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栽培技術,即丹參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丹參為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一直以來是以根及根莖入藥。其中主要成分丹酚酸B為三分子丹參素與一分子咖啡酸縮合而成,是目前研究較多的丹酚酸之一,對心、腦、肝、腎等器官均具有重要藥理作用。丹酚酸B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體內外實驗證明,丹酚酸B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其作用強度高于維生素C、維生素E、甘露醇,是目前已知的抗氧化作用最強的天然產物之一,對心腦血管疾病也有良好的療效。因其用途越來越多,所以其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丹參的主要有效成份為脂溶性的丹參酮類和水溶性的丹參酚酸類,其中酚酸類成份主要是丹酚酸B,都在其根中含量較高,葉中的丹酚酸B的含量特別低,沒有開發利用價值,一直廢棄不用。所以,一方面丹酚酸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由于丹參的產量有限,所以提高丹參中丹酚酸B含量的綜合利用越來越受到關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丹參植物根及葉片中的丹酚酸B含量的丹參作物人工栽培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選地和整地、繁殖方法、 田間管理、根外噴施、病蟲害防治步驟,各步驟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選地和整地
選擇肥沃、疏松深厚、地勢略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山地栽培宜選用向陽的低山
坡;
整地時,先在地上施好基肥,盡量多施遲效農家肥和磷肥作基肥,最好每畝施腐熟欄肥 2000 35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種植前,再進行翻耙、碎土、平整、作畦,一般畦連溝寬 2. 4 2. 8米,畦高18 28厘米,在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區栽培,為防止爛根,需要開挖較深的畦溝;過長的畦,每隔10米距離挖一腰溝,以保持排水暢通。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采用撒播,以采種當年芒種至夏至及處暑至白露播種最佳,苗床宜選用地勢略高、土質疏松肥沃、澆水方便的土地,山區育苗,最好選擇朝東或東南方向的山腳坡地作苗床,以減少日曬,利于出苗,苗床先進行翻耕,并以慪腐的人糞尿作基肥,泥土要打細,作高畦,畦寬1.3 1.6米,然后將種子均勻淺播在畦面上,播后用腳輕踩一遍,使種子與表土緊貼(不必覆土),蓋上一層薄薄麥桿,并經常灑水,保持濕潤,移植前,在整好的畦面上以25厘米X25厘米的株行距開穴,穴深視幼苗根部的長度而定,每穴栽種1 2株, 栽種深度以微露心芽為準,不要過深,也不要使根頭露土,種后覆土至平穴,稍壓實,并及時澆水穩根。丹參早移栽,早生根,至寒冬來臨時早已成活,來年早返青,盡可能不要推遲到嚴寒季節才移植;
(2)分根繁殖在立春至驚蟄進行,選取健壯、直徑1厘米左右的新根作種用,種植前, 先將根部截成5 7厘米長的根段,種植密度為行距觀厘米,株距22厘米。三、田間管理
施肥丹參開春返青后,要經過9個月的生長期才收獲,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追幾次肥, 第一次在返青時施提苗肥,每畝用慪腐的人糞尿750 800公斤沖水澆施;第二次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施,不留種子的地塊,可在剪過花序后,每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餅肥50 公斤;第三次在6、7月間施長根肥,宜重施,每畝施入濃糞尿15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 氯化鉀10公斤,第二次和第三次追施以溝施或穴施為好,施后即覆土蓋沒肥料;
松土除草一般從移栽到封行前要松土除草2 3次,松土宜淺不宜深,以防損傷根
部;
做好排灌在丹參植株整個生長期間,都要注意清理溝道,保持排水暢通,防止多雨季節丹參受澇,挖溝理溝可結合施肥進行,將溝泥覆在肥料上,伏天及遇持續秋旱時,可進行溝灌或澆水抗旱,溝灌應在早晚進行,并要速灌速排;
摘除花序不準備收取種子的丹參,從4月中旬開始,要陸續將剛抽出2厘米長的花序掐掉,以保證養分集中到根部,花序要摘得早、摘得勤,最好每隔10天摘或剪一次,連續進行3 4次。四、根外噴施
(1)噴施水溶液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Olg 0. 25g,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
所述噴施水溶液的優選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 09g 0. 20g, 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攪拌15 20分鐘,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
所述噴施水溶液的最佳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 15g,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攪拌15 20分鐘,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
(2)噴施時間選擇上午時間噴施或下午3時至5時噴施;
(3)噴施季節及次數5月 9月,不同的地區氣候不同,以丹參初花期開始噴施為宜, 一般到花開始凋謝時即停止噴施,共施用5 20次;
(4)噴施方法將配制好的水楊酸甲酯水溶液裝入農用噴霧器中,將水楊酸甲酯水溶液通過噴霧器噴施于丹參植株的葉片上,從上下兩個方向噴施,以使丹參植株的葉片上下兩面全部或者大部份均勻布滿水楊酸甲酯水溶液為宜。五、病蟲害防治
丹參在生長期可能發生病蟲害,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防治 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實行水旱輪作或用50%托布津800倍稀釋液噴霧; 菌核病的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井R霉素、多菌靈合劑噴霧;也可用50%利克菌1000 倍稀釋液噴霧或澆注;
葉斑病的防治方法;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剝除莖部發病的老葉,以利通風, 減少病源;發病前后噴灑波爾多液;
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可用90%敵百蟲100克拌入炒香的茶籽餅5公斤作毒餌,撒入田間誘殺;
銀紋蛾的防治方法用90%晶體敵百蟲1000稀釋倍液,或者25%二二三乳劑250倍稀釋液,或25%殺蟲脒水劑300 350倍稀釋液噴霧。根據實際情況選地過程中,應選擇至少1年以上未種植丹參的土地;根外噴施時間應避免下雨的天氣。上述的一、選地和整地;二、繁殖方法;三、田間管理;五、病蟲害防治均是現有的常規生產種植的方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僅在原來常規生產種植的基礎上增加了噴施水揚酸甲酯的步驟,其實施簡單, 操作方便,易于推廣,投入很少,收獲極大,可提高丹參根中的丹酚酸B含量,使其含量從 5%左右提高到7%左右,提高約40%,特別是可大大提高丹參植株葉片中的丹酚酸B含量, 使其含量從0. 2%左右提高到4%左右,提高了近20倍,從而使其葉片也具有開發利用價值,另一方面滿足了醫藥和保健品中作為原料的需要,為人類的健康和幸福長壽做出了貢獻;再一方面把原來廢棄不用的葉子利用起來,不再作為廢物燒掉,既保護了環境,又大大提高了種植戶的收入,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本發明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選地和整地、繁殖方法、田間管理、根外噴施、病蟲害防治步驟,其中除根外噴施外,均是采用上面所說的現有常規的選地和整地、繁殖方法、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的生產種植的方法。選地最好選擇至少 1年以上未種植丹參的土地。本發明的關鍵是在根外噴施步驟,其具體操作如下
(1)噴施水溶液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08g,加入50L的清潔水中,用木棒或者塑料棒攪拌15分鐘,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
(2)噴施時間選擇上午時間噴施或下午3時至5時噴施,應避免下雨的天氣;
(3)噴施季節及次數5月 9月,不同的地區氣候不同,以丹參初花期開始噴施為宜, 一般到花開始凋謝時即停止噴施,共施用5 20次;
(4)噴施方法將配制好的水楊酸甲酯水溶液裝入農用噴霧器中,將水楊酸甲酯水溶液通過噴霧器噴施于丹參植株的葉片上,從上下兩個方向噴施,以使丹參植株的葉片上下兩面全部或者大部份均勻布滿水楊酸甲酯水溶液為宜。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噴施水溶液的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 05g,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用木棒或者塑料棒攪拌15分鐘,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噴施水溶液的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 15g,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用木棒或者塑料棒攪拌20分鐘,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
本發明的方法實際應用表現丹參根中的丹酚酸B含量,使其含量從5%左右提高到7%左右,丹參植株葉片中的丹酚酸B含量從0.2%左右提高到4%左右,提高了丹參的質量和有效成分的產量,真正做到優質高產。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選地和整地、繁殖方法、田間管理、根外噴施、病蟲害防治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外噴施的方法如下(1)噴施水溶液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Olg 0. 25g,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2)噴施時間選擇上午時間噴施或下午3時至5時噴施;(3)噴施季節及次數5月 9月,不同的地區氣候不同,以丹參初花期開始噴施為宜, 一般到花開始凋謝時即停止噴施,共施用5 20次;(4)噴施方法將上述(1)配制好的水楊酸甲酯水溶液裝入農用噴霧器中,將水楊酸甲酯水溶液通過噴霧器噴施于丹參植株的葉片上,從上下兩個方向噴施,以使丹參植株的葉片上下兩面全部或者大部份均勻布滿水楊酸甲酯水溶液為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噴施水溶液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 09g 0. 20g,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攪拌15 20分鐘,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噴施水溶液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 15g,加入50 L的清潔水中,攪拌15 20分鐘,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時間應避免下雨的天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選地和整地、繁殖方法、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步驟,其實施方法均采用常規生產種植的方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地是至少1年以上未種植丹參的土地。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提高丹參根及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它僅在原來常規生產種植的基礎上增加了噴施水楊酸甲酯水溶液的步驟,噴施水溶液配制取市售的化學純或者工業純水楊酸甲酯0.01g~0.25g,加入50L的清潔水中,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水楊酸甲酯水溶液。其實施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推廣,投入很少,收獲極大,可提高丹參根中的丹酚酸B含量,使其含量從5%左右提高到7%左右,提高約40%,特別是可大大提高丹參植株葉片中的丹酚酸B含量,使其含量從0.2%左右提高到4%左右,提高了近20倍,從而使其葉片也具有開發利用價值。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308715SQ20111010997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古莉, 唐終國, 溫國梁, 鄧祥松, 鄒波, 鐘茂團, 黎勇 申請人:四川逢春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