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水煤漿棒磨機由給料部、回轉部、出料篩部、裝棒裝置、傳動裝置等部分組成。水煤漿棒磨機具有粉磨物料效率高、電耗低、產品細度易于調節、噪聲低、金屬磨耗小、結構簡單而堅固、操作維護簡便、占地少、投資省等優點,占據了煤化工行業的市場。棒磨機的介質為鋼棒,且鋼棒較長,一般比筒體短IOOmm左右,鋼棒隨著筒體的旋轉形成拋落運動。現有水煤漿棒磨機一般采用橡膠襯板,鋼棒在下落時,兩端會先落下,撞擊物料和襯板。橡膠襯板雖然具有耐磨等優點,但是承受不了鋼棒端部的撞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襯板磨損均勻、使用壽命長的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筒體,其結構要點筒體內壁兩側均設置有鋼襯板,鋼襯板之間的筒體內壁上設置有橡膠襯板。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鋼襯板和橡膠襯板均通過把合件固定在筒體上。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鋼襯板外側與筒體的端蓋之間設置有橡膠填充條。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鋼襯板為高錳鋼襯板。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鋼襯板和橡膠襯板上沿筒體的軸向設置有多個條狀凸起。其次,本實用新型所述條狀凸起沿筒體的徑向均布。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筒體內壁與鋼襯板之間設置有橡膠墊。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筒體內壁兩側均設置有鋼襯板,鋼襯板之間的筒體內壁上設置有橡膠襯板。兩側鋼襯板能抵擋鋼棒拋落下來時對襯板的鋒利沖擊,解決了現有水煤漿棒磨機只采用橡膠襯板磨損不均勻的問題,提高了整套襯板的使用壽命。另外,本實用新型只有兩側采用鋼襯板,其余為橡膠襯板;整機重量輕、制造成本低、安裝容易。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鋼襯板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橡膠襯板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橡膠填充條、2為橡膠墊、3為鋼襯板、4為條狀凸起、5為筒體、6為橡膠襯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筒體5,筒體5內壁兩側均設置有鋼襯板3,鋼襯板3之間的筒體5內壁上設置有橡膠襯板6。所述鋼襯板3和橡膠襯板6均通過把合件固定在筒體5上。所述鋼襯板3外側與筒體5的端蓋之間設置有橡膠填充條I。橡膠填充條I將鋼襯板3與端蓋之間的間隙填滿,防止物料進入縫隙研磨筒體5。所述鋼襯板3為高錳鋼襯板。高錳鋼在沖撞后,硬度提高,耐磨性增強。所述鋼襯板3和橡膠襯板6上沿筒體5的軸向設置有多個條狀凸起4。波浪形的鋼襯板3和橡膠襯板6可幫助提升鋼棒,增大鋼棒的滾動力,提高研磨效率。所述條狀凸起4沿筒體5的徑向均布。所述筒體5內壁與鋼襯板3之間設置有橡膠墊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包括筒體(5),其特征在于筒體(5)內壁兩側均設置有鋼襯板(3),鋼襯板(3)之間的筒體(5)內壁上設置有橡膠襯板(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襯板(3)和橡膠襯板(6)均通過把合件固定在筒體(5)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襯板(3)外側與筒體(5)的端蓋之間設置有橡膠填充條(I )。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襯板(3)為高錳鋼襯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襯板(3)和橡膠襯板(6)上沿筒體(5)的軸向設置有多個條狀凸起(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條狀凸起(4)沿筒體(5)的徑向均布。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5)內壁與鋼襯板(3 )之間設置有·橡膠墊(2 )。
專利摘要一種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是涉及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襯板磨損均勻、使用壽命長的水煤漿棒磨機筒體襯板結構。本實用新型包括筒體,其結構要點筒體內壁兩側均設置有鋼襯板,鋼襯板之間的筒體內壁上設置有橡膠襯板。
文檔編號B02C17/22GK203155313SQ2013201150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4日
發明者宋敏, 楊春紅, 包世民, 張立秋, 段玉新, 楊晨, 閔小剛, 張洋 申請人: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