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式旋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式旋耕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手扶拖拉機旋耕機中,旋耕機直接固定于手扶拖拉機的變速箱體上,并由 手扶拖拉機的變速箱體輸出動力驅動旋耕機旋耕作業。其不足之處在于旋耕機中的旋耕 刀片的上下位置只能通過尾輪總成上的絲桿調節機構調節,因此耕深的調節幅度較小,不 能滿足用戶對大耕深的要求且操作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操作方便、能大度提高 耕深調節幅度的旋轉式旋耕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轉式旋耕機,包括設于拖拉機底盤的 齒輪變速箱后端的旋耕機、設于旋耕機的尾輪座架和拖拉機的尾架之間的用于調整旋耕機 耕深的杠桿機構和用于鎖定旋耕機耕深的鎖緊機構,旋耕機通過左右支臂殼體上的滑套連 接于左支臂和鏈條箱上。進一步,所述尾架的末端設有尾輪總成,該尾輪總成上設有用于調整旋耕機耕深 的絲桿調節機構;從而在操作時,若通過絲桿調節機構無法滿足耕深的要求時,可通過所述 杠桿機構和鎖緊機構進一步增大旋耕機的耕深。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旋轉式旋耕機中,旋耕機通過左右支 臂殼體上的滑套連接于左支臂和鏈條箱上,當通過絲桿調節機構無法滿足旋耕耕深的要求 時,只需松開鎖緊機構,然后通過杠桿機構調整旋耕機的耕深,最后通過所述鎖緊機構固定 即可增大旋耕機的耕深。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旋轉式旋耕機具有構簡單可靠、操作方便、能 根據所需旋耕深度進行在0-150mm范圍內任意調整旋耕耕深,從而大度提高了耕深調節幅 度,能滿足用戶對不同作業場合、旋耕深度的要求。本實用新型的旋轉式旋耕機需要在路上 行駛時,只需通過調整鎖緊機構和杠桿機構使旋耕機的刀片離開地面,操作方便。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 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是實施例中的旋轉式旋耕機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本實施例的旋轉式旋耕機包括設于拖拉機2底盤的齒輪變速箱后端的旋 耕機1、設于旋耕機1的尾輪座架和拖拉機2的尾架7之間的用于調整旋耕機耕深的杠桿機構6和用于鎖定旋耕機耕深的鎖緊機構5,旋耕機1通過左右支臂殼體3上的滑套連接于左 支臂和鏈條箱4上。所述尾架7的末端設有尾輪總成,該尾輪總成上設有用于調整旋耕機耕深的絲桿 調節機構;從而在操作時,若通過絲桿調節機構無法滿足耕深的要求時,可通過所述杠桿機 構和鎖緊機構進一步增大旋耕機的耕深。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 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 屬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之中。
權利要求一種旋轉式旋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拖拉機(2)底盤的齒輪變速箱后端的旋耕機(1)、設于旋耕機(1)的尾輪座架和拖拉機(2)的尾架(7)之間的用于調整旋耕機耕深的杠桿機構(6)和用于鎖定旋耕機耕深的鎖緊機構(5),旋耕機(1)通過左右支臂殼體(3)上的滑套連接于左支臂和鏈條箱(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旋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7)的末端設有尾輪 總成,該尾輪總成上設有用于調整旋耕機耕深的絲桿調節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操作方便、能根據所需在0-150mm范圍內調整旋耕耕深的旋轉式旋耕機,其包括設于拖拉機底盤的齒輪變速箱后端的旋耕機、設于旋耕機的尾輪座架和拖拉機尾架之間的用于調整旋耕機耕深的杠桿機構和用于鎖定旋耕機耕深的鎖緊機構,旋耕機通過左右支臂殼體上的滑套連接于左支臂和鏈條箱上。在需要調整旋耕的耕深時,當通過絲桿調節機構無法滿足旋耕耕深的要求時,只需松開鎖緊機構,然后通過杠桿機構進一步調整旋耕機的耕深,最后通過所述鎖緊機構固定即可增大旋耕機的耕深。
文檔編號A01B63/06GK201709102SQ20102024835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6日
發明者周漢菱, 閔立清 申請人:周漢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