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82189閱讀:48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肥料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除蟲菊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含有高效殺蟲活性成分,而對人畜無害的極少數天然殺蟲植物之一,至今已有150年的栽培和使用歷史。除蟲菊生長在海拔1500米到3000米之間的地區,株高60-70厘米,頂生頭狀花序,周圍的花為白色舌狀花冠,中心為黃色筒狀花,花冠5裂。1920年,科學家開始致力于除蟲菊殺蟲成分的研究;1924年Staudinger和Ruzicka最先報道了除蟲菊的4種殺蟲活性成分,并證明除蟲菊素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殺蟲劑,主要為觸殺作用。1964年,最終確定其殺蟲成分有6種,即除蟲菊素I (PyrethrinI)、除蟲菊素II (PyrethrinII),瓜葉菊素I (CinerinI)、瓜葉菊素II (CinerinII)、茉酮菊素I (JasmineI)和茉酮菊素II (JasmineII)。其中,除蟲菊素I和除蟲菊素II的含量直接決定了除蟲菊的殺蟲活性。這6種物質都是一類環丙烷羧酸,即除蟲菊酸與鏈烯甲基環戊醇所合成的酯。除蟲菊素的殺蟲作用主要是通過麻痹昆蟲的神經而導致昆蟲死亡,所以和其它生物農藥相比,具有擊倒速度快的優點。除蟲菊素物質易被土壤牢牢地吸附,在土中幾乎不能移動,所以植物根系不易吸收,也不易通過溶淋作用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在土壤中或水中最終被微生物完全降解。現有技術人們將除蟲菊制成蚊香或乳油噴霧用來殺滅生活害蟲,但是其缺點是只能殺滅地上害蟲,不能殺滅土壤中的地下害蟲。農業生產中,地下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由于地下害蟲生存在土壤中,并在土壤中活動,所以殺滅地下害蟲遠比殺滅地上害蟲困難的多。現有技術使用化學農藥施于土壤中,其缺點是無論單獨基肥施入還是與肥料組合制成殺滅地下害蟲肥料,都會造成土壤和食品污染。現有技術中也有的將楝樹的根和皮與肥料組合制成殺滅地下害蟲肥料施于土壤,但是由于楝樹的根和皮中所含有的苦楝素等殺蟲物質沒有除蟲菊素的殺蟲高效和廣譜,所以其效果遠遠不如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經廣泛檢索專利文獻和查閱國內外公開出版物,未見有將天然除蟲菊與肥料相組合的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及其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由下列重量比物質組成除蟲菊6-10份;復混肥原料90-94份;
所述除蟲菊為天然植物除蟲菊植株的全部;所述復混肥原料為氮、磷、鉀原料肥、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機肥。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I)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段狀、粉碎至120-200目;(2)取步驟(I)產物6-10重量份,與90-94重量份的復混肥原料混合;(3)將步驟⑵混合物造粒、篩選;(4)將步驟(3)篩選后的粉沫物與步驟⑵混合物混合、造粒。本發明將天然植物除蟲菊與肥料相組合,發明了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在為農作物提供肥料的同時又具備殺滅地下害蟲的功效。本發明的要點是將天然植物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段狀、粉碎,與復混肥原料混合、造粒。為了保證肥料中的除蟲菊含量,其造粒篩選后的粉沫物再次與復混肥原料混合,繼續造粒。本發明肥料基肥施入土壤后,肥料中的除蟲菊直接接觸地下害蟲,通過麻痹昆蟲的神經而導致昆蟲死亡,殺死害蟲。本發明使用的復混肥原料為氮、磷、鉀原料肥、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機肥。其中氮、磷、鉀原料肥包括尿素、液氨、碳酸氫銨、硫酸銨、硝酸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硫酸鉀、硫酸鉀鎂肥、氯化鉀和復混肥生產中使用的一切氮、磷、鉀原料肥。微量元素肥料為鋅、鎂、錳、鑰、銅、硼等等各種農作物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營養。有機肥則為植物莖桿、人、畜糞肥、綠肥、餅渣肥等一切有機肥料,既包括直接使用未發酵的有機肥原料,也包括發酵過的有機肥料。害蟲對幾乎所有的化學農藥都會產生抗藥性,人們為了達到殺滅作物害蟲的效果,化學農藥的使用劑量越來越大,甚至多種化學農藥同時使用。由于害蟲抗藥性的增強,最后造成殺蟲效果極低,或者殺不死害蟲。天然除蟲菊從植物中提取,成分復雜,各組分的殺蟲效力側重不同,而且是強觸殺性,所以昆蟲很難對其產生抗藥性。由于除蟲菊的元素組成十分復雜,因此不存在對昆蟲產生抗性的問題。現在技術還未檢索和查詢到除蟲菊對昆蟲產生抗藥性的報告。除蟲菊的特點是其驅逐性強于其它殺蟲劑,它能將害蟲從躲藏處驅趕出來殺滅。本發明利用了除蟲菊驅逐性強的特點,將躲藏在土壤隱蔽處的害蟲驅趕出來殺滅,因而大大提高了殺蟲效果。這是本發明與現有技術采用化學農藥殺滅地下害蟲的重大區別。除蟲菊素的6種有效成分在大氣中會被日光或空氣中的其它物質分解或降解。本發明將除蟲菊與肥料組合,基肥施入地下,避免了日光照射,不直接和空氣中的物質接觸,大大延長了除蟲菊素分解或降解時間,提高了殺蟲效果。這是本發明與現有除蟲菊其它制劑的本質上的技術進步。由于除蟲菊素物質易被土壤牢牢地吸附,在土中幾乎不能移動,所以植物根系不易吸收,除蟲菊素物質不易進入植物體內,不易進入植物鏈,人類安全。同時哺乳動物體內含有能將除蟲菊素分解的酶,所以其在哺乳動物體內不能蓄積殘留,因而對人畜沒有毒性,是安全的殺蟲劑。除蟲菊素物質不易通過溶淋作用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在土壤中或水中最終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所以本發明對環境無污染。本發明不是簡單的除蟲菊與肥料的組合,其已有技術相比,其創造性在于
I.發明了一種天然植物除蟲菊與肥料相組合的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2.本發明肥料利用了除蟲菊驅逐性強的特點,將躲藏在土壤隱蔽處的害蟲驅趕出來殺滅,大大提高了殺蟲效果。解決了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3.本發明肥料基肥施入地下,避免了造成除蟲菊素分解或降解快的因素,大大延長了除蟲菊藥效,提高了殺蟲效果。解決了現有技術除蟲菊制劑藥效時間短的技術難題。4.本發明肥料因為除蟲菊素物質不易進入植物體內,不易進入食物鏈,所以對人畜沒有毒性,比已有技術所有殺 滅地下害蟲肥料中都安全。本發明的優點是I.本發明肥料觸殺效果強,直接作用于昆蟲的神經系統,能快速擊倒和殺死地下害蟲,同時也有較強的驅避作用,殺蟲高效。2.殺蟲譜廣,對200多種糧食、油料、蔬菜、花卉、水果、中藥材等作物地下害蟲有理想的殺滅效果。3.制備方法簡單。4 對土壤無污染;植物體內無殘留。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含8%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的制備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I寸長段狀、粉碎至120目,備用。取干燥的植物莖桿100公斤切段、粉碎至120目,備用。取尿素200公斤、磷酸二銨165公斤、硫酸鉀250公斤、硫酸鋅10公斤、硼酸10公斤、取除蟲菊粉65公斤、取植物莖桿粉10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送入造粒機造粒、篩選;篩選后的粉沫物與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硫酸鋅、硼酸、植物莖桿粉等原料再次混合、造粒,制成氮磷鉀含量大于40%的含8%除蟲菊的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將本實施例制備的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80公斤,用于基肥施入I畝蔬菜地,3個月后土壤地下害蟲殺滅率90 %。實施例二 含10%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的制備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I寸長段狀、粉碎至120目,備用。取植物莖桿發酵后的肥料280公斤,備用。取尿素1000公斤、磷酸二銨800公斤、硫酸鉀480公斤、硫酸鋅30公斤、硼酸20公斤、取除蟲菊粉300公斤、取發酵肥料30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送入造粒機造粒、篩選;篩選后的粉沫物與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硫酸鋅、硼酸等原料再次混合、造粒。制成氮磷鉀含量大于40%的含10%除蟲菊的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將本實施例制備的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60公斤用于基肥施入I畝蔬菜地,蔬菜收獲后土壤地下害蟲殺滅率90 %。實施例三含9%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的制備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I寸長段狀、粉碎至120目,備用。取植物莖桿發酵后的肥料140公斤,大豆餅20公斤粉碎備用。
取尿素500公斤、磷酸二銨260公斤、過磷酸鈣1000公斤、硫酸鉀120公斤、硫酸鋅20公斤、硫酸鑰2公斤、硫酸錳18公斤、硼酸10公斤、取除蟲菊粉210公斤、取發酵肥140公斤、大豆餅2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送入造粒機造粒、篩選;篩選后的粉沫物與尿素、磷酸二銨、過磷酸鈣、硫酸鉀、硫酸鋅、硫酸鑰、硫酸錳、硼酸、發酵肥、大豆餅等原料再次混合、造粒,制成氮磷鉀含量大于25%的含9%除蟲菊的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將本實施例制備的除蟲 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50公斤基肥施入I畝地,3個月后土壤地下害蟲殺滅率92%。實施例四含6%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的制備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I寸長段狀、粉碎至120目,備用。取干燥豬糞、雞糞50公斤;取干燥的植物莖桿50公斤切段、粉碎至120目,備用。取尿素1000公斤、磷酸二銨200公斤、過磷酸鈣1000公斤、硫酸鉀500公斤、硫酸鋅20公斤、硫酸鎂10公斤、硫酸錳10公斤、硼酸10公斤、取除蟲菊粉190公斤;取豬糞、雞糞50公斤;取植物莖桿粉5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送入造粒機造粒、篩選;篩選后的粉沫物與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硫酸鋅、硼酸、豬糞、雞糞、植物莖桿粉等原料再次混合、造粒,制成氮磷鉀含量大于30%的含6%除蟲菊的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將本實施例制備的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50公斤,基肥施入I畝蔬菜地,3個月收獲后,查土壤地下害蟲殺滅率90 %。由于不同作物復混肥料品種的多樣性、由于復混肥料原料的多樣性、由于肥料造粒設備與方法的多樣性,上述實施例只能列舉部分實施例,并不包括本發明全部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品種與制備方法。凡是在本發明的原則之內、凡是使用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段、粉碎、與復混肥料原料混合、造粒、制備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的技術方案,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ー種除蟲菊殺蟲肥料,由下列重量比物質組成除蟲菊6-10份;復混肥原料90-94份;所述除蟲菊為天然植物除蟲菊植株的全部;所述復混肥原料為氮、磷、鉀原料肥、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機肥。
2.—種除蟲菊殺蟲肥料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1)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段狀、粉碎至120-200目;(2)取步驟(I)產物6-10重量份,與90-94重量份的復混肥原料混合;(3)將步驟(2)混合物造粒、篩選; (4)將步驟(3)篩選后的粉沫物與步驟(2)混合物混合、造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肥料技術,一種除蟲菊殺滅地下害蟲肥料及其制備方法。現有技術將化學農藥施于土壤殺滅地下害蟲,其缺點是害蟲易產生抗藥性、使用劑量越來越大,造成土壤和食品污染。本發明肥料由下列重量比物質組成除蟲菊6-10份;復混肥原料90-94份;所述復混肥原料為氮、磷、鉀原料肥、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機肥。制備方法為將除蟲菊全株曬干、切成段狀、粉碎至120-200目;取除蟲菊粉6-10重量份,與90-94重量份的復混肥原料混合、造粒、篩選;將篩選后的粉沫物與復混肥原料混合、再次造粒。本發明的優點是除蟲菊殺蟲肥料觸殺效果強、殺蟲高效;殺蟲譜廣;制備方法簡單;對土壤無污染;植物體內無殘留。
文檔編號C05G3/02GK102627512SQ20121011623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9日
發明者姚傳鳳 申請人:姚傳鳳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