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與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2573閱讀:40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與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與環保能源領域,尤其涉及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與系統。
背景技術
截止2010年,我國的日光溫室種植面積已超過500萬畝,塑料大棚種植面積超過 1000萬畝。大棚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常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擾,如各種真菌、細菌性病害,及各種刺吸式、蛾類、甲蟲等害蟲,其中真菌類病害與刺吸式、蛾類害蟲危害最為嚴重。且隨著我國溫室及大棚的大力發展,以病害、蟲害為主的有害生物的流行時間與程度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溫室及大棚中高溫高濕的生態環境也會使得諸多害蟲與病菌在溫室及大棚內不用越冬,而可以周年流行危害,蔓延快,危害重,防治難度加大,若防治措施采取不當,極易造成嚴重損失。目前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措施效果還不明顯,所以密閉空間中有害生物的主要防治手段仍然嚴重依賴于化學防治。而化學農藥的長期大量使用不僅造成病蟲害抗藥性的急劇提高,還造成環境污染。同時病害孢子、菌絲與蟲害的卵、蛹、老熟幼蟲等有害生物繁殖體在密閉空間內的累積量也顯著上升。隨著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公害食品已成為廣大民眾生活最基本要求,綠色農業與有機農業的發展也日益受到政府重視與消費者的青睞,而其中極為重要的的控制環節即是各種對人體高毒、中毒的化學農藥的限量使用甚至禁用。有機農業已明確禁止投用各種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與農藥。因而發展一種環保、高效的密閉空間內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勢在必行,意義重大。關于二氧化碳防治病蟲害的研究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初。1918年澳大利亞對于在大規模儲藏糧食中使用二氧化碳進行害蟲防治的可能性就做過探討。1985年汪廷魁利用二氧化碳防治綠豆象,7天后成蟲死亡率100%;處理生了腐食螨的大麻葉鋒標本,7天后防治效果為100%。Gerard Nicolas綜述了二氧化碳對各種昆蟲的急性與慢性影口向(Immediate and latent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on insects.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1989. 34.97-116)。德國小蠊(召/aiieBa 鞏iraaflica)置于 40% 體積濃度的二氧化碳麻痹死亡,經生理生化分析,其尸體體液嚴重酸化,多數酶活性被抑制,且發現有有毒的二氧化碳化合物,直接導致其死亡。低濃度的二氧化碳可放松蝗蟲氣門肌肉的閉合, 使其氣門處于持續開放狀態,導致其體內水分大量散失,體液電勢電位顯著升高,Na/K離子平衡被破壞,肌體出現抽搐,然后死亡。上述實驗研究表明二氧化碳防治病蟲害已有了一定的進展,并且到目前為止,未發現到任何有關二氧化碳防治病蟲害會產生抗藥性的報道,然而上述研究均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沒有明確的使用操作說明,且采用氣源為二氧化碳純品,成本高昂,無法用于實際生產,推廣應用。生物質電廠是利用生物質與過量空氣在鍋爐中燃燒,產生的熱煙氣與鍋爐的熱交換部分換熱,產生高溫高壓蒸汽在蒸汽輪機中膨脹做功發出電能。生物質電廠所燃燒生物質主要來源于小麥秸稈、玉米秸稈、稻草稻殼、棉花秸稈、林業采伐及加工剩余物等農林廢棄物,因此具有量大、分布廣泛、可再生性、低污染、無二氧化碳近排放等特點。由于不同生物質電廠燃燒的生物質種類的不同,煙氣中各組分的含量略有差異,一般生物質電廠排放煙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約為14%,SO2等污染物的含量為50ppm。與火電廠等排放煙氣相比,生物質電廠煙氣中等污染物的含量減少了 85%以上,可直接排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結合二氧化碳殺蟲滅菌的現有研究情況,并立足于生物質電廠煙氣的綜合利用,而提供一種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及其系統。該防治方法防治效果好,防治安全,循環經濟效益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生物質電廠煙氣經處理得到二氧化碳體積濃度大于85%的處理后的煙氣,然后采用方式I或方式II或兩者的組合對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進行防治處理
方式I 在休耕期內向密閉空間持續通處理后的煙氣,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 0. 110 0. 140Mpa (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50% 90%,保持一段時間,停止通氣,至密閉空間恢復到正常狀態;
方式II 在密閉空間作物種植過程中的作物發生病蟲害時,向密閉空間持續通處理后的煙氣,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0. 110 0. 140Mpa(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 50% 90%,每次持續處理時間控制在15 60分鐘,然后停止通氣待其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以下,再間隔一段時間后重復通處理后的煙氣進行處理。按上述方案,所述密閉空間為溫室或大棚。按上述方案,所述方式I中密閉空間處于高溫悶棚期,密閉空間內的溫度為40-75 °C,優選為65°C,持續通氣時間為8-12天,優選為10天,壓力優選為 0. 110-0. 120Mpa (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優選為80_90%。按上述方案,所述方式II中每次間隔時間為2-10小時,重復次數為3-10次,密閉空間內的溫度為15-35°C。按上述方案,所述生物質電廠煙氣是經氣水分離、變壓吸附處理而得,所述吸附劑為特異性二氧化碳選擇吸附劑,吸附壓力為0. 5-1. 5MPa。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特異性二氧化碳選擇吸附劑為硅膠或活性炭或分子篩。按上述方案,所述生物質電廠煙氣經處理進入密閉空間內的處理煙氣壓力優選為 0. 30 0. 50MPa,特別優選為 0. 35MPa0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包括煙氣處理裝置、處理煙氣儲氣罐、控制單元,所述煙氣處理裝置的出料管路與處理煙氣儲氣罐相連,處理煙氣儲氣罐與密閉空間相連,處理煙氣儲氣罐和密閉空間之間的進氣管路上設有第一調節閥,所述密閉空間內部設有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與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傳感器,所述密閉空間上方設有第一放空閥,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和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傳感器相連,接收其檢測信號,并與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相連,相應控制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的開度而調控密閉空間內的氣壓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至設定范圍。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煙氣處理裝置包括氣水分離裝置、氣體壓縮裝置和變壓吸附裝置,所述的變壓吸附裝置為多床變壓吸附,由多個吸附單塔并排組成,各吸附單塔內裝填有特異性二氧化碳選擇吸附劑,各吸附單塔頂部設有第二放空閥,底部分設兩個支管,分別作為各吸附單塔的進料支管和出料支管,各進料支管上設有進料調節閥,并相連通組成進料總管路,各出料支管上設有出料調節閥,并相連通組成出料總管路,所述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氣端與氣體壓縮裝置相連,氣體壓縮裝置與變壓吸附裝置的進料總管路相連,變壓吸附裝置的出料總管路與處理煙氣儲氣罐相連。具體變壓吸附處理步驟為在各吸附單塔進氣閥和第二放空閥都打開的狀態下, 通入生物質電廠煙氣,生物質電廠煙氣同時進入處于吸附狀態的多個吸附單塔,由下而上通過吸附劑床層,出塔氣放空,當被吸附煙氣前沿接近吸附床層出口時,關閉變壓吸附裝置的進氣閥和第二放空閥,停止通氣,使其停止吸附,打開出料閥,使CO2解吸后逆著吸附方向排放至處理煙氣儲氣罐儲存備用,當吸附單塔內壓力降到常壓后,通入生物質電廠煙氣進行吹掃,使吸附劑得到完全再生,吹掃氣放空,之后逐漸升壓至吸附壓力開始下一個吸附循環過程。按上述方案,所述處理煙氣儲氣罐中設有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所述處理煙氣儲氣罐上方設有第二調節閥,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相連,接收其檢測信號,并與第二調節閥相連,相應控制處理煙氣儲氣罐的出口壓力即進入密閉空間內的處理煙氣壓力至設定壓力。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密閉空間內還設置有溫度監測傳感器,與控制單元相連監測密閉空間內的溫度。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密閉空間通風端與引風機相連引風。本發明通過對生物質電廠的煙氣進行純化處理,獲得二氧化碳含量高、其他有害組分含量低的煙氣,然后對處于休耕期或病害發生期的密閉空間進行通煙氣處理,可安全、 有效防除各種殘留的有害生物繁殖體諸如各種真菌、細菌孢子、蟲卵、蟲蛹等,積極促進綠色農業與有機農業的發展。另外通過控制處理后的煙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可在密閉空間植物生長期間作氣肥使用,提高種植作物的產量,進一步實現生物質電廠煙氣的綜合利用。利用吸附劑對不同氣體的吸附容量隨壓力的不同而有差異的特性,采用變壓吸附加壓吸附煙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壓解吸,而其它弱吸附組分不被吸附而通過吸附床層,可很好地達到濃縮生物質煙氣中二氧化碳,同時進一步降低煙氣中sa等有害組分含量的目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工藝簡單,效果良好,防治安全,無抗藥性,無殘留;
采用生物質電廠煙氣作防治原料,循環經濟效益好,便于推廣應用; 可實現自動化控制,操作簡便。


圖1為本發明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示意圖。圖中1氣水分離器,2壓縮機,3變壓吸附裝置,4處理煙氣儲氣罐,5密閉空間,6控制單元,7進料調節閥,8出料調節閥,9第二放空閥,10第二調節閥,11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12進氣調節閥,13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14 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傳感器,15溫度監測傳感器,16第一放空閥,17引風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發明內容進行進一步地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本發明所述有害生物包括各種可危害農作物的昆蟲、節肢動物、線蟲、真菌、細菌等繁殖體,對其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灰霉、菌核、疫、葉霉、霜霉等病害的孢子、菌絲體等,蚜蟲、煙粉虱、小菜蛾,夜蛾等蟲害的卵、蛹等繁殖體,線蟲等。實施例1-6 具體試驗方法
選取有相應病蟲害歷史發生記錄的試驗田塊,密閉空間如大棚或溫室種植作物。分別對試驗作物進行煙氣處理,作煙氣處理組;進行化學防治處理,做對照處理組;另選取一小塊試驗田塊,不做任何防害處理,作空白對照組,采用以下公式計算病蟲害防治率 害蟲防治率(%) =[1-(蟲數/空白對照組的蟲數)1X100; 病害防治率(%) =[1-(發病指數/空白對照組的發病指數)1X100; 實施例1
試驗田塊小菜蛾歷史發生較為嚴重的試驗田塊。試驗作物卷心菜,溫室種植。煙氣處理組
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包括氣水分離器(1)、壓縮機 (2)、變壓吸附裝置(3)、處理煙氣儲氣罐(4)、控制單元(6),所述的變壓吸附裝置由4個吸附單塔并排組成,各吸附單塔內裝填有特異性二氧化碳選擇吸附劑分子篩,各吸附單塔頂部設有第二放空閥(9),底部分設兩個支管,分別作為各吸附單塔的進料支管和出料支管, 呈三通管狀,各進料支管上設有進料調節閥(7),并相連通組成進料總管路,各出料支管上設有出料調節閥(8),并相連通組成出料總管路,所述氣水分離器(1)的出氣端與壓縮機 (2)相連,壓縮機與變壓吸附裝置(3)的進料總管路相連,變壓吸附裝置的出料總管路與處理煙氣儲氣罐(4)相連,處理煙氣儲氣罐與密閉空間(5)相連,處理煙氣儲氣罐和密閉空間之間的進氣管路上設有第一調節閥(12),所述密閉空間內部上方設有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 (13)與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傳感器(14),所述密閉空間上方設有第一放空閥,所述控制單元 (6)分別與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和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傳感器相連,接收其檢測信號,并與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相連,相應控制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的開度而調控密閉空間內的氣壓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至設定范圍,所述密閉空間通風端與引風機(17)相連引風。所述的處理煙氣儲氣罐中設有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11)和第二調節閥(10),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相連,接收其檢測信號,并與第二調節閥相連,相應控制煙氣儲氣罐的出口壓力即進入密閉空間內的處理煙氣壓力至設定壓力;所述的密閉空間內上方還設置有溫度監測傳感器(15),與控制單元相連,以監控密閉空間內的溫度;所述的密閉空間相應為溫室。
采用如上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將生物質電廠排放的溫度為140°C、CO2含量為14%的煙氣經氣水分離器分離,然后經壓縮機送入變壓吸附裝置,進行處理,具體的處理過程為,在各吸附單塔進料閥和第二放空閥都打開的狀態下,通入生物質電廠煙氣,生物質電廠煙氣同時進入處于吸附狀態的四個吸附單塔,由下而上通過吸附劑床層,出塔氣放空,當被吸附煙氣前沿接近吸附床層出口時,關閉該變壓吸附裝置的進料閥和第二放空閥, 停止通氣,使其停止吸附,打開出料閥,使易吸附組分CO2解吸后逆著吸附方向排放至處理后的煙氣儲氣罐,得到二氧化碳體積濃度為96%以上的處理煙氣,儲存備用,當壓力降到常壓后,通入生物質電廠煙氣進行吹掃,吸附劑得到完全再生,吹掃氣放空,之后,逐漸升壓至吸附壓力即可開始下一個吸附循環過程;
采用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監測煙氣處理罐中的出口壓力,并由控制單元控制調節第二調節閥的開度,將煙氣儲氣罐的處理煙氣出口壓力即進入密閉空間內的處理煙氣壓力控制為0. 35MPa,通入未種植卷心菜、處于悶棚期的大棚,同時采用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和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檢測大棚內的壓力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并由控制單元控制調節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的開度,控制大棚內的壓力至0. 120MPa (絕壓),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為80%, 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大棚的溫度為65°C,保持8天,停止通氣,開放密閉空間通風端進行通風,使大棚內二氧化碳體積濃度恢復到正常狀態(0. 03%)、溫度至常溫,一般需通風1-3天, 有必要時可使用引風機實現快速通風;然后種植卷心菜,在卷心菜生長過程中的蓮座期和結球期,將煙氣儲氣罐中處理后的煙氣持續通入進行間隔重復處理,同時采用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和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檢測大棚內的壓力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并由控制單元控制調節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的開度,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0. 115Mpa(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80%,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大棚的溫度為25°C,每次持續15分鐘后停止通氣并通風使大棚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以下,再間隔5小時如此重復處理10次。對照處理組,苗期噴施蘇云金桿菌素1000倍液1次,阿維菌素1000倍液2次;蓮座期噴施5%氟蟲脲1000倍1次;結球期噴施25%滅幼脲800倍液1次。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防害處理。于卷心菜收獲期,從以上三組處理組中棋盤法取樣20株卷心菜,調查小菜蛾幼蟲數量,計算害蟲防治率,具體結果見表1。實施例2
試驗田塊跳甲歷史發生較為嚴重的試驗田塊。試驗作物蘿卜,溫室種植。設置一小塊不作任何處理的田塊計算防治率。煙氣處理組
采用實施例1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對生物質電廠煙氣進行煙氣處理,具體

在蘿卜種植前,將儲氣罐中二氧化碳體積濃度為96%以上的處理煙氣持續通入處于悶棚期的溫室,調控溫室內壓力為0. 130MPa,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為85%,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為70°C,保持10天,停止通氣,至大棚恢復正常溫度與壓力狀態;然后種植蘿卜,在蘿卜生長過程中的肉質根生長期再將煙氣儲氣罐中處理后的煙氣持續通入進行間隔重復處理,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0. 115Mpa (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70%,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20°C,每次持續18分鐘后停止通氣并通風使大棚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以下,再間隔10小時如此重復處理5次。對照處理組苗期施用吡蟲啉10%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次,膨大期施用20%毒死蜱800倍液1次。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防害處理。于蘿卜收獲期,從以上三組處理組中棋盤法取樣30株蘿卜,調查跳甲幼蟲與成蟲數量,合并計算害蟲防治率,具體結果見表1。實施例3
試驗田塊夜蛾歷史發生較為嚴重的試驗田塊。試驗作物薺菜,溫室種植。煙氣處理組
采用實施例1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對生物質電廠煙氣進行煙氣處理,具體

在薺菜種植前,將儲氣罐中二氧化碳體積濃度為96%以上的處理煙氣持續通入處于悶棚期的溫室,調控溫室內壓力為0. U6MPa,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為80%,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70°C,保持9天,停止通氣,至大棚恢復正常溫度與壓力狀態;然后種植薺菜,在薺菜營養生長期將煙氣儲氣罐中處理后的煙氣持續通入進行間隔重復處理,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0. 125Mpa (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85%,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30°C,每次持續15分鐘后停止通氣并通風使大棚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 以下,再間隔6小時如此重復處理7次。對照處理組苗期施用48%樂斯本800倍液,5%銳勁特800倍液各一次,營養生長期施用10%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乳油各一次。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防害處理。于薺菜收獲期,從以上三組處理棋盤法取樣30株薺菜調查夜蛾幼蟲數量,計算害蟲防治率,具體結果見表1。實施例4
試驗田塊南方根結線蟲歷史發生較為嚴重的試驗田塊。試驗作物黃瓜,大棚種植。煙氣處理組
采用實施例1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對生物質電廠煙氣進行煙氣處理,具體

在黃瓜種植前,將煙氣儲氣罐中二氧化碳體積濃度為96%以上的處理煙氣持續通入處于悶棚期的大棚,調控大棚內壓力為0. 115Mpa(絕壓),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為80%,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50°C,保持11天,停止通氣,至大棚恢復正常溫度與壓力狀態;然后種植黃瓜,在黃瓜接瓜期將煙氣儲氣罐中處理后的煙氣持續通入進行間隔重復處理,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0. 115Mpa(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80%,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20°C,每次持續30分鐘后停止通氣并通風使大棚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以下,再間隔8小時如此重復處理8次。
對照處理組苗期施用阿維菌素800倍液一次,阿羅派茲500倍液2次。于黃瓜收獲期,從以上三組處理棋盤法取樣20株黃瓜調查根結數與卵塊總數量 (相當于蟲數),計算害蟲防治率,具體結果見表1。實施例5
試驗田塊立枯病歷史發生較為嚴重的田塊試驗作物番茄,溫室種植。煙氣處理組,
采用實施例1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對生物質電廠煙氣進行煙氣處理,具體

在番茄種植前,將煙氣儲氣罐中二氧化碳體積濃度為96%以上的處理煙氣持續通入處于悶棚期的溫室,調控溫室內壓力為0. 128MPa (絕壓),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為85%,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70°C,保持11天,停止通氣,至大棚恢復正常溫度與壓力狀態;然后種植番茄,在番茄的苗期和花期將煙氣儲氣罐中處理后的煙氣持續通入進行間隔重復處理, 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0. 130Mpa(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85%,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20°C,每次持續25分鐘后停止通氣并通風使大棚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以下,再間隔8小時如此重復處理2次。對照處理組60%多菌靈600倍液拌種后播種,苗期施用4%甲基立枯靈700倍液1 次,果實膨大期施用磷酸二氫植保素1次。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防害處理。于番茄收獲期,從以上三組處理組棋盤法取樣20株番茄調查立枯病病斑,計算各處理田塊的發病率,計算病害防治率,具體結果見表1。實施例6
試驗田塊紅掌疫病歷史發生較為嚴重的試驗田塊試驗作物種植花卉紅掌,溫室種植。煙氣處理組
采用實施例1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對生物質電廠煙氣進行煙氣處理,具體

在紅掌種植前,將煙氣儲氣罐中處理后的煙氣持續通入處于悶棚期的溫室,調控溫室內壓力為0. 115Mpa(絕壓),二氧化碳的體積濃度為70%,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66°C, 保持10天,停止通氣,至大棚恢復正常溫度與壓力狀態;然后種植紅掌,在紅掌的始花期將煙氣儲氣罐中處理后的煙氣持續通入進行間隔重復處理,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 0. 115Mpa (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80%,溫度監測傳感器監測溫度20°C,每次持續20 分鐘后停止通氣并通風使大棚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以下,再間隔10小時如此重復處理8次。對照處理組苗期施用鏈霉素+ 土霉素各200ppm 2次,花蕾期施用鏈霉素+ 土霉素各200ppm 1次。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防害處理。于紅掌最佳觀賞期,從以上三組處理棋盤法取樣20株紅掌調查疫病病斑,計算各處理田塊的發病率,計算病害防治率,具體結果見表1。

權利要求
1.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生物質電廠煙氣經處理得到二氧化碳體積濃度大于85%的處理后的煙氣,然后采用方式I或方式II或兩者的組合對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進行防治處理方式I 在休耕期內向密閉空間持續通處理后的煙氣,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 0. 110 0. 140Mpa (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50% 90%,保持一段時間,停止通氣,至密閉空間恢復到正常狀態;方式II 在密閉空間作物種植過程中的作物發生病蟲害時,向密閉空間持續通處理后的煙氣,使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達到0. 110 0. 140Mpa(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達到 50% 90%,每次持續處理時間控制在15 60分鐘,然后停止通氣待其恢復至正常氣壓,且二氧化碳體積濃度降低至5%以下,再間隔一段時間后重復通處理后的煙氣進行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閉空間為溫室或大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I中密閉空間處于高溫悶棚期,密閉空間內的溫度為40-75°C,持續通氣時間為8-12天,壓力為0. 110-0. 120Mpa(絕壓),二氧化碳體積濃度為80_9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II中每次間隔時間為2-10小時,重復次數為3-10次,密閉空間內的溫度為 15-;35 "C。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質電廠煙氣是經氣水分離、變壓吸附處理而得,所述吸附劑為特異性二氧化碳選擇吸附劑,吸附壓力為0. 5-1. 5MPa。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異性二氧化碳選擇吸附劑為硅膠或活性炭或分子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質電廠煙氣經處理進入密閉空間內的處理煙氣壓力為0. 30-0. 50MPa。
8.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煙氣處理裝置、處理煙氣儲氣罐、控制單元,所述煙氣處理裝置的出料管路與處理煙氣儲氣罐相連,處理煙氣儲氣罐與密閉空間相連,處理煙氣儲氣罐和密閉空間之間的進氣管路上設有第一調節閥,所述密閉空間內部設有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與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傳感器,所述密閉空間上方設有第一放空閥,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第一壓力監測傳感器和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傳感器相連,接收其檢測信號,并與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相連,相應控制第一調節閥和第一放空閥的開度而調控密閉空間內的氣壓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至設定范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煙氣處理裝置包括氣水分離裝置、氣體壓縮裝置和變壓吸附裝置,所述的變壓吸附裝置為多床變壓吸附,由多個吸附單塔并排組成,各吸附單塔內裝填有特異性二氧化碳選擇吸附劑,各吸附單塔頂部設有第二放空閥,底部分設兩個支管,分別作為各吸附單塔的進料支管和出料支管,各進料支管上設有進料調節閥,并相連通組成進料總管路,各出料支管上設有出料調節閥,并相連通組成出料總管路,所述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氣端與氣體壓縮裝置相連,氣體壓縮裝置與變壓吸附裝置的進料總管路相連,變壓吸附裝置的出料總管路與處理煙氣儲氣罐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煙氣儲氣罐中設有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所述處理煙氣儲氣罐上方設有第二調節閥,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第二壓力監測傳感器相連,接收其檢測信號,并與第二調節閥相連,相應控制處理煙氣儲氣罐的出口壓力至設定壓力。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閉空間內還設置有溫度監測傳感器,與控制單元相連監測密閉空間內的溫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與系統。利用生物質電廠煙氣的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生物質電廠煙氣經處理得到二氧化碳體積濃度大于85%的處理后的煙氣,然后采用方式Ⅰ或方式Ⅱ或兩者的組合對密閉空間有害生物進行防治處理方式Ⅰ在休耕期內向密閉空間持續通處理后的煙氣處理;方式Ⅱ在密閉空間作物種植過程中的作物發生病蟲害時,向密閉空間間隔重復通處理后的煙氣進行處理。該防治方法用于密閉空間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好,防治安全,循環經濟效益好。
文檔編號A01M1/20GK102527189SQ2012100019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5日
發明者李萬里, 李江川, 羅志相, 龔豪 申請人:武漢凱迪工程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