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樹木移植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樹木移植設施,具體涉及一種樹木移植固定裝置。
技術背景在高速公路綠化工程施工時,新移植的樹木在移植初期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根系發育,在根系發育的過程中,如遇大風降雨或其他因素引起樹干搖擺、倒伏,會使樹木根系受到損害,甚至導致樹木死亡。目前,為了防止樹木過度搖擺、倒伏,通常在樹干腰部釘上或直接捆綁支撐木棒。然而,上述固定方法存在如下缺點一是極易破壞樹皮,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及存活;二是支撐木棒與樹木固定的并不牢固,遇較大風雨時,其先于樹木傾倒,喪失固定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且能有效固定移植樹木的樹木移植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樹木移植固定裝置,包括兩根固定桿、兩根螺栓桿、若干個支撐桿固定裝置和若干根支撐桿,所述固定桿設置有多個在該固定桿徑向上延伸的固定桿通孔,這些固定桿通孔沿所述固定桿的軸向均勻排列,所述螺栓桿的外圓周表面布滿螺紋,所述的兩根固定桿相互平行,所述的兩根螺栓桿也相互平行,所述螺栓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別穿設于所述的兩根固定桿的相應的固定桿通孔內,所述的兩根固定桿與所述的兩根螺栓桿構成四邊形固定架,所述螺栓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于所述固定桿的外側均螺接有螺母,所述支撐桿固定裝置由套筒和支撐桿固定錐構成,所述套筒套設于所述固定桿與所述螺栓桿上,所述支撐桿固定錐為中空的圓錐狀,所述支撐桿固定錐的頂部與所述套筒的外圓周表面連接,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部從所述支撐桿固定錐的下方伸入該支撐桿固定錐內,所述支撐桿抵頂所述支撐桿固定錐。所述支撐桿為金屬桿或木桿。還包括一塊用于保護移植樹木的樹皮的彈性塑料圈或彈性橡膠圈,該彈性塑料圈或彈性橡膠圈設置于所述四邊形固定架的內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實用新型中,兩根固定桿與兩根螺栓桿構成了可活動的四邊形固定架,該四邊形固定架與支撐桿固定裝置、支撐桿的相互配合能夠將移植樹木有效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拆裝方便,可循環使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固定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螺栓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支撐桿固定裝置的正面結構示意圖;[0013]圖5是支撐桿固定裝置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在圖中1_固定桿;2_固定桿通孔;3_螺栓桿;4-螺紋;5-螺母;6-套筒;7-支撐桿固定錐;8_支撐桿固定裝置;9_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如圖I-圖5所示,一種樹木移植固定裝置,包括兩根固定桿I、兩根螺栓桿3、若干個支撐桿固定裝置8和若干根支撐桿9,固定桿I設置有多個在該固定桿I徑向上延伸的固定桿通孔2,這些固定桿通孔2沿固定桿I的軸向均勻排列,螺栓桿3的外圓周表面布滿螺紋4,兩根固定桿I相互平行,兩根螺栓桿3也相互平行,螺栓桿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別穿設于兩根固定桿I的相應的固定桿通孔2內,兩根固定桿I與兩根螺栓桿3構成四邊形固定架,螺栓桿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于固定桿I的外側均螺接有螺母5,支撐桿固定裝置8由套筒6和支撐桿固定錐7構成,套筒6套設于固定桿I與螺栓桿3上,支撐桿固定錐7為中空的圓錐狀,支撐桿固定錐7的頂部與套筒6的外圓周表面連接,支撐桿9的上端部從支撐桿固定錐7的下方伸入該支撐桿固定錐7內,支撐桿9抵頂支撐桿固定錐7。其中,支撐桿固定錐7的內徑從套筒6向外逐漸變大,從而能夠適用于更多種類的粗細不同的支撐桿9。支撐桿9為金屬桿或木桿。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塊彈性塑料圈或彈性橡膠圈,該彈性塑料圈或彈性橡膠圈設置于四邊形固定架的內側。彈性塑料圈、彈性橡膠圈用于在固定移植樹木之前,包裹在移植樹木樹皮表面,從而有效保護移植樹木樹皮,避免固定桿I對樹皮的損壞,它們可隨樹木的生長而自動撐漲,不會阻礙樹木的自然生長。彈性塑料圈、彈性橡膠圈的大小尺寸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繞樹干三圈為宜。施工時,在樹木移植好后,先用彈性塑料圈或彈性橡膠圈在樹干的預定固定位置包裹3-5圈,再用膠布或線繩將其纏好。將樹干包裹好后,將多個支撐桿固定裝置8通過套筒6套設于固定桿I和螺栓桿3上,再將螺栓桿3穿過固定桿I上的固定桿通孔2,旋緊螺母5,將螺栓桿3、固定桿I固定于樹干上,然后將支撐桿9的上端部伸入支撐桿固定錐7內,再將支撐桿9的下端部固定于地面,即可完成對移植樹木的固定。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樹木移植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樹木移植固定裝置包括兩根固定桿、兩根螺栓桿、若干個支撐桿固定裝置和若干根支撐桿,所述固定桿設置有多個在該固定桿徑向上延伸的固定桿通孔,這些固定桿通孔沿所述固定桿的軸向均勻排列,所述螺栓桿的外圓周表面布滿螺紋,所述的兩根固定桿相互平行,所述的兩根螺栓桿也相互平行,所述螺栓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別穿設于所述的兩根固定桿的相應的固定桿通孔內,所述的兩根固定桿與所述的兩根螺栓桿構成四邊形固定架,所述螺栓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于所述固定桿的外側均螺接有螺母,所述支撐桿固定裝置由套筒和支撐桿固定錐構成,所述套筒套設于所述固定桿與所述螺栓桿上,所述支撐桿固定錐為中空的圓錐狀,所述支撐桿固定錐的頂部與所述套筒的外圓周表面連接,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部從所述支撐桿固定錐的下方伸入該支撐桿固定錐內,所述支撐桿抵頂所述支撐桿固定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木移植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為金屬桿或木 桿。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樹木移植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塊用于保護移植樹木的樹皮的彈性塑料圈或彈性橡膠圈,該彈性塑料圈或彈性橡膠圈設置于所述四邊形固定架的內側。
專利摘要一種樹木移植固定裝置,包括兩根固定桿、兩根螺栓桿、若干個支撐桿固定裝置和若干根支撐桿,固定桿設置有多個在該固定桿徑向上延伸的固定桿通孔,這些固定桿通孔沿固定桿的軸向均勻排列,螺栓桿的外圓周表面布滿螺紋,螺栓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別穿設于兩根固定桿的相應的固定桿通孔內,兩根固定桿與兩根螺栓桿構成四邊形固定架,螺栓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于固定桿的外側均螺接有螺母,支撐桿固定裝置由套筒和支撐桿固定錐構成,套筒套設于固定桿與螺栓桿上,支撐桿固定錐為中空的圓錐狀,支撐桿固定錐的頂部與套筒的外圓周表面連接,支撐桿抵頂于支撐桿固定錐的中部空腔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拆裝方便,可循環使用。
文檔編號A01G23/04GK202535829SQ20122008545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8日
發明者段紹團, 肖聰 申請人: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