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通常采用養殖池進行,而水產養殖池由于其閉合性,從而導致池內的水無法進行有效循環,這種環境下進行養殖,食物殘渣和魚的排泄物無法排出,會造成池內的水嚴重受到污染,時間一長甚至造成池內魚類的死亡,給養殖帶來極大的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g在解決水產養殖池內的養殖水無法進行循環而導致污物無法排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包括養殖池,在所述的養殖池內設有導流板,所述的導流板將所述的養殖池的水域分隔成ー閉合循環的水渠,在所述的水渠內設有一用于將所述水渠內的水從ー側送到另ー側的水泵;在所述的養殖池下方設有集污槽,在所述的集污槽底部設有排污管。在所述的集污槽的槽ロ安設有柵網。所述的排污管的入口設在所述的集污槽的底部,所述的排污管的出水ロ設在所述的養殖池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養殖池內通過導流板將養殖池水域分隔成ー閉合循環的水渠,利用安裝在水渠中的水泵將水渠內的水從一端送到另一端,利用水流作用將池內污物排入養殖池下方的集污槽并排出,從而實現了養殖池內的水的有效循環浄化,達到了清理養殖池和保持水質的目的。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參見圖I所示,一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包括養殖池1,在所述的養殖池內設有若干導流板2,所述的導流板2將所述的養殖池的水域分隔成ー閉合循環的水渠4,在所述的水渠內設有一用于將所述水渠內的水從ー側送到另ー側的水泵3 ;在所述的養殖池下方設有集污槽,在所述的集污槽底部設有排污管。在所述的集污槽的槽ロ 5安設有柵網。[0013]所述的排污管的入口設在所述的集污槽的槽底部,所述的排污管的出水ロ設在所述的養殖池外。由于導流板2把養殖池I內的水域分隔為ー閉合循環的水渠4,水泵3置于水渠4當中,從水渠的ー側吸水,向另ー側噴水,從而推動池水在水渠4內循環流動,如圖I中箭頭所示方向,在水流作用下池內的食物殘渣和魚的排泄物隨水流流到集污槽的槽ロ 5處,并沉淀到集污槽中,在落差形成的壓カ差的作用下從排污管排出,達到清理魚塘和保持水質的目的。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包括養殖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養殖池內設有導流板,所述的導流板將所述的養殖池的水域分隔成一閉合循環的水渠,在所述的水渠內設有一用于將所述水渠內的水從一側送到另一側的水泵;在所述的養殖池下方設有集污槽,在所述的集污槽底部設有排污管。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集污槽的槽口安設有柵網。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管的入口設在所述的集污槽的底部,所述的排污管的出水口設在所述的養殖池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產養殖用的水循環裝置,所述的水循環裝置包括養殖池,在所述的養殖池內設有導流板,所述的導流板將所述的養殖池的水域分隔成一閉合循環的水渠,在所述的水渠內設有一用于將所述水渠內的水從一側送到另一側的水泵;在所述的養殖池下方設有集污槽,在所述的集污槽底部設有排污管。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養殖池內通過導流板將養殖池水域分隔成一閉合循環的水渠,利用安裝在水渠中的水泵將水渠內的水從一端送到另一端,利用水流作用將池內污物排入養殖池下方的集污槽并排出,從而實現了養殖池內的水的有效循環凈化,達到了清理養殖池和保持水質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2566000SQ20122021513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4日
發明者李玉生 申請人:天津盛億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