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初孵仔魚在普通培養器皿往往因仔魚量少浪費水體空間,且大型培養器皿不便于培育過程的觀察,同時由于初孵仔魚游泳能力差,在無水流的培養器皿中易沉底而導致不能獲得充足的氧氣最后窒息死亡。發明內容[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該裝置給仔魚的常規培養提供了一種統一的培養器皿,保證了研究所用的水體環境的統一; 本裝置還可解決初孵仔魚在常規培養時因無流水條件導致缺氧窒息死亡的問題。[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包括蓄水箱,進水管與蓄水箱相通,多個培育小網箱置于培養箱內,蓄水箱下部的培養箱給水管伸入到培育小網箱箱底,培養箱下部設有排水管。多個培育小網箱通過掛鉤置于培養箱內。培育小網箱的箱底及網箱圍衣的1/5高度由塑膠制成,其余部分網衣由60目篩絹制成。[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多個仔魚培育小網箱可置 于同一培養箱中,水體環境同一,便于比較研究;箱內的流動水體可解決初孵仔魚在常規培養時因無流水條件導致缺氧窒息死亡的問題。
[0006]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07]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圖I所示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包括蓄水箱2,進水管I 與蓄水箱2相通,多個培育小網箱5置于培養箱4內,蓄水箱2下部的培養箱給水管3伸入到培育小網箱5箱底,培養箱4下部設有排水管6。多個培育小網箱5通過掛鉤7置于培養箱4內。[0009]培育小網箱5的箱底及網箱圍衣的1/5高度由塑膠制成,其余部分網衣由60目篩制成。[0010]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進水管I向蓄水箱2內放水,打開控制閥8,水流經過培養箱給水管3進入到培育小網箱5的底部,蓄水箱2的安裝位置高于放置培育小網箱5的培養箱4,從蓄水箱2內流出的水形成有一定壓力的水流,促使培育小網箱5內水體形成環流水,促使游泳能力差的仔魚在網箱中隨水流運動起來;培養箱4內的水體經培養箱底部的排水管6排出,排水管6由控制閥9控制開閉。
權利要求1.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包括蓄水箱(2),進水管(I)與蓄水箱(2)相通,其特征在于多個培育小網箱(5)置于培養箱(4)內,蓄水箱(2)下部的培養箱給水管(3)伸入到培育小網箱(5 )箱底,培養箱(4 )下部設有排水管(6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培育小網箱(5)通過掛鉤(7)置于培養箱(4)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培育小網箱(5)的箱底及網箱圍衣的1/5高度由塑膠制成,其余部分網衣由60目篩絹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包括蓄水箱,進水管與蓄水箱相通,多個培育小網箱置于培養箱內,蓄水箱下部的培養箱給水管伸入到培育小網箱箱底,培養箱下部設有排水管。多個培育小網箱通過掛鉤置于培養箱內。培育小網箱的箱底及網箱圍衣的1/5高度由塑膠制成,其余部分網衣由60目篩絹制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初孵仔魚培養裝置,多個仔魚培育小網箱可置于同一培養箱中,水體環境同一,便于比較研究;箱內的流動水體可解決初孵仔魚在常規培養時因無流水條件導致缺氧窒息死亡的問題。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2799881SQ20122052586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田輝伍, 段辛斌, 王生, 楊洪斌, 陳大慶, 陳永柏, 劉紹平, 李翀 申請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