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7285閱讀:64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可用于秧苗栽插區域的土地平整,避免秧苗插入水坑造成漂秧,是插秧機的輔助裝置,屬于農業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黃淮流域大部分地區種單季稻,都是在麥茬地插秧。由于秧田的土地板塊嚴重,秧田平整以后地表仍有一些水坑,而且高洼不平。部分秧苗插在里面由于根部沒有足夠的土壤固定填平便飄在水面,形成“漂秧”。由于機械插秧的深度是一致的,因為地表面不平造成秧苗根部土壤深淺不一,影響秧苗生長,造成減產。這是機械插秧難以克服的弊端。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機械插秧形成漂秧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秧苗栽插前的土地二次平整機構。本實用新型是由裝在每個插秧爪前端的平土輪,來實現秧根地面的填坑撫平,從而保證秧苗不會因插空飄出水面。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插秧機構前方增加一根傳動軸。在傳動軸和插秧爪對應位置裝上平土輪。每個平土輪周邊按一定角度裝有2-4個平土扒手。當平土輪轉動時,扒手會自動將插秧爪前的土地平整一致,如有水坑即被填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平土輪專為對應的插秧爪設置,他不僅能將插秧部位的水坑填平,而且使插秧區域的土地平整、高度一致。既避免了機械插秧的漂秧現象,又保證秧插得深度一致,有利于秧田管理,提高了產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示意圖圖2是平土輪結構示意圖圖3是平土扒手橫截面圖形圖4是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與插秧機構的位置示意圖。其中:前排是地面復平裝置,后排是插秧機構。圖中:1.平土輪,2.平土扒手,3.傳動軸,4.傳動輪,5.插秧爪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實施例中,本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由平土輪(I)、平土扒手(2)、傳動軸
(3)和傳動輪⑷組成。在
圖1所示實施例中,傳動輪(4)通過傳動軸(3)帶動平土輪(I)轉動,裝在平土輪(I)上的平土扒手(2)隨著插秧機前進的同時通過旋轉將地面扒平。調整傳動軸(3)的高度可以調整扒土的深度。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平土扒手(2)向后仰一定度數斜裝在平土輪(I)上,避免扒到的土向后上方拋起。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平土扒手的扒口是月牙形,它的作用是在扒土時能將扒口兩邊的土向中心移動。由于本實用新型扒土輪的特殊結構,使扒過的地表面形成寬度約20厘米(扒口寬度)中間稍微鼓起的一條土埂,同時將原來的水坑填平,保證插入的秧苗根部有一定厚度土層。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扒土輪裝在插秧爪前方,并和插秧爪一一對應。因此,每行秧苗都會插在經過二次扒平后的土埂上。本實用新型針對黃淮流域單季稻田表面高洼不平有水坑、平整不到位的實際現狀,對插秧區間的秧根局部地表作二次平整。通過對扒土輪扒土深度的調節,可以適應不同品種秧苗對土壤深度的要求。由于平整扒手和插秧爪兩機聯動,兩者相對高度只要根據秧苗要求調整好固定下來,平整后的部分區域地表相對于插秧爪插秧深度一致。可以確保秧苗根部土壤厚度一致。而且避免漂秧現象發生,有利于秧苗生長,提高產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于任何機型。只要將現有插秧機稍作改造即可達到設計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其特征是在插秧機構前方增加一根傳動軸,在傳動軸和插秧爪對應位置裝上平土輪,當平土輪轉動時,平土扒手會自動將插秧爪前的土地平整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其特征是:傳動軸(3)帶動平土輪(I)轉動,裝在平土輪(I)上的平土扒手(2)隨著插秧機前進的同時通過旋轉將地面扒平,調整傳動軸(3)的高度可以調整扒土的深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其特征是:平土扒手(2)裝在平土輪(I)上,平土扒手的扒口是月牙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插秧機地面復平裝置。屬于農業機械設備領域。它是由裝在每個插秧爪前端的平土輪,來實現秧根局部地面的填坑撫平。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插秧機構前方增加一根傳動軸。在傳動軸和插秧爪對應位置裝上平土輪。每個平土輪周邊按一定角度裝有2-4個平土扒手。當平土輪轉動時,扒手會自動將插秧爪前的土地平整一致,如有水坑即被填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平土輪專為對應的插秧爪設置,他不僅能將插秧部位的水坑填平,而且使插秧區域的土地平整、高度一致。既避免了機械插秧的漂秧現象,又保證秧插得深度一致,有利于秧田管理,提高了產量。
文檔編號A01C5/04GK203151988SQ201320054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3日
發明者周志強, 周善月 申請人:淮南市強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