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球磨設備,它包括球磨機,所述球磨機的出料口安裝有滾筒篩,所述滾筒篩連接在一礦漿排料槽,所述礦漿排料槽連接有礦漿泵,所述礦漿泵連接到一礦漿貯槽,所述球磨機的筒體與出料口前端連接處設有格子篩板。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解決現有球磨設備能耗高,設備使用效率低,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專利說明】 球磨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化肥制作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磨礦和選礦工藝的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磨礦就是將礦石進一步破碎,以達到礦石和礦物單體解離,為后續工藝如選別、萃取工藝提供合格物料粒度。磨礦流程可分為開路磨礦與閉路磨礦,開路磨礦是磨礦機排出的物料直接送入下一作業;閉路磨礦時磨礦機排出的物料還要進入分級機,將細粒合格產品及時分出并送入下一作業,而粗粒級則返回磨礦機再磨。
[0003]在磷肥行業磷礦的磨礦工藝中,多為開路磨礦流程,選用的磨機為球磨機,現有的球磨設備包括球磨機的出料口末端安裝有滾筒篩,滾筒篩的下部末端連接礦漿排料槽的上部,礦漿排料槽一側的出料口連接有礦漿泵,礦漿泵連接到礦漿貯槽。企業一般使用溢流式球磨機,礦漿經溢流式球磨機的出料端直接排出,結構簡單,但礦漿細度質量低,單位容積生產能力較低,設備臺時效率低,因而在相同的能耗下,設備單臺使用效率及整體生產能力都大大降低。
[0004]磨礦作業的指標包括電耗、鋼球耗、礦漿細度、設備臺時效率等,這些指標對后續工序作業造成影響。而影響磨礦作業指標的因素包括磨機設備性能、磨礦工藝流程等。因此,對磨機設備性能及磨礦工藝進行技術改進的研究對整個生產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球磨設備,以解決現有球磨設備能耗高,設備使用效率低,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球磨設備包括球磨機,所述球磨機的出料口安裝有滾筒篩,所述滾筒篩連接在一礦漿排料槽,所述礦漿排料槽連接有礦漿泵,所述礦漿泵連接到一礦漿貯槽,所述球磨機的筒體與出料口前端連接處設有格子篩板。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更為具體的方案可以是:所述礦漿泵連接有礦漿分級器,所述礦漿分級器的回流出口連接到所述球磨機的進料口,所述礦漿分級器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礦漿貯槽。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球磨設備將現有技術的溢流型球磨機換為格子型球磨機,格子型球磨機出料端設有格子篩板,球磨機物料水平高于出料口,自動溢出,礦漿細度質量和設備單位容積產量相對較高,提高整體礦漿分級效果,提高設備單臺使用效率及整體生產能力;本球磨設備增加礦漿分級設備,實現穩定的閉路磨礦分級作業,降低原溢流型球磨機濕式磨礦工藝的電耗、鋼球耗,臺效相對可提高10%以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的本球磨設備,它包括球磨機1,球磨機的出料口 1-3末端安裝有滾筒篩3,滾筒篩3的下部末端連接在一礦漿排料槽4的上端,該礦漿排料槽4 一側的出料口連接有礦漿泵5,礦漿泵5連接到一礦漿分級器6的進料口 6-3,礦漿分級器的回流出口 6-1連接到球磨機的進料口 1-1,礦漿分級器的出料口 6-2連接到礦漿貯槽7,球磨機的筒體1-2與出料口 1-3前端連接處設有格子篩板2。
[0011]磷礦塊礦送入球磨機I進行磨礦,球磨機I內的礦漿經格子篩板2初次分級,截留下粗顆粒,留在球磨機I內繼續研磨,形成球磨機I內部的磨礦閉路,經格子篩板2的篩孔流出的礦漿經滾筒篩3第二次分級后,篩上粗顆粒排出球磨機1,分級出的礦漿流入礦漿排料槽4,經礦漿泵5送至礦漿分級器6,進行三次分級,經礦漿分級器6分離出的細度不符合要求的礦漿返回球磨機I進口,構成一個外部的磨礦閉路。經礦漿分級器6分離出的細度合格的礦漿進入礦漿貯槽7,供下一工序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球磨設備,包括球磨機,所述球磨機的出料口安裝有滾筒篩,所述滾筒篩連接在一礦漿排料槽,所述礦漿排料槽連接有礦漿泵,所述礦漿泵連接到一礦漿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機的筒體與出料口前端連接處設有格子篩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球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礦漿泵連接有礦漿分級器,所述礦漿分級器的回流出口連接到所述球磨機的進料口,所述礦漿分級器的出料口連接所述礦漿貯槽。
【文檔編號】B02C23/16GK104511346SQ201310691866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趙勝賢, 朱愛軍, 龐繼進, 李歡強, 農進飄, 歐建冬, 黃光晶, 王松年 申請人:廣西鹿寨化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