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29873閱讀:441來源:國知局
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包括復位針按壓裝置和具有綁線孔的復位針,復位針按壓裝置外緣圓滑,復位針按壓裝置包括有發射管、彈射部以及磁電感應裝置,復位針為直針,且復位針后端置于彈射部中,其余部分位于發射管中,彈射部包括打擊頭,打擊頭設有卡位肩,復位針按壓裝置還設有能與卡位肩卡合的限位機關,磁電感應裝置包括有滑動設置的電磁鐵,電磁鐵與限位機關聯動配合。本發明可以將手術簡化為一側開口,有效提高重病牛的生存幾率,復位針送至目標位置較為方便,有效保護復位針,減少復位針刺傷內臟的偶然事故,采用聲控定位,可以不需要助手從右側協助,僅需一人即可完成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
【專利說明】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動物醫學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治療牛真胃左方變位的手術器械,具體的說,是一種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牛真胃變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發生改變,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障礙的內科疾病。按真胃變位的位置可分為真胃左方變位和真胃右方變位。1898年出現最早關于奶牛真胃變位的報道以來,奶牛真胃變位在世界各國被報道,發病率逐年增高,同時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牛奶及奶制品的需求量增加,我國奶牛集約化飼養規模迅速擴大,特別是“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散養奶牛全部進入養殖小區,飼養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奶牛的產奶量提高,但由于遺傳、品種、疾病及飼養管理水平落后等諸多因素,導致發生真胃變位(特別是真胃左方變位)的病例不斷增多,給奶牛養殖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0003]奶牛發生真胃左方變位時初期表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芻減少,瘤胃蠕動音減弱,排糞量減少,腹瀉或糞便呈干稀狀交替出現,體溫、呼吸基本正常;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左邊腹脹,積液,坎窩下陷,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無瘤胃蠕動音。在臨床診斷時,于左側8-13肋間肩關節水平線處進行叩診和聽診,可以聽到清脆的鋼管音;在左側9-11肋間肩關節水平處穿刺,可見紅褐色穿刺液,PH值2.5-4.0。根據奶牛的臨床病征,結合聽診、叩診、穿刺,真胃左方變位一般很容易確診。
[0004]真胃左方變位的治療主要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非手術療法分為滾轉療法和藥物療法。滾轉療法是將左方變位奶牛牽到松軟的細沙場地,將其放倒右側橫臥,分別捆綁四肢,保護好頭部,抓住其前后肢,使其仰臥與地面成45°角,然后以脊柱為中心軸,把奶牛整體向左側放,再迅速滾轉至右側臥,滾轉完畢后檢查真胃是否復位,未復位時再反復滾轉4-5次。由于此療法需要人力太多且復發率高,故在臨床上已很少使用。藥物療法是針對單純性真胃變位考慮到治療費用、術后并發癥及術后護理等因素時,可以考慮的治療方法。藥物療法主要包括口服瀉劑、促反芻和胃腸運動藥及抗酸藥等,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胃腸排空,同時可選擇性靜注鈣制劑和口服氯化鉀糾正電解質失衡。藥物療法在臨床實踐中并未取得良好效果,癥狀緩解后大多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復發率高,一般最后還得通過外科手術進行整復。有文獻報道用氧溴酸山莨菪堿和安乃近聯合應用的藥物療法對48h內發生真胃左方變位的病例治愈率為80.2%,右方變位的治愈率為75.0%,但這僅限于發病早期就及時診斷的病例。另有報道的中西醫結合療法,西藥: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復方氯化鈉注射液、維生素B1,中藥處方:當歸、枳實、青皮、陳皮等水煎后和石蠟油一起灌服,但是并未報道經藥物治療后的效果。
[0005]由于手術治療效果確實,真胃左方變位的治療現在基本上全部采用手術療法。目前手術方法區別主要在于打開手術通路的切口不同,主要有腹中線旁右側切口、右肷部切口、左右肷部雙切口及大網膜固定法的左肷部切口。腹中線旁右側切口有一個非常好的手術視野,在發生粘連時容易剝離,整復固定容易,縫合時需要做減張縫合以對抗腹壓的較大張力。右肷部切口適合個體不大的奶牛,在真胃與組織器官發生粘連時手術較為困難。左、右肷部切口需要主治醫生和助手一起完成,整復過程簡單容易,但是此法對牛造成的創傷較大,影響術后恢復。應用左肷部切口可直接觀察到移至左側的真胃,對同時伴發瘤胃積食等前胃疾病的牛尤為適合,左肷部切口適于大網膜固定法,左肷部切口的大網膜固定法也是目前絕大多數獸醫應用的方法。左肷部切口的大網膜固定法治療的標準步驟如下:
1.術前準備
術前病牛休息半天;注射反芻針劑,以調節瘤胃興奮,促進消化,為手術成功做好準備;同時準備手術刀、縫合針線、紗布、止血鉗、鑷子、塑膠排氣管等器材,配制麻醉藥品、消毒液和葡萄糖鹽溶液等注射藥品;必要時術前要給牛補液,強心,用胃導管派出瘤胃內多余的內容物。
[0006]2.手術過程
病牛站立保定,腰旁神經干傳導麻醉,配合切口局部浸潤麻醉。根據之前診斷的真胃變位位置確定手術部位,一般在左側腹壁剔毛消毒后,于腰椎橫突下方30cm、季肋后6-8cm處,作一長15_20cm的垂直切口。
[0007]打開腹腔后,從左側切口將手伸入腹腔內探查真胃,尋找真胃,術者檢查真胃同周圍器官組織有無粘連,如有粘連即行分離。如真胃內充滿氣體和液體則用帶有長膠管的針頭穿刺真胃,接上注射器或吸引器,抽吸真胃內積滯的氣體和部分液體進行減壓整復。
[0008]牽拉真胃,尋找大網膜,真胃固定線的穿系部位即在靠近胃大彎的大網膜淺層上,用彎圓針系長約Im的10號雙股縫線,在靠近胃大彎的大網膜淺層上作第一個水平紐扣預置縫合固定線,雙股縫線在網膜上打結,線尾暫時固定在創巾上,在第一個固定線后方3-5cm處的淺層網膜上再作第二個水平紐扣預置縫合固定線,在第二個固定線后方3-5cm處再作第三個水平紐扣預置縫合線。三個預置固定線穿系好后,把三根線拎起,按照前、中、后次序排列,并用止血鉗夾持固定于創巾上備用。
[0009]然后,術者實施復位,用手掌壓住真胃,經瘤胃下方,向右側腹壁推真胃,使真胃到達正常位置。術者手退出腹腔,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第一個預置固定線的線尾進入腹腔,整個手臂經瘤胃下方進入右側腹腔,探查并確定固定線在右側腹壁穿出的位置后,用手指在腹腔內向腹壁外推頂,助手即可確定右側腹壁上的切口位置。隨即助手進行右側腹壁切口處的剃毛、清洗、消毒和局部浸潤麻醉,作一個Icm長的皮膚小切口,用止血鉗經皮膚小切口向內戳透腹壁進入腹腔。與此同時,術者手在腹腔內保護止血鉗前端,防止誤傷內臟。止血鉗前端進入腹腔后,助手開張止血鉗,術者將固定線尾送入止血鉗鉗嘴內,并指示助手鉗夾固定線,然后助手將固定線緩緩引出右側腹腔外。按照同樣的方法,將第二、第三根固定線引出右側腹壁外。真胃確認整復后,將三根固定線向外牽拉固定真胃,直到拉不動為止。皮膚小切口處的雙股縫線打結在紗布卷上,打結完畢后,減去線尾,對皮膚小切口消毒后進行縫合。最后,進行左側腹壁切口的縫合,縫合時分層縫合,腹膜、腹橫肌連續縫合,再依次縫合腹內斜肌、腹外斜肌,最后再進行皮膚切口結節縫合,每縫完一層縫合部位用生理鹽水沖洗,并涂上抗生素類藥物防止術部發炎感染,保持傷口清潔,避免外界不利因素刺激傷口。[0010]3.術后護理
強心補液,保護肝功能,可靜脈注射5%糖鹽水1000-200()ml,加20%葡萄糖酸鈣100ml, VC2g,每天I次,連用3d。同時使用青霉素480萬單位,鏈霉素200萬單位,一日2次肌肉注射防感染。此外,術后禁食ld,次日可給青草或優質易消化的青干草,逐漸恢復日常的飼養。最后,術后創口冬天注意防凍,熱天注意防蛆。
[0011]然而,標準的左肷部切口的大網膜固定法在手術的過程中,有其不足之處。
[0012]1、由于是兩側腹壁同時切口,創口多,對組織損傷大,易感染,創口愈合速度慢,對病牛是一種極大的負擔。
[0013]2、術者在手持針線在腹腔內向右側腹壁移動時,若牛突然運動或抖動,術者不慎將針落在牛腹中或者刺穿牛的內臟,會對牛造成巨大傷害。
[0014]3、標準的手術程序需要一組至少2人組成的治療小組,且手術過程復雜,尤其是在向右側腹壁傳送固定線的過程中,需要術者助手之間的良好配合,一組手術人員半天時間往往只能完成一例手術。

【發明內容】

[001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使用這種裝置可以在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時無需在牛腹右側開口,極大地減小手術對牛的創傷,該手術器械還能使復位針在傳遞到右側時完全隱藏在按壓裝置中,減少傳針失誤造成的損害,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將手術人員降為一人,即使沒有助手,術者也可單獨完成手術。
[0016]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 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中,包括復位針按壓裝置以及能裝入復位針按壓裝置中的復位針,復位針按壓裝置包括有定位板及能對復位針作按壓動作的手柄,定位板開設有用于插入復位針的通孔,定位板及手柄之間設有能在手柄壓力下壓縮的伸縮架,伸縮架內設有復位彈簧,復位針為直針。
[0017]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定位板中安裝有聲控定位裝置,聲控定位裝置包括有滑動設置的磁感應塊,磁感應塊連接有磁感應塊復位彈簧,聲控定位裝置還包括串聯配合的聲音發生器、電源及開關,開關包括有動觸塊和靜觸塊,動觸塊固定在磁感應塊上。
[0018]上述的伸縮架內側或手柄內側設有摩擦塊,摩擦塊與通孔位置相對應,復位針能插入摩擦塊并與之摩擦配合。
[0019]上述的伸縮架為數個相互連接并能折疊堆放的架組件組合而成。
[0020]上述的架組件為空心環形組件或空心方形組件,復位彈簧一端與定位板連接,另一端穿過架組件的空心與手柄連接。
[0021]上述的通孔半徑為復位針針身半徑和18號縫合線直徑之和的1.2倍至2倍。
[0022]本發明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是一種用于將復位針及縫合固定線從牛腹左側送至牛腹右側的微創手術器械。該手術器械包括配套的發射裝置和復位針。普通的手術針是一種彎圓針,縫合創口時將針刺入,然后稍微彎曲用力,針頭就能折回來,從另一處刺出皮膚,因為手術針彎曲的設計使其無法穿透較厚的物體,所以的標準的左肷部切口的大網膜固定法要在右側先做切口,為固定線的穿過做準備,這對病牛造成了很大的手術創傷。本發明為了減少手術造成的創傷,對于左肷部切口的大網膜固定法進行了簡化和改進,在腹壁右側并不進行切口,確認到復位位置后,在腹腔內持直針牽帶固定線直接扎透右側腹壁,然后固定于右側腹壁上。
[0023]然而,直接用手將直針在牛腹腔內側進行刺穿作業有潛在風險,因為整個針最終都要穿過牛腹,具體操作時難以有效保護針尾處在手掌內側,一旦失控,針尾容易刺傷內臟;另外,一般術者持針線到達右側腹壁目標位置已是勉勉強強,同時手臂還要承擔瘤胃以及腸道的巨大重量,而且牛的皮膚非常厚,此時術者很難使上勁再去扎破右側腹壁;不僅如此,細尖的針尾按壓困難,對術者刺破腹壁造成了巨大困難。
[0024]因此,直針在微創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中最好不要單獨使用,應配以專門的持針及按壓裝置。
[0025]復位針按壓裝置需要外緣平滑,不能劃傷牛的內臟。
[0026]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一般采用18號雙股縫合線,通孔的直徑大小應當能同時容納18號雙股縫合線和復位針,本發明將通孔半徑定為復位針針身半徑和18號縫合線直徑之和的1.2倍至2倍。
[0027]磁感應塊復位彈簧一端與定位板前端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磁感應塊固定連接。
[0028]復位針按壓裝置主要包括定位板、手柄和伸縮架,伸縮架位于定位板及手柄之間,伸縮架內設有復位彈簧。安裝復位針時,先按壓復位針按壓裝置,伸縮架的架組件折疊堆放,復位彈簧也相應地被壓縮,當伸縮架被壓縮到完全折疊時,位于復位針按壓裝置內部后側的摩擦塊接觸到定位板,將連接縫合線的復位針的針尾從定位板上的通孔插入到摩擦塊中,然后松開復位針按壓裝置,復位彈簧復位,推動伸縮架展開,摩擦塊也再次回到按壓裝置后方,因為復位針和摩擦塊摩擦配合,摩擦塊會將復位針完全帶入復位針按壓裝置內部,摩擦塊的設置使復位針的安裝變的簡單,使用非常方便。
[0029]本發明定位板中安裝有聲控定位裝置,聲控定位裝置包括有滑動設置的磁感應塊,磁感應塊連接有磁感應塊復位彈簧,聲控定位裝置還包括串聯配合的聲音發生器、電源及開關,開關包括有動觸塊和靜觸塊,動觸塊固定在磁感應塊上。預先在牛右腹腹壁目標位置安裝磁鐵,當術者將定位板從牛右腹內側靠近時,磁感應塊在磁鐵的吸引下會滑動,動觸塊會碰到靜觸塊,接通聲音發生器回路,聲音發生器發出聲音,提醒術者。通過聲控定位裝置,術者可以在沒有助手在右側協助的情況下順利找到牛右腹腹壁目標位置,使原本需要二人合作的手術只需一個人就能達成。
[0030]本發明的按壓裝置具有以下優點:1、將兩側腹壁同時切口的手術變為一側切口,極大地減小手術創傷,2、能使復位針完全沒入按壓裝置內,更加安全。3、操作簡單,按壓方便,將定位板按壓在牛右腹內側,然后按壓手柄就能將復位針按壓出去刺穿牛腹,減少人手工作業的不穩定性,降低出錯率。5、采用聲控定位,術者能根據復位針按壓裝置發出的聲音確定右側腹壁目標位置,可以不需要助手從右側協助,僅需一人即可完成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
[0031]本發明可以將標準的左肷部切口的大網膜固定法兩側切口簡化為一側開口手術的同時,幫助術者輕松地將固定線送至右側腹壁理想的目標位置,有效提高重病牛的生存幾率,同時本發明還能有效·保護復位針,減少復位針刺傷內臟的偶然事故,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效率和安全系數。采用聲控定位,極大地節約了人力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復位針位于復位針按壓裝置中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復位針按壓裝置壓縮狀態示意圖;
圖6是聲控定位裝置示意圖;
圖7是復位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4]圖1至圖7所示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35]其中的附圖標記為:復位針按壓裝置1、定位板11、通孔11a、伸縮架12、架組件12a、手柄13、復位彈簧14、復位針2、聲控定位裝置3、聲音發生器31、電源32、開關33、動觸塊33a、靜觸塊33b、磁感應塊34、磁感應塊復位彈簧35、摩擦塊4。
[0036]實施例1:` 如圖1至圖7所示,本發明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中,包括復位針按壓裝置I以及能裝入復位針按壓裝置I中的復位針2,復位針按壓裝置I包括有定位板11及能對復位針2作按壓動作的手柄13,定位板11開設有用于插入復位針2的通孔11a,定位板11及手柄13之間設有能在手柄13壓力下壓縮的伸縮架12,伸縮架12內設有復位彈簧14,復位針2為直針。
[0037]伸縮架12內側或手柄13內側設有摩擦塊4,摩擦塊4與通孔Ila位置相對應,復位針2能插入摩擦塊4并與之摩擦配合。
[0038]伸縮架12為數個相互連接并能折疊堆放的架組件12a組合而成。
[0039]架組件12a為空心環形組件或空心方形組件,復位彈簧14 一端與定位板11連接,另一端穿過架組件12a的空心與手柄13連接。
[0040]通孔Ila半徑為復位針2針身半徑和18號縫合線直徑之和的1.2倍。
[0041]如圖1和圖5所示,本發明復位針按壓裝置I從左往右依次設置定位板11、伸縮架12和手柄13,復位彈簧14 一端與定位板11連接,一端與手柄13連接。
[0042]實施例1需要術者和助手兩個人配合,具體操作如下:
助手先在牛右腹復位針穿出的位置預先進行剃毛、清洗和消毒,術者在牛左腹進行手術。在術者將真胃旁的網膜上已經固定好縫合線后,將縫合線需要穿插到牛右腹的一端固定在復位針2上,安裝復位針,先按壓復位針按壓裝置1,伸縮架12的架組件12a折疊堆放,復位彈簧14也相應地被壓縮,當伸縮架12被壓縮到完全折疊時,位于復位針按壓裝置I內部后側的摩擦塊4接觸到定位板,將連接縫合線的復位針2的針尾從定位板11上的通孔I Ia插入到摩擦塊4中,然后松開復位針按壓裝置1,復位彈簧14復位,推動伸縮架12展開,摩擦塊4也再次回到按壓裝置后方,因為復位針2和摩擦塊4摩擦配合,摩擦塊4會將復位針2完全帶入復位針按壓裝置I內部,術者將安裝好復位針2的復位針按壓裝置I伸入牛腹內從牛瘤胃下方經過,將定位板11抵在牛右腹內,向外按壓,助手進行位置確認并引導術者將定位板11抵到正確位置。位置正確后,術者按壓手柄13,伸縮架12的架組件12a折疊堆放,復位彈簧14也相應地被壓縮,當手柄13完全按到底,復位針2被壓出定位板11并刺穿牛右腹,助手將刺出的復位針2持續牽拉,術者也一起將真胃帶向右側,并防止牽拉過程中真胃扭轉。直至助手完全拉不動線為止。將縫合線固定在牛身上,并做好保護工作。
[0043]實施例2:
定位板11中安裝有聲控定位裝置3,聲控定位裝置3包括有滑動設置的磁感應塊34,磁感應塊34連接有磁感 應塊復位彈簧35,聲控定位裝置3還包括串聯配合的聲音發生器31、電源32及開關33,開關33包括有動觸塊33a和靜觸塊33b,動觸塊33a固定在磁感應塊34上。磁感應塊復位彈簧35 —端與定位板11前端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磁感應塊34固定連接。
[0044]通孔Ila半徑為復位針2針身半徑和18號縫合線直徑之和的2倍。
[0045]未述部分同實施例1。
[0046]實施例2不需要術助手配合,術者一個人即可完成手術,具體操作如下:
術者先在牛右腹復位針穿出的位置預先進行剃毛、清洗和消毒,并安裝固定磁鐵,然后
術者轉至牛左腹進行手術。在術者將真胃旁的網膜上已經固定好縫合線后,將縫合線需要穿插到牛右腹的一端固定在復位針2上,安裝復位針,先按壓復位針按壓裝置1,伸縮架12的架組件12a折疊堆放,復位彈簧14也相應地被壓縮,當伸縮架12被壓縮到完全折疊時,位于復位針按壓裝置I內部后側的摩擦塊4接觸到定位板,將連接縫合線的復位針2的針尾從定位板11上的通孔Ila插入到摩擦塊4中,然后松開復位針按壓裝置1,復位彈簧14復位,推動伸縮架12展開,摩擦塊4也再次回到按壓裝置后方,因為復位針2和摩擦塊4摩擦配合,摩擦塊4會將復位針2完全帶入復位針按壓裝置I內部,術者將安裝好復位針2的復位針按壓裝置I伸入牛腹內從牛瘤胃下方經過,將定位板11抵在牛右腹內,緩慢勻速地移動復位針按壓裝置1,尋找射出位置,因為在射出位置固定有磁鐵,當復位針按壓裝置移動到該位置時,磁感應塊34在受到磁鐵的吸引,向復位針按壓裝置I前部移動,壓縮磁感應塊復位彈簧35,連接在磁感應塊34上的動觸塊33a接觸到靜觸塊33b,接通了聲音發生器電路,聲音發生器31開始發聲,提醒術者可以發射復位針。在找到目標位置后,術者按壓手柄13,伸縮架12的架組件12a折疊堆放,復位彈簧14也相應地被壓縮,當手柄13完全按到底,復位針2被壓出定位板11并刺穿牛右腹,然后松開復位針按壓裝置1,復位彈簧14復位,推動伸縮架12展開,摩擦塊4也再次回到按壓裝置后方,因為復位針2與牛腹的摩擦力大于復位針2和摩擦塊4的摩擦力,因此,復位針從摩擦塊4中脫出,處于針尖位于右腹外側,針尾位于右腹內側的狀態,術者將復位針按壓裝置I稍微后撤,使復位針2完全脫離復位針按壓裝置I,然后再稍微偏移復位針按壓裝置1,用定位板11將復位針2針尾完全壓出右腹內側。然后術者轉至牛腹右側,將復位針2拉出并將縫合線從牛腹下側牽拉到左邊,一手拉線,另一手向右帶動真胃,并防止牽拉過程中真胃扭轉,直至完全拉不動線為止。將縫合線固定在牛身上,并做好保護工作。
[0047]本發明可以將標準的左肷部切口的大網膜固定法兩側切口簡化為一側開口手術的同時,幫助術者輕松地將固定線送至右側腹壁理想的目標位置,有效提高重病牛的生存幾率, 同時本發明還能有效保護復位針,減少復位針刺傷內臟的偶然事故,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效率和安全系數。采用聲控定位,術者能根據復位針按壓裝置發出的聲音確定右側腹壁目標位置,可以不需要助手從右側協助,僅需一人即可完成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
【權利要求】
1.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復位針按壓裝置(I)以及能裝入復位針按壓裝置(I)中的復位針(2),所述的復位針按壓裝置(I)包括有定位板(11)及能對復位針⑵作按壓動作的手柄(13),所述的定位板(11)開設有用于插入復位針⑵的通孔(11a),所述的定位板(11)及手柄(13)之間設有能在手柄(13)壓力下壓縮的伸縮架(12),所述的伸縮架(12)內設有復位彈簧(14),所述的復位針(2)為直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板(11)中安裝有聲控定位裝置(3),所述的聲控定位裝置(3)包括有滑動設置的磁感應塊(34),所述的磁感應塊(34)連接有磁感應塊復位彈簧(35),所述的聲控定位裝置(3)還包括串聯配合的聲音發生器(31)、電源(32)及開關(33),所述的開關(33)包括有動觸塊(33a)和靜觸塊(33b),所述的動觸塊(33a)固定在所述的磁感應塊(3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縮架(12)內側或手柄(13)內側設有摩擦塊(4),所述的摩擦塊(4)與通孔(Ila)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復位針(2)能插入摩擦塊(4)并與之摩擦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縮架(12)為數個相互連接并能折疊堆放的架組件(12a)組合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架組件(12a)為空心環形組件或空心方形組件,所述的復位彈簧(14) 一端與定位板(II)連接,另一端穿過架組件(12a)的空心與手柄(13)連 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Ila)半徑為復位針(2)針身半徑和18號縫合線直徑之和的1.2倍至2倍。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過按壓推針的牛真胃左方變位手術復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磁感應塊復位彈簧(35) —端與定位板(11)前端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磁感應塊(34)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A61D1/00GK103654992SQ20131074330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0日
【發明者】張巧俠 申請人:張巧俠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