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碾米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大型碾米設備、大米精深加工企業越來越多。各種碾米機、大米拋光機被廣泛應用,碾米機、大米拋光機上通常都需要用到米刀,所用的米刀為
2-4mm厚的方形鋼條,使用沉頭螺栓固定在橫梁上。現有碾米、拋光設備上的米刀裝置存在以下缺點1、由于使用螺栓對米刀進行緊固,在使用過程中更換繁瑣、困難。2、緊固螺栓之間都有間距,在米刀磨損變薄后,且容易起 拱,導致碾米產生大量碎米、爆腰,對大米加工造成極大損失。3、現有米刀使用壽命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采用矩形燕尾槽插入的安裝方式,避免米刀磨損變薄后可能的起拱現象,使得安裝、更換變得容易,且可提高米刀使用壽命,實用的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梁I、橫梁支撐座2、篩片3、米刀4,其中所述的橫梁支撐座2的兩端開設有凹槽21 ;所述的橫梁I連接于凹槽21內;所述的橫梁I的底端開設有矩形燕尾槽11 ;所述的米刀4的上下兩表面41為刀面;米刀4兩端的側邊各開設有燕尾槽42 ;所述的米刀4的上下兩端各開設有配槽ロ 43 ;所述的米刀4的燕尾槽42槽邊連接于矩形燕尾槽11上;所述的篩片3的兩端分別卡設于米刀4的燕尾槽42上,且位于橫梁支撐座2的下方。所述的米刀4上設有吊裝孔44。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結構簡單,采用矩形燕尾槽插入的安裝方式,避免米刀磨損變薄后可能的起拱現象,使得安裝、更換變得容易,且可提高米刀使用壽命,實用的新型的碾米裝置。
圖I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米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一種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包括橫梁I、橫梁支撐座2、篩片3、米刀4,橫梁支撐座2的兩端開設有凹槽21 ;橫梁I連接于凹槽21內;橫梁I的底端開設有矩形燕尾槽11 ;米刀4的上下兩表面41為刀面;米刀4兩端的側邊各開設有燕尾槽42 ;米刀4的上下兩端各開設有配槽ロ 43 ;米刀4上設有吊裝孔44 ;米刀4的燕尾槽42槽邊連接于矩形燕尾槽11上;篩片3的兩端分別卡設于米刀4的燕尾槽42上,且位于橫梁支撐座2的下方。本實用新型橫梁I上設有矩形燕尾槽11 ;米刀4上開有裝配槽ロ 43,并有吊 裝孔44,使安裝更換更方便可靠;米刀4插入橫梁I的矩形燕尾槽11上,使插入方式安裝方便,篩片3卡設于米刀4配槽ロ 43中固定;使用時,先將米刀4按所需的工作面,插入橫梁I的矩形燕尾槽11中,再將橫梁I裝入橫梁支撐座2,將篩片3卡入米刀4上開有裝配槽ロ 43上即可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其特征在干包括橫梁(I)、橫梁支撐座(2)、篩片(3)、米刀(4),其中所述的橫梁支撐座(2)的兩端開設有凹槽(21);所述的橫梁(I)連接于凹槽(21)內;所述的橫梁(I)的底端開設有矩形燕尾槽(11);所述的米刀⑷的上下兩表面(41)為刀面;米刀(4)兩端的側邊各開設有燕尾槽(42);所述的米刀(4)的上下兩端各開設有配槽ロ(43);所述的米刀(4)的燕尾槽(42)槽邊連接于矩形燕尾槽(11)上;所述的篩片(3)的兩端分別卡設于米刀(4)的燕尾槽(42)上,且位于橫梁支撐座(2)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米刀(4)上設有吊裝孔(4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新型米刀的碾米裝置,包括橫梁、橫梁支撐座、篩片、米刀,所述的橫梁支撐座的兩端開設有凹槽;所述的橫梁連接于凹槽內;所述的橫梁的底端開設有矩形燕尾槽;所述的米刀的上下兩表面為刀面;米刀兩端的側邊各開設有燕尾槽;所述的米刀的上下兩端各開設有配槽口;所述的米刀的燕尾槽槽邊連接于矩形燕尾槽上;所述的篩片的兩端分別卡設于米刀的燕尾槽上,且位于橫梁支撐座的下方。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矩形燕尾槽插入的安裝方式,避免米刀磨損變薄后可能的起拱現象,使得安裝、更換變得容易,且可提高米刀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02B3/08GK202638464SQ20122017285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1日
發明者葛盛凱, 謝澤良 申請人:福建南平天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