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中的小型農作物幼苗地膜移栽手工打孔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煙草等作物的幼苗地膜移栽的快速手工打孔器。
背景技術:
煙草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于1957年首先在日本鹿兒島試驗成功,于1978年傳入中國,并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迅速發展(張明發.試論烤煙地膜覆蓋栽培的效應與發展對策[J].作物研究,1997C3) :33-35) 0在長期的煙葉地膜栽培生產中,各地均總結出各種不同的煙苗移栽方法,在湖北煙區以打孔帶土帶肥帶水移栽法最為普及。打孔帶土帶肥帶水移栽法是指在已施肥、覆膜的20-25cm的壟體上打一深15-20cm、直徑6-lOcm的孔洞穴,將漂浮育苗育成的煙苗(高15-20cm)放入孔穴,四周圍滿營養土,淋足穩根水,然后細土填滿孔穴并封嚴地膜口面。打孔是其中的關鍵技術,關系到煙苗移栽后的生長發育,一是要定準穴距,二是孔穴的深度要適宜(孔底離底肥5cm左右)、三是不破壞壟體土壤結構。打孔方法及器具各地亦是五花八門,有小鎬鋤挖孔穴、木質打孔器(棒)、金屬打孔器等。小鎬鋤挖孔穴,孔穴上口面過大,且不規則,現在使用者較少。木質打孔器(棒),就地取材、 操作簡單,在湖北煙區使用面廣,即木棒簡單的將下端削成圓錐形即成,使用時只要將錐尖對準孔心用力下扎,然后拔出,孔即打成,但是因其孔穴為擠壓形成,造成孔底及四周土壤緊實,不利于移栽后煙苗的根系發育,而且使用者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特別是粘性強度大、膜內水分少的土壤,同時孔穴的深度亦不易控制。鄧福瑞發明的“幼苗移栽器(專利號 ZL200720063019. 6),原理、結構與木質打孔器(棒)近似,只是將木棒下端圓錐分離,改為園錐體或菱錐體,材質為金屬;李哲發明的“植物苗移栽器”(專利號ZL200420060059. 1)、 王懷珠發明的“山區煙苗移栽器”(授權公開號CN201758M4U)、王獻國發明的“一種多功能煙苗大田移栽器”(授權公開號CN2012^5670Y)雖外形不同,但打孔部分均為兩片開口鏟組成的圓錐形,孔穴亦是擠壓形成,只是李哲式錐體內可放煙苗、王獻國式增加了施肥等功能;蔣遠航發明的“幼苗移栽工具”(授權公開號CN201617005U),開口部分為兩個半圓形鏟鍬,一側由折葉相連,打孔時兩個鏟鍬合并成圓筒形扎入土壤,然后將筒內土壤提出,通過手柄打開圓筒形,土壤掉落,此發明雖有效地解決了前幾項專利造成孔底及四周土壤緊實、 使用者勞動強度大的問題,但土壤極易粘附在兩個半圓形鏟鍬內壁,特別是粘性強度大的土壤需不斷清除后才能繼續使用。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移栽打孔器。均不能滿足煙苗移栽高質量、快速度的打孔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定位穴距、孔深、快速、省力、操作簡單的煙苗移栽打孔器,提高煙區特別是不適宜大型機械化作業的山地煙區的煙苗移栽質量和生產效率。所述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包括打孔筒、受力連桿、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器還包括導泥板、深度移動控制桿、深度控制板、穴距定位尺、移動定位拴;打孔筒上口連接有導泥板,打孔筒兩側連接受力連桿,受力連桿一側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深度移動控制桿下端垂直有連接深度控制板,深度控制板連接穴距定位尺,穴距定位尺上固定有移動定位拴。打孔筒,直徑上大下小,筒體的上部5/6為圓筒體,下部1/6為圓臺體,上下直徑相差 1. 5cm0導泥板縱切面上端3/5為弧形,下端2/5為直的,橫切面底部為半圓形,上部漸小為弧型。受力連桿一側上刻有深度標尺,用以根據壟體高度和煙苗大小,在受力連桿上調節并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并通過深度移動控制桿下端連接的深度控制板控制打孔的深度。深度控制板與其連接的穴距定位尺、穴距定位尺、移動定位拴處于同一平面。受力連桿上端與手柄相連。本實用新型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的特點在于1)由于打孔筒1直徑上大下小,極大減少了打孔筒內壁與土壤的摩擦力和內壁土壤的粘附,減輕了打孔的勞動強度,省略了清除內壁粘附土壤的麻煩過程;2)由于打孔筒1大下直徑相差小,打孔時對四周土壤擠壓力小,不影響土壤的結構;3)由于導泥板2的下端為半圓形直壁,打孔時頂出的土壤阻力小,上端弧形引導土壤倒向壟體一側,保持膜上的整潔;4)深度移動控制桿5可根據需要事先設定孔穴深度,通過深度控制板6控制其深度;5)穴距定位尺7可根據需要事先設定孔穴的距離(煙苗株距),打第一個孔時移動定位拴8標記第二個孔距;本實用新型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連續不間斷作業,省去了其它打孔方法的定位、倒土過程,解決了孔穴深度不一的問題,保持了膜內土壤結構, 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和煙苗移栽質量。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示,所述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包括打孔筒1、受力連桿3、手柄4、導泥板 2、深度移動控制桿5、深度控制板6、穴距定位尺7、移動定位拴8 ;打孔筒1上口連接有導泥板2,打孔筒兩側連接受力連桿3,受力連桿3 —側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5,深度移動控制桿5下端垂直有連接深度控制板6,深度控制板6連接穴距定位尺7,穴距定位尺7上固定有移動定位拴8。打孔筒1,直徑上大下小,筒體的上部5/6為圓筒體,下部1/6為圓臺體,上下直徑相差1. 5cm。導泥板2縱切面上端3/5為弧形,下端2/5為直的,橫切面底部為半圓形,上部漸小為弧型。受力連桿3—側上刻有深度標尺,用以根據壟體高度和煙苗大小,在受力連桿 3上調節并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5,并通過深度移動控制桿5下端連接的深度控制板6控制打孔的深度。深度控制板6與其連接的穴距定位尺7、穴距定位尺7、移動定位拴8處于同一平面。受力連桿3上端與手柄4相連。操作方式1、打孔前,根據預訂移栽煙苗株距,在穴距定位尺7調節并固定穴距移動定位拴 8 ;根據壟體高度和煙苗大小,在受力連桿3上調節并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5 ;2、手握手柄4對準預訂穴心用脆力垂直切入壟體,至深度控制板6剛貼壟面,第一個孔穴打成;3、雙手提起手柄4,對準打第一個孔穴時穴距移動定位拴8作下的第二個穴心標記,用脆力垂直切入壟體,打第一個孔穴時打孔筒1內泥土被頂出,沿導泥板2倒落在壟體一側,至深度控制板6剛貼壟面,第二個孔穴打成;以此類推。
權利要求1.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包括打孔筒(1)、受力連桿C3)、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器還包括導泥板( 、深度移動控制桿( 、深度控制板(6)、穴距定位尺(7)、移動定位拴(8);打孔筒(1)上口連接有導泥板O),打孔筒兩側連接受力連桿(3),受力連桿(3) 一側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5),深度移動控制桿( 下端垂直有連接深度控制板(6),深度控制板(6)連接穴距定位尺(7),穴距定位尺(7)上固定有移動定位拴(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打孔筒(1),直徑上大下小,筒體的上部5/6為圓筒體,下部1/6為圓臺體,上下直徑相差1. 5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導泥板(2)縱切面上端3/5為弧形,下端2/5為直的,橫切面底部為半圓形,上部漸小為弧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受力連桿(3)—側上刻有深度標尺,用以根據壟體高度和煙苗大小,在受力連桿C3)上調節并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5),并通過深度移動控制桿( 下端連接的深度控制板(6)控制打孔的深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深度控制板(6)與其連接的穴距定位尺(7)、穴距定位尺(7)、移動定位拴(8)處于同一平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受力連桿(3)上端與手柄⑷相連。
專利摘要一種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包括打孔筒、受力連桿、手柄,所述打孔器還包括導泥板、深度移動控制桿、深度控制板、穴距定位尺、移動定位拴;打孔筒上口連接有導泥板,打孔筒兩側連接受力連桿,受力連桿一側固定深度移動控制桿,深度移動控制桿下端垂直有連接深度控制板,深度控制板連接穴距定位尺,穴距定位尺上固定有移動定位拴。本實用新型煙苗移栽快速手工打孔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連續不間斷作業,省去了其它打孔方法的定位、倒土過程,解決了孔穴深度不一的問題,保持了膜內土壤結構,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和煙苗移栽質量。
文檔編號A01C5/02GK202085470SQ20112016848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3日
發明者張俊杰, 彭灝, 徐世平, 李宗平, 李進平, 王文明, 郭宇龍, 陳茂勝 申請人:湖北省煙草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