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茄子植株腋芽較多且都可形成結果枝,可利用高位腋芽(茄子結果后植株滋生的側枝)作接穗進行嫁接育苗。該方法減少了種子支出,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力地促進了國內外優良茄子品種的推廣。但是由于茄子結果后植株滋生的腋芽大小不一,導致嫁接苗大小參差不齊,整齊度低,加大了定植后的田間管理難度,產量低,上市期不一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采用該方法能夠保證嫁接苗整齊一致,整齊度可與種子芽作接穗的嫁接苗相當。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茄子老株的側枝進行扦插,扦插得到的新芽作接穗,野生茄子為砧木,砧木和接穗進行嫁接,培育嫁接苗。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所述接穗的培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I)選優良、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母株,摘取長有3-5片葉大小的側枝作插穗。2)將所采插穗的葉片和已現蕾的花序及生長點切除,同時剪去下部4cm,下端切口要求平滑,切口角度為30-45度。`3)插穗切好后整體放入800倍多菌靈溶液中浸泡I分鐘進行消毒,同時也防止失水,影響生根。用100mg/kg吲哚丁酸對插穗下部浸泡15-20秒鐘,可取得較高的生根率和縮短生根時間。4)按5cmX5cm的密度插入基質,插深2_3cm。5) 10-15天后可長出根系和新芽,新芽長至3-4片葉時,即可截取作接穗。所述砧木和接穗采用劈接法進行嫁接。所述野生茄子為非洲紅茄。所述野生茄子為托魯巴姆。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采用該方法培育的茄子嫁接苗整齊度高,定植后易管理,產量高,果實成熟期一致。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田間試驗在山東省壽光市古城街道蔬菜基地。種植品種為布利塔爺子,以野生茄子非洲紅茄作砧木進行嫁接栽培,9月25日定植。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側枝二次新芽嫁接苗、種芽嫁接苗和側枝嫁接苗。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0m2,每小區定植120株。管理措施完全相同。處理1:側枝二次新芽嫁接苗。將茄子老株的側枝進行扦插,扦插得到的新芽作接穗,非洲紅茄為砧木,砧木和接穗進行嫁接,培育嫁接苗。所述接穗的培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選優良、健壯、無病蟲害的布利塔茄子植株作母株,摘取長有3-5片葉大小的側枝作插穗。2)將所采插穗的所有的葉片和已現蕾的花序及生長點切除,同時剪去下部4cm,下端切口要求平滑,在實際操作中,切口角度難以做到統一角度,通常為30-45度。3)插穗切好后整體放入800倍多菌靈溶液中浸泡I分鐘進行消毒,同時也防止失水,影響生根。用100mg/kg吲哚丁酸對插穗下部浸泡15-20秒鐘,可取得較高的生根率和縮短生根時間。4)按5cmX5cm的密度插入基質,插深2_3cm。5) 10-15天后可長出根系和新芽,新芽長至3-4片葉時,即可截取作接穗。非洲紅茄長至5-6片真葉時,留基部2片真葉去頂,截取3-4片葉大小的二次新芽,保留2葉I心,采用劈接法進行嫁接。處理2:種芽嫁接苗。用布利塔爺子種子培育接穗,非洲紅爺為站木培育嫁接苗。非洲紅茄苗生長至5-6片真葉時,留基部2片真葉去頂,接穗則切取頂部2葉I心部分,與砧木劈接法嫁接。處理3:側枝嫁接苗。布利塔茄子結果后植株高節位分生的腋芽作接穗,非洲紅茄為砧木培育嫁接苗。非洲紅茄長至5-6片真葉時,留基部2片真葉去頂,截取高位腋芽2葉I心部分作接穗,劈接法嫁接。結果顯示:茄子側枝扦插二次新芽嫁接苗處理產量為3.77X 105kg.hm_2,種芽嫁接苗處理為3.65X 105kg.1ιπΓ2,側枝嫁接苗處理為3.41X105kg.1ιπΓ2,前二者產量差異不顯著,但與后者差異達顯著水平。實施例2,田間試驗在山東省壽光市洛城街道蔬菜基地。種植品種為月神茄子,以野生茄子托魯巴姆作砧木進行嫁接栽培,10月2日定植。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側枝二次新芽嫁接苗、種芽嫁接苗和側枝嫁接苗。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0m2,每小區定植120株。管理措施完全相同。處理1:側枝二次新芽嫁接苗。將茄子老株的側枝進行扦插,扦插得到的新芽作接穗,托魯巴姆為砧木,砧木和接穗進行嫁接,培育嫁接苗。所述茄子老株側枝扦插二次培育的新芽,其培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選優良、健壯、無病蟲害的月神茄子植株作母株,摘取長有3-5片葉大小的側枝作插穗。2)將所采插穗的所有的葉片和已現蕾的花序及生長點切除,同時剪去下部4cm,下端切口要求平滑,在實際操作中,切口角度難以做到統一角度,通常為30-45度。3)插穗切好后整體放入800倍多菌靈溶液中浸泡I分鐘進行消毒,同時也防止失水,影響生根。用100mg/kg吲哚丁酸對插穗下部浸泡15-20秒鐘,可取得較高的生根率和縮短生根時間。
4)按5cmX 5cm的密度插入基質,插深2_3cm。5) 10-15天后可長出根系和新芽,新芽長至3-4片葉時,即可截取作接穗。托魯巴姆長至5-6片真葉時,留基部2片真葉去頂,截取3-4片葉大小的二次新芽,保留2葉I心,采用劈接法進行嫁接。處理2:種芽嫁接苗。用月神茄子種子培育接穗,托魯巴姆作砧木培育嫁接苗。托魯巴姆砧木苗生長至5-6片真葉時,留基部2片真葉去頂,接穗則切取頂部2葉I心部分,與砧木劈接法嫁接。處理3:側枝嫁接苗。月神茄子結果后植株高節位分生的腋芽作接穗,托魯巴姆作砧木進行嫁接育苗。托魯巴姆長至5-6片真葉時,留基部2片真葉去頂,截取高位腋芽2葉I心部分作接穗,劈接法嫁接。結果顯示:茄子側枝扦插二次新芽嫁接苗處理產量為3.81 X 105kg.hnT2,種芽嫁接苗處理為3.82X 105kg.1ιπΓ2,側枝嫁接苗處理為3.45Χ 105kg.1ιπΓ2,前二者產量差異不顯著,但與后者差異達顯著水平。由于不同植株的生長情況會有不同,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做到具體條件均統一,所以有些條件會有不同, 比如步驟4)的深度及葉片的數量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選擇實施,而不影響實驗結果。以上所述為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發明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茄子老株的側枝進行扦插,扦插得到的新芽作接穗,野生茄子為砧木,砧木和接穗進行嫁接,培育嫁接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穗的培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選優良、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母株,摘取長有3-5片葉大小的側枝作插穗; 2)將所采插穗的葉片和已現蕾的花序及生長點切除,同時剪去下部4cm,下端切口要求平滑,切口角度為30-45度; 3)插穗切好后整體放入800倍多菌靈溶液中浸泡I分鐘,之后用100mg/kg吲哚丁酸對插穗下部浸泡15-20秒鐘; 4)按5cmX5cm的密度插入基質,插深2_3cm; 5)10-15天后可長出根系和新芽,新芽長至3-4片葉時,截取作接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木和接穗采用劈接法進行嫁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茄子為非洲紅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茄子為托魯巴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茄子嫁接苗的培育方法,將茄子老株的側枝進行扦插,扦插得到的新芽作接穗,野生茄子為砧木,砧木和接穗進行嫁接,培育嫁接苗,選優良、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母株,摘取長有3-5片葉大小的側枝作插穗,將所采插穗的葉片和已現蕾的花序及生長點切除,同時剪去下部4cm,下端切口要求平滑,切口角度為30-45度,插穗切好后整體放入800倍多菌靈溶液中浸泡1分鐘進行消毒,同時也防止失水,影響生根。用100mg/kg吲哚丁酸對插穗下部浸泡15-20秒鐘,可取得較高的生根率和縮短生根時間,按5cm×5cm的密度插入基質,插深2-3cm,10-15天后可長出根系和新芽,新芽長至3-4片葉時,即可截取作接穗,茄子嫁接苗整齊度高,定植后易管理,產量高,果實成熟期一致。
文檔編號A01G1/06GK103168630SQ20131012879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5日
發明者胡永軍, 潘子龍, 田素波, 李小剛, 趙志偉 申請人: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