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蟑螂誘捕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害蟲誘捕裝置,具體是一種蟑螂誘捕盒。
背景技術:
蟑螂是公共場所和家庭中極為常見的害蟲,為清除此類害蟲,現在通常采用一種方式是毒藥噴殺,毒藥噴殺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蟑螂被噴后并未立即死亡而是到處躲藏,尸體難以找到;而一種方式是用誘捕裝置進行誘捕,但現有的誘捕裝置結構過于復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污染環境,結構簡單的蟑螂誘捕 盒。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蟑螂誘捕盒,包括盒蓋和盒體,所述盒蓋的中部設有用于引誘蟑螂進入盒體的通孔,所述盒體的底部設有用于粘住蟑螂的粘膠紙。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蟑螂誘捕盒和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由于盒蓋上設有用于引誘蟑螂進入盒體的通孔,盒體的底部上設有用于粘住蟑螂的粘膠紙,把誘餌放在盒體的底部,當蟑螂從盒蓋的通孔進入到盒體吃誘餌時,蟑螂便被底部的粘膠紙粘住,動彈不得,直致餓死在盒體內,該蟑螂誘捕盒不需要噴灑毒藥,不影響環境,結構簡單。作為改進,所述的盒蓋還設有引導蟑螂進入盒體的圓臺形漏斗,所述漏斗的上開口位于所述的通孔處,設置漏斗能更好的把蟑螂引至誘餌處,方便蟑螂到達,也能防止蟑螂逃脫。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盒蓋為透明盒蓋,能夠更方便地觀察盒體內的情況,避免蟑螂未被粘住,打開盒蓋蟑螂逃脫。作為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盒體的內壁上設有粘膠紙,內壁設有粘膠紙能夠更好地防止蟑螂逃脫,提高誘捕效率。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蟑螂誘捕盒結構示意圖。圖中,I、盒蓋,I. I、通孔,I. 2、漏斗,2、盒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附圖所示,一種蟑螂誘捕盒,包括盒蓋I和盒體2,所述盒蓋I的中部設有用于引誘蟑螂進入盒體2的通孔I. 1,所述盒體2的底部設有用于粘住蟑螂的粘膠紙,盒蓋I還設有引導蟑螂進入盒體2的圓臺形漏斗I. 2,所述漏斗I. 2的上開口位于所述通孔I. I處,也就是漏斗I. 2的上端套接在通孔I. I內,漏斗I. 2上大下小放置,漏斗I. 2下端距離盒體2底部較高的距離,避免蟑螂從此逃脫。盒蓋I為透明的盒蓋,能夠更方便地觀察盒體內的情況,盒體2的內壁上設有用于粘住蟑螂的粘膠紙,能夠更好的防止蟑螂逃脫,提高誘捕效果。使用時,把誘餌放置在盒體2的底部,誘餌通過漏斗I. 2和盒蓋I上的通孔I. I向外散發,蟑螂便會通過漏斗I. 2進入盒體2的底部,由于盒體2的底部設有粘膠紙,蟑螂便會黏在盒體2的底部,動彈不得,直到餓死,達到對其進行誘捕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蟑螂誘捕盒,包括盒蓋(I)和盒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蓋(I)的中部設有用于引誘蟑螂進入盒體(2)的通孔(I. 1),所述盒體(2)的底部設有用于粘住蟑螂的粘膠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蟑螂誘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蓋(I)還設有引導蟑螂進入盒體(2)的圓臺形漏斗(I. 2),所述漏斗(I. 2)的上開口位于所述的通孔(I. I)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蟑螂誘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蓋(I)為透明盒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蟑螂誘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2)的內壁上設有用于粘住蟑螂的粘膠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蟑螂誘捕盒,包括盒蓋(1)和盒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蓋(1)的中部設有用于引誘蟑螂進入盒體(2)的通孔(1.1),所述盒體(2)的底部設有用于粘住蟑螂的粘膠紙。本實用新型不污染環境,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A01M1/14GK202514463SQ2012201858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丁如棟, 沈作剛, 胡成強 申請人:象山楚天生物防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