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猴頭菌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
背景技術:
微量元素硒具有抗癌抗腫瘤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抗氧化保護心血管、提高紅細胞的攜氧能力、拮抗和降低某些有毒元素及物質的毒性、保護視器官的健全功能等保健作用。近年來,各種具有補硒功能的保健品不斷涌現,已成為保健品市場一支生力軍。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無機強化劑主要為亞硒酸鈉,主要用于制備口服液,亞硒酸鈉片和亞硒酸鈉強化食鹽等。有研究表明,有機硒對動物的毒性明顯低于無機硒,且有機硒在動物組織中的保留量大于無機硒。有機硒作為重要的硒源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微生物由于生長速度快,收獲周期短,培養方便,各種條件易于控制,因此微生物無機硒的轉化成為生物源有機硒的主要來源。且不少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富硒能力。目前常見的有機硒富硒產品有富硒酵母,富硒香燕,富硒靈芝等。猴頭菌菇是著名的藥食兩用菌,含有多肽、多糖和酰胺等高分子化合物,對消化系統的癌變、潰瘍及神經衰弱等疾患具有顯著療效。并有抗潰瘍、抗腫瘤、助消化、抗衰老、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肌血液輸出量、加速機體血液循環、降血糖、降血脂、保肝護肝等作用。猴頭富硒除了能有效將無機硒轉化為有機硒從而降低毒性以外,更有可能提高猴頭中有效成分保健功效。達到I + I > 2的良好效果。猴頭對硒的轉化率較高,且人體對菌類有機硒的利用率較高,可以達到70%_90%。在猴頭的培養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硒能夠提高子實體的產量并且能夠提高猴頭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使得富硒猴頭菇成為一種極具開發潛質的具有優良功效的保健食品。猴頭作為一種傳統各藥學典籍中早有記載。猴頭栽培工藝簡單,設備要求低,富硒猴頭毒性低,安全性高。研究猴頭菌富硒將為人們的日常攝取提供了全新的硒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在猴頭菌菇培養基中添加定量的亞硒酸鈉,即Na2SeO3的方法,通過微生物轉化后,生產出富硒猴頭菌,所得產品中有機硒和多糖的含量高,食用安全、方便,可滿足各類人群的補硒要求。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斜面試管培養:將分離純化的菌種接種于斜面試管培養基中培養;(2)三角瓶培養:將斜面試管培養得到的菌種接種到三角瓶培養基中培養;(3)發酵罐培養:將三角瓶培養得到的菌種接入發酵罐培養基中進行培養;(4)富硒猴頭菌菇的栽培:在20_27°C向盛有培養基的容器中,接種其中培養基總重量的1.0-3.0%的步驟(3)得到的菌種,培養,直到猴頭子實體長出;其中,在步驟(2) (4)的培養基中均含有亞硒酸鈉。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180-220g的土豆、18-22g的葡萄糖、l_2g的磷酸二氫鉀、0.7-0.8g的硫酸鎂、18-22g的瓊脂,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4.5-6。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200g 土豆、20g葡萄糖、Ig磷酸二氫鉀、0.5g硫酸鎂、20g瓊脂,并加水至1L,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5.02。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三角瓶培養基和發酵罐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均含有45-55g的麥麩、18-22g的葡萄糖、1.8-2.2g的蛋白胨、
1.8-2.2g的酵母粉、1.3-1.7g的磷酸二氫鉀、0.7-0.8g的硫酸鎂、80_120mg的亞硒酸鈉,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4.5-6。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三角瓶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50g麥麩、20g葡萄糖、2g蛋白胨、2g酵母粉、1.5g磷酸二氫鉀、0.75g硫酸鎂、109.7mg亞硒酸鈉,并用水補足至1L,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5.0 ;所述三角瓶培養的條件為:24_26°C溫度,120-160轉/分鐘的振動速度下,在恒溫振蕩培養箱中培養5-7天。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振動速度為140轉/分鐘。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步驟(3)中,所述的發酵罐培養包括一級發酵罐培養和二級發酵罐培養。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步驟(3)的發酵培養條件為:首先將發酵罐中的液體培養基滅菌,將滅菌后的培養基冷卻,再將三角瓶培養后的菌種接入培養基中培養;
所述的滅菌條件為:在50L氣升式發酵罐中裝入20L液體培養基,培養基溫度為250C-270C,pH值為4.5-6,并加入0.045-0.055%培養基重量的食用消泡劑,在14.7X104Pa壓力下通入蒸汽加熱到115-1250C,保持30-45分鐘;在步驟(3)中,所述的培養條件如下:培養溫度為25-260C,通氣量為1:0.5V/V.min,壓力保持 4.903-7.0845 X 104Pa,培養 4-6 天。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4)的培養基中含有750-800g的玉米芯、180-220g的麥麩、8_12g的蔗糖、8_10g的石膏和87.76-109.70mg的亞硒酸鈉;步驟(4)中的培養條件如下,首先將所述的培養基物料混合均勻后,加入適量的水,其重量份為物料:水=1:2,拌勻裝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滅菌,將滅菌后的固體培養基放置于無菌通風室中冷卻至240C-250C,向培養基接種其總重量的1.7%的液體菌種;放入培養室中培養;溫度保持在250C-280C濕度保持在95%-100%培養80-100天。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培養基中含有780g的玉米芯、200g的麥麩、IOg的鹿糖、IOg的石膏和109.7mg的亞硒酸鈉;培養天數為90天。本發明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發明所述方法將發酵培養后的菌種再次進行接種,直到猴頭子實體長出,如此操作不但省去了現有技術中,制備富硒猴頭菌菇時分離純化發酵罐培養基的操作步驟,而且制備得到的富硒猴頭菌菇中有機硒和多糖的含量均得以提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斜面試管培養:將分離純化的菌種接種于斜面試管培養基中培養;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200g 土豆、20g葡萄糖、Ig磷酸二氫鉀、0.5g硫酸鎂、20g瓊脂,并加水至1L,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5.02 ;(2)三角瓶培養:將斜面試管培養得到的菌種接種到三角瓶培養基中培養;所述三角瓶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50g麥麩、20g葡萄糖、2g蛋白胨、2g酵母粉、1.5g磷酸二氫鉀、0.75g硫酸鎂、109.7mg亞硒酸鈉,并用水補足至1L,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
5.0 ;培養的條件為:24-26°C溫度,120-160轉/分鐘的振動速度下,在恒溫振蕩培養箱中培養5-7天;(3)發酵罐培養:將三角瓶培養得到的菌種接入發酵罐培養基中進行培養;所述的發酵罐培養包括一級發酵罐培養和二級發酵罐培養;發酵培養條件為:首先將發酵罐中的液體培養基滅菌,將滅菌后的培養基冷卻,再將三角瓶培養后的菌種接入培養基中培養;所述的滅菌條件為:在50L氣升式發酵罐中裝入20L液體培養基,培養基溫度為250C-270C,pH值為4.5-6,并加入0.045-0.055%培養基重量的食用消泡劑,在14.7X104Pa壓力下通入蒸汽加熱到115-1250C,保持30-45分鐘;
·
在步驟(3)中,所述的培養條件如下:培養溫度為25-260C,通氣量為1:0.5V/V.min,壓力保持 4.903-7.0845 X 104Pa,培養 4-6 天;
·
(4)富硒猴頭菌菇的栽培:在20_27°C向盛有培養基的容器中,接種其中培養基總重量的1.0-3.0%的步驟(3)得到的菌種,培養,直到猴頭子實體長出;所述培養基中含有780g的玉米芯、200g的麥麩、IOg的蔗糖、IOg的石膏和109.7mg的亞硒酸鈉;培養條件如下:首先將所述的培養基物料混合均勻后,加入適量的水,其重量份為物料:水=1:2,拌勻裝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滅菌,將滅菌后的固體培養基放置于無菌通風室中冷卻至240C-250C,向培養基接種其總重量的1.7%的液體菌種;放入培養室中培養;溫度保持在250C-280C濕度保持在95%-100%培養80-100天。實施例2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180g的土豆、18g的葡萄糖、2g的磷酸二氫鉀、0.7g的硫酸鎂、18g的瓊脂,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4.5 ;所述的三角瓶培養基和發酵罐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均含有45g的麥麩、18g的葡萄糖、1.8g的蛋白胨、1.8g的酵母粉、1.3g的磷酸二氫鉀、0.7g的硫酸鎂、80mg的亞硒酸鈉,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4.5 ;培養中所述振動速度為140轉/分鐘;步驟(4)所述的培養基中含有750g的玉米芯、180g的麥麩、8g的蔗糖、8g的石膏和87.76mg的亞硒酸鈉;其他同實施例1。實施例3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220g的土豆、22g的葡萄糖、2g的磷酸二氫鉀、0.Sg的硫酸鎂、22g的瓊脂,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6 ;所述的三角瓶培養基和發酵罐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均含有55g的麥麩、22g的葡萄糖、2.2g的蛋白胨、2.2g的酵母粉、1.7g的磷酸二氫鉀、0.8g的硫酸鎂、120mg的亞硒酸鈉,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6 ;步驟(4)所述的培養基中含有800g的玉米芯、220g的麥麩、12g的蔗糖、IOg的石膏和109.70mg的亞硒酸鈉;其他同實施例1。實施例4一種制備富硒 猴頭菌的方法,其中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210g的土豆、19g的葡萄糖、Ig的磷酸二氫鉀、0.75g的硫酸鎂、19g的瓊脂,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5 ;所述的三角瓶培養基和發酵罐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均含有52g的麥麩、21g的葡萄糖、1.9g的蛋白胨、2.1g的酵母粉、1.6g的磷酸二氫鉀、0.75g的硫酸鎂、IlOmg的亞硒酸鈉,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5 ;步驟(4)所述的培養基中含有790g的玉米芯、190g的麥麩、Ilg的鹿糖、9g的石膏和IOOmg的亞硒酸鈉;培養天數為90天。其他同實施例1。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斜面試管培養將分離純化的菌種接種于斜面試管培養基中培養; (2)三角瓶培養將斜面試管培養得到的菌種接種到三角瓶培養基中培養; (3)發酵罐培養將三角瓶培養得到的菌種接入發酵罐培養基中進行培養; (4)富硒猴頭菌菇的栽培在20-27°C向盛有培養基的容器中,接種其中培養基總重量的1.0-3. 0%的步驟(3)得到的菌種,培養,直到猴頭子實體長出; 其中,在步驟(2) (4)的培養基中均含有亞硒酸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180-220g的土豆、18-22g的葡萄糖、l_2g的磷酸二氫鉀、O. 7-0. 8g的硫酸鎂、18-22g的瓊脂,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4. 5_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試管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200g 土豆、20g葡萄糖、Ig磷酸二氫鉀、O. 5g硫酸鎂、20g瓊脂,并加水至1L,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5. 0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瓶培養基和發酵罐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均含有45-55g的麥麩、18-22g的葡萄糖、I. 8-2. 2g的蛋白胨、I. 8-2. 2g的酵母粉、I. 3-1. 7g的磷酸二氫鉀、O. 7-0. 8g的硫酸鎂、80_120mg的亞硒酸鈉,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4. 5-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瓶培養基的每I升液體培養基中含有50g麥麩、20g葡萄糖、2g蛋白胨、2g酵母粉、I. 5g磷酸二氫鉀、O.75g硫酸鎂、109. 7mg亞硒酸鈉,并用水補足至1L,并且所述培養基的pH值為5. O ; 所述三角瓶培養的條件為24-26°C溫度,120-160轉/分鐘的振動速度下,在恒溫振蕩培養箱中培養5-7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速度為140轉/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發酵罐培養包括一級發酵罐培養和二級發酵罐培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發酵培養條件為首先將發酵罐中的液體培養基滅菌,將滅菌后的培養基冷卻,再將三角瓶培養后的菌種接入培養基中培養; 所述的滅菌條件為在50L氣升式發酵罐中裝入20L液體培養基,培養基溫度為·250C-270C,pH值為4. 5-6,并加入O. 045-0. 055%培養基重量的食用消泡劑,在14. 7X104Pa壓力下通入蒸汽加熱到115-1250C,保持30-45分鐘; 在步驟(3)中,所述的培養條件如下培養溫度為25-260C,通氣量為1:0. 5V/V · min,壓力保持 4. 903-7. 0845X 104Pa,培養 4-6 天。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的培養基中含有750-800g的玉米芯、180-220g的麥麩、8_12g的蔗糖、8_10g的石膏和·87. 76-109. 70mg的亞硒酸鈉; 步驟(4)中的培養條件如下,首先將所述的培養基物料混合均勻后,加入適量的水,其重量份為物料水=I :2,拌勻裝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滅菌,將滅菌后的固體培養基放置于無菌通風室中冷卻至240C-250C,向培養基接種其總重量的I. 7%的液體菌種;放入培養室中培養;溫度保持在250C-280C濕度保持在95%-100%培養80-100天。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中含有·780g的玉米芯、200g的麥麩、IOg的蔗糖、IOg的石膏和109. 7mg的亞硒酸鈉;培養天數為90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富硒猴頭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斜面試管培養將分離純化的菌種接種于斜面試管培養基中培養;(2)三角瓶培養將斜面試管培養得到的菌種接種到三角瓶培養基中培養;(3)發酵罐培養將三角瓶培養得到的菌種接入發酵罐培養基中進行培養;(4)富硒猴頭菌菇的栽培在20-27℃向盛有培養基的容器中,接種其中培養基總重量的1.0-3.0%的步驟(3)得到的菌種,培養,直到猴頭子實體長出;其中,在步驟(2)~(4)的培養基中均含有亞硒酸鈉。所述方法省去了制備富硒猴頭菌菇時分離純化發酵罐培養基的操作步驟,而且制備得到的富硒猴頭菌菇中有機硒和多糖的含量均得以提高。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250568SQ20131021102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30日
發明者張大為, 張傳鋒, 張慶永 申請人:安徽鑫農食用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