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第一層加筋網固定安裝在種植有香根草的消落帶坡面上,形成植物“莖部加筋板塊”;在消落帶表層土壤下鋪設有第二層加筋網,種植低矮的耐水淹地被植物,第二層加筋網在土壤表層下對植物根系形成“根系加筋板塊”;耐水淹植物為香根草、狗牙根、百喜草等。本發明提供的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防護體系,在消落帶表面形成有效的柔性防護板塊,在地上與地下形成了兩層整體性極強的網狀防護體系,這兩層網狀防護系統又通過植物根系的生物錨固作用緊密的互鎖在一起,能有效的適應消落帶的坡面變形,耐水淹植物與植物加筋柔性板塊對消落帶最終起到永久的生態防護功能。
【專利說明】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防護裝置,是一種用于消落帶邊坡生態恢復的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
【背景技術】
[0002]水庫的水位漲落帶,又稱為消落帶,是指由于季節性水位漲落使水庫周邊被淹沒土地露出水面的一段特殊區域。據統計,三峽庫區正常運行后,在海拔145米至175米的庫區兩岸,形成水位漲落幅度高達30米、面積400多平方公里的水庫消落帶濕地。
[0003]三峽水庫消落帶環境保護工程,是長江航道水土保持十分重要的工程難題之一,目前采用的護坡方法有混凝土護坡、漿砌片石與干砌片石護坡、骨架護坡等多種方式,這些方法均能起到一定的工程防護效果,但普遍具有造價高,施工難度大,不易大面積推廣等缺陷,尤其是上述方法均是單一的工程防護,沒有環保綠化的生物防護作用, 三峽庫區消落帶濕地治理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0004]三峽庫區建立消落帶濕地系統保護試驗區,探索生態保護建設的有效措施,這對三峽水庫和長江中下游生態與環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采用生態防護進行消落帶的治理,可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同時還將填補我國乃至世界大型人工濕地特別是消落帶研究的空白。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可以解決消落帶生態防護困難的問題,形成整體式的網狀立體防護結構,對消落帶最終起到永久的生態防護功能。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第一層加筋網固定安裝在種植有香根草的消落帶坡面上,每株香根草間隔一定距離種植,第一層加筋網與消落帶坡面之間鋪設有第二層加筋網,消落帶坡面上采用機械噴灑或人工散播的方式種植有低矮的耐水淹地被植物。
[0007]第一層加筋網為大網孔的平面網,通過主錨和輔錨固定安裝在種植有香根草的消落帶坡面上。
[0008]香根草的種植間距為30?50cm。
[0009]耐水淹地被植物為狗牙根和/或百喜草。
[0010]第二層加筋網為立體生態防護網。
[0011]采用香根草容器苗技術,提前培育香根草容器苗,以空間換時間,讓植物提前生長,在消落帶水位下降后及時種植,在有限的生長時間內提高植物耐的耐水淹能力。
[0012]本發明提供的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第二層加筋網對地被植物根須進行加筋,地被植物采用香根草、狗牙根、百喜草等品種,成千上萬的植物根系與加筋網相互連鎖在一起,形成消落帶柔性生物防護的根系板塊,起到表面快速防護的功能,形成“根系加筋板塊”;同時對坡表土壤也起到了淺層的加筋作用,增強了防護層的抗張強度和抗剪強度,限制因沖蝕情況而引起的“逐漸破壞”現象的擴展,最終限制坡表出現細溝侵蝕和淺層滑動的發生。
[0013]2、采用第一層加筋網對具有一定高度的植物香根草的莖部進行加筋,隨著香根草的生長與分蘗,植物莖部與加筋網相互連鎖在一起,在消落帶表面形成一個整體的加筋植物連鎖體系,稱之為“莖部加筋板塊”加之香根草長根系的生物鉚釘作用,最終形成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錨固層,這種加筋香根草復合植被消落帶生態防護體系,對消落帶起到深層防護的作用。
[0014]3、通過對植物的莖部與根部的加筋作用,在消落帶表面形成有效的柔性防護板塊,在地上與地下形成了兩道整體性極強的網狀防護板塊,這兩道整體性極強的網狀防護板塊又通過植物的根系錨固作用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復合植被加筋體系,這種復合植被加筋體系防護板塊極大的提高了抗沖涮能力,防止產生水土流失破壞,對消落帶最終起到永久的生態防護功能。
[0015]4、施工簡便快捷、施工不需專用機具,適用面廣,在消落帶生態防護領域具有極大的推廣前景。
[0016]5、屬于柔性結構,能適應坡面變形,與傳統的拱形骨架、菱形格構相比,整體性更強,不會出現沉降、斷裂等現象;固土效果好、防沖刷效果良好。
[0017]6、既有工程防護的功能,又可進行生物種植,不影響坡面綠化種植,植被形成后可覆蓋全部坡面,安全、自然美觀。植物根系與柔性護墊相互糾結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柔性生物護墊,完全適應消落帶的漲落特性又不會長生坡面破壞,達到對消落帶的生物防護功能,后期不需人工維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的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發明第一種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防護體系,第一層加筋網I固定安裝在種植有香根草3的消落帶坡面上,每株香根草3間隔一定距離種植,第一層加筋網I與消落帶坡面之間鋪設有第二層加筋網6,消落帶坡面上采用機械噴灑或人工散播的方式種植有低矮的耐水淹地被植物2。
[0020]第一層加筋網I通過主錨4和輔錨5固定安裝在種植有香根草3的消落帶坡面上。
[0021]香根草3的種植間距為30?50cm。
[0022]耐水淹地被植物2為狗牙根和/或百喜草。
[0023]第二層加筋網6為立體生態防護網。
[0024]本發明的安裝過程如下: 1)坡面清理:對施工坡面進行平整,平整要求順應邊坡坡型,對凹凸明顯及障礙物進行必要的清理;
2)鋪設第二層加筋網6:坡面清理完成后,鋪設第二層加筋網6,網墊鋪設要平順,不凹凸,于坡面貼緊,后覆蓋種植土,植土覆蓋厚度8-lOcm為宜,網墊橫縱向搭界牢靠,搭接寬度為10-15cm,采取30cm長輔錨固定,固定間距以IOOcm為宜;
3)種植香根草3:香根草3種植間距30-50cm ;
4)鋪設第一層加筋網1:香根草3種植完成后鋪設第一層加筋網1,采取主錨4固定,固定間距100cm。加筋網I鋪設應平順,于坡面貼緊;第一層加筋網I網孔38*38mm,寬2.5米,顏色為深綠色;
5)扶苗:對坡面上種植香根草3被壓倒植株進行扶正;
6)植草:采取機械噴播或人工散播方式進行坡面植耐水淹地被植物2,耐水淹地被植物2的草種以狗牙根和/或百喜草為主;
7)養護管理:根據天氣情況或水位情況酌情進行養護管理。
[0025]生態防護品種的選擇與植物耐水淹性能:
香根草、狗牙根、百喜草等品種,為主要選擇品種,輔以其他品種作為先鋒防護品種,達到快速防護的效果與長期防護效果結合的目地。
[0026]植物耐水淹性能說明:香根草在水下淹沒長達4個多月后可恢復生長,具有優異的耐水淹性能。百喜草具有較強的耐寒性與耐水性能,耐陰性也較強;狗牙根匍匐莖發達,生命力極強,耐水性能也較強。
【權利要求】
1.一種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其特征在于:第一層加筋網(I)固定安裝在種植有香根草(3)的消落帶坡面上,每株香根草(3)間隔一定距離種植,第一層加筋網(I)與消落帶坡面之間鋪設有第二層加筋網(6),消落帶坡面上采用機械噴灑或人工散播的方式種植有低矮的耐水淹地被植物(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其特征在于:第一層加筋網(I)通過主錨(4)和輔錨(5)固定安裝在種植有香根草(3)的消落帶坡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其特征在于:香根草(3)的種植間距為30?5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其特征在于:耐水淹地被植物(2)為長根系的香根草、狗牙根和/或百喜草。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香根草雙層加筋復合植被消落帶柔性板塊防護體系,其特征在于:第一層加筋網為大網孔的平面網,第二層加筋網(6)為立體生態防護網。
【文檔編號】A01G9/02GK103774613SQ20121040685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阮道紅, 鄧斌, 陳邦群, 鄭巍偉, 朱道清, 譚愛華, 劉政, 張紅, 王亞飛, 徐長鋒, 張兵林, 賈代貴 申請人:宜昌大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秭歸縣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