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包括輸入傳送組合架、中段組合架和輸出傳送組合架;該中段組合架與輸入傳送組合架之間及中段組合架與輸出傳送組合架之間均連接有升降組合架。輸入傳送組合架和輸出傳送組合架主要為人員作業之平臺。利用第一水平傳送機構上下間隔排布并可上下調整位置地設于第一支撐框架內,可依據需求調整層數、光照高度以及組合樣式,配合利用各水平傳送機構及升降裝置,以方便控制每個獨立的植物種植槽體移動或連結,實現自動化傳動作業,本發明應用于室內種植蔬果、藥材、花卉,可被高密度、高效率的被生產及管控,讓每個植物種植槽體均能依不同條件的養液、光照、氣體而調整,被有效運用在量產或科研技術的提升。
【專利說明】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室內種植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種植物由原來的土地種植被慢慢被移入室內進行種植,因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植物工廠,這些植物工廠可以進行高密度種植,利用各種科學技術可以培植出各種反季節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等,以滿足人們在不同季節的不同需求,從而為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0003]室內種植大多采用層架方可實現高密度種植,然而,目前室內種植采用的層架均為固定式層架,無法依各種植物的需求調整層數、光照高度與連接組合的變化性;以及,這些固定式層架在使用的過程中,植物種植槽體需要人工搬移作業或人員必須移動到工作區作業,無法利用于自動化生產,從而造成耗時耗人工的問題;另外,每一個種植架無法水平或垂直連結,導致每個種植槽體無法依需求移動到指定位置。此外,現有層架間為一個水平全開式的,無法任意調整種植槽體及個別水床位置也無法個別種植床體垂直移動,更無法個別注入不同的養液或氣體。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室內種植采用固定式層架存在無法依各種植物的需求調整層數、光照高度與連接組合的變化性并且無法利用于自動化生產造成耗時耗人工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包括有中段組合架以及分別設置于中段組合架兩外側旁的輸入傳送組合架和輸出傳送組合架;
該中段組合架包括有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以及至少一第一支撐框架,該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上下間隔排布并可上下調整位置地設置于第一支撐框架內;
該輸入傳送組合架包括有第二水平傳送機構以及第二支撐框架,該第二水平傳送機構設置于第二支撐框架上;
該輸出傳送組合架包括有第三水平傳送機構以及第三支撐框架,該第三水平傳送機構設置于第二支撐框架上;
以及,該中段組合架與輸入傳送組合架之間以及中段組合架與輸出傳送組合架之間均連接有升降組合架,該升降組合架包括有第四水平傳送機構、第四支撐框架以及升降裝置,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位于第四支撐框架內,該升降裝置設置于第四支撐框架上并帶動第四水平傳送機構上下移動。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一立柱,每一第一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一連接桿以及多個第一主動滾輪,兩第一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一連接桿連接前側的兩第一立柱之間,另一第一連接桿連接后側的兩第一立柱之間,每一第一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一連接桿之間,多個第一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一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一從動滾輪。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支撐框架上設置有送入開關,該第二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二立柱,該第二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二連接桿以及多個第二主動滾輪,兩第二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二連接桿連接前側的兩第二立柱之間,另一第二連接桿連接后側的兩第二立柱之間,每一第二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二連接桿之間,多個第二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二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二從動滾輪。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三支撐框架上設置有送出開關,該第三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三立柱,該第三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三連接桿以及多個第三主動滾輪,兩第三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三連接桿連接前側的兩第三立柱之間,另一第三連接桿連接后側的兩第三立柱之間,每一第三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三連接桿之間,多個第三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三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三從動滾輪。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四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四立柱;該升降裝置包括有至少四螺桿以及帶動四螺桿同時轉動的驅動馬達,四螺桿分別設置于對應的第四立柱上;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四連接桿以及多個第四主動滾輪,兩第四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四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前側的兩螺桿螺合連接,另一第四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后側的兩螺桿螺合連接,每一第四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四連接桿之間,多個第四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四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四從動滾輪。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支撐框架與第四支撐框架之間、第二支撐框架與第四支撐框架之間以及第三支撐框架與第四支撐框架之間均配合采用一固定片和兩螺絲鎖固連接,兩螺絲分別穿過固定片的兩端與對應的支撐框架連接固定。
[001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第二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第三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以及每一第四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均設置有到位傳感器。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輸入傳送組合架、中段組合架和輸出傳送組合架依次橫向設置。
[0013]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中段組合架為橫向并排設置的多個,相鄰的兩中段組合架之間均配合采用一固定片和兩螺絲鎖固連接,兩螺絲分別穿過固定片的兩端與對應的中段組合架連接固定。
[0014]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四支撐框架的高度與第一支撐框架的高度相同。
[0015]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一、通過利用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上下間隔排布并可上下調整位置地設置于第一支撐框架內,如此取代了傳統之固定式層架,可依據需求調整層數、光照高度以及組合樣式,并且,配合利用各水平傳送機構以及升降裝置,以方便控制每個獨立的植物種植槽體移動或連結到指定位置,水栽種植或土壤種植都適用,實現了自動化傳動作業的方式,省時省人工,本發明應用于室內種植蔬果、藥材、花卉,可以被高密度、高效率的被生產及管控,讓每個植物種植槽體均能依不同條件的養液、光照、氣體而調整,被有效運用在量產或科研技術的提升。
[0016]二、通過由立柱組成支撐框架,由連接桿、主動滾輪以及從動滾輪組成水平傳送機
構,如此,使得組合架結構簡單穩固,組裝和操控都很方便,并可承受較大的重量,以滿足種
植各種植物的要求。
[0017]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
明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中段組合架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升降組合架的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升降組合架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輸入傳送組合架的放大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中輸出傳送組合架的放大示意圖。
[0019]附圖標識說明:
10、中段組合架11、第一水平傳送機構
111、第一連接桿112、第一主動滾輪
113、第一從動滾輪12、第一支撐框架
121、第一立柱101、固定片
102、螺絲103、到位傳感器
20、輸入傳送組合架21、第二水平傳送機構
211、第二連接桿212、第二主動滾輪
213、第二從動滾輪22、第二支撐框架
221、第二立柱201、送入開關
30、輸出傳送組合架31、第三水平傳送機構
311、第三連接桿312、第三主動滾輪
313、第三從動滾輪32、第三支撐框架
321、第三立柱301、送出開關
40、升降組合架41、第四水平傳送機構
411、第四連接桿412、第四主動滾輪
413、第四從動滾輪42、第四支撐框架
421、第四立柱43、升降裝置
431、螺桿432、驅動馬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請參照圖1至圖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中段
組合架10以及分別設置于中段組合架10兩外側旁的輸入傳送組合架20和輸出傳送組合
架30,輸入傳送組合架20和輸出傳送組合架30主要為人員作業之平臺,在本實施例中,該
輸入傳送組合架20、中段組合架10和輸出傳送組合架30依次橫向設置,不以為限。[0021]其中,如圖2所示,該中段組合架10包括有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以及至少一第一支撐框架12,該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上下間隔排布并可上下調整位置地設置于第一支撐框架12內,如此,形成多層結構,以便調整層與層之間的高度,每一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上均可放置植物種植槽體(圖中未示),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支撐框架12至少包括有四第一立柱121,每一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包括有兩第一連接桿111以及多個第一主動滾輪112,兩第一連接桿111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一連接桿111連接前側的兩第一立柱121之間,另一第一連接桿111連接后側的兩第一立柱121之間,每一第一主動滾輪112均連接兩第一連接桿111之間,多個第一主動滾輪112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一主動滾輪112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一從動滾輪113,該第一從動滾輪113用于支撐重量,當植物種植槽體放置于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上時,由第一主動滾輪112轉動而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上平移,該第一主動滾輪112和第一從動滾輪113材質不限,可以依照植物種植槽體材質而選定可匹配帶動的對應材質。以及,該中段組合架10為橫向并排設置的多個,相鄰的兩中段組合架10之間均配合采用一固定片101和兩螺絲102鎖固連接,兩螺絲102分別穿過固定片101的兩端與對應的中段組合架10連接固定。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可以依場地或種植需求隨時調整組合架的形式(直條型、并排型、環形、方形等任意組合型式)或高度(可設計組合為I層或I層以上任意層數),不以為限。
[0022]如圖5所示,該輸入傳送組合架20包括有第二水平傳送機構21以及第二支撐框架22,該第二水平傳送機構21設置于第二支撐框架22上;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支撐框架22上設置有送入開關201,該第二支撐框架22至少包括有四第二立柱221,該第二水平傳送機構21包括有兩第二連接桿211以及多個第二主動滾輪212,兩第二連接桿211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二連接桿211連接前側的兩第二立柱221之間,另一第二連接桿211連接后側的兩第二立柱221之間,每一第二主動滾輪212均連接兩第二連接桿211之間,多個第二主動滾輪212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二主動滾輪212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二從動滾輪213,該第二從動滾輪213用于支撐重量,當植物種植槽體放置于第二水平傳送機構21上時,由第二主動滾輪212轉動而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二水平傳送機構21上平移輸入,該第二主動滾輪212和第二從動滾輪213材質不限,可以依照植物種植槽體材質而選定可匹配帶動的對應材質。`
[0023]如圖6所示,該輸出傳送組合架30包括有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以及第三支撐框架32,該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設置于第二支撐框架32上;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三支撐框架32上設置有送出開關301,該第三支撐框架32至少包括有四第三立柱321,該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包括有兩第三連接桿311以及多個第三主動滾輪312,兩第三連接桿311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三連接桿311連接前側的兩第三立柱321之間,另一第三連接桿311連接后側的兩第三立柱321之間,每一第三主動滾輪312均連接兩第三連接桿311之間,多個第三主動滾輪312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三主動滾輪312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三從動滾輪313,該第三從動滾輪313用于支撐重量,當植物種植槽體放置于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上時,由第三主動滾輪312轉動而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上平移輸出,該第三主動滾輪312和第三從動滾輪313材質不限,可以依照植物種植槽體材質而選定可匹配帶動的對應材質。
[0024]以及,該中段組合架10與輸入傳送組合架20之間以及中段組合架10與輸出傳送組合架30之間均連接有升降組合架40,如圖3和圖4所示,該升降組合架40包括有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第四支撐框架42以及升降裝置43,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位于第四支撐框架42內,該升降裝置43設置于第四支撐框架42上并帶動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上下移動。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四支撐框架42的高度與第一支撐框架12的高度相同,該第四支撐框架42至少包括有四第四立柱421 ;該升降裝置43包括有至少四螺桿431以及帶動四螺桿431同時轉動的驅動馬達432,四螺桿431分別設置于對應的第四立柱421上;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包括有兩第四連接桿411以及多個第四主動滾輪412,兩第四連接桿411平行設置,其中一第四連接桿411的兩端分別與前側的兩螺桿431螺合連接,另一第四連接桿411的兩端分別與后側的兩螺桿431螺合連接,每一第四主動滾輪412均連接兩第四連接桿411之間,多個第四主動滾輪412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四主動滾輪412之間平行設置有第四從動滾輪413,該第四從動滾輪413用于支撐重量,當植物種植槽體放置于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上時,由第四主動滾輪412轉動而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上平移,該第四主動滾輪412和第四從動滾輪413材質不限,可以依照植物種植槽體材質而選定可匹配帶動的對應材質。
[0025]另外,該第一支撐框架12與第四支撐框架42之間、第二支撐框架22與第四支撐框架42之間以及第三支撐框架32與第四支撐框架42之間亦配合采用一固定片101和兩螺絲102鎖固連接,兩螺絲102分別穿過固定片101的兩端與對應的支撐框架連接固定,以使得各組合架可以穩固連接經同一水平線上。
[0026]該第一支撐框架12的輸出端邊緣、第二支撐框架22的輸出端邊緣、第三支撐框架32的輸出端邊緣以及每一第四支撐框架42的輸出端邊緣均設置有到位傳感器103,設置到位傳感器103目的在于感應對應之水平傳送機構上的植物種植槽體是否到位來控制驅動對應的主動滾輪。
[0027]詳述本實施例 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需要送入植物種植槽體(水栽種植或土壤種植都適用)時,首先,人工將植物種植槽體放置于輸入傳送組合架20的第二水平傳送機構21上,然后,人工啟動送入開關201,接著,由第二主動滾輪212轉動并配合第二從動滾輪213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二水平傳送機構21上平移輸入至輸入側之升降組合架40的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上,輸入到位后,該升降裝置43開始工作,由驅動馬達432帶動螺桿431轉動,使得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在豎直方向上向上移動,當移動到指定的層數后,該升降裝置43停止工作,接著,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開始工作,由第四主動滾輪412轉動并配合第四從動滾輪413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上平移,以將植物種植槽體移出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而進入中段組合架10的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上,移出到位后,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停止工作,接著,由升降裝置43帶動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向下活動而復位,與此同時,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開始工作,由第一主動滾輪112轉動并配合第一從動滾輪113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上平移,平移到位后,該植物種植槽體被放置在所處位置上,即完成植物種植槽體的送入。
[0028]當需要送出植物種植槽體時,人工啟動送出開關301,輸出側的升降組合架40開始工作,該升降裝置43帶動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移動到指定的層數上,接著,該層數上的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開始工作,由第一主動滾輪112轉動并配合第一從動滾輪113帶動指定的植物種植槽體在第一水平傳送機構11上平移而輸出至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輸出到位后,該升降裝置43再次工作,由驅動馬達432帶動螺桿431轉動,使得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在豎直方向上向下移動,當下移到位后,該升降裝置43停止工作,接著,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開始工作,由第四主動滾輪412轉動并配合第四從動滾輪413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上平移,以將植物種植槽體移出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而進入輸出傳送組合架30的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上,移出到位后,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41停止工作,接著,該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開始工作,由第三主動滾輪312轉動并配合第三從動滾輪313帶動植物種植槽體在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上平移,平移到位后,第三水平傳送機構31停止工作,即完成植物種植槽體的送出。
[0029]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設計的傳動方向是可以逆向操作移動的,可使每一個水平傳送機構移動到輸入傳送組合架20或輸出傳送組合架30的水平傳送機構上作業,并在作業完成后搬運回指定的中段組合架10中。也可以改變作業整體傳動方向由入口端改為出口端,不以為限。
[0030]本發明的設計重點在于:首先,通過利用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上下間隔排布并可上下調整位置地設置于第一支撐框架內,如此取代了傳統之固定式層架,可依據需求調整層數、光照高度以及組合樣式,并且,配合利用各水平傳送機構以及升降裝置,以方便控制每個獨立的植物種植槽體移動或連結到指定位置,水栽種植或土壤種植都適用,實現了自動化傳動作業的方式,省時省人工,本發明應用于室內種植蔬果、藥材、花卉,可以被高密度、高效率的被生產及管控,讓每個植物種植槽體均能依不同條件的養液、光照、氣體而調整,被有效運用在量產或科研技術的提升。其次,通過由立柱組成支撐框架,由連接桿、主動滾輪以及從動滾輪組成水平傳送機構,如此,使得組合架結構簡單穩固,組裝和操控都很方便,并可承受較大的重量,以滿足種植各種植物的要求。
[0031]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段組合架以及分別設置于中段組合架兩外側旁的輸入傳送組合架和輸出傳送組合架; 該中段組合架包括有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以及至少一第一支撐框架,該若干第一水平傳送機構上下間隔排布并可上下調整位置地設置于第一支撐框架內; 該輸入傳送組合架包括有第二水平傳送機構以及第二支撐框架,該第二水平傳送機構設置于第二支撐框架上; 該輸出傳送組合架包括有第三水平傳送機構以及第三支撐框架,該第三水平傳送機構設置于第二支撐框架上; 以及,該中段組合架與輸入傳送組合架之間以及中段組合架與輸出傳送組合架之間均連接有升降組合架,該升降組合架包括有第四水平傳送機構、第四支撐框架以及升降裝置,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位于第四支撐框架內,該升降裝置設置于第四支撐框架上并帶動第四水平傳送機構上下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一立柱,每一第一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一連接桿以及多個第一主動滾輪,兩第一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一連接桿連接前側的兩第一立柱之間,另一第一連接桿連接后側的兩第一立柱之間,每一第一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一連接桿之間,多個第一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一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一從動滾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框架上設置有送 入開關,該第二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二立柱,該第二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二連接桿以及多個第二主動滾輪,兩第二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二連接桿連接前側的兩第二立柱之間,另一第二連接桿連接后側的兩第二立柱之間,每一第二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二連接桿之間,多個第二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二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二從動滾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撐框架上設置有送出開關,該第三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三立柱,該第三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三連接桿以及多個第三主動滾輪,兩第三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三連接桿連接前側的兩第三立柱之間,另一第三連接桿連接后側的兩第三立柱之間,每一第三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三連接桿之間,多個第三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三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三從動滾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撐框架至少包括有四第四立柱;該升降裝置包括有至少四螺桿以及帶動四螺桿同時轉動的驅動馬達,四螺桿分別設置于對應的第四立柱上;該第四水平傳送機構包括有兩第四連接桿以及多個第四主動滾輪,兩第四連接桿平行設置,其中一第四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前側的兩螺桿螺合連接,另一第四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后側的兩螺桿螺合連接,每一第四主動滾輪均連接兩第四連接桿之間,多個第四主動滾輪間隔平行排布,且相鄰的兩第四主動滾輪之間平行設置有第四從動滾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框架與第四支撐框架之間、第二支撐框架與第四支撐框架之間以及第三支撐框架與第四支撐框架之間均配合采用一固定片和兩螺絲鎖固連接,兩螺絲分別穿過固定片的兩端與對應的支撐框架連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第二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第三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以及每一第四支撐框架的輸出端邊緣均設置有到位傳感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傳送組合架、中段組合架和輸出傳送組合架依次橫向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組合架為橫向并排設置的多個,相鄰的兩中段組合架之間均配合采用一固定片和兩螺絲鎖固連接,兩螺絲分別穿過固定片的兩端與對應的中段組合架連接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室內種植的組合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撐框架的高度與第一支撐框架 的高度相同。
【文檔編號】A01G31/06GK103749185SQ201310545520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梁振成, 姜威毅 申請人:梁振成, 姜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