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有機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促進了養殖業的蓬勃發展。然而養殖業所產生的大量排泄物卻給環境衛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長期堆置的畜禽糞便滋生大量的蒼蠅蚊蟲,帶著各種病菌到處傳播,給養殖業安全及從業人員健康均帶來嚴重的威脅。另一方面,化肥在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雖然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帶來諸如農產品品質下降、土壤板結、污染水源等問題,這些都是由于土壤長期缺乏有機質和化肥過量使用造成的,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最根本的辦法是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機質。特別是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入世后我國農產品應對國際競爭的需求,對農產品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給有機肥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生物有機肥營養元素齊全,能夠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機肥中的有益微生物進入土壤后與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間的共生增殖關系,抑制有害菌生長并轉化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起到群體的協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促使有機物的分解轉化,能直接或間接為作物提供多種營養和刺激性物質,促進和調控作物生長。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換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種群。同時,在作物根系形成的優勢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強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數,連年施用可大大緩解連作障礙,減少環境污染,對人、畜、環境安全、無毒,是一種環保型肥料。目前我國農民絕大多數使用有機肥還是傳統的堆制方法,堆制時間長、肥效低、污染環境、使用不方便、而且不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還是作物土傳病害的主要傳染源,使用不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還經常造成燒根燒苗。生物有機肥技術是利用養殖廠的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不僅解決了養殖廠污染及養殖安全問題,極大的改善了廣大從業者的生活及工作環境,也成為養殖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生物有機肥生產技術是在畜禽糞便及其他有機物料中添加生物菌劑,經二周左右生物發酵處理,從而達到畜禽糞便徹底脫臭、腐熟、殺蟲、滅菌的無害化、商品化處理目的,該技術特別適合養殖場、種植基地及養殖業集中地進行畜禽糞便加工。CN 101774845A公開了一種高效生物有機肥,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畜禽糞便55 % -60 %,秸桿20-25 %,油渣5-10 %,腐殖酸10-15 %,速腐劑O. 1-0. 3 %,微量元素O. 5-1%。該發明采用生物菌劑好氧發酵降解工藝、低溫干燥工藝和制粒工藝生產生物有機肥。CN 1618772A也公開了一種高效生物有機肥,利用秸桿生物發酵劑將秸桿、谷殼、鋸末等富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或木質素的物料進行發酵分解后作為載體,然后將多個生物菌種擴培制成復合生物 菌劑,最后將發酵好的有機物料、復合生物菌劑以及適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生物有機肥存在的生產周期長、肥效較短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一種具有無污染、無公害、吸收快、肥效高、成本低、肥效持久、壯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等諸多優點的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⑴發酵a、預發酵以畜禽糞便為原料,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預發酵;b、主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生物菌種,發酵至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⑵復配將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混合;⑶造粒將復配后的物料進行翻拋,粉碎,篩分;將微量元素及篩分后的物料混合后造粒;最后將粒狀物料烘干、冷卻、篩分,包裝成品。進一步地,將步驟(3)最后篩分出的大顆粒粒狀物料經粉碎后輸送至造粒機參與造粒。進一步地,步驟(l)a所述的畜禽糞便選自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獲知的任一種或幾種畜禽糞便,本發明無特殊限制,其混合比例也可由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和經驗進行選擇。本發明優選羊糞、雞糞、豬糞以2 I I的比例混合。預發酵時間為I 3天。本發明步驟(l)b所述的生物菌種的加入量為預發酵物料的O. 12 O. 23%,例如O. 13%,O. 16%,O. 2%,O. 22%等,優選O. 15 O. 2%,進一步優選O. 18%。所述生物菌種可由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其種類并無限制。其主要由真菌、酵母菌、放線菌和細菌等多種有益微生物復合而成,他們互不拮抗,在生物菌化發酵過程中協同作用。這些微生物利用有機廢棄物作營養源,通過大量繁殖過程中的強大生化反應而完成對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進一步地,主發酵溫度為50 70°C,例如 52°C,55°C,57°C,60°C,64°C,68°C等,優選60 65°C,進一步優選65°C。步驟(2)所述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的重量比為I : O. 12 O. 25,例如 I : O. 13,I O. 18,I O. 21,1 O. 24 等,優選 I : O. 15 I : O. 2,進一步優選
I: O. 2。根據不同土壤與不同作物要求,添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使肥料中含有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鈉、錳、鋅、銅等。進一步地,復配后物料的含水率為55 68%,例如56 %,58 %,61 %,63 %,66%,67%等,優選60 65%,進一步優選65%。步驟⑶將復配后的物料進行翻拋,粉碎,篩分后,100 60目的原料約占30 40%,60目 I. OOmm的原料約占35%,直徑I. 00 2. OOmm的小顆粒約占25 30%。材料細度越高,粘性就越好,造粒后的顆粒表面光潔度也就越高。但是在生產過程中,超比例的高細度材料的使用,易出現因粘性過好造成顆粒過大、顆粒不規則等問題。本發明步驟(3)造粒后顆粒的直徑為I. 5 4. 5mm,例如I. 6mm, 2. 2mm, 2. 7mm,
3.3mm, 3. 8mm, 4. 2mm, 4. 4mm 等,優選 2 4mm,進一步優選 3mm。生物有機肥的生產過程中,不僅成形后顆粒含水量一般都要超過指標,需要低溫烘干,而且有機質原料經過發酵后,含水率約為30%,成粒后顆粒水分在15 20%,因此需要進行烘干處理。為避免有效活細菌在烘干過程中因溫度過高而死亡,物料烘干溫度不 得高于45°C,為此與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應根據物料的含水率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不超過130°C。步驟(3)烘干溫度不高于451,例如281,301,351,391,441等,優選32 40°C,進一步優選35°C。與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不高于130°C,例如100°C,106°C,113°C,120°C,124°C,128°C等,優選 110 125°C,進一步優選 115°C。烘干的物料經輸送帶進入冷卻機進行冷卻。冷卻過程主要是用風機將自然空氣經管道送入冷卻機中對物料進行冷卻,冷卻機內風向為逆流,經風機、管道抽進的尾氣與烘干機的尾氣一起處理排入大氣。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工藝條件優化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⑴發酵a、預發酵以羊糞、雞糞、豬糞按2 I I的比例混合后,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有機物料接種、充分混合、預發酵;b、主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生物菌種,發酵溫度控制在50 70°C,完成發酵后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2)復配a、粉碎對農作物廢棄物進行粉碎;b、復配與混合將預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按I : O. 2的比例混合;C、含水率控制處理后原料含水控制在60% ;(3)造粒a、粉碎將復配后的物料用翻拋機進行翻拋,然后由輸送帶輸送進行粉碎、篩分;b、混合與復配將微量元素及篩分后的物料進行混合、復配,輸送至造粒機造粒。C、造粒物料進入造粒機加入水、蒸汽黏結成粒,造粒后物料通過輸送帶進入烘干機進行干燥,顆粒直徑3. 0_,成粒率大于85% ;d、烘干物料烘干溫度不高于45°C ;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不高于130°C ;e、冷卻;f、冷卻后的物料進行篩分,大顆粒物料經粉碎后與篩分的物料一起輸送至造粒機進行再造粒,成品進行包裝。與已有技術方案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是一種將畜禽糞便、作物秸桿、洗毛污泥、生活污泥等有機廢棄物添加生物菌種后快速腐熟制成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具有以下顯著特點I、快速腐熟有機固體堆料,使用多種不同堆肥底料。2、有效活菌含量> 10億/g,添加量少成本低。
3、起溫快,環境溫度在O 5°C時,48 72小時內堆肥溫度可上升到55 70°C。4、堆肥周期短(7 10天),可節省大量場地和費用。5、可快速有效消除物料中的異味。6、養分全面持久,可連續轉化土壤養分,肥效長達120天。施用后能起到增加微生物菌群數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調節土壤PH值等作用,肥效顯著。7、堆肥高溫持久,能殺死堆肥原料中的病菌、蟲卵,短時間內使堆肥達到無公害化標準,成為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的高效商品有機肥。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下述的實例僅僅是本發明的簡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本發明的權利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好地說明本發明,便于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實施例如下實施例I將羊糞、雞糞、豬糞按2 I I的比例混合后,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有機物料接種、充分混合、預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占預發酵物料O. 18%的生物菌種,發酵溫度控制在65°C,發酵至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對農作物廢棄物進行粉碎,將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按I : O. 2的比例混合,處理后原料含水控制在60%。將復配后的物料用翻拋機進行翻拋,然后由輸送帶輸送進行粉碎、篩分;將微量元素及篩分后的物料進行混合、復配,輸送至造粒機造粒。物料進入造粒機加入水、蒸汽黏結成粒,造粒后物料通過輸送帶進入烘干機進行干燥,顆粒直徑3. Omm,成粒率大于85%;物料烘干溫度為35°C ;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為115°C ;烘干后的物料冷卻后進行篩分,大顆粒物料經粉碎后與篩分的物料一起輸送至造粒機進行再造粒,成品進行包裝。實施例2將羊糞、雞糞按I : I的比例混合后,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有機物料接種、充分混合、預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占預發酵物料O. 12%的生物菌種,發酵溫度控制在50°C,發酵至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對農作物廢棄物進行粉碎,將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按I : O. 12的比例混合,處理后原料含水控制在55%。將復配后的物料用翻拋機進行翻拋,然后由輸送帶輸送進行粉碎、篩分;將微量元素及篩分后的物料進行混合、復配,輸送至造粒機造粒。物料進入造粒機加入水、蒸汽黏結成粒,造粒后物料通過輸送帶進入烘干機進行干燥,顆粒直徑I. 5_,成粒率大于85% ;物料烘干溫度為450C ;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為130°C ;烘干后的物料冷卻后進行篩分,大顆粒物料經粉碎后與篩分的物料一起輸送至造粒機進行再造粒,成品進行包裝。實施例3將羊糞、雞糞、豬糞按2 I I的比例混合后,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有機物料接種、充分混合、預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占預發酵物料O. 23%的生物菌種,發酵溫度控制在70°C,發酵至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對農作物廢棄物進行粉碎,將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按I : O. 25的比例混合,處理后原料含水控制在68%。將復配后的物料用翻拋機進行翻拋,然后由輸送帶輸送進行粉碎、篩分;將微量元素及篩分后的物料進行混合、復配,輸送至造粒機造粒。物料進入造粒機加入水、蒸汽黏結成粒,造粒后物料通過輸送帶進入烘干機進行干燥,顆粒直徑4. Omm,成粒率大于85%;物料烘干溫度為32°C ;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為110°C ;烘干后的物料冷卻后進行篩分,大顆粒物料經粉碎后與篩分的物料一起輸送至造粒機進行再造粒,成品進行包裝。實施例4將雞糞、豬糞按2 I的比例混合后,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有機物料接種、充分混合、預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占預發酵物料O. 2%的生物菌種,發酵溫度控制在60°C,發酵至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對農作物廢棄物進行粉碎,將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按I : O. 15的比例混合,處理后原料含水控制在68%。將復配后的物料用翻拋機進行翻拋,然后由輸送帶輸送進行粉碎、篩分;將微量元素及篩分后的物料進行混合、復配,輸送至造粒機造粒。物料進入造粒機加入水、蒸汽黏結成粒,造粒后物料通過輸送帶進入烘干機進行干燥,顆粒直徑2. 0_,成粒率大于85% ;物料烘干溫度為 400C ;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為125°C ;烘干后的物料冷卻后進行篩分,大顆粒物料經粉碎后與篩分的物料一起輸送至造粒機進行再造粒,成品進行包裝。本發明產品適用于農林業的各種作物生產與生產基地的土壤改良工程棉花、糧食經濟作物、蔬菜、果樹、瓜果、花卉、苗木、煙草等增產增收,每畝可增產15 35%左右;改善農產品品質,提高果品蔬菜的甜度、維生素等,果品蔬菜外觀質量好;改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保肥、保水抗旱;提高作物抗病蟲害、抗寒、抗高溫、抗倒伏的能力;使作物早熟6 12天,提早上市,提高化肥利用率20 30%,其肥效明顯高于一般化肥和無機復
人日Fa
口 ο申請人:聲明,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生產步驟,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生產步驟,即不意味著本發明必須依賴上述生產步驟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明所選用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發酵 a、預發酵以畜禽糞便為原料,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預發酵; b、主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生物菌種,發酵至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 (2)復配 將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混合; (3)造粒 將復配后的物料進行翻拋,粉碎,篩分;將微量元素及篩分后的物料混合后造粒;最后將粒狀物料烘干、冷卻、篩分,包裝成品。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將步驟(3)最后篩分出的大顆粒粒狀物料經粉碎后輸送至造粒機參與造粒。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l)a所述的畜禽糞便優選羊糞、雞糞、豬糞以2 I I的比例混合; 優選地,所述預發酵時間為I 3天。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l)b所述的生物菌種的加入量為預發酵物料的O. 12 O. 23%,優選O. 15 0.2%,進一步優選O. 18%。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l)b所述主發酵溫度為50 70°C,優選60 65°C,進一步優選65°C。
6.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發酵物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的重量比為I : O. 12 O. 25,優選I : O. 15 I : O. 2,進一步優選I : O. 2。
7.如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復配后物料的含水率為55 68%,優選60 65%,進一步優選65%。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將復配后的物料進行翻拋,粉碎,篩分后,100 60目的原料約占30 40%,60目 I. OOmm的原料約占35%,直徑I. 00 2. OOmm的小顆粒約占25 30% ; 優選地,造粒后顆粒的直徑為I. 5 4. 5mm,優選2 4mm,進一步優選3mm。
9.如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烘干溫度不高于45°C,優選32 40°C,進一步優選35°C;與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不高于130°C,優選110 125°C,進一步優選115°C。
10.如權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發酵 a、預發酵以羊糞、雞糞、豬糞按2 I I的比例混合后,投入到混合發酵池中,進行有機物料接種、充分混合、預發酵; b、主發酵向混合發酵池中加入生物菌種,發酵溫度控制在50 70°C,完成發酵后物料的顏色成深褐色,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 (2)復配 a、粉碎對農作物廢棄物進行粉碎;b、復配與混合將發酵物 料與粉碎后的農作物廢棄物按I : O. 2的比例混合; C、含水率控制處理后原料含水控制在60% ; (3)造粒 a、粉碎將復配后的物料用翻拋機進行翻拋,然后由輸送帶輸送進行粉碎、篩分; b、混合與復配將微量元素、礦物質及篩分后的物料進行混合、復配,輸送至造粒機造粒。
C、造粒物料進入造粒機加入水、蒸汽黏結成粒,造粒后物料通過輸送帶進入烘干機進行干燥,顆粒直徑3. 0mm,成粒率大于85% ; d、烘干物料烘干溫度不高于45°C;物料接觸的熱風溫度,不高于130°C ; e、冷卻; f、冷卻后的物料進行篩分,大顆粒物料經粉碎后與篩分的物料一起輸送至造粒機進行再造粒,成品進行包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所述工藝以畜禽糞便、農作物廢棄物以及生物菌種為原料,經發酵,復配,造粒等工序生產生物有機肥。本發明有無污染、無公害、吸收快、肥效高、成本低、肥效持久、壯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等諸多優點,可在短時間內將固態有機廢料腐熟、除臭成為優質生物有機肥,并有效增加產品與施用土壤的生物活性。系列產品具有適用廣、針對強(專用型)、吸收快、肥效高、作用強、成本低、無污染等特點。
文檔編號C05G3/04GK102633543SQ20121013551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4日
發明者丁路 申請人:無錫市路華肥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