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藏紅T的一種新用途,具體涉及藏紅T應用于種子染色標記示蹤。
技術背景
種子傳播、擴散等將母株生殖周期的末端與它們后代種群的建立連結了起來,現在已廣泛認為其對植被結構具有深刻的影響。種子傳播對植物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生物學具有很多意義,它不僅影響種群的動態和持續生長,遺傳區化,影響生物間的相互作用, 還能改變物種的豐富度和分布,進而對群落的結構產生影響。而且,種子傳播對農業生態系統中的雜草區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各種媒介對植物種子的傳播、擴散的影響一般采用植物調查種子庫數量和空間分布動態或用小球模擬的方法。這些方法能夠定性地揭示各種傳播途徑對植物種子的傳播作用和對植物種子庫空間動態的影響,不能確定雜草植物種子的傳播比例,也難以將植物種子傳播與各個生態系統中的群落連結起來。首要的原因是,種子傳播循環是復雜的在種子產生和新一代成株形成之間有很多中間步驟和過程; 另一個原因是,種子傳播難以跟蹤,研究者很難跟蹤母株產生的種子傳播到新的地方,因而也難以確定它們的命運。近年來,一些新技術和方法的應用,將傳播的種子進行標記示蹤, 在將種子和幼苗與母株對應方面顯示了很好的前景。這些標記示蹤技術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熒光染料標記法、穩定同位素分析和分子遺傳標記等。使用這些方法并成功標記往往需要較大粒的、含有豐富胚乳的種子,且這些被標記種子的檢測需要特殊的儀器和較為復雜的操作,使用不方便,費時費工,其中熒光染料標記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更是存在安全性和環境污染問題,另外,這些方法的花費都較昂貴,因而它們的應用范圍受到限制。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采用藏紅T進行種子染色標記示蹤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 藏紅T在用于未成熟脫落的種子染色時,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藏紅T染色液取藏紅T或藏紅T及乙醇,加水,混合均勻,使藏紅T充分溶解, 制備藏紅τ染色液;所述藏紅T染色液中藏紅T的重量百分濃度為0. 5 5%,乙醇的體積百分濃度為0 70% ;(2)種子染色標記在植物種子成熟脫落前,取步驟(1)中制備的藏紅T染色液,在植株的原位噴施或反復涂刷藏紅T染色液于植物種子上,直至種子被染成紅色。
藏紅T在用于成熟的種子染色時,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藏紅T染色液取藏紅T或藏紅T及乙醇,加水,混合均勻,使藏紅T充分溶解, 制備藏紅τ染色液;所述藏紅T染色液中藏紅T的重量百分濃度為0. 5 5%,乙醇的體積百分濃度為0 70% ;(2)種子染色標記采集成熟的植物種子,室內自然風干后,置于步驟(1)中制備的藏紅T染色液中浸泡0. 5 5小時,然后撈出浙干染色液,室內風干后植物種子即被染為紅色。
其中,用于染色的種子來源于農田雜草、森林樹木、沼生或水生植物,具體來源于以下植物禾本科如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茵草、雜草稻、野燕麥、雙穗雀稗、稗、長芒稗、馬唐、大狗尾草、狗尾草、狼尾草、狗牙根、老芒麥、黑麥草、結縷草,棒頭草、長芒棒頭草、耿氏硬草、雀麥、早熟禾、鵝觀草、芒稷、荻、蘆葦、藎草、剪股穎、雜草稻,石竹科如牛繁縷、粘毛卷耳,蓼科如羊蹄、齒果酸模、柳葉蓼,毛茛科如石龍芮、茴茴蒜,藜科如小藜,玄參科如通泉草、馬先蒿、波斯婆婆納、直立婆婆納、婆婆納、北水苦荬,柳葉菜科如丁香蓼,菊科如稻槎菜、苦苣菜、野艾蒿、泥胡菜、蒼耳、加拿大一枝黃花、小蓬草、蘇門白酒草、杓兒菜、一年蓬, 莧科如反枝莧、牛膝,錦葵科如苘麻,唇形科如寶蓋草,茜草科如豬殃殃,十字花科如遏藍菜、薺菜,莎草科如薦草、牛毛氈、青綠苔草、球穗扁莎、水虱草、水蜈蚣、異型莎草,海桐花科如海桐,木蘭科如含笑,黃楊科如小葉黃楊,榆科如榆樹,椴樹科如椴樹,槭樹科如三角楓、 五角楓、雞爪械,胡桃科如青錢柳、楓楊,薔薇科如委陵菜;朝天委陵菜,大戟科如地錦、大地錦、斑地錦,千屈菜科如節節菜,傘形科如蛇床等。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藏紅T又叫番紅0,是從藏紅花柱頭中提取的一種天然染色劑。采用藏紅T進行種子染色標記,對種子無害,不影響種子的活性,且染色效果持久。利用本發明對種子進行染色標記操作簡單,成本低,無污染。可應用于研究農田生態系統、河流湖泊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等多種生態系統中植物種子傳播和種子庫的研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在茵草子實成熟脫落前(5月底)使用藏紅T染色液對麥田中茵草植株的種子進行原位染色標記,染色時使用軟毛刷蘸藏紅T染色液對茵草種子反復進行涂刷,直至將原本淡黃色的茵草種子染均勻染至紅色。
實施例21.在夏熟雜草種子成熟期,采集小麥田雜草茵草spi^acAZ^X日本看 m~%(AloPeCuruS japonicus)的成熟子實,室內自然風干后,用藏紅T染色液浸泡2小時后撈出,放在室內風干。原本淡黃色的茵草、日本看麥娘子實被染為紅色。
2.被標記前后雜草種子的重量、萌發率比較和漂浮能力的比較種子重量的測定稱量草種子被標記前后的千粒重,重復5次。
種子萌發率測定將直徑10 cm的濾紙鋪在相同直徑的培養皿中,用水浸濕濾紙, 然后分別將100粒未標記和染色標記的雜草種子均勻放在濾紙上,加蓋,5次重復,放在 20士 1°C,光暗=12 12的植物培養箱中。整個實驗期間保持濾紙濕潤。每2天計數一次萌發的雜草種子數量,直至雜草種子不再萌發為止。
染色后的茵草和日本看麥娘種子比未染色的重量均稍微增加,但差異不顯著(表 1),表明染色處理僅稍微增加了這兩種雜草種子的重量,不會改變它們的漂浮特性。染色后的茵草、日本看麥娘種子的萌發率比未染色的稍微降低,差異不顯著(表1),表明染色對這兩種雜草種子的萌發率沒有顯著影響,即染色不損害它們的活力,染色液安全。
表1茵草、日本看麥娘種子染色前后重量及萌發率比較
權利要求
1.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藏紅T染色液取藏紅T或藏紅T及乙醇,加水,混合均勻,使藏紅T充分溶解, 制備藏紅τ染色液;所述藏紅T染色液中藏紅T的重量百分濃度為0. 5 5%,乙醇的體積百分濃度為0 70% ;(2)種子染色標記在植物種子成熟脫落前,取步驟(1)中制備的藏紅T染色液,在植株的原位噴施或反復涂刷藏紅T染色液于植物種子上,直至種子被染成紅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藏紅T染色液取藏紅T或藏紅T及乙醇,加水,混合均勻,使藏紅T充分溶解, 制備藏紅τ染色液;所述藏紅T染色液中藏紅T的重量百分濃度為0. 5 5%,乙醇的體積百分濃度為0 70% ;(2)種子染色標記采集成熟的植物種子,室內自然風干后,置于步驟(1)中制備的藏紅T染色液中浸泡0. 5 5小時,然后撈出浙干染色液,室內風干后植物種子即被染為紅色。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種子來源于農田雜草、森林樹木、沼生或水生植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種子來源于禾本科、石竹科、毛茛科、藜科、玄參科、柳葉菜科、菊科、莧科、錦葵科、唇形科、 茜草科、十字花科、莎草科、海桐花科、木蘭科、黃楊科、榆科、椴樹科、槭樹科、胡桃科、薔薇科、大戟科、千屈菜科或傘形科植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藏紅T在種子染色標記示蹤方面的應用。本發明采用藏紅T進行種子染色標記,對種子無害,不影響種子的活性,且染色效果持久。可應用于研究農田生態系統、河流湖泊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等多種生態系統中植物種子傳播和種子庫的研究。
文檔編號A01C1/00GK102523785SQ20121001654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9日
發明者張崢, 強勝, 李儒海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