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青蟹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青蟹作為傳統的海水養殖品種,具有生長迅速、肉質鮮美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點,人工養殖面積發展很快。目前青蟹養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式、圍欄式、瓦甕式、網箱式等,米用這些養殖方式,養殖環境受天氣影響較大,水質控制難,養殖密度低,病害較多,同時,由于青蟹具有較強好斗性,相互殘殺導致養殖成活率很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可避免青蟹自相殘殺,水質易控制,不受風災、浪災傷害,成活率高,且節能環保的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包括多層框架、進水管、排水管、照明燈和養殖框,所述多層框架上放置養殖框,所述養殖框是一個成長方體的容器,所述養殖框的四個側壁上裝有圓形水管,所述養殖框的側面圓形水管相互連通,位于多層框架每層邊緣處的養殖框的側壁圓形水管封閉或者鏈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連通過濾池,所述養殖框上方布置有進水管和照明燈,所述進水管連接水泵、通過水泵將過濾后的水抽回養殖框。所述養殖框成矩形整列布置。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設計簡單、材料易得、方便觀察、清理省時省力、節能環保,而且一個養殖框中養殖一只青蟹,避免了相互殘殺,養殖成活率高;可廣泛應用于養殖生產及科研活動。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養殖框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 圖1和2所示,一種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包括多層框架1、進水管2、排水管3、照明燈4和養殖框5,所述多層框架I上放置養殖框5,所述養殖框5是一個成長方體的容器,所述養殖框5的四個側壁上裝有圓形水管,所述養殖框5的側面圓形水管相互連通,位于多層框架I每層邊緣處的養殖框5的側壁圓形水管封閉或者鏈接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連通過濾池,所述養殖框5上方布置有進水管2和照明燈4,所述進水管2連接水泵、通過水泵將過濾后的水抽回養殖框5。所述養殖框5成矩形整列布置。本養殖裝置規格不限,可根據養殖和實驗的需要進行適當調整大小尺寸。將青蟹放入養殖框5中,每個養殖框放養I只青蟹,可有效避免相互殘殺。排水管3連通過濾池,過濾池放有過濾石、過濾生化棉和活性碳等過濾材料,水經過濾池的層層過濾,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進水管2返回到養殖框5中,水被循環使用。養殖框5的材質可以為有機玻璃或鋼化玻璃。照明燈4開或關,可根據養`殖和實驗的需要進行操作。
權利要求1.一種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包括多層框架(I)、進水管(2)、排水管(3)、照明燈(4)和養殖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框架(I)上放置養殖框(5),所述養殖框(5)是一個成長方體的容器,所述養殖框(5)的四個側壁上裝有圓形水管,所述養殖框(5)的側面圓形水管相互連通,位于多層框架(I)每層邊緣處的養殖框(5)的側壁圓形水管封閉或者鏈接排水管(3 ),所述排水管(3 )連通過濾池,所述養殖框(5 )上方布置有進水管(2 )和照明燈(4 ),所述進水管(2 )連接水泵、通過水泵將過濾后的水抽回養殖框(5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框(5)成矩形整 列布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青蟹的循環水單個體養殖系統,包括多層框架、進水管、排水管、照明燈和養殖框,多層框架上放置養殖框,養殖框是一個大體成長方體的容器,養殖框的四個側壁上有裝有圓形水管,養殖框的側面圓形水管相互連通,位于多層框架每層邊緣處的養殖框的側壁圓形水管封閉或者鏈接排水管,排水管連通過濾池,養殖框上方布置有進水管和照明燈,進水管連接水泵、通過水泵將過濾后的水抽回養殖框。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材料易得、方便觀察、清理省時省力、節能環保,而且一個養殖框中養殖一只青蟹,避免了相互殘殺,養殖成活率高;可廣泛應用于養殖生產及科研活動。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120700SQ2013201003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5日
發明者宋煒, 馬凌波, 蔣科技, 張鳳英, 馬春艷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