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適用于低位置脫粒的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聯合收割機的分離清選裝置都采用逐稿器、振動篩加風選的結構進行分離清選,由于逐稿器、振動篩風道設在脫粒滾筒凹板篩的下方,占據了下部較大的空間使得脫粒滾筒的位置提得很高,從而使得整機體積龐大、重心低作物提升高度高、流程長和功率消耗大。實用新型內容[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集約、重量輕、重心低、功率消耗少的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包括撥禾輪、切割器、割臺絞龍、輸送鏈耙、脫粒滾筒、離心風機、風機、復脫通道、 滾筒篩、凹板篩、水平輸谷絞龍、集谷斗、脫粒桶和垂直提谷絞龍,脫離滾筒、脫粒桶和滾筒篩縱向放置,脫粒桶內凹板篩與水平輸谷絞龍之間留有適當空間作為風道,垂直提谷絞龍上端出口與滾筒篩小端入口相連;滾筒篩與脫粒滾筒平行放置,且置于集谷斗內,集谷斗前端設有復脫通道,與脫粒桶蓋相連通,滾筒篩大端出口與離心風機吸入口相連通。[0005]滾筒篩采用整體圓錐結構,篩體表面采用沖孔篩板,內部焊接有導向板,篩體大端設有雜余、短稿排放口。[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結構簡單、機器體積小、重心低的特點,并減少了作物提升高度和輸送流程、降低了功率消耗。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08]圖中1 —撥禾輪,2-切割器,3-割臺絞龍,4-輸送鏈f巴,5-脫粒滾筒,6-離心風機,7-復脫通道,8-滾筒篩,9-集谷斗,10-垂直提谷絞龍,11-脫粒桶,12-凹板篩,13-水平輸谷絞龍,14-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0]參見圖1,一種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包括撥禾輪1、切割器2、割臺絞龍3、輸送鏈耙4、脫粒滾筒5、離心風機6、風機14、復脫通道7、滾筒篩8、凹板篩12、水平輸谷絞龍13、集谷斗9、脫粒桶11和垂直提谷絞龍10,脫離滾筒5、脫粒桶11和滾筒篩8 縱向放置,脫粒桶11內凹板篩12與水平輸谷絞龍13之間留有適當空間作為風道,垂直提谷絞龍10上端出口與滾筒篩8小端入口相連;滾筒篩8與脫粒滾筒5平行放置,且置于集谷斗9內,集谷斗9前端設有復脫通道7,與脫粒桶11蓋相連通,滾筒篩8大端出口與離心風機6吸入口相連通。[0011]滾筒篩8采用整體圓錐結構,篩體表面采用沖孔篩板,內部焊接有導向板,篩體大端設有雜余、短稿排放口。[0012]其工作原理是作物在撥禾輪1的作用下,引向切割器2割下的作物經割臺絞龍 3,輸送鏈耙4輸送進入脫粒滾筒5脫粒,脫出物中的籽粒、穎殼及部分雜余短稿經凹板篩12 的分離后落入脫粒桶11底部,落下過程中,在風機14吹出氣流的作用下大部份穎殼被吹出機外;長莖沿脫粒滾筒5軸向經排草口排出,落入脫粒桶11底部的脫出混合物經水平輸谷絞龍13和垂直提谷絞龍10被提升至滾筒篩8入口,軸向進入滾筒篩8進行分離清選,清潔的谷粒沿滾筒表面篩孔落下進入集谷斗9,短稿及未脫凈雜余沿滾筒篩8軸向移動至滾筒篩8的排出口,在離心力及撥齒的作用下,徑向甩出經復脫通道7進入脫粒滾筒5再次脫粒,少許穎殼在離心風機6的吸引下排出機外。[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機器體積小、重心低的特點,并減少了作物提升高度和輸送流程、降低了功率消耗。
權利要求1.一種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其特征是包括撥禾輪、切割器、割臺絞龍、輸送鏈耙、脫粒滾筒、離心風機、風機、復脫通道、滾筒篩、凹板篩、水平輸谷絞龍、集谷斗、脫粒桶和垂直提谷絞龍,脫離滾筒、脫粒桶和滾筒篩縱向放置,脫粒桶內凹板篩與水平輸谷絞龍之間留有適當空間作為風道,垂直提谷絞龍上端出口與滾筒篩小端入口相連;滾筒篩與脫粒滾筒平行放置,且置于集谷斗內,集谷斗前端設有復脫通道,與脫粒桶蓋相連通,滾筒篩大端出口與離心風機吸入口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其特征是滾筒篩采用整體圓錐結構,篩體表面采用沖孔篩板,內部焊接有導向板,篩體大端設有雜余、短稿排放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用滾筒式分離清選裝置的收割機,包括撥禾輪、切割器、割臺絞龍、輸送鏈耙、脫粒滾筒、離心風機、風機、復脫通道、滾筒篩、凹板篩、水平輸谷絞龍、集谷斗、脫粒桶和垂直提谷絞龍,脫離滾筒、脫粒桶和滾筒篩縱向放置,脫粒桶內凹板篩與水平輸谷絞龍之間留有適當空間作為風道,垂直提谷絞龍上端出口與滾筒篩小端入口相連;滾筒篩與脫粒滾筒平行放置,且置于集谷斗內,集谷斗前端設有復脫通道,與脫粒桶蓋相連通,滾筒篩大端出口與離心風機吸入口相連通。具有結構簡單、機器體積小、重心低的特點,并減少了作物提升高度和輸送流程、降低了功率消耗。
文檔編號A01D41/02GK202285577SQ2011203622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6日
發明者崔勇為 申請人:韶關市閩韶物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