板罩8從支柱2取下,則限制套筒42就不會脫離,因此,能夠防止將該固定螺絲10完 全旋下時固定螺絲10從凸臺部40不經意的脫落。此外,這時成為可將護板主體9從支柱2取下,而護板罩8通過固定螺釘43、43被 安裝在支柱2上的狀態。在要將護板罩8從支柱2取下時,只要在取下護板主體9的狀態 下再旋松取下固定螺絲43、43即可。另外,如圖所示,在該第九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對于螺紋軸部IOb相對于固定螺母 12的過盈量A尺寸和墊圈IOc與作業孔44之間的最大間隔B尺寸而言,與上述各實施方式 一樣,被設定為A尺寸SB尺寸。因此,可以僅將左右固定螺絲10、10的一個先于另一個從 固定螺母12完全旋下。[第十實施方式]圖17及圖18示出第十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10。該第十實施方式相當 于權利要求10所記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該第十實施方式與第九實施方式的不同點 在于固定螺釘43、43的旋入方向與上述第九實施方式中的固定螺釘43、43的旋入方向相 反。其他的構成與第九實施方式一樣,因此標注相同的符號來進行說明。第十實施方式中,在護板罩8的凸臺部40上一體并列設置有輔助凸臺部46。固定 螺釘45從上面側插通于該輔助凸臺部46。該固定螺釘45旋入設置在支柱2的上面的的螺 紋孔2c。利用該固定螺釘45將護板罩8安裝在支柱2上。[0106]根據該第十實施方式,在旋松固定螺絲10使護板主體9從護板罩8分離的狀態 下,能夠防止該固定螺絲10從凸臺部40不經意的脫落。另外,在第十實施方式中,固定螺絲10的旋緊方向與固定螺釘45的旋緊方向相 同,都能夠通過從上方操作六角扳手或螺絲刀,來進行旋緊或旋松,因此,能夠提高組裝該 護板7時的操作性(組裝性)。此外,如圖所示,在該第十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對于螺紋軸部IOb相對于固定螺母 12的過盈量A尺寸和墊圈IOc與作業孔44之間的最大間隔B尺寸而言,與上述各實施方式 一樣,被設定為A尺寸SB尺寸。因此,可以僅將左右固定螺絲10、10的一個先于另一個從 固定螺母12完全旋下。[第十一實施方式]在上述舉例示出的第九及第十實施方式中,通過在將支柱2的安裝凸緣部加抵接 在凸臺部40的下表面的狀態下進行固定,來防止限制套筒42的脫落,從而來防止固定螺絲 10從凸臺部40不經意的脫落。對此,在圖19所示的第十一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 Fll中,使用外螺母47來取代上述限制套筒42。該第十一實施方式相當于權利要求1所記 載的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在該第十一實施方式中,外螺母47旋入固定在設置于頭部收容孔41的下側孔口 邊的螺紋孔41a中。固定螺絲10的螺紋軸部IOb插通于該外螺母47的插通孔47a中。因 此,在第十一實施方式中,凸臺部40連同護板罩8并未直接固定在支柱2的安裝凸緣部加。根據該第十一實施方式的防脫構造F11,墊圈IOc無法通過作業孔44,并且外螺母 47固定在頭部收容孔41的下部,因此,能夠防止固定螺絲10從凸臺部40不經意的脫落。另外,如圖所示,在該第十一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對于螺紋軸部IOb相對于固定螺 母12的過盈量A尺寸和墊圈IOc與作業孔44之間的最大間隔B尺寸而言,與上述各實施 方式一樣,被設定為A尺寸SB尺寸。因此,可以僅將左右固定螺絲10、10的一個先于另一 個從固定螺母12完全旋下,因此,不必進行將左右的固定螺絲10、10左右交替地一點一點 旋松的復雜操作,就能夠迅速地將左右的固定螺絲10、10旋下,因此,能夠使取下護板7之 類的維護作業等的操作性提高,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不會因做成了防止固定螺絲10從凸 臺部40拔出的構造而帶來操作上的麻煩(維護操作性降低)。[第十二實施方式]圖20及圖21示出第十二實施方式涉及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12。該第十二實施 方式相當于權利要求11記載的發明的實施方式。該第十二實施方式具有如下的構成在固 定螺絲51的螺紋軸部51b的前端安裝有具有彈性(彈簧彈力)的夾頭55。利用該夾頭55 的彈性來防止該固定螺絲51從凸臺部50拔出。因此,第十二實施方式中,該夾頭55作為 固定件防脫部發揮作用。與上述第六 第八實施方式一樣,在護板罩8側的凸臺部50上形 成有通常的較淺的埋頭孔50a。與上述各實施方式一樣,在護板主體9的凸臺部9a上通過插入成形一體地安裝有 固定螺母12。并且,在護板罩8側的凸臺部50上同樣地通過插入成形一體地安裝有金屬制 的套筒52。與該套筒52同軸地形成有埋頭孔50a。固定螺絲51的螺紋軸部51b經由套筒 52的插通孔5 及支柱2的安裝凸緣部加的插通孔2b旋緊到固定螺母12。在該第十二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安裝凸緣部加的插通孔2b形成為直徑比套筒52的插通孔5 稍大。因此,套筒52的下端面的一部分處于從安裝凸緣部加的插通孔2b內 伸出的狀態。并且,安裝凸緣部加的插通孔2b形成為直徑比固定螺母12的螺紋直徑大很
^^ ο在螺紋軸部51b的前端,安裝有上述夾頭55。該夾頭55構成為,其中央部彎曲成 反U字形(向上凸出),且該中央部通過插入到螺紋軸部51b的前端面中央而被固定。該夾 頭55的兩端部從中央部彎曲成U字形(向下凸出)并向徑向側方伸出。該夾頭55朝使其 兩端部向螺紋軸部51b的側方伸出的方向(擴徑方向)施力。因此,固定螺絲51在使夾 頭55的兩端部克服其彈力而向縮徑方向變位的狀態下,旋入固定螺母12。并且,在使夾頭 55的兩端部向縮徑方向變位的狀態下,能夠相對固定螺母12旋入固定螺絲51,反之也可以 進行旋松。根據這樣構成的第十二實施方式,當旋下固定螺絲51并將其螺紋軸部51b從固定 螺母12完全取下,并且使夾頭55的兩端部進入安裝凸緣加的插通孔2b,則該兩端部因其 彈力而向擴徑方向變位。如圖21所示,若夾頭55的兩端部因彈力而擴展,該兩端部就會與 限制套筒52的下端面抵接,而無法進入上述插通孔52a內。因此,固定螺絲51無法從圖21 所示的位置向上方變位,因此,防止了固定螺絲51從凸臺部50拔出。這樣,根據第十二實施方式的固定螺絲防脫構造F12,利用設置于固定螺絲51的 螺紋軸部51b的夾頭55來防止該固定螺絲51從凸臺部50拔出。因此,與第六 第八實施 方式一樣,若旋下固定螺絲51,則處于其頭部51a從埋頭孔50a拔出并從凸臺部50的上表 面探出的狀態。由此,如上所述,埋頭孔50a是通常的深度就可以,根據情況也可以省略埋 頭孔50a。另外,根據同樣的理由,如第一 第四實施方式或第九 第十一實施方式那樣,不 需要設定為A尺寸SB尺寸。可以對上述說明的各實施方式進一步進行變更。例如,雖然舉出了護板罩8和護 板主體9之間夾入支柱2而相互結合,從而來將護板7安裝到工具主體側的構成,但夾入的 部位也可以是工具主體側的其他部位,此外,本發明同樣適用于以下情況,即不像舉例的 那樣將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相互結合起來,而是例如將護板罩8和護板主體9分別安裝 到支柱2或齒輪頭部3的構成的情況。另外,舉例示出了將固定螺母12設置在護板主體9的凸臺部9a側,并將固定件防 脫部設置在護板罩8的凸臺部8a側的構成,但也可以反過來將固定件防脫部設置在護板主 體9的凸臺部9a側,并將固定螺母12設置在護板罩8的凸臺部8a側。另外,作為固定件舉例示出了六角孔螺母(有頭螺釘),但也同樣適用于其他的方 式的螺絲(螺栓)。另外,作為大徑部件舉例示出了組合化的墊圈10c,但也可以在頭部的下部(螺絲 頭下)一體地設置大徑的凸緣部作為大徑部件。此外,固定件并不限于螺絲,也同樣可以適用如下的固定件,即、例如可以是插入 式的夾頭等其他的方式的固定件(結合部件),使該固定件在結合方向變位從而使護板罩8 和護板主體9相互結合,并與此相反地使固定件向相反的反結合方向變位來解除兩者8、9 的結合。如果是舉例示出的固定螺絲10的情況,則相對固定螺母12旋緊的方向為結合方 向,旋松方向為反結合方向。另外,在第一 第五實施方式中,舉例示出了通過使固定螺絲10的頭部IOa穿過固定件防脫部(橡膠圈13等)的內周側,使墊圈IOc進行干涉來限制固定螺絲10的變位, 但也可以是使頭部IOa自身與固定件防脫部干涉從而來限制該固定螺絲10的變位。 此外,作為園藝工具的一個例子列舉了割草機,但對于用于修剪樹籬的樹籬修整 機(hedge trimmer)、鏈鋸、或者除草機或割草機等其他所謂園藝工具的護板固定件而言, 使用所列舉的防脫構造能夠獲得同樣的作用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用于使用固定件將覆蓋刀具周圍的護板安裝到工具主體側 的園藝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護板上設置有固定件防脫部,該固定件防脫部限制在由上 述固定件進行結合的結合狀態被解除的狀態下該固定件向反結合方向的變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護板構成為具有護板罩 和護板主體,并且在該護板罩和該護板主體之間夾入上述工具主體后利用上述固定件將該 護板罩和該護板主體相互結合起來并安裝到上述工具主體側,在上述護板上,在收容上述固定件的頭部的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設置有固定件防脫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作為上述固定件使用固定螺 絲,作為上述固定件防脫部使用橡膠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護板罩上設置有上述 頭部收容孔,在該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設置有用于安裝橡膠圈的安裝孔,在該安裝孔的孔 口邊以向內周側伸出的方式設置有用于保持上述橡膠圈的安裝狀態的爪部,在上述頭部收 容孔中與該爪部對應地設置有拔模用的閃避槽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螺絲的頭部設置 有大徑部件,該大徑部件的直徑大于上述橡膠圈的內徑。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作為上述固定件使用固定螺 絲,作為上述固定件防脫部使用外螺母。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作為上述固定件使用固定螺 絲,作為上述固定件防脫部使用限制圈。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作為上述固定件使用固定螺 絲,作為上述固定件防脫部使用蓋。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護板罩上通過插入成 形設置有限制套筒,該限制套筒用于供作為上述固定件的固定螺絲插通,在上述護板主體 上通過插入成形設置有供上述固定螺絲旋入的固定螺母,在該限制套筒上設置有固定件防 脫部。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護板罩上設置有收容 作為上述固定件的固定螺絲的頭部的頭部收容孔,在該頭部收容孔的孔口邊上以向內周側 伸出的狀態一體成形有作為固定件防脫部的凸緣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將作為固定件防脫部的具有 彈性的夾頭安裝于固定件。
12.根據權利要求2 8、10中任一項所述的固定件防脫構造,其特征在于,將固定件的 最大過盈量A尺寸和固定件的頭部與上述固定件防脫部之間的最大間隔B尺寸的關系設定 為A尺寸SB尺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園藝工具中的護板固定件的防脫構造。對于割草機而言,為了維護等目的,而將主要保護使用者側免受旋轉刀具傷害的護板暫時取下時,結合護板罩和護板主體的固定件會脫落,之后再進行安裝時會浪費時間而降低了操作性,且若脫落的固定件丟失,則更加降低了安裝時的操作性。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在取下護板時能夠防止固定件的脫落從而提高安裝時的操作性。其中,在收容固定件(10)的頭部(10a)的頭部收容孔(20)的孔口邊上安裝有橡膠圈(13),這樣固定件(10)無法從套筒(11)的插通孔(11a)拔出。
文檔編號A01D34/68GK201839622SQ2010201675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8日
發明者伊藤亮介, 大河內克己, 近藤雅樹 申請人:株式會社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