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農業機械,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播種機。
背景技術:
目前,旱田在播種的時侯,經過起垅后要經過開溝、施肥、播種和壓輥等一些作業過程,在廣大的旱田種植地區,開溝、施肥、播種和壓輥作業均是分開進行的,這就需要投入較多類型的機械設備,以完成前述的各項作業,致使農田播種期間的相關作業效率較低,另夕卜,農田的播種期較短,相關作業的時效性較強,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設備進行前述作業,投入的成本較高,有時由于人力設備投入不足而耽誤了一些作業的進行,致使在有效的時間內影響播種,導致農田的產量下降,給種植的農戶帶來較大的損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農田播種期間起垅后的開溝、施肥、播種和壓輥作業分開進行,需要投入較多人力、物力和機械設備,致使作業效率較低、增加投入成本以及降低種植戶收 益的問題而提供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是由架體、播種箱和懷土器組成,播種箱通過支桿固定在架體上,播種箱螺接在支桿上,播種箱能夠從支桿上進行拆卸,播種箱設有一個或數個,懷土器設在播種箱的后面,懷土器通過拉桿與播種箱連接,架體的前端設有連接桿,架體通過該連接桿與行走機械相連接,架體的下端設有行走輪,行走輪上設有動力輪,動力輪與架體上的驅動輪連接進行聯動,動力輪與驅動輪之間由鏈條或同步帶連接,驅動輪連接有傳動軸,傳動軸通過傳動桿或鏈條控制播種箱下方的排種器工作,排種器與架體同步運動。在播種箱的下部排種器的前方設有開溝器,在播種機前行的過程中,開溝器就會把垅臺開設成小溝,以便往里面進行施肥和播種。懷土器后面設有壓輥,壓輥與播種箱之間由拉桿連接,壓輥掛接在該拉桿上,壓輥能夠從拉桿上進行拆卸。架體的上端設有施肥箱,施肥箱設在播種箱的前上方,施肥箱下端的施肥器由架體上的傳動軸控制工作,施肥器與架體同步運動。架體的前端還設有升降桿,架體能夠延升降桿進行升降,根據農田地勢的情況,整個架體能夠進行高低調整。播種箱下端的排種器為輥刷型或勺輪型兩種形式。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農田起垅后需要進行播種時,先把播種機開溝器的部位放到垅臺的部位,播種機在行進的過程中,垅臺就會被犁成小溝,然后把施肥箱下端施肥器的出肥口對應在小溝的部位,播種箱下方排種器的出料口也要設在施肥器出肥口對應的位置,播種機前行中,施肥箱內所裝填的肥料就會被投放在小溝內,同時播種箱內的農作物種粒就會被陸續地播撒到施肥的地方,然后播種箱后面的懷土器就會把施完肥和播完種粒的小溝用兩側的土壤進行覆蓋以恢復原起垅的狀態,同時,懷土器后面的壓輥就會把新起的垅臺進行碾壓,以保證種粒順利的長出,這時就完成了整個播種作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播種機,可以同時進行開溝、施肥、播種和壓輥的作業,能夠單垅或多垅同時進行,作業效率較高,極大地減少了旱田播種期的機械設備和人力的投入,降低了作業成本,能夠滿足旱田作業的時效性,增加了農田的產量,減少了種植戶的損失,提高了種植戶的收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設有施肥箱和開溝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輥刷型排種器形式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勺輪型排種器形式示意圖。1、架體 2、播種箱 3、懷土器 4、支桿 5、連接桿6、行走輪 7、動力輪 8、驅動輪 9、鏈條 10、傳動軸11、傳動桿 12、鏈條 13、排種器 14、施肥箱15、升降桿16、輥刷型 17、勺輪型 18、拉桿 19、壓輥 20、拉桿21、開溝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圖2、圖4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播種機是由架體1、播種箱2和懷土器3組成,播種箱2通過支桿4固定在架體I上,播種箱2螺接在支桿4上,播種箱2能夠從支桿4上進行拆卸,播種箱2設有兩個,懷土器3設在播種箱2的后面,懷土器3通過拉桿18與播種箱2連接,架體I的前端設有連接桿5,架體I通過連接桿5與行走機械相連接,架體I的下端設有行走輪6,行走輪6上設有動力輪7,動力輪7與架體I上的驅動輪8連接進行聯動,動力輪7與驅動輪8之間由鏈條9連接,驅動輪8連接有傳動軸10,傳動軸10通過傳動桿11控制播種箱2下方的排種器13工作,排種器13與架體I同步運動。在播種箱2的下部排種器13的前方設有開溝器21,在播種機前行的過程中,開溝器21就會把垅臺開設成小溝,以便往里面進行施肥和播種。懷土器3后面設有壓輥19,壓輥19與播種箱2之間由拉桿20連接,壓輥19掛接在拉桿20上,壓輥19能夠從拉桿20上進行拆卸。架體I的上端設有施肥箱14,施肥箱14設在播種箱2的前上方,施肥箱14下端的施肥器由架體I上的傳動軸10控制工作,施肥器與架體I同步運動。架體I的前端還設有升降桿15,架體I能夠延升降桿15進行升降,根據農田地勢的情況,整個架體I能夠進行高低調整。[0031]播種箱2下端的排種器13為輥刷型16或勺輪型17兩種形式。實施例二:請參閱圖3、圖4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播種機是由架體1、播種箱2和懷土器3組成,播種箱2通過支桿4固定在架體I上,播種箱2螺接在支桿4上,播種箱2能夠從支桿4上進行拆卸,播種箱2設有兩個,懷土器3設在播種箱2的后面,懷土器3通過拉桿18與播種箱2連接,架體I的前端設有連接桿5,架體I通過連接桿5與行走機械相連接,架體I的下端設有行走輪6,行走輪6上設有動力輪7,動力輪7與架體I上的驅動輪8連接進行聯動,動力輪7與驅動輪8之間由鏈條9連接,驅動輪8連接有傳動軸10,傳動軸10通過鏈條12控制播種箱2下方的排種器13工作,排種器13與架體I同步運動。懷土器3后面設有壓輥19,壓輥19與播種箱2之間由拉桿20連接,壓輥19掛接在拉桿20上,壓輥19能夠從拉桿20上進行拆卸。架體I的前端還設有升降桿15,架體I能夠延升降桿15進行升降,根據農田地勢的情況,整個架體I能夠進行高低調整。播種箱2下端的 排種器13為輥刷型16或勺輪型17兩種形式。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是由架體、播種箱和懷土器組成,播種箱通過支桿固定在架體上,播種箱螺接在支桿上,播種箱能夠從支桿上進行拆卸,播種箱設有一個或數個,懷土器設在播種箱的后面,懷土器通過拉桿與播種箱連接,架體的前端設有連接桿,架體通過該連接桿與行走機械相連接,架體的下端設有行走輪,行走輪上設有動力輪,動力輪與架體上的驅動輪連接進行聯動,驅動輪連接有傳動軸,傳動軸通過傳動桿或鏈條控制播種箱下方的排種器工作,排種器與架體同步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輪與驅動輪之間由鏈條或同步帶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種箱的下部排種器的前方設有開溝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懷土器后面設有壓輥,壓輥與播種箱之間由拉桿連接,壓輥掛接在該拉桿上,壓輥能夠從拉桿上進行拆卸。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體的上端設有施肥箱,施肥箱設在播種箱的前上方,施肥箱下端的施肥器由架體上的傳動軸控制工作,施肥器與架體同步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體的前端設有升降桿,架體能夠延升降桿進行升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種器為輥刷型或勺輪型兩 種形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播種機,是由架體、播種箱和懷土器組成,播種箱通過支桿固定在架體上,播種箱螺接在支桿上,懷土器設在播種箱的后面,懷土器通過拉桿與播種箱連接,架體的前端設有連接桿,架體通過該連接桿與行走機械相連接,架體的下端設有行走輪,行走輪上設有動力輪,動力輪與架體上的驅動輪連接進行聯動,驅動輪連接有傳動軸,傳動軸通過傳動桿或鏈條控制播種箱下方的排種器工作,排種器與架體同步運動,有益效果同時進行開溝、施肥、播種和壓輥的作業,能夠單垅或多垅同時進行,降低了作業成本,增加了農田的產量,提高了種植戶的收益。
文檔編號A01C7/06GK203105086SQ20132010514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8日
發明者楊宇清 申請人:楊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