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充氣保溫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棚結構,具體為一種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屬于農業種植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建造塑料薄膜大棚的骨架主要利用竹材和鋼材建造,用竹材建造的塑料薄膜大棚成本低,竹材塑料薄膜大棚的強度低,使用壽命短。用角鋼或槽鋼建造的具有傾斜頂面的大柵支架,為了節省鋼材用量,棚架中部需要采用立柱支撐,這種結構采用的大棚立柱較多,生產操作不方便。另外人們所使用的大棚膜一般為單層的塑料薄膜,其保溫性能差,只能起到擋風和微弱的保溫效果,在寒冷的冬季無供暖和沒有陽光的情況下,無法保證植物的生長。為了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保溫,通常采用草簾遮蓋來解決散熱的問題,建棚時需·要增加很多承重支撐架,這樣做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草簾的卷起及鋪蓋很容易劃傷薄膜,縮短了薄膜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充氣保溫大棚,便于運輸、使用,而且保溫性能好,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包括大棚本體,其大棚本體包括若干弧形支撐管,弧形支撐管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水泥地基塊,水泥地基塊埋于地下;所述大棚本體的兩端設置有水泥保溫墻,弧形支撐管上覆蓋有充氣大棚頂膜。優化的,上述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弧形支撐管上設置有鋼絲繩拉緊線,鋼絲繩拉緊線通過固定扣與弧形支撐管固定連接,鋼絲繩拉緊線的兩端固定連接有拉緊塊。優化的,上述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充氣大棚頂膜包括上膜和下膜,上膜和下膜之間設置有保溫空腔,保溫空腔內充有靜止空氣,上膜和下膜之間通過熱壓粘合線固定連接。優化的,上述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熱壓粘合線的間距與弧形支撐管的間距相同。優化的,上述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水泥保溫墻內設置有泡沫保溫層。優化的,上述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水泥地基塊的間距為1-1. 5m,水泥地基塊埋入地下的距離為O. 8m。本實用新型的各處受力均勻,穩定性好,不僅增加了弧形支撐管的承載能力,而且使弧形支撐管的整體結構減輕,采用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安裝的塑料薄膜溫室大棚內無立柱,耗用的鋼材少,而且顯著地增大了大棚內的生產操作空間,方便了生產操作;充氣大棚頂膜包括上膜和下膜,上膜和下膜之間設置有保溫空腔,保溫空腔內充有靜止空氣,上膜和下膜之間通過熱壓粘合線固定連接,這樣可以像普通塑料薄膜一樣一卷一卷地生產、運輸和使用,避免了充氣嘴劃傷薄膜;而且熱壓粘合線可以將較寬的薄膜本體分隔成若干個獨立的充氣腔,使充氣后的薄膜本體保持較為規則的形狀。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技術特點。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包括大棚本體1,其大棚本體I包括若干弧形支撐管2,弧形支撐管2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水泥地基塊3,水泥地 基塊3埋于地下;所述大棚本體I的兩端設置有水泥保溫墻4,弧形支撐管2上覆蓋有充氣大棚頂膜5。弧形支撐管2上設置有鋼絲繩拉緊線6,鋼絲繩拉緊線6通過固定扣61與弧形支撐管2固定連接,鋼絲繩拉緊線6的兩端固定連接有拉緊塊7。充氣大棚頂膜5包括上膜51和下膜52,上膜51和下膜52之間設置有保溫空腔53,保溫空腔53內充有靜止空氣,上膜51和下膜52之間通過熱壓粘合線54固定連接。熱壓粘合線54的間距與弧形支撐管2的間距相同。水泥保溫墻4內設置有泡沫保溫層41。水泥地基塊3的間距為1-1. 5m,水泥地基塊3埋入地下的距離為O. Sm。本實用新型的各處受力均勻,穩定性好,不僅增加了弧形支撐管的承載能力,而且使弧形支撐管的整體結構減輕。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士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條例的限制,上述實施條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屬于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同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包括大棚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體包括若干弧形支撐管,弧形支撐管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水泥地基塊,水泥地基塊埋于地下;所述大棚本體的兩端設置有水泥保溫墻,弧形支撐管上覆蓋有充氣大棚頂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撐管上設置有鋼絲繩拉緊線,鋼絲繩拉緊線通過固定扣與弧形支撐管固定連接,鋼絲繩拉緊線的兩端固定連接有拉緊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大棚頂膜包括上膜和下膜,上膜和下膜之間設置有保溫空腔,保溫空腔內充有靜止空氣,上膜和下膜之間通過熱壓粘合線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壓粘合線的間距與弧形支撐管的間距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保溫墻內設置有泡沫保溫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地基塊的間距為1-1. 5m,水泥地基塊埋入地下的距離為O. 8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充氣保溫大棚,包括大棚本體,其大棚本體包括若干弧形支撐管,弧形支撐管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水泥地基塊,水泥地基塊埋于地下;所述大棚本體的兩端設置有水泥保溫墻,弧形支撐管上覆蓋有充氣大棚頂膜。本實用新型的各處受力均勻,穩定性好,不僅增加了弧形支撐管的承載能力,而且使弧形支撐管的整體結構減輕,采用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安裝的塑料薄膜溫室大棚內無立柱,耗用的鋼材少,而且顯著地增大了大棚內的生產操作空間,方便了生產操作;充氣大棚頂膜的上膜和下膜之間設置有保溫空腔,保溫空腔內充有靜止空氣,上膜和下膜之間通過熱壓粘合線固定連接,避免了充氣嘴劃傷薄膜。
文檔編號A01G9/14GK202759898SQ2012204652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吳磊 申請人: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