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包括采集桿,采集桿與收放桿連接,在采集桿內設有活塞,活塞上設有刀具,采集桿外壁設有供刀具沿軸向移動的刀具滑槽,在刀具的一側的采集桿外壁上還設有刀具接口,刀具接口與刀具固定連接,在兩個刀具之間還設有采集壓縮彈簧;收放桿外設有沿收放桿軸向滑動的套筒,收放桿的外壁上還設有供拉繩通過的套筒滑槽;拉繩的一端與活塞連接,拉繩的另一端與套筒連接。本發明通過拉動套筒,可以帶動刀具動作,實現采集功能,通過切換不同刀具可以對目標物體進行不同的操作,如捕捉、剪切或采集工作。設置的卷筒可以方便的收緊拉繩,這在可伸縮的采集桿結構中尤其有效。
【專利說明】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采集裝置,特別是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中經常有許多水生植物產品,由于人們用手捕捉時的范圍較小,需要不斷移動船體或涉水捕捉,給人們的采摘工作帶來了不便。樹木修剪人員經常要給樹木進行剪枝,當樹木又高又大時,就要登梯爬到樹木上進行操作,這是非常危險的,造成的人員傷害難以避免。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能夠對目標物體進行遠距離捕捉、剪切與采集工作。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包括采集桿,采集桿與收放桿連接,在采集桿內設有活塞,活塞上設有刀具,采集桿外壁設有供刀具沿軸向移動的刀具滑槽,在刀具的一側的采集桿外壁上還設有刀具接口,刀具接口與刀具固定連接,在兩個刀具之間還設有采集壓縮彈簧;
收放桿外設有沿收放桿軸向滑動的套筒,收放桿的外壁上還設有供拉繩通過的套筒滑
槽;
拉繩的一端與活塞連接,拉繩的另一端與套筒連接。
[0005]所述的套筒包括套筒橫桿和與套筒橫桿固接的套筒縱桿,在套筒縱桿上設有卷筒,在套筒橫桿上還設有出繩孔,拉繩從出繩孔引出后,卷繞在卷筒上。
[0006]套筒橫桿的端頭設有螺紋,與螺紋連接的螺母與卷筒之間還設有花鍵墊片,卷筒端面相應的位置設有花鍵凹槽。
[0007]所述的出繩孔與卷筒之間還設有拉繩換向管。
[0008]所述的采集桿內側端面與活塞之間還設有采集緩沖彈簧。
[0009]所述的采集桿與收放桿之間為套接連接,在采集桿的連接端頭側壁設有被彈簧頂緊并部分突出于側壁的鋼珠,在收放桿端頭相應位置設有鋼珠孔。
[0010]所述的采集桿為多節套接,在各內節的連接端頭側壁設有被彈簧頂緊并部分突出于側壁的鋼珠,在各外節的端頭相應位置設有鋼珠孔。
[0011 ] 在各節采集桿和收放桿內,拉繩通過的端面設有拉繩通孔。
[0012]在收放桿內位于套筒的兩端分別設有收放緩沖彈簧和收放壓縮彈簧。
[0013]收放桿的自由端設有手柄。
[0014]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通過拉動套筒,可以帶動刀具動作,實現采集功能,通過切換不同刀具可以對目標物體進行不同的操作,如捕捉、剪切或采集工作。設置的卷筒可以方便的收緊拉繩,這在可伸縮的采集桿結構中尤其有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中刀具部分的局部立體圖。
[0017]圖3為本發明中套筒部分的局部立體圖。
[0018]圖中:采集桿1,采集緩沖彈簧2,刀具3,活塞4,采集壓縮彈簧5,拉繩6,第一連接桿7,鋼珠孔8,第二連接桿9,鋼珠10,鎖緊彈簧11,收放桿12,收放緩沖彈簧13,套筒14,卷筒15,螺母16,花鍵墊片17,收放壓縮彈簧18,手柄19,刀具滑槽20,刀具接口 21,拉繩通孔22,套筒縱桿23,螺紋24,套筒橫桿25,套筒滑槽26,拉繩換向管27,出繩孔28。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f 3中,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包括采集桿1,采集桿I與收放桿12連接,在采集桿I內設有活塞4,活塞4上設有刀具3,采集桿I外壁設有供刀具3沿軸向移動的刀具滑槽20,在刀具3的一側的采集桿I外壁上還設有刀具接口 21,刀具接口 21與刀具3’固定連接,在兩個刀具3,3’之間還設有采集壓縮彈簧5 ;
收放桿12外設有沿收放桿12軸向滑動的套筒14,收放桿12的外壁上還設有供拉繩通過的套筒滑槽26 ;
拉繩6的一端與活塞4連接,拉繩6的另一端與套筒14連接。由上述的結構,拉動套筒14,即可帶動活塞4運動,從而帶動其上的刀具3運動,由活動的刀具3與固定的刀具3’之間的相對運動,實現采集功能,通過切換不同的刀具3,3’,本發明可以實現捕捉、剪切或采集等不同的工作。
[0020]優選的如圖3中,所述的套筒14包括套筒橫桿25和與套筒橫桿25固接的套筒縱桿23,在套筒縱桿23上設有卷筒15,在套筒橫桿25上還設有出繩孔28,拉繩6從出繩孔引出后,卷繞在卷筒15上。由此結構,多余的拉繩6被卷繞在卷筒15上,從而確保拉繩6保持繃緊。
[0021]優選的如圖3中,套筒橫桿25的端頭設有螺紋24,與螺紋24連接的螺母與卷筒15之間還設有花鍵墊片17,卷筒15端面相應的位置設有花鍵凹槽。由此結構,便于將卷筒15鎖緊使其不旋轉。
[0022]優選的如圖3中,所述的出繩孔28與卷筒15之間還設有拉繩換向管27。由此結構,便于拉繩6卷繞在卷筒15上,而不會造成互相纏繞。
[0023]優選的如圖1中,所述的采集桿I內側端面與活塞4之間還設有采集緩沖彈簧2。由此結構,便于緩沖活塞4的運動,減小沖擊。
[0024]優選的如圖1中,所述的采集桿I與收放桿12之間為套接連接,在采集桿I的連接端頭側壁設有被彈簧頂緊并部分突出于側壁的鋼珠10,在收放桿12端頭相應位置設有鋼珠孔8。由此結構,使采集桿I與收放桿12之間通過鋼珠10實現限位。
[0025]優選的如圖1中,所述的采集桿I為多節套接,在各內節的連接端頭側壁設有被彈簧頂緊并部分突出于側壁的鋼珠10,在各外節的端頭相應位置設有鋼珠孔8。由此結構,實現可伸縮的結構,便于對不同遠近的物體就行操作。
[0026]在各節采集桿I和收放桿12內,拉繩6通過的端面設有拉繩通孔22。由此結構,便于拉繩6通過。而在采集桿I和收放桿12內設置端面有利于增強桿件的強度。
[0027]優選的如圖1中,在收放桿12內位于套筒14的兩端分別設有收放緩沖彈簧13和收放壓縮彈簧18。由此結構,收放壓縮彈簧18便于使套筒14復位,設置的收放緩沖彈簧13便于套筒14緩沖。需要說明的是,套筒14與收放緩沖彈簧13和收放壓縮彈簧18之間有限位關系,即套筒14上設有伸入到套筒滑槽26的擋片,或者收放緩沖彈簧13和收放壓縮彈簧18的端面設有伸出套筒滑槽26的擋片,以形成限位關系,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了解的。
[0028]優選的如圖1中,收放桿12的自由端設有手柄19。由此結構,便于和卷筒15 —起進行采集或修剪的操作。
[0029]本裝置使用時,首選根據操作要求上好刀具3,刀具3’,然后使采集桿I處于合適的長度,轉動卷筒15使拉繩 6卷繞在卷筒15上,直到拉繩6繃緊。
【權利要求】
1.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包括采集桿(I ),采集桿(I)與收放桿(12)連接,其特征是:在采集桿(I)內設有活塞(4),活塞(4)上設有刀具(3),采集桿(I)外壁設有供刀具(3)沿軸向移動的刀具滑槽(20),在刀具(3)的一側的采集桿(I)外壁上還設有刀具接口(21),刀具接口(21)與刀具(3’)固定連接,在兩個刀具(3,3’)之間還設有采集壓縮彈簧(5); 收放桿(12)外設有沿收放桿(12)軸向滑動的套筒(14),收放桿(12)的外壁上還設有供拉繩通過的套筒滑槽(26); 拉繩(6)的一端與活塞(4)連接,拉繩(6)的另一端與套筒(1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筒(14)包括套筒橫桿(25)和與套筒橫桿(25)固接的套筒縱桿(23),在套筒縱桿(23)上設有卷筒(15),在套筒橫桿(25)上還設有出繩孔(28),拉繩(6)從出繩孔引出后,卷繞在卷筒(15)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套筒橫桿(25)的端頭設有螺紋(24),與螺紋(24)連接的螺母與卷筒(15)之間還設有花鍵墊片(17),卷筒(15)端面相應的位置設有花鍵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出繩孔(28)與卷筒(15)之間還設有拉繩換向管(2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采集桿(I)內側端面與活塞(4)之間還設有采集緩沖彈簧(2)。
6.根據權利要求f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采集桿(I)與收放桿(12)之間為套接連接,在采集桿(I)的連接端頭側壁設有被彈簧頂緊并部分突出于側壁的鋼珠(10),在收放桿(12)端頭相應位置設有鋼珠孔(8)。.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采集桿(I)為多節套接,在各內節的連接端頭側壁設有被彈簧頂緊并部分突出于側壁的鋼珠(10),在各外節的端頭相應位置設有鋼珠孔(8)。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在各節采集桿(I)和收放桿(12 )內,拉繩(6 )通過的端面設有拉繩通孔(22 )。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在收放桿(12)內位于套筒(14)的兩端分別設有收放緩沖彈簧(13)和收放壓縮彈簧(18)。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式拉線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收放桿(12)的自由端設有手柄(19)。
【文檔編號】A01G3/08GK103460896SQ201310425579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肖華攀, 方子帆, 何孔德, 馬振豪, 朱陳, 方婧 申請人:三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