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害蟲拍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害蟲拍捕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蚊蠅、害蟲拍捕裝置,例如較早期的蒼蠅拍結構,是以握把設置在網狀的拍 體上,使用時,操作者以手持握該握把,并快速地揮動拍體,使其得以碰撞外部的蒼蠅或害 蟲。這種裝置在使用時,由于快速施力拍打,往往容易造成蒼蠅、害蟲的尸體粉碎、破裂,極 不符合衛生原則。較進步的,有電蚊拍裝置,是在一拍框上設置二平行設置的導電網,且在該二導電 網之間留有一極細間隙,另在拍框內部設有升壓電路,利用該升壓電路將所附電池的電壓 提升至數百伏特,再將高壓電壓分別連結至二導電網,使用時,可揮動拍框用二導電網觸碰 外部蚊蟲,藉由該蚊蟲導通二導電網上的高電壓,進而對蚊蟲形成電擊效果,以傷害或消滅 蚊蟲。然而,上述此種結構在使用時有下列缺點1、由于電蚊拍裝置是使用電池作為電力供應來源,因此無法避免的會產生廢棄電 池,而廢棄電池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不符合環保精神。2、由于電蚊拍裝置在二導電網間所產生的高電壓會對碰觸外物形成燒灼效果,因 此使用者在使用時不慎碰觸,或是幼兒持電蚊拍玩耍,都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3、電蚊拍在二導電網間的高電壓作用在所碰觸的外物上,會產生快速燒灼的聲 響,同時會伴隨著焦臭味,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適。4、傳統電蚊拍裝置僅具有單一持握方向與姿勢,因此在操作時,對于特定位置 (例如屋頂及墻壁),使用上極為不便,容易形成應用死角。5、傳統電蚊拍裝置僅適用于擊昏或擊斃小型蚊蟲,對于較大型生物(如小老鼠) 則缺乏有效的捕殺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害蟲拍捕裝置,它操作方便、安全,且不 耗電,符合經濟效益的要求。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害蟲拍捕裝置,至少包括一框架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具有黏性的沾黏網,固定在框架體的容置空間內,并形成一展開狀態;一握把,結合在框架體上,能夠與框架體間形成不同角度的彎折與定位。所述框架體的外側另設有一能收容固定該框架體的外護罩,該外護罩由二具有相 對凹陷部位的殼罩以一側相連,各殼罩凹陷部位的開口內周緣設有一凸部,二殼罩相蓋合 后,借助該凸部能夾持在框架體周側形成定位,二殼罩表側分別設有鏤空的網孔。所述框架體周側設有至少一與握把相結合的連結部,在該連結部端部橫設有一樞 軸,且在該樞軸外周側設有外凸齒,在握把的對應部位設有一座部,在該座部上設有二相對的供樞軸伸入的軸孔,各軸孔內分別設有內凸齒與外凸齒相嚙合。所述框架體在容置空間內周側的至少局部設有一能供擋止在沾黏網邊緣的固定 部。所述框架體的容置空間內設有能供撐抵沾黏網的支撐部。本實用新型的害蟲拍捕裝置,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使用時不會有任何燒灼聲響與焦臭味,亦無觸電可能性,因此,使用安全,且不 會讓操作者感到不適。2、不需要電力驅動,不會有電池廢棄物產生,符合環保要求。3、拍捕部位的延伸角度可依需要而改變,不僅方便了操作,而且能適應不同拍捕 場合的位置,不會留下應用死角。4、可有效捕殺較大型生物,如小老鼠,擴大了應用范圍。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造分解圖;圖2是是本實用新型及相關外護罩的構造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握把伸直時的結合部位平面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握把彎折時的結合部位平面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在握把部份彎折時的整體外觀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在握把垂直彎折時的整體外觀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 框架體14 連結部141 樞軸[0036]2 沾黏網3:握把31 座部[0037]4 外護罩41,42 殼罩411,421 網孔[0038]412 被定位部422 定位部423 凸部[0039]1 框架體11 容置空間12 支撐部[0040]13 固定部14 連結部141 樞軸[0041]142 外凸齒2 沾黏網21 離形紙[0042]3:握把31 座部32 內凸齒[0043]4 外護罩41,42 殼罩411,421 網孔[0044]412 被定位部422 定位部423 凸部[0045]5:照明光源
具體實施方式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有更具體的了解,現結合圖示的實施方式,詳述如下請參閱各圖所示,明顯可看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要包括框架體1、沾黏網2及 握把3等部分,其中框架體1內有一容置空間11,在容置空間11內設有呈條狀飾紋的支撐 部12,并在容置空間11周側(至少一部分)設有向內凸伸的固定部13,另在框架體1周側 設有一連結部14,在該連結部14端部橫設有一樞軸141,且在該樞軸141外周側設有復數 外凸齒142,沾黏網2為一受離形紙21遮蓋且具有黏性的網狀體,其在離形紙21撕離后,可 以周側黏合在框架體1的固定部13上,使沾黏網2得以在容置空間11內形成一展開的固 定狀態,以便于利用本身的黏性沾黏蚊蟲,握把3的一端設有座部31,在該座部31上設有二 相對的軸孔,該軸孔可供連結部14的樞軸141伸入,且在各軸孔內分別設有內凸齒32與外 凸齒142相嚙合。實際應用時,框架體1外周側可依需要另設有一外護罩4,該外護罩4由二具有 相對凹陷部位的殼罩41、42以一側相連,該二殼罩41、42上各設有復數大面積的鏤空網孔 411、421,且在二殼罩41、42其它不相連部分相對位置上分別設有可相互結合的被定位部 412與定位部422,而在各殼罩41、42的凹陷部位開口內周緣設有一凸部423,使二殼罩41、 42相蓋合后,可藉由凸部423夾持于框架體1周側,形成定位,藉此,使框架體1、沾黏網2 得以經由外護罩4而形成適當隔離,以避免放置或使用時誤觸沾黏網2而造成不便。上述結構在使用時,若框架體1的連結部14與握把3呈直線銜接延伸,則使用者 可以手持握該握把3并直接揮動框架體1內已展開的沾黏網2,藉以黏捕飛行中的蚊蟲(如 圖4所示);而若該連結部14與握把3形成一適當角度(小于90度)彎折與定位時(藉 由內凸齒32改變與外凸齒142相嚙合的位置),這種握姿有利于將框架體1 (沾黏網2)貼 近墻壁面的操作要求(如圖6所示);當連結部14與握把3形成垂直彎折與定位時,握把 3與框架體1(沾黏網2)相互垂直,這時,有利于框架體1(沾黏網2)由下向上貼近屋頂的 操作要求(如圖9所示);藉此,得以形成適用于各種不同環境操作要求的結構變化,且由 于該沾黏網2使用時無需供應電力,亦不會有不易分解的電池廢棄物產生,更不會有令人 不適的爆裂聲及焦臭味,因此該害蟲拍捕裝置比較清潔、環保。上述結構在實際應用時,可將框架體1利用吊掛或其它方式固定在照明光源5或 其它燈具、光源附近(如
圖10所示),利用蚊蟲的趨光特性,便于在固定位置黏捕害蟲。綜合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害蟲拍捕裝置,可實現提升操作便利與使用安全性, 且無需耗電、符合經濟效益的功效。然而,上述說明的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說明,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與范疇所延伸的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皆應落 入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框架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具有黏性的沾黏網,固定在框架體的容置空間內,并形成一展開狀態;一握把,結合在框架體上,能夠與框架體間形成不同角度的彎折與定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體的外側另設有一能收 容固定該框架體的外護罩。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護罩由二具有相對凹陷部 位的殼罩以一側相連,各殼罩凹陷部位的開口內周緣設有一凸部,二殼罩相蓋合后,借助該 凸部能夾持在框架體周側形成定位。
4.如權利要求3項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殼罩表側分別設有鏤空 的網孔。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體周側 設有至少一與握把相結合的連結部,在該連結部端部橫設有一樞軸,且在該樞軸外周側設 有外凸齒,在握把的對應部位設有一座部,在該座部上設有二相對的供樞軸伸入的軸孔,各 軸孔內分別設有內凸齒與外凸齒相嚙合。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體在容 置空間內周側的至少局部設有一能供擋止在沾黏網邊緣的固定部。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體在容置空間內周側的 至少局部設有一能供擋止在沾黏網邊緣的固定部。
8.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體的容 置空間內設有能供撐抵沾黏網的支撐部。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體的容置空間內設有能 供撐抵沾黏網的支撐部。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害蟲拍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體的容置空間內設有能 供撐抵沾黏網的支撐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害蟲拍捕裝置,至少包括具有容置空間的框架體;具有黏性的沾黏網,固定在框架體的容置空間內,并形成展開狀態;握把,結合在框架體上,能夠與框架體形成不同角度的彎折與定位。該拍捕裝置操作方便、安全,且不耗電,符合經濟效益的要求。使用時,操作者根據應用環境調整握把與沾黏網之間的角度,然后,操作框架體,即可利用框架體上的沾黏網黏捕害蟲。
文檔編號A01M3/04GK201726771SQ20102024300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30日
發明者黃競平 申請人:黃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