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技術,具體地講是一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
背景技術:
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即通常所說的蘑菇(又稱白蘑菇),是世界栽培最廣、產量多、消費普遍的一種食用菌,雙孢蘑菇色質白嫩,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的菌類之一。雙孢蘑菇是一種好氣性的草腐性真菌,屬低溫型菇類,其人工栽培迄今已有 300年的歷史,栽培主料是稻草、麥秸、玉米稈和牛糞等,雖然其栽培原料豐富,且技術簡單, 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但是近年來,在南方一些雙孢蘑菇產地,稻草價格大幅升高(加上牛糞收集難度大),導致生產成本亦大幅升高。另,眾所周知,雜交狼尾草是美州狼尾草(Permisetum americanum)和象草 (P. purpureum)的種間雜交種(雜交狼尾草是以二倍體美洲狼尾草和四倍體象草交配產生的三倍體雜種),雜交狼尾草為禾本科夏季飼草作物,近年來種植面積發展很快,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年生,在福建及兩廣地區可安全越冬,畝產量可高達2萬公斤,可青刈或青貯,是一種高產優質、喜溫耐熱的優良青綠飼料作物,雜交狼尾草鮮草粗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含量比較平衡,用于飼喂牛、羊、豬、鵝等畜禽和淡水草魚等魚類的優質飼料,是目前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多年生優質牧草品種之一(雜交狼尾草營養價值較高,干物質粗蛋白 9. 95%,粗脂肪3. 47%、粗纖維32. 90%,氨基酸及其它營養成分較高)。近幾年,雜交狼尾草已經被廣泛種植于養殖場用于污水吸納,作為副產晶的狼尾草廣泛用于打漿喂豬,但豬不是反芻動物,利用有限,所以大型養殖場的草場每年就有數千噸的狼尾草剩余。鑒于以上原因,需要摸索改良雙孢蘑菇的栽培原料(即雙孢蘑菇的培養基配方原料),探討采用雜交狼尾草(大)部分或全部替代稻草(或麥秸、玉米稈)栽培雙孢蘑菇的技術,以及探討雜交狼尾草栽培雙孢蘑菇的品質及可行性,為雙孢蘑菇栽培提供新的培養基質,為多余雜交狼尾草提供新的有效利用途徑,以實現減少資源浪費,有利環保的豐產高品質栽培方法,也就成了一件十分緊迫的任務和具有現實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 (專用培養基配方),使得能利用雜交狼尾草(大)部分或全部替代稻草(或麥秸、玉米稈) 栽培雙孢蘑菇,不僅具有原料來源容易,省工省力,有利解決稻草和牛糞資源少的地區的原料問題,同樣達到穩產高產取得較好社會經濟效益,從而為有利發展雙孢蘑菇人工栽培和擴大生產規模另外開辟一條切實可行之捷徑。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的這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即專用培養基配方),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雜交狼尾草70—90、干牛糞10—20份、過磷酸鈣1. 0—1. 5份、尿素0. 5-1. 0份、碳酸氫氨0. 40-0. 60份、石灰1. 5-2. 0份、石膏2. 0-3. 0份。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其上述技術特征可以進一步具體為1、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在上述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麩皮或玉米芯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麩皮10-15份、玉米芯10-15份。2、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在上述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玉米粉或細米糠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玉米粉5-10份,細米糠5-10份。3、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在上述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稻草或麥秸或玉米桿或蔗渣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每種原料皆為20-30份。4、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將上述栽培料組合物中,即培養基配方原料中的干牛糞是用10-20份的菜餅替代,或用20-30份的棉籽殼替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發明的這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能夠大部分或全部利用雜交狼尾草替代稻草(或麥秸、玉米稈等)栽培雙孢蘑菇,產量高、品質好,不僅具有原料來源容易解決,省工省力,有利解決稻草和牛糞資源少的地區的原料問題,降低原料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環境污染,本發明開展雜交狼尾草栽培雙孢蘑菇,還可為規模化養殖場“豬-沼-草”體系中雜交狼尾草的去向開辟了新途徑,又可為雙孢蘑菇栽培提供新的培養介質,可謂為循環農業探索了一條有效的技術途徑,是一條更有利發展雙孢蘑菇人工栽培和擴大生產規模的切實可行之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利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一種具體實施例,本發明這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 雜交狼尾草70-90、干牛糞10-20份、過磷酸鈣1. 0-1. 5份、尿素0. 5-1. 0份、碳酸氫氨 0. 40-0. 60 份、石灰 1. 5-2. 0 份、石膏 2. 0-3. 0 份。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其上述技術特征可以進一步具體為1、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在上述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麩皮或玉米芯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麩皮10-15份、玉米芯10-15份。2、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在上述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玉米粉或細米糠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玉米粉5-10份,細米糠5-10份。3、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在上述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稻草或麥秸或玉米桿或蔗渣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每種原料皆為20-30份。4、在實際生產時,本發明還可將上述栽培料組合物中,即培養基配方原料中的干牛糞是用10-20份的菜餅替代,或用20-30份的棉籽殼替代。本發明的這種利用雜交狼尾草栽培雙孢蘑菇的栽培技術,可參考采用現有的雙孢蘑菇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方法步驟一是原料準備(即備料)、二是原料處理,即將培養料預濕后建堆(堆積)進行第一次發酵(亦稱前發酵)、三是翻堆,四是選擇菇房,并對菇房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后備用、五是將培養料進行第二次發酵(亦稱后發酵)處理、六是將培養料進房上床(上架鋪料)后進行接種(播種)培養,即接種后讓培養料在培養床上進行菌絲培養、六是覆土及其他出菇前后的管理和采收。本發明的其余方法步驟仍可采取常規栽培雙孢蘑菇的生產工藝
一、將培養料進房上床(上架鋪料)后進行接種(播種)培養時,將發酵好的培養料均勻地鋪到菇床上,料層厚15-20厘米。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0克加甲醛20 毫升的量熏蒸消毒,24小時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當料溫降到以下時即可接種,將菌種均勻地撒在料面上,輕輕壓實打平,使菌種沉入料內2厘米左右為宜,接種(播種)后讓培養料在培養床上進行菌絲培養。二、播后覆土及其他出菇前后的管理和采收,仍按照常規方法進行管理適時采收。當雙孢菇長到直徑2-4厘米時應及時采收,若采收過晚會使品質變劣, 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長。采摘時,用手指捏住菇蓋,輕輕轉動采下,用小刀切去帶泥根部, 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處及時補土填平,并噴施一次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陽花豐產王或綠風95,以促進小菇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 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雜交狼尾草70--90、干牛糞10--20份、過磷酸鈣 1. 0—1. 5份、尿素0. 5-1. 0份、碳酸氫氨0. 40-0. 60份、石灰1. 5-2. 0份、石膏2. 0-3. 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栽培料組合物中,即在所述的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有麩皮或玉米芯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麩皮10-15份、玉米芯10-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栽培料組合物中,即在所述的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有玉米粉或細米糠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玉米粉5-10份,細米糠5-1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栽培料組合物中,即在所述的培養基原料重量配比的基礎上添加有稻草或麥秸或玉米桿或蔗渣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每種原料皆為20-3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專用培養基配方),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栽培料組合物中,即培養基配方原料中的干牛糞是用 10-20份的菜餅替代,或用20-30份的棉籽殼替代。
全文摘要
一種利用雜交狼尾草生產雙孢蘑菇的專用栽培料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雜交狼尾草70-90、干牛糞10-20份、過磷酸鈣1.0-1.5份、尿素0.5-1.0份、碳酸氫氨0.40-0.60份、石灰1.5-2.0份、石膏2.0-3.0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大部分或全部利用雜交狼尾草替代稻草或麥秸、玉米稈等栽培雙孢蘑菇,產量高、品質好,具有原料來源容易,有利解決稻草和牛糞資源少的地區的原料問題,本發明開展雜交狼尾草栽培雙孢蘑菇,還可為規模化養殖場“豬-沼-草”體系中雜交狼尾草的去向開辟了新途徑,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環境污染,又可為雙孢蘑菇栽培提供新的培養介質,從而為有利發展雙孢蘑菇人工栽培和擴大生產規模另外開辟一條切實可行之捷徑。
文檔編號C05G3/00GK102417414SQ20111025174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馮德慶, 張麗梅, 陳鐘佃, 黃勤樓, 黃秀聲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態研究所,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