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作物生育期的轉棟式智能溫室設計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轉棟式智能溫室設計工藝是在整合現有溫室技術、物聯網信息化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的基礎上合理有序的利用智能控制優化資源配置,達到高效、高產、節能和工藝標準化。
背景技術:
普通溫室自動化程度不高,要實現單一大規模種植不能滿足節約人力成本和克服土壤連作障礙的要求。普通溫室內部環境控制是以作物生育期為周期性循環,其時間長和環境變化差異大導致溫室不能整體有效節能。同時,除了無土栽培外普通溫室的連作障礙也很難克服。要突破溫室技術的發展瓶頸必須在傳統的溫室控制技術上有突破和創新。
發明內容
·
為了解決現有溫室設施的高能耗及解決連作困難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套新型的溫室作物生產流程。即作物在生育期的不同的時期置于不同區間,每棟區間的環境設定為適合該作物當前生育時期生長的最佳光、溫、水、氣條件,作物在完成當前生育時期后由傳送帶自動轉入下一區間進行生長,即進入下一個生育時期生長。通過計算和試驗將每棟溫室合理分區,每個分區區間完成相應的作物生育時期生產。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首先是硬件設施的搭建,在溫室內搭建一條與苗床綁定的傳送帶。同時,在溫室內搭建分區隔板。隔板上有能自動上拉的活動門。在隔板隔開的每棟區間內裝置光、溫、水、氣感應器和攝像頭等終端裝置。其次是軟件系統的開發,專家系統對各棟區間內環境進行分區控制。有益效果:本發明可實現溫室分區控制,從而能讓作物在生育期內不同階段在對應的區間內完成生長。除此之外,傳送帶自動傳遞能有效節約人力投入,小空間階段性環境控制能有效節能。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附圖是基于作物生育期的轉棟式智能溫室的立面空間構造示意圖。圖中1.傳送帶,2.隔板,3.苗床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將溫室按要求分區,專家系統判斷作物在每棟區間的生長時間及每棟區間的環境控制。各區內終端收集環境信息和生長狀況反應給專家系統進行判斷。每棟區間作物完成該階段生長時,隔板(2)上拉,傳送帶(I)傳遞把上一棟區間苗床(3)上的作物自動送入下一棟區間內繼續生長。
權利要求
1.基于作物生育期的轉棟式智能溫室設計工藝的轉棟式設計,其特征是:每棟區間完成生育期的一段生長期,完成該生長期后,每棟之間隔板會自動上拉,傳送帶講作物送入下一棟區間繼續生長。
2.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轉棟式設計的每棟區間內環境控制技術,其特征是:將作物生育期的整個環境控制階段分別分配到每棟區間。即每棟區間小環境控制:循環控制生育期的某一階段的環境 。
全文摘要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轉棟式智能溫室設計工藝。它是通過終端信息采集與專家系統聯合控制,針對作物特定生育期的某一階段進行系統控制。各分區連通,完成本區生長后會轉入下一區繼續生長。通過分區控制能高效節能的完成生產。
文檔編號A01G9/14GK103109698SQ20121044381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余德貴, 宋俊峰, 胡以濤, 徐洪武, 康小燕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