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鹽分,不利于作物生長的土地。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 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我國堿土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
現有的鹽堿地改良技術包括洗鹽、平整土地、適時耙地、增施有機肥等,大多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且收效緩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為了解決現有鹽堿地改良技術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大、收效緩慢的問題,提出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按照質量分數比例,包含以下組分2% 5%的生物菌,30% 40%的腐殖酸,13% 17%的碳酰二胺,9% 13%的硫酸銨,8% 10%的硝酸銨,8% 10%的磷酸鉀,5% 10%的硫酸鋅,1% 3%的硫酸錳,1% 3%的硅酸鈣,O. 3% O. 6%的硫酸銅,
O.4% O. 7%的硼酸;該質量分數比例,應結合土壤測試結果增減。該鹽堿地土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除生物菌和腐植酸以外的其他組分,粉碎成80 120目的顆粒;將粉碎后的顆粒與生物菌和腐植酸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包裝即成成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配方合理,強調平衡施肥技術,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供高效復合肥料;
2.降低鹽堿地的堿度,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適宜的pH值;
3.緩慢釋放養份,改善土壤結構和通透性,具有保肥、保水的作用;
4.控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長發育;
5.為農作物的根系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根系發達、根多根壯、枝繁葉茂、高產穩產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按照質量分數比例,包含以下組分5%的生物菌,31. 7%的腐殖酸,13%的碳酰二胺,13%的硫酸銨,10%的硝酸銨,10%的磷酸鉀,10%的硫酸鋅,3%的硫酸錳,3%的硅酸鈣,O. 6%的硫酸銅,O. 7%的硼酸;該質量分數比例,應結合土壤測試結果增減。
該鹽堿地土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除生物菌和腐植酸以外的其他組分,粉碎成80 120目的顆粒;將粉碎后的顆粒與生物菌和腐植酸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包裝即成成品。實施例2
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按照質量分數比例,包含以下組分5%的生物菌,35%的腐殖酸,17%的碳酰二胺,13%的硫酸銨,10%的硝酸銨,10%的磷酸鉀,5%的硫酸鋅,2%的硫酸錳,2%的硅酸鈣,O. 5%的硫酸銅,O. 5%的硼酸;該質量分數比例,應結合土壤測試結果增減。該鹽堿地土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除生物菌和腐植酸以外的其他組分,粉碎成80 120目的顆粒;將粉碎后的顆粒與生物菌和腐植酸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包裝即成成品。實施例3 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按照質量分數比例,包含以下組分2%的生物菌,40%的腐殖酸,17%的碳酰二胺,13%的硫酸銨,8%的硝酸銨,8%的磷酸鉀,9. 3%的硫酸鋅,1%的硫酸錳,1%的硅酸鈣,O. 3%的硫酸銅,O. 4%的硼酸;該質量分數比例,應結合土壤測試結果增減。該鹽堿地土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除生物菌和腐植酸以外的其他組分,粉碎成80 120目的顆粒;將粉碎后的顆粒與生物菌和腐植酸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包裝即成成品。將本發明成品裝入編織袋并封口,即可入庫。實際使用量40 50kg/畝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其特征在于, 按照質量分數比例,包含以下組分2% 5%的生物菌,30% 40%的腐殖酸,13% 17%的碳酰二胺,9% 13%的硫酸銨,8% 10%的硝酸銨,8% 10%的磷酸鉀,5% 10%的硫酸鋅,1% 3%的硫酸錳,1% 3%的硅酸鈣,O. 3% O. 6%的硫酸銅,O. 4% O. 7%的硼酸;該質量分數比例,應結合土壤測試結果增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鹽堿地土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將除生物菌和腐植酸以外的其他組分,粉碎成80 120目的顆粒;將粉碎后的顆粒與生物菌和腐植酸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包裝即成成品。
全文摘要
一種鹽堿地土壤改良劑,按照質量分數比例,包含以下組分2%~5%的生物菌,30%~40%的腐殖酸,13%~17%的碳酰二胺,9%~13%的硫酸銨,8%~10%的硝酸銨,8%~10%的磷酸鉀,5%~10%的硫酸鋅,1%~3%的硫酸錳,1%~3%的硅酸鈣,0.3%~0.6%的硫酸銅,0.4%~0.7%的硼酸。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除生物菌和腐植酸以外的其他組分,粉碎成80~120目的顆粒;將粉碎后的顆粒與生物菌和腐植酸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包裝即成成品。本發明配方合理,強調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鹽堿地堿度,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適宜pH值;緩慢釋放養份,改善土壤結構和通透性,高產穩產。
文檔編號C05G3/04GK103012010SQ2012105033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日
發明者楊舒毓 申請人:楊舒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