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能提高百香果產量和品質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樹的種植方法,具體是一種能提高百香果產量和品質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百香果是一種熱帶藤本常綠果樹,枝蔓生長具有連續生長特性,壽命長達8-10年,只要溫度、水分、光照適宜,一年四季都可連續開花結果,果實成熟所需的時間因開花季節的不同而異。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畝載25-30株。目前,種植方式多采用單行單株棚架式或單行雙株棚架式或單行單株籬笆式種植,其株行距分別為5X4m或2X8m或2X6m,樁與樁間用鐵絲拉成網狀架,這種棚架通風透氣性差,光照不好,濕度大,導致病蟲害多,產量低,品質差,百香果產量最高也只有1000公斤/畝左右,而且棚架常因受力不均易倒,費工費時,而且耗材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提高百香果產量和品質的種植方法。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能提高百香果產量和品質的種植方法,包括挖坑、施基肥、搭棚架和追施肥,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所述的棚架為雙行門字型平棚架,棚架的樁距為3米,樁高2. 5米,棚頂上用尼龍網搭成水平棚架,百香果樹按株行距為2-3米X 2-3米種植在棚架樁柱之間;
所述的追施肥是在百香果的幼苗期、生長期、掛果期,分別采用下述水肥加氮肥淋施根部2-3次,所述的水肥由按重量份配比的人糞尿花生麩磷肥=100 19-21 :28-32,放入糞池慪制一個月后制成,每畝施用量為50-100公斤,施用時,在經慪制的水肥中添加氮肥,水肥與氮肥的重量份配比為50:1-1. 5。本發明經田間試驗表明植株生長健壯,果實大而飽滿,色澤鮮艷,果實含糖量高,糖度提高2%,果皮增厚,畝產量提高20-50%,生產成本降低25%,果樹抗病、抗寒、抗旱能力強。本發明的優點是(I)采用門字型平棚架,受力均勻,不易倒伏且易搭建,而且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生產成本比傳統種植畝節約成本500-600元;(2)門字型平棚架種植,通風透光好,病蟲害危害少,抗寒、抗旱能力強,開花結果多,產量高;(3)改變了傳統的在果樹的生長期、掛果期不施水肥的施肥方式,而是在作物的生長期、掛果期采用上述肥料對根部進行淋施,使植株生長健壯,果實大而飽滿,色澤鮮艷,果實含糖量高,畝產量提高 20-50%。
圖I為本發明雙行門字型平棚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棚架2.樁柱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一種能提高百香果產量和品質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常規方法挖坑、施基肥,百香果樹按株行距為2X3米種植在棚架I的樁柱2之間;
2、用水泥柱搭棚架1,樁柱2之間的距離為3米,柱高2.5米,頂部用市售尼龍網搭成水平棚架;
3、按常規方法進行整枝修剪;
4、在百香果的幼苗期、生長期、掛果期,采用下述水肥淋施根部2-3次,所述的水肥由按重量份配比的人糞尿花生麩磷肥=100 20 :30,放入糞池發酵一個月后制成,每畝施用量為50-100公斤,施用時,在上述肥料中按每50公斤另添加氮肥1-1. 5公斤,所述的氮肥為尿素或碳銨。 采用上述方法對百香果進行管理,植株生長健壯,果實大而飽滿,色澤鮮艷,含糖量高,果皮增厚,耐貯運,而且產量較傳統的種植方法提高20-50%。
權利要求
1.一種能提高百香果產量和品質的種植方法,包括挖坑、施基肥、搭棚架和追施肥,其特征是所述的棚架為雙行門字型平棚架,棚架的樁距為3米,樁高2. 5米,棚頂上用尼龍網搭成水平棚架,百香果樹的株行距按2-3米X 2-3米種植在棚架的樁柱之間; 所述的追施肥是在百香果的幼苗期、生長期、掛果期,分別采用下述水肥加氮肥淋施根部2-3次,所述的水肥由按重量份配比的人糞尿花生麩磷肥=100 19-21 :28-32,放入糞池慪制一個月后制成,每畝施用量為50-100公斤,施用時,在經慪制的水肥中添加氮肥,水肥與氮肥的重量份配比為50:1-1. 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肥由按重量份配比的人糞尿花生麩磷肥=100 20 :30,放入糞池慪制一個月后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提高百香果產量和品質的種植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的棚架為雙行門字型平棚架,棚架的樁距為3米,樁高2.5米,棚頂上用尼龍網搭成水平棚架,百香果樹的株行距按2-3米×2-3米種植在棚架的樁柱之間;所述追施肥是在百香果的幼苗期、生長期、掛果期,采用由按重量份配比的人糞尿花生麩磷肥=10019-2128-32,放入糞池漚制一個月后制成的水肥與氮肥淋施根部2-3次。采用門字型平棚架,受力均勻,不易倒伏,成本低,而且通風透光好,病蟲害危害少,采用自制的專用肥料,在作物的不同的生長時期進行根部淋施,植株生長健壯,果實大而飽滿,色澤鮮艷,果實含糖量高,畝產量提高20-50%。
文檔編號A01G17/00GK102823472SQ20121035385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劉軒華 申請人:劉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